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某碾压混凝土坝低温季节施工及混凝土越冬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693.03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在冬季施工中,对建筑物有影响的长时间的持续负低温、大的温差、强风、降雪和反复的冰冻,经常造成质量事故。
冬期施工期是事故多发期。
据资料分析,有2/3的质量事故发生在冬期,尤其是混凝土工程。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
由于受工期等很多因素的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防止的。
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防止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本篇文章主要是我在##鑫峰省建筑安装工程##实习期间,于##叶集天下一碗食品##项目中实践和学习中所得到的。
本工程位于江淮之间,冬期较长,工期为2010年8月——2011年10月,除去工程前期与后期的时间,有很长一段时期都要在冬季施工,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防冻工作。
这其中如何确定混凝土的最短养护期、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是尤为重要的问题。
目录一、绪论 (4)二、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4)三、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7)四、总结 (9)一、绪论1、叶集天下一碗食品##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江淮之间,冬期较长。
所建工程为两幢4层员工宿舍,各长50.0米,宽10.0米两幢4层研发中心楼,各长31.7米,宽11.0米;一幢4层办公楼,长52.7米,宽17.1~20.5米;五幢1层钢结构生产厂房,各长150.0米,宽36.0米。
楼房工程采用独立根底,框架结构;厂房工程采用独立根底与钢结构结合,内部为混凝土地平。
混凝土工程很大,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冬季施工,因此必须做好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冻措施。
2、进展冬季施工原因由于工程场地复杂,而且雨水较多等原因,该工程自8月份开工以来在处理场地三通一平与搭建临时设施的过程中耽误了大量时间,当进展到大量混凝土工程时已进入冬季。
迫于工期的要求不得不进展冬季施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准备,做好混凝土的养护与防冻以与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极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河水冷却温控施工技术应用与效果新疆处于严寒地区,如何做好大坝的温控技术成了保证大坝施工质量重要因素,为a了保证大坝施工质量,同时在成本上考虑,采取河水进行冷却温控,本文主要针对极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河水冷却温控施工技术应用与效果进行探讨。
标签:温控;冷却通水;通水流量1.概况新疆沙尔布拉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坝顶高程804m,坝顶宽5m,最大坝高57.5m,坝轴线总长213.325m,溢流坝段长27.5m。
坝砼总计19万m3,其中大坝碾压混凝土16.3万m3,常态混凝土2.8万m3,钢筋制安660t。
库区来水主要发源于阿尔泰山中段的库尔木图达坂,阿尔泰山中段南坡。
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严寒,山谷中少雪而高山地带大雪纷飞。
年平均温度为0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线以下的地区平均温度为15~17℃,冬季最低气温达到-62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间。
根据项目部经济成本计划,同时也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现要求项目部利用有限成本进行大坝混凝土温控施工。
2.影响混凝土温度的主要因素2.1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大体积砼中水泥是水化热的主要热源,减少水化热是防止混凝土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为了保证大体积砼的强度要求,同时降低水泥用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是降低水化热的重要手段。
工程采用某牌P·O42.5水泥,其水泥化学分析检测结果见表1,水泥水化热检测见表2。
从检测结果可知:某牌P·O42.5水泥水化热较低,所检3天与7天水化热指标,符合规范对中热水泥水化热的要求,并接近于低热水泥。
采用此品牌的P·O42.5水泥可以从源头上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2.2 自然条件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大坝表面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新疆全年日照2550-3500小时,夏至日后日照时间长达14-16小时,冬至日后日照时间在9小时左右,且早晚温差在10℃以上,高时可达20℃。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是指在寒冷季节进行施工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保护工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 针对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可以采取使用加热混凝土原料、添加加热剂的混凝土配方,同时使用保温材料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保温。
2. 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可以使用电热毯、加热器等保温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温,特别是对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保温,以确保其达到凝固硬化的要求。
3. 对露天水泥搅拌站进行保温,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混凝土温度适宜,防止冻害。
4. 在低温环境下,施工现场需要做好防风保温工作,可以
搭建棚架、安装风帘、使用蓝布覆盖等方式,减少风寒对
施工的影响。
5.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加热措施,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适宜,避免冻裂。
6. 在冰雪天气施工时,要做好除雪、除冰工作,确保施工
区域的安全。
7. 对于高空作业,要特别注意防护措施,防止工人滑倒或
受伤。
8. 施工现场应设置隔离带、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提醒工
人注意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具体的措施要根据施工项目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采取。
同时,冬季施工时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浅谈高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现场温控措施的应用摘要:新疆北部某水利工程是我国在严寒地区修建的第一座百米级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冷、热、风、干气候特征突出,这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温控问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施工现场温控措施方面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温度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温控措施新疆北部某水利工程是我国在严寒地区修建的第一座百米级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1.5m,混凝土方量280余万m3。
坝址区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枢纽多年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49.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3.9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915.1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68。
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多年平均雷暴日数13.7d;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64.5h;多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25m/s,风向WNW;最大积雪75cm;最大冻土深175cm。
工程位于严寒干燥地区,冷、热、风、干气候特征突出,这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保证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施工期现场温控措施必不可少。
一、现场实施温控措施结构措施主河床及岸坡坝段分缝宽度15m,阶地坝段分缝宽度15m或20m;主河床坝段基础混凝土设置纵缝;水平越冬层面设置一道铜止水,止水两端与横缝止水焊接。
优化配合比和分区,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把高程650.00以下Ⅱ-3区(R200W4F50)调整为Ⅱ-2(R150W4F50)区,单位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4kg;针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时间过快的问题,采用比表面积为310±10m2/kg的水泥。
加强相关温控信息数据采集对坝体内部、表面的温度进行了全面的监测,测温仪器不仅包括各项永久温度监测仪器,还根据现场需要布置了临时温度监测仪器,可以了解大坝内部、坝体表面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情况,为温控反馈分析、各项温控措施的制定等提供基本数据,更为大坝中后期反馈分析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1概述冬季来临,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降低。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稳定,避免质量缺陷的发生,我部针对现场施工工程实际、结合天气状况,制定保温等施工措施,保证冬季施工质量。
2编制依据(2)主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4)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电源、水源、交通条件等;(5)本单位现有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情况等。
3工程气象根据招标文件,本段沿线多年平均气温12.9℃,月平均最低气温-7.7℃,出现在1月。
极端最低气温-21.1℃,多出现在1月份。
12月份多年平均最低温度为-5.2℃;11月份多年平均最低温度为0.5℃。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0h,无霜冻期200d,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终霜期在3月26日~4月21日。
封冻期在12月4日~1月6日,解冻期在12月27日~2月21日。
最大冻土深42c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7%。
多年平均风速2.9m/s,最大风速16m/s,多为北风或西北风。
4施工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工程:按设计断面预留50cm保护层,防止衬砌基础面出现冻土现象。
(2)土方回填工程:土方回填不进行冬季施工,出现温度骤降前,及时平整碾压,边坡预留50cm保护层。
对于未能碾压的及时摊铺整平。
(3)土方换填工程:对于开挖未能进行换填的,开挖时按设计断面预留50cm保护层,防止换填基础面出现冻土现象,待冬季过后再进行保护层开挖;对于已换填未能进行衬砌的,换填按设计断面预留50cm保护层并换填到渠顶,防止衬砌基础面出现冻土,待冬季过后开挖保护层进行衬砌。
对于未能换填至渠顶的,冬季来临前覆盖50cm保护层,防止未换填到渠顶的换填基础面出现冻土。
(4)混凝土不进行冬季施工,气温变化加大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防止已浇混凝土早期受冻。
(5)加强混凝土的表面保温养护,避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6)供风系统越冬防护:在空气压缩机与供风管路接头处安装排水阀,每次孔钻完毕后,打开排水阀将接头处的水排出,并将空气压缩机回水管路的循环水排净。
冬季施工方案及施工保证措施冬季施工,一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工程。
在这个季节,天气寒冷,施工条件艰苦,但工期不能延误,质量不能打折。
所以,一份详尽的冬季施工方案和施工保证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前准备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冬季施工的相关知识,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任务,制定施工计划。
2.物资准备:提前采购冬季施工所需的物资,如保温材料、防冻剂、加热设备等。
3.人员准备:选拔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施工方案1.土建工程: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基础冻蚀。
对于已冻结的土壤,采用加热融化或更换土壤的方法。
2.钢结构工程:对钢结构进行除锈、防锈处理,确保焊接质量。
在焊接过程中,采取加热措施,保证焊接温度。
3.砌体工程:选用优质砖块,提前进行湿润,提高砖块的吸水率。
施工过程中,采用保温措施,防止砌体受冻。
4.混凝土工程:选用优质水泥,添加防冻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在浇筑过程中,采取加热、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5.防水工程:选用耐低温的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采取加热措施,保证防水层质量。
6.装饰工程:对室内装饰工程,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室内温度过低。
对于室外装饰工程,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施工。
三、施工保证措施1.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3.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
4.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对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适应冬季施工的变化。
5.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冬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如遇恶劣天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冬季施工方案及施工保证措施的实施,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目录1.1项目简述 (1)1.1.1 工程概况 (1)1.1.2 气象 (1)1.2编制依据 (2)1.3工程量 (2)1.4施工布置及准备 (3)1.4.1 供风 (3)1.4.2 供电 (3)1.5保温工程施工 (3)1.5.1 保温方案 (3)1.5.2 施工方法 (4)1.6资源配置计划 (5)1.6.1 主要劳动力配置 (5)1.6.2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6)1.7质量控制 (6)1.8安全环保措施 (7)坝体临时保温工程施工1.1项目简述1.1.1工程概况某水库位于滦河一级支流武烈河干流上,坝址位于承德市某镇小庙子村附近,距下游承德市区约12km,水库总库容1.373亿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城市供水,兼顾发电和生态环境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实施后,通过水库削峰控制泄量,使承德市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多年平均为承德市提供水量5200万m3,同时为避暑山庄湖区和城市环境景观补水,结合水库放水发电,多年平均发电量408.6万kW•h。
拦河坝共分为24个坝段,分缝间距为17.5~24m,一期工程10#~24#坝段。
10#为河床非溢流坝段,坝顶长24m;11#~12#为底孔坝段,坝顶长40m;13#为电站坝段,坝顶长20m;14#~24#为左岸非溢流坝段,总长264m。
非溢流坝段坝体上游坝坡垂直,下游坝坡折坡点高程389.1m,坝坡坡比1:0.75。
泄洪底孔进口底高程366.0m,共4孔,单孔孔口尺寸5.0×5.0m,为有压短管后接无压明流洞型式,进口设有平面事故检修闸门和潜孔式弧形工作闸门,下游采用底流消能。
根据生态环境要求,考虑电站不发电期间向下游河道引水,在电站坝段布置一条生态放水洞。
电站坝段内布置发电引水洞和生态放水洞,洞径分别为1.8m和0.8m,其进水口采用竖井式分层取水结构。
1.1.2气象(1)工程区处于暖温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多雷雨天气;秋季天高气爽,昼暖夜凉;冬季干燥少雪,天气寒冷。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冬季施工1. 前言我国自1970 年代以来开始沥青混凝土防渗工程施工应用研究,根据茅坪溪土石坝、尼尔基大坝、冶勒大坝等工程施工实践,日平均气温虽稳定在5C以下,但一般高于-5C,《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63-2006 )据此确定了沥青混凝土工程低温季节施工的基本原则。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水利工程等各项基础设施减少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尽早投入运行,从而催生了各项施工技术工艺的不断革新,工程界在新疆地区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低温季节的施工也进行了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
阿拉沟水库枢纽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作为目前国内的第三高坝(四川冶勒125.5m,新疆石门106m),于2012年冬季进行了低温施工,短期施工气温低于-17C 临界值(尼尔基大坝试验温度),效果比较理想,其试验成果值得工程界推广应用。
2. 工程概况新疆坎儿井保护及节水灌溉项目-阿拉沟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境内,是阿拉沟河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具有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
控制灌溉面积10.7 万亩,担负下游工业园区、南山矿区和农业灌溉的供水任务,其防洪保护对象主要为阿拉沟渠首、阿拉沟引水干渠、青年干渠、南疆通讯光缆主干线及下游托克逊县城和伊拉湖等三个乡镇。
水库枢纽工程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右岸岸边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右岸导流兼冲沙放空洞、左岸灌溉放水洞组成。
总库容4450万m3,其中兴利库容3050万m3,死库容850万m3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校核洪水频率按2000 年一遇,坝顶高程950.26m,防浪墙高1.2m,坝顶宽9.0m,大坝建基面高程为845.00m,坝高105.26m,坝顶长372.34m。
工程规模为山等中型,水工建筑物级别为:主要建筑物大坝为2 级,导流兼冲沙放空洞、灌溉放水洞、溢洪道为3 级,临时建筑物为5 级。
3.水文气象阿拉沟河发源于天格尔山南侧和阿拉沟山北侧, 径流的来源主要有融雪和降雨(占41.8%)、地下水(占36.8%)、冰川融水(占21.4%)等。
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措施摘要: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降低,对混凝土施工不利的情况,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工程,提出保证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及越冬、满足质量要求、施工要求、经济可行的一系列温控措施,为后续混凝土建筑物低温季节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温度观测低温季节施工安全1工程气象根据技术文件,本段沿线多年平均气温12.9℃,月平均最低气温-7.7℃,出现在1月。
极端最低气温-21.1℃,多出现在1月份。
12月份多年平均最低温度为-5.2℃;11月份多年平均最低温度为0.5℃。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0h,无霜冻期200d,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终霜期在3月26日~4月21日。
封冻期在12月4日~1月6日,解冻期在12月27日~2月21日。
最大冻土深42cm。
2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2.1施工准备(1)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好施工期间采用的加热、保温、防冻材料等。
(2)保温材料设专人警卫,防止火灾。
(3)制定严格、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过程、运输、入仓等工序的温度,使其符合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并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保温工作。
2.2混凝土出拌和机前的温度控制(1)原材料的保温加热措施骨料在进入低温季节前储备足够的储量并堆高4~6m,雪天用塑料布进行苫盖,以防止冰雪混入骨料造成骨料结冰。
为提高混凝土温度,首先考虑用锅炉加热拌和水、用电热水器直接加热水箱内拌和用水,用热水拌和混凝土,拌和水温一般不超过60℃,当超过60℃时,改变拌和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加入水泥拌和,以免水泥假凝。
(2)掺加防冻剂在混凝土中掺加防冻剂以降低水的冰点,使水泥在负温下仍能继续水化,利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热达到蓄热保温的目的。
(3)拌和机加热处理在混凝土拌和前,用热水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或冰块排除,使拌和机体处于正温状态。
混凝土拌和时间比常温季节适当延长,一般控制延长20%—25%。
哈西建设工程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控制措施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控制措施低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要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从而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需从原材料、混凝土的生产及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几个方面制订措施,以确保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的质量。
1.1原材料的控制低温季节的砂石骨料进场前,要求砂石骨料生产厂家必须先清洗干净,并充分脱水。
在砂石骨料堆场设置遮雨、雪棚,尽量减少砂石骨料的含水量,骨料堆场采用地弄(廊道)取料,保证料堆高≥6m;避免骨料中有冻块;水泥生产后尽量减少其储存期,尽量减少水泥温度损失,要求水泥出厂≮40℃,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为搅拌系统的两座搅拌站设一座1T自动控制压力锅炉,向搅拌站供应≮60℃的热水拌和混凝土;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抗冻剂,抗冻剂应具有防冻、早强好且对钢筋无腐蚀作用的特点。
另外,混凝土强度的损失值不应大于5%,当需与其它外加剂共同使用时必须经过试配。
1.2.施工工艺在DOKA模板外嵌50mm保温材料,并将所有孔洞、缝隙封堵。
拆模应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模板提升后立即对混凝土面覆盖保温材料。
低温季节施工时,增加检验试验的频度,增加试件,做低温混凝土强度与露天养护强度的对比,检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作为模板拆除时间的依据。
在浇筑的混凝土内埋设测温点,现场测温,了解各测点温差,控制温升速率,及时指导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1.3混凝土的生产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生产,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尽量争取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掺加混凝土防冻剂,防止混凝土遭受寒潮和霜冻的侵袭。
掺入防冻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50%。
拌和混凝土之前,先用热水冲洗拌和机,并将水排除。
在掺加≮60℃的热水拌和时,为防止热水使水泥出现假凝,应改变加料顺序。
首先将骨料与水拌和,然后加入水泥、粉煤灰。
1.4出机口温度控制在搅拌站由专人负责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出机温度,出机口达不到设计温度时,不得投入使用,必须运输至指定的弃置地点。
混凝土低温季节与冬季保护施工措施一、简述 (1)二、编制根据 (1)三、冬季保温项目 (1)四、保温材料热工计算 (1)1、计算的边界条件 (1)2、冬季混凝土保温材料热工计算 (2)五、冬季施工保温方法 (3)1、拌与站冬季保温 (3)2、砂石骨料冬季保温 (3)3、混凝土冬季运输过程中的保温 (3)4、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保温 (4)5、设备冬季运行施工保温 (5)六、温度骤降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5)1、混凝土强度条件 (5)2、防冻 (5)七、冬季保温范围及使用的方法 (6)八、保温材料安全防火措施 (6)九、冬季施工及过冬保温要紧材料量 (7)冬季施工保温措施一、简述本流域受西伯利亚副高压与太平洋季风影响,四季分明,一年中寒暑温差悬殊,春秋两季短促。
流域内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并随海拔增高有明显增大的特点,安图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3.0 mm。
流域平均降水量约为700 mm,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因受季风影响,分布极不均匀,要紧雨量集中在6~9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多年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42.8℃。
河流封冻期长达半年之久,稳固封冻天数为100~150。
该地区无霜期较短,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12天。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86 cm。
为防止混凝土在该地区因冬季严寒而导致混凝土受冻产生裂缝或者降低混凝土强度与使用性能,与在冰冻后影响后期砼浇筑施工,故采取冬季混凝土施工保温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二、编制根据1、本地区水文气象资料;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三、冬季保温项目根据施工总计划进度安排,所涉及到的冬季施工项目为:1、砼拌合、浇筑保温;2、子围堰高喷灌浆制浆站的保温;3、拌合站及成品骨料的保温;4、施工机械设备的保温。
四、保温材料热工计算1、计算的边界条件(1) 要紧防止温差过大引起温度裂缝(多年平均气温 2.4℃,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42.8℃);(2) 冬季混凝土过冬保护保温材料为两层棉被(一层 2.0cm厚)外裹一层2mm 厚不透水的彩条布,下覆盖一层1mm 厚不透水的塑料布;(3) 对进入冬季,水化反应已基本结束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基本维持在20℃左右,只要保持保护层密闭不透风,混凝土表面保持正温,就能够满足过冬防裂要求。
冬季低温下混凝土的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3℃以下时的混凝土施工称为冬季施工。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
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
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
对于常年负温期为130d左右的地区,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义。
当混凝土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筑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象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
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如果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另一方面,当温度继续下降,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 变为固相(水),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MPa的冰胀应力,这个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这样就可以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降低强度。
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冬季施工是指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进行的建筑施工。
对于混凝土冬季施工,一般有以下规定:1. 温度控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要求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5℃,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发展。
在低温天气下,需要采取加热措施,如在混凝土中添加温度控制剂、使用蒸汽、加热地面等方法保持混凝土的温度。
2. 施工时间控制:冬季气温较低,施工时间受到限制。
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在气温低于5℃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如果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施工,则需要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如中午或下午,以提高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发展。
3. 施工保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冻害。
常见的保护方法包括覆盖保温膜、加盖保温棚等,以防止混凝土遭受冷空气的直接侵袭。
4. 施工材料选择:在冬季施工中,需要选用适合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和添加剂,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使用抗冻混凝土或添加抗冻剂可以在低温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5. 监测和测试: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监测和强度测试,以确保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发展符合要求。
温度监测可以通过埋置温度传感器或使用红外测温仪等方法进行。
这些规定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区和施工项目进行调整,重要的是要确保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二)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遵循以下一般规定:1. 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施工材料的温度应在10℃以上。
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养护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 防冻措施:在低温环境下施工,需要采取防冻措施保护新浇筑的混凝土。
常见的防冻措施包括使用加热混凝土原料、加热拌合水、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和加热养护等。
3. 加速凝结: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混凝土掺合料或加速剂,来加速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4. 养护措施:施工后的混凝土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严寒大温差地区大坝混凝土越冬保温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针对严寒大温差地区大坝混凝土保温材料越冬保温效果的分析研究,选择适合严寒地区大坝越冬的保温材料,使大坝混凝土越冬保温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经过不断改进及经验总结,为今后在新疆或其它严寒区类似工程混凝土越冬保温提供经验及技术支持。
关键词:严寒;大坝;保温一、工程概况新疆某水利工程大坝挡水建筑物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1级建筑物,坝顶高程880.5m,建基面高程713.00m最大坝高167.5m,坝顶全长288.4m。
工程所处流域属温带荒漠类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冬夏冷热悬殊,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春天多大风,气温日变化剧烈,具有长冬夏,短春秋的特点。
拱坝为地处严寒、强振区的高拱坝,多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为41.6℃,极端最低气温-36.4℃,极端最大温差78℃,最大冻土深度141cm。
二、研究现状大坝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不配筋、抗拉强度低、结构断面尺寸比较大,如何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一直是很重要的课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水化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一直都在变化,温差过大会造成较大的拉应力,从而会引起各种裂缝的产生,在我国已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中,由于裂缝过多而影响坝体结构安全的现象屡见不鲜。
通常通过对混凝土结构采取分块分缝,降低约束作用程度使得拉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如设置横缝、纵缝、诱导缝、周边缝等。
同时大坝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配合比设计时即被考虑,可通过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外加剂以提高其抗冻性能。
但混凝土本身抗冻性能的提高并不能完全解决其开裂问题,需要采取附加保温手段来预防混凝土的开裂。
除了在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以防止夏季混凝土表面温度倒灌外,还需附加其他保温手段来抵抗冬季严寒对混凝土的影响。
三、技术研究原理充分了解工程特性、气候特征及相关技术要求,咨询分析保温材料的各项参数,确定合理、经济的保温材料;根据施工情况,做好现场施工各项数据的统计,收集并掌握相关技术资料,并依据保温后混凝土内部实测温度对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制定专项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并组织现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