无线电通信基础知识.pdf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1
(
(
((
例:已知基站处天线增益为10dB, 发射功率为10W, 移动台接
路径损耗:表示信号衰减,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功(1)远场预测
的天线的远场
S偏振P偏振
上述两种情况下,对于理想导体界面有:
S偏振:反射电场与入射电场大小相等,相位连续。
P偏振:反射电场与入射电场大小相等,相位相差半个波长。
(
不同无线环境下的路径损耗指数:
数正态分布,即
)
参考距离d0、路径损耗指数n和标准方差 ,系统地描述了具有特定距离的位置的路径损耗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无线系统设计和分析过
为 处的接收功率,
为使用路径损耗模型对 的估计值。
那么测量与估计值的均方差之和为 ∑
,使该值最小。
)利用(*)式计算 : = 10nlog /
=-3n, =-10n, =-14.77n
=6525-2887.8n+327.15n 2
距离处,载波频。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一、天线的基本知识天线的作用和地位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对于许多类型的天线,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电磁辐射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
如图1.1a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b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必须指出的是,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非常弱;当导体的长度L增加到与波长相当时,导体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强辐射。
对称振子对称振荡器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经典天线。
一个半波对称振荡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或者可以使用多个半波对称振荡器形成天线阵列。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见图1.2a。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形状的半波对称振子,可以看作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叠成一个狭窄的矩形框架,并将全波对称振子的两端重叠。
这种狭窄的矩形框架被称为折叠振子。
请注意,折叠振子的长度也是波长的一半,因此被称为半波折叠振子,如图1.2b所示。
天线方向性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将从馈线获得的能量辐射到周围空间。
另一种是将大部分能量辐射到所需的方向。
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动器具有平面“甜甜圈”形状的三维图案(图1.3.1a)。
无线电基础知识无线电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在现代通信、广播、导航、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线电基础知识包括无线电波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原理。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能够在真空和物质中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很广,从几赫兹到数百千兆赫兹不等。
根据波长的不同,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
无线电波的产生主要依靠振荡器,如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等。
振荡器通过特定的电路设计,使得电子在电路中周期性地流动,从而产生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随后通过天线发射到空间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地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适用于长波和中波的传播。
2. 天波传播:无线电波通过电离层的反射,实现远距离传播,适用于短波和部分超短波。
3. 视距传播:无线电波在视线范围内直线传播,适用于微波和部分超短波。
4. 散射传播:无线电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散射,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
无线电波的接收则需要使用接收天线捕获这些波,然后通过调谐器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再经过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解调器将信号转换为声音、图像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在无线电通信中,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电波上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调幅是改变无线电波的幅度来传输信息,调频是改变无线电波的频率,而调相则是改变无线电波的相位。
为了实现有效的无线电通信,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无线电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天线、调制解调器等。
发射机负责将信息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波上并发射出去,接收机则负责接收无线电波并解调出信息信号。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和交流,它在军事、航空、航海、气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一、引言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无线通信的原理无线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将信息编码成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天线传输和接收信号。
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无线通信主要使用的是无线电波,其波长范围广泛,包括了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电磁波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恢复成原始的信息信号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过程中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
三、无线通信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
1. 发射设备发射设备包括信源、调制器和发射天线。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原始信号,调制器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调制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发射天线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进行传输。
2. 传输介质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主要是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径传播、衰落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调制技术来提高传输质量。
3.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解调器和接收器组成。
接收天线接收到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后,解调器将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接收器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无线通信的应用无线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和数据传输。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在有限区域内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
它在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网络访问方式。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将信号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无线电基础知识一、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
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
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频率覆盖】通信设备工作的频率范围,称为频率覆盖。
而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称为频率覆盖系数。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无线电通信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无线电通信系统概述无线电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和通信的系统。
它可以分为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卫星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三大类。
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速度快、信道容量大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无线电话、卫星通信、雷达系统、导航系统等各个领域。
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 电磁波传播原理无线电通信系统利用的是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横波,是在真空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成反比关系。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就是通过调制电磁波的信号来传输信息。
2. 调制原理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号是通过调制电磁波来传输的。
调制是指利用载波信号的频率、相位或幅度,叠加原信号之上,使得原信号的信息能够被载波信号传送出去。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3. 解调原理解调是指将调制过的信号还原成原信号的过程。
在接收端,需要利用解调器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然后再进行信号处理。
解调的目的是为了从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原信号的信息。
4. 信道复用原理信道复用是指在有限的频段和时间范围内,将多个通信系统或多个用户的信号合理的分配到相同的传输媒质上。
常见的信道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无线电通信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发送端包括信息源、信号调制、发射机和天线等部分,接收端包括天线、接收机、信号解调和信息终端等部分。
1. 信息源信息源是指产生信号的原始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数据等形式的信息。
信息源对应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它是进行调制的原始信号。
2. 信号调制信号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合成,得到调制信号的过程。
调制过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如调幅、调频或调相等。
3. 发射机发射机是将调制好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发射出去的设备。
无线电通信是怎样进行的?作战飞机上的飞行员和指挥部对话,并没有电线从他们的话筒通向指挥部.你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从你家通往广播电台或电视台.顾名思义,无线电通信就是不用电线来传输电信号,那么,它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一、电磁波电磁波手持小木棍上下振动,让木棍下端接触平静的水面,可以看见水面上有一圈圈凹凸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水波(图13—1).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图13—1水波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用的旋钮,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地方,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广播,然后开大音量.如图13—2所示,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把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这时收音机会发出“喀喀”的响声.图13—2演示电磁波的存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原来,当导线头在锉面上滑动时,由电池、导线、锉组成的电路中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于是有电磁波向外传播,被收音机接收后发出响声.这个电路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台”.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当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当电冰箱的电路接通和断开时,你会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这杂音也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在水波的情形中,小木棍每上下振动一次,水面上就出现一个波峰(凸起部分)和一个波谷(凹下部分).小木棍振动几次,水面上就出现几个波峰和几个波谷(图13—1).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水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叫赫兹,简称赫.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和兆赫.1千赫=103赫,1兆赫=106赫.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水波的波长.1秒钟内波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你可以知道:波速=波长×频率.可见波长也等于每振动一次水波向前传播的距离.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小木棍每秒振动3次,水面上每秒出现3个波峰和3个波谷,水波的频率为3赫兹.OA为1秒内水波传播的距离,数值上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波速).在此图中OA等于3个波长,由此可以知道:波速=波长×频率.关于电磁波的本质,限于我们的知识准备不足,还不能给同学们讲,但是,有一点却可以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和波长,同样可以用波形图来描述(图13—4).由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它的频率等于振荡电流的频率,即每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电流每振荡1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对电磁波来说,同样有: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是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的,它的传播速度很快,和光速相同,在真空中是3×108米/秒,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近似.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图13—4).■图13—4频率不同的电磁波.上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低,波长较长;下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较短.在我们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广播、电视和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各不相同,用途也有所不同.人们把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也叫无线电波)按波长分为几个波段,各波段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如下表所示.课外观察找一台多波段的收音机,仔细观察选台指示盘,看看各波段都在哪些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内?有的收音机频率的单位用字母表示,kHz表示千赫,MHz表示兆赫,把对应的波长和频率相乘,看看是不是等于光速.二、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我国古代曾有过“千里眼”、“顺风耳”的幻想故事.如今,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这些幻想都已成为现实.我们可以坐在家里观看新闻节目和运动会上的激烈角逐,欣赏著名音乐家演奏的美妙音乐.现在无线电通信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广播、电视、我们可以收听、收看到遥远的地方举行的运动会实况.电视在我国不但在城市相当普及,而且逐渐普及到农村.我们是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呢?也许同学们听说过用鸽子传送信件的故事,发信人把写好的信绑在鸽子身上,鸽子带着信飞向天空,到达目的地后,收信人从鸽子身上把信取下来,信息就传递过去了.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电磁波所起的作用跟鸽子类似:先将信号载在电磁波上,再把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到达接收处设法从电磁波上把信号检出来.下面我们用传递声音信号的例子来介绍这个过程.发射要发射电磁波,首先要有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装置——振荡器.为了使发射的电磁波带有声音信号,还要用话筒把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然后,把两种电流都输入到调制器中,使高频电流又随着声音信号而改变.把这样的高频振荡电流送到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就带有声音的信号了.整个发射过程可用图13—6概括.■图13—6发射过程接收接收电磁波需要有接收天线.天线可以接收到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为了从中选出我们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并把它变成电流,要采用一个可以调节的电路——调谐器.从调谐器得到的是我们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为了把声音信号取出来,还要使它通过检波器,从检波器出来的电流通过耳机,就还原成声音.整个接收过程可以用图13—7概括.■图13—7接收过程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的道理和传递声音信号一样,只是具体方法不同.在发送部分要用摄像机把图像变成随图像而变化的高频振荡电流,在接收部分要用显像管把这种振荡电流还原成图像.电磁波的发射工作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承担,接收工作是由收音机和电视机来完成的.*三、激光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通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激光通信.激光是由一种叫做激光器的装置发射出来的,不同的激光器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激光.与普通光比较,激光有以下的特性.1.从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传得越远,光束越分散.而激光具有很高的方向性.激光沿一定方向传播时几乎是不发散的,即使把激光束射到距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上,也只发散成一个直径为几千米的光斑.2.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如日光,是由多种不同的色光混合而成的.即使普遍认为很好的单色光源——氪灯发出的光,也是由相近的色光组成,颜色并不很纯.而激光具有很高的单色性,颜色很纯.3.激光具有很高的亮度,一台大功率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亮度可达太阳亮度的107~1014倍.激光具有上述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如打孔、切割),精密测量,医疗手术,军事武器等方面.激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类似,即先将声音和图像信号调制到激光束上,然后把载有声音和图像信号的激光发送出去,最后用接收装置把声音和图像信号检出来.如果地面气候条件好,可以在直线距离为几十千米以至上百千米的两点之间直接进行激光通信.但是大气中的云、雨、雾、烟尘等因素,会使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受到限制.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科学家们研究和发展了激光的光纤通信,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光纤是一种非常细的玻璃丝,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直径只有十分之几毫米.光纤由内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内芯由光速较小的物质做成,包层由光速较大的物质做成.光在内芯中传播时,不断被包层反射回来,曲折前进,如图13—8所示.这样,带有信号的激光就沿着光纤向前传播,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使激光通信能传播很远,并且能提高通信质量.■图13—8激光的光纤通信还有容量大的优点.一根光纤可以传送几百路电话、几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而用电缆来传送电信号,一根电缆只能传送几十路电话.在我国,已在几个大城市内和相互之间建成了利用激光的光纤通信系统,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激光通信.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图13—9),直线传播的叫直射波,沿地面传播的叫地波,射向天空后被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叫天波.■图13-9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长波和中波射向天空的部分大都被电离层吸收,但沿地面传播的部分被吸收得很少.它们还能很好地绕过障碍物,所以它们主要靠地波传播.中波和中短波在夜晚被电离层吸收得不多,可以靠天波传播,在白天仍靠地波传播,但地面对它们的吸收较强,不能传得很远,这就是人们在晚上能收听到较多外地电台广播的原因.短波被地面吸收得多,但能较好地被电离层反射,所以主要靠天波传播.微波很容易被地面吸收,又能穿透电离层而不被反射,所以它不能靠地波和天波传播,只能直线传播.由于地球表面不是平面,微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距离不大,一般只有几十千米.因此,要向远距离传播微波,就要设立中继站,像接力赛跑那样,一站接一站地把微波传送出去(图13—10).有了同步通信卫星以后,微波的传送多了一个好办法.同步通信卫星在赤道正上空,绕地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一样.从地球上看,它是在赤道上空某处静止不动的.用同步通信卫星做中继站,可以使从它转发的微波达到地球上很大的范围.只要有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差不多在全世界范围内转播各地的电视节目.我国已发射同步通信卫星(图13—11),用来转播电视和无线电话.学到了什么1.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每秒振荡的次数叫做它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等于它的波长.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波速=波长×频率.3.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载有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收音机和电视机接收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把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像.*4.激光具有很高的方向性、单色性、高亮度等特性.它有广泛的应用.激光通信的原理与无线电通信相类似,是近代发展起来的高新通信技术.。
迅速和准确地传递信息,历来都是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
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媒介,将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都称为通信。
古代我国的烽火台便是一种“光通信”设施,统治者借助它的缭绕烟和熊熊火焰来传递战事警报。
至于那时平民百姓两地之间的信息往来,只有靠托人“捎信”,辗转传递,中途往往要经过成年累月的时日。
有时因为事情被传得走了样,还造成了不少历史悲欢离合的故事。
由于通信关系重大,历史上各个国家的统治者无不设立“御用邮政”。
在中国从汉朝开始,就有了官方传递信件和机构-驿站。
为了快速传递信件,当时的驿卒,头戴红色头巾,身穿红袖衣服;沿路的车马行人,远远看见飞马奔驰的驿卒,都要让路(邮政人员身着专门色彩服装的习惯,各国一直沿袭至今)。
对一些十万火急的公事,往往还采取“加急”的办法传递,但即使“驿马如星流”,仍然是“日驰三百自嫌迟”。
至于担负通信任务的劳力――驿卒们的劳顿和辛苦,更是可想而知了。
各式各样以人工传递为主的通信方式,对于“老天爷”的捣乱都束手无策;面对高山恶水的阻拦,也都一筹莫展。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驿马邮政”发展到“火车邮政”,“航空邮政”,出现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邮政业务。
之后,由于电和磁的被认识,人们开拓了通信方式的新途径――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
从那时开始,人类社会就进入现代通信――电气通信的新纪元。
所谓电气通信(简称电通信或电信),就是使用电或电子的设施传递信息的方式。
按照传输媒质的不同,电气通信分为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
利用导线传输代表声音,文字,图象等信息的电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有线电通信;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送电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无线电通信。
电通信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出人意料地得到飞速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和传递信息量之大,最近的百年时间超过了以往的几千年。
业余无线电基础知识及使用常识首先,了解无线电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
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范围,业余无线电通信常用的频率范围包括HF(高频)、VHF(甚高频)和UHF(超高频)等。
了解不同频率范围的特点和使用规则是进行业余无线电通信的基础。
其次,了解业余无线电的工作方式和通信方式。
业余无线电通信可以通过语音通信、电码通信和数据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
了解这些不同的通信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通信。
在使用业余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时,还需要了解一些使用常识。
首先,要合法合规地使用无线电设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只有获得相应的无线电台执照和呼号,才能合法使用业余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
在操作设备时,要严格遵守通信频率的规定,不得侵犯其他通信用户的权益。
其次,要熟悉无线电设备的操作和调试。
无线电设备涉及到调频、调幅、调相等技术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设备的功能和参数设置。
再次,要注意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性。
业余无线电通信是公共频率上进行的,因此通信内容可能会被其他人听到。
如果需要进行私密通信,可以使用编码或加密的方式保护通信内容。
最后,要了解应急通信基础知识。
业余无线电通信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急救呼叫、频率选择和通信流程等应急通信知识是必要的。
总之,业余无线电作为一项技术性的爱好活动,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使用常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业余无线电通信,并享受到无线电通信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一章小结1.无线电波由高频电流产生的波称为电磁波。
无线电波就是电磁波的一种。
无线电波可划分为极长波、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无线电广播一般使用长波、中波和短波波段,而电视广播使用超短波或微波波段。
2.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有地面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和外球层传播等几种。
3.天线天线是向空间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常用超短波天线有:半波振子天线、半折合振子天线、引向天线和室内天线抛物面天线是特高频和微波天线。
4.传输线传输线又称馈线,是在无线电通信装置与天线之间传送能量的导线。
传输线常使用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同轴电缆)。
5.CATVCATV 是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的英文缩写,俗称有线电视或闭路电视。
6.现代通信方式卫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光导纤维通信和移动通信等。
第二章小结1.相位在纯电感电路里,电流比电压的相位滞后90°在纯电容电路里,电流比电压的相位超前90°。
2.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是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串联构成的。
当交流信号源的频率ƒ等于电路的谐振频率ƒo (ƒo=LC π21)时,电路即发生串联谐振。
电路谐振时,感抗和容抗的作用完全抵消,电路的总阻抗最小(为一纯电阻)。
3.并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是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并联构成的。
当交流信号源的频率ƒ等于电路的谐振频率ƒo (ƒo=LC π21)时,电路即发生谐振。
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阻抗最大(为一纯电阻)。
4.谐振电路的选择性谐振电路的选择性的好坏取决于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 (Q=C L R 1)Q 值越大,选择性远好;Q 值越小,选择性越差。
5.谐振电路的通频带所谓通频带,就是指被选择的信号幅度相对谐振频率ƒo 处的信号70.7%(221)时所对应的频率段。
6.振荡与电振荡每隔同样的时间多次重复(或近似重复)多次的过程称为振荡。
在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大小方向每隔同样的时间多次重复(即周期性)的变化过程称为电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