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83.50 KB
- 文档页数:6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毕业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
这一过程既是对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高校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一1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西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模板篇一: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号姓名陈娟娟培养类别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培养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指导教师
XX年 3 月2 日
填表说明
1、此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
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
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培养类别:(1) 全日制研究生;(2)高师硕士 ((3) 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2、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
篇二:西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
姓名黄传平学
号
学位类别教育硕士学科专业体育学科教育培养单
位西南大学校内导师付道领校外导师朱海川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XX年 1月 11 日填
告
1
2
3
4
篇三: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西南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号
姓名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领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单位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XX 年 6 月 19 日
填表说明
1、此表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
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
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
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专业学位类别:(1) 教育硕士;(2)农业推广硕士;
(3)兽医硕士;(4)工程硕士。
3、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题目: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学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名称:化学工程研究方向:煤炭洁净利用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填表日期:研究生院学位办制1、选题背景1.1邯郸市水资源状况邯郸市城区位于渚河、沁河、输之河及滏阳河的冲积、洪积平原上,以京广铁路为界,铁路以西有赵王城高地和插箭岭高地两组低缓的丘陵,海拔标高分别为109.6和93.1m;铁路以东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一般在58m~54m,城区地形的总趋势是西南高于东北。
邯郸市的主要河道为齐南运河水系的漳河和子牙河水系的滏阳河及其支流牛河、涧河、渚河、沁河、输之河等,滏阳河是本区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峰峰矿区和村镇附近,接纳广盛、晋祠、黑龙洞的泉水,向东流入东武仕水库,经磁县北流至石桥有牝牛河汇入,至张庄桥有渚河汇入,在市内丛台路北有沁河汇入,于苏里村有输之河汇入,再经永年、衡水,在献县老河口与滹沱河汇入,称为子牙河[1]。
据2008年出版的《邯郸市水资源评价》成果,邯郸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8.9mm[2]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6.2107×108 m3,[2]53地下水资源量为12.6792× 108 rn3,[2]117水资源总量为14.8466×108m3。
[2]138按2009年末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57.5m3,仅有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7.4%,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6.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500 m3的缺水标准,属资源性极度缺水地区之一。
[2]251-256公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集团四矿的北约1000米,和村镇八特村东约1000米。
这里有黑龙洞泉域水资源,黑龙洞泉域是邯郸市城区及泉域内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饮用人口达200多万人;位于该泉域内的羊角铺水源地承担着邯郸市主城区约70%以上的供水量,是保证市区居民生活和部分企业用水的“生命线”。
目录摘要…………………………………………………………………………………IAbstract…………………………………………………………………………………………………………·III文献综述………¨.……………………………………………………………………1前言………………………………………………………………………………6第一章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7一、艺术类大学生概念的界定…………………………………………………一7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7(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对象………………………·7(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9(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0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意义………………………………”10(一)研究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10(二)研究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1l第二章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14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14(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总体良好……………………………14(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配备情况良好…………………16(三)形成了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做法……………17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9(一)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19(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实现有限…………………………2l(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未能满足工作需求…………………23(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待优化………………………25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26(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6摘要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申请人:尹振永指导教师:王斌副教授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下,在艺术类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确保艺术院校教育的正确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AbstractThestate—ownedenterprisesoccupyhaveaveryimportantpositioninnationaleconomyandnationallife,whichisanimportantpartofitandthelifelineofthenationaleconomy。
Alongwiththechangesin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andeconomicenvironment,ourcountryalsohasenteredanewperiod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Underthesecircumstances,howtoplanthestate-ownedenterprises’developmentintheneweraandmakePartybuildingmorescientific,putforwardtonewdemandsandchallenges.Sincethirty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especiallyimprovingtheestablish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system,state—ownedenterprisesalsoexperiencedareshuffleandrenew,establishedarelativelyperfectmodementerprisesystem,andobtainedmanygratifyingachievements,whichprovidesastrongeconomicsupportforthe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icconstruction.Ontheotherhand,thedevelopmentofstate—ownedenterprisesandtheconstructionofthePartybuildingalsohassomeseriousproblems,whicharethePartyorganizationmustattentionandtobesolved.HowtomakePartybuildingmorescientific,providetheimpetusandsupportmorefor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s,thataretheenterprisespriority.Thispaperfollowstheproblems,causes,countermeasurestoaccomplishthemodel,arediscussed:Thefirstpartistheintroduction,mainlyintroduces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analysisofthecurrentresearchstatus,andasimpledescriptionofthemainmethods.Thesecondpartmainlyintroducesthecharacteristicsofstate-ownedenterprisesandtheimportantroleinnationaleconomy;andtheworkofPartybuildinginstateownedenterprises,theandcontentofmeaning,referringtothebasiccontentandimportanceoftheworkofPartytargetofstateownedenterprises.buildingThethirdpartmainlyintroducesthestate—ownedenterprisePartybuildingworkachievementsandexistingproblems.Stateownedenterprisesaremainlyembodiedinordertoensuretheachievementof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state—ownedenterprises,toensurethepoliticaldirectionof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state—ownedenterprisesin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direction,enterprisetalentsplayaguidingrole,shapingcorporateculture,strengthentheofseveralaspectsofspiritualpoweretc..SomeofthePartyworkersPartydevelopmentconsciousnessisnotstrong,somestate—ownedenterprisestothestaffrightsandinterestsmaintenanceisnotenough,theenterprisecultureconstructionislackoffeaturesfromseveralaspectssuchasthemainexistingproblems,analyzethecauses,thispapersumsupthePartyan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绪论一、绪论1、选题背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一、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的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学校内部管理有效性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所学校的正常运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管理,良好的管理机制为管理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然而,现实中,学校管理低效、无效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当越来越多的“低效管理”、“无效管理”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因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办学效益下降而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和整个社会的非议时,这种令人震撼的现实图景所警示的问题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焦虑与思考。
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中校管理发展的进程,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注这一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献计献策,不论于道义还是责任而言,都是当今教育管理研究者不容推辞的义务。
二、之所以要将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与有效性联系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因为:1、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有很多方面,诸如人的管理、物的管理、财的管理、信息的管理、时间的管理等等。
但贯穿整个管理、衡量管理成败的是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本课题中的有效性侧重研究的是管理的效益。
将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与有效性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不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探究学校内部管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也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为综合、更为整体性的视角,为学校内部管理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2、就当前关于学校内部管理发展的研究现状而言,存在着重局部轻整体、重价值轻事实、重当下轻历史、重应然轻实然等问题。
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与“就管理谈管理”这样狭窄的研究视野相关。
笔者力图将学校内部管理发展的问题与有效性联系在一起讨论,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尝试,进一步拓展当下学校内部管理发展研究的视野,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生长与政策制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
三、在研究方法上,笔者拟采取实地研究方式,通过参与观察、非结构性访谈等方法,对本选题进行探讨。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4]储鹏飞. 我国体育(大学)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5]金川. 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西南大学,2011.[6]郁少娇.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冲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7]刘璟. 新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8]王咏梅. 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9]杨梦琪.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10]吴启清. 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2.[11]贺艳洁. 王阳明心学的现代教学意蕴[D].西南大学,2012.[12]梁蓉. 初中英语作文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13]张朗朗. 戏剧教学法在英国中学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14]韩文健. 中学英语课堂情感教学模式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2.[15]赵国金.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伙伴合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16]郭晓燕.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17]王伯宝. 基于信息论视角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2.[18]朱小燕. 生态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19]田艳兵. 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适应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2.[20]邵静静. 重庆市高中化学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1]李武亚. 《重庆社会》课程的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22]江萍萍. 高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2.[23]王艳丽. 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对物理实验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4]张娅妮.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材共同必修模块难度的比较分析[D].西南大学,2012.[25]王俊民. 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科研内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于洁.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田娅. 重庆市新课改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28]郭雨蒙.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29]胡方畅. 文本本位的高中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D].西南大学,2012.[30]罗红. 韩雪屏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31]朱瑞.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32]王合. 农村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33]王思聪.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导向功能的实现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34]朱德凤. 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35]道如娜. 三语教学条件下的教师合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2.[36]秦康柏. 复杂性视域中的课程创生[D].西南大学,2012.[37]魏晓宇. 3P教学与任务型教学中师生课堂角色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38]曾海萍. 论高中英语生命课堂的构建[D].西南大学,2012.[39]贺朝霞.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预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40]程孝平. 中学教师课程取向对教学方式选择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41]杨乐艺.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42]惠婧. 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西南大学,2012.[43]罗娟. 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模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44]莫丽华.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45]王永明. 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46]吴玮. 近十年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西南大学,2012.[47]刘川江. 吴泓语文专题式教学评述[D].西南大学,2012.[48]黄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演讲辞研究[D].西南大学,2012.[49]范敬飞. 小学体验式纠错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50]朱文娟.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D].西南大学,2012.[51]徐优. 幼儿园情境教学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52]顾静. 印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2.[53]邱红祥. 青海农牧区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2.[54]杨士连. 儒家诚学的现代课程意蕴研究[D].西南大学,2012.[55]顾玉武. 媒介素养教育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D].西南大学,2012.[56]邓磊. 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57]徐建星.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58]李先锋. 全球语境下的实用文章研究与教学应用[D].西南大学,2011.[59]吴文. 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60]杜建群. 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61]许楠.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62]陆明玉. 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63]刘伟. 教学利益研究[D].西南大学,2012.[64]王芳芳. 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65]杨昭宁. 学校科技风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66]胡白云.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D].西南大学,2012.[67]李本东. 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2.[68]Florida Khumbo Banda(丽达). 马拉维杜马西学院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研究:对变革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2.[69]李金富. 彝族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2.[70]杨慧娟.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71]章勤琼. 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72]李本友. 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73]王焕霞. 高中物理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一致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74]张东. 论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D].西南大学,2012.[75]马金晶. 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76]李红恩. 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D].西南大学,2012.[77]李航. 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D].西南大学,2012.[78]林辉春. 交往视域中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79]胡斌. 去蔽·超越·建构[D].西南大学,2012.[80]刘桂影.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81]杜尚荣. 感悟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82]朱黎生. 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83]陈燕. 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84]熊丙章. 高中生的算法理解水平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85]范增. 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西南大学,2013.[86]袁令民. 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87]姜涛. 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3.[88]杨晓峰. 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D].西南大学,2013.[89]王书林. 任务导向的分布式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3.[90]龙安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D].西南大学,2013.[91]胡方. 文化理性与教师发展:校本教研中的教师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13.[92]郑秀敏. 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D].西南大学,2013.[93]赵艳红. 教学智慧:教师权衡的艺术[D].西南大学,2013.[94]李志超.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95]张桂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96]孔夏萌.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97]湛玉钊. 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3.[98]刘义民. 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3.[99]余宏亮.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0]何茜. 美学取向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14.[101]王鲁男. 效率取向: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2]叶波. 课程改革作为话语实践[D].西南大学,2014.[103]袁丹. 基于学校文化的教师教学个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4]朱文辉. 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D].西南大学,2014.[105]肖磊. 课程改革的制度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106]杨娟. 中英美澳科学传播政策内容及其实施的国际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07]卓嘎. 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108]陈荣.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109]邓亚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0]李静. 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1]赵逸庶.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2]张昆. 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3]沈林. 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14]李丹. 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5]樊亚峤. 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116]王洪席. 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117]王天平. 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118]张姝. 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119]苏强. 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120]王忠厚. 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21]张瑞. 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122]杨晓平. 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3]宋运明.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4]尹国杰.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5]段胜峰. 非洲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6]李彩彦. 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7]马丽娜. 留守儿童校外学习支持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8]郜玉艳. 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9]张青. 韩国世界级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WCU计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30]明显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校本改进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131]王璐. 小学英语课堂情趣创设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132]陈飞飞. 重庆市中小学科技活动内容与形式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133]蔡静.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134]邱宏伟. 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35]雷虹. 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136]刘兰超. 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实践知识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137]孔云军. 大学英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大学,2011.[138]卢晓燕. 体验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改进[D].西南大学,2011.[139]韩利红.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0]赖瑜. 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1]赵婧. 高中英语自主阅读引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2]张倩. 论保罗·弗莱雷的成人教学思想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11.[143]姜洪鹏. 英国埃克斯特大学初等PGCE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4]李根. 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5]侯得娟. 英国职前教师培养中的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6]高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D].西南大学,2011.[147]王海燕. 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异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148]郭洪.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1. [149]叶波. 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0]魏红. 初中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1]刘杰. 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引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2]闫婧杰.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53]李萍. 语文主题阅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建构[D].西南大学,2011.[154]文武全.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现实检讨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11.[155]黄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6]纪文平.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中小学教材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7]董晓玲. 中学课程改革内源式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158]王太军. 西部地区高中物理教师有效教学认识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59]杨小苹. 高中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物理概念教学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0]张璐. 新课标下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考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1]潘中举. 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2]唐忠敏. 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3]张坤. 我国初中物理核心概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4]刘广生. 中学语文戏剧文本教学去戏剧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5]钟巧平. ICT在丹麦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6]王俊颖. 论瑞士中小学自由主义教学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167]王海林. 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168]禹文萃.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9]张静. 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0]何松. 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教学属性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71]鲁妍妍. 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72]刘佩佩.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3]营永霞.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4]梁瀚月. 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75]晏玲友. 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6]李硕. 英国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7]韦俊.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内容层面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8]荆仙玉. 建国后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179]谭悦.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0]徐岚. 上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设计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1]高倩倩.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2]熊鑫. 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3]许艳红.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4]齐丽娟.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性知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5]龚雪.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6]杨刚. 美国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范例探析[D].西南大学,2011. [187]陈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8]康涛霞.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189]朱小勇. 教学的科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0]彭敏.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结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1]罗鑫. 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评价历史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2]张璐琳. 动摇的基础: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作用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93]张莉. 故事教学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11.[194]俞兴木. SPAN算法探究及其在绩效考评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195]谢琴.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6]王艳. 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D].西南大学,2011.[197]雍慧琦.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8]刘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探究[D].西南大学,2011.[199]张琳. 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0]周玲玲. 美国中小学双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1]向宏伟. 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2]阎娜. 民族地区中学校本教研形式的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1.[203]黄涛.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4]郭俊. 美国综合大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5]李永梅. 中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问题及路径探索[D].西南大学,2011.[206]惠艳艳. 初中学困生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7]耿婵娟. 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08]吴乐乐. 高中数学新课程前后立体几何版块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209]杨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1. [210]姚丽.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211]刘洋. 韩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212]李庆伟.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213]李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14]孙海霞. 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11.[215]张栋. 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部分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16]杨晋夫. 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D].西南大学,2011.[217]张明晶. 陈钟樑语文教育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218]那明明. 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219]傅静.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0]乔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1]谢丽娜. 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2]朱军委.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3]喻庆明. 论关系思维视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224]王清霞. 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5]丁卫华.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6]于晓琴. 课程的公正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7]刘成. 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228]胡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29]邹昌明. 多元文化下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0]冀伟伟.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1]赵丽.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2]康彦姝. 加拿大中小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3]段娟.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材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4]郝燕. 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5]袁锦. 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11.[236]赵攀锋. 化学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7]郝亭亭.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8]蒋瑜.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9]林克松. 初中教师校本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0]付德英.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模块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1]付靖雯. 三套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模块)内容属性的比较[D].西南大学,2011. [242]鲁忠洁. 高一学段人教版化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3]郑昌平. 窦桂梅语文教学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4]张洪良.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5]王芳.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6]高利华. 普通高中中国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247]李国庆. 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48]蒋恩芳. 普通高中数学模块课程实施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249]符果. 达州市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0]陈婧.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初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51]王翔燕.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2]舒莞淞. 高中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3]庞文娟. 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4]姜丽娟.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55]张丹珂. 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6]肖娟. 从获得到参与:新课改教学创新的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7]闫靓. 美国职前教师职业习性培养探析[D].西南大学,2012.[258]任娟. 发展性学业评价之多元评价主体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9]向洁.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消极感情的表征及矫正策略[D].西南大学,2012.[260]吴光东. 论课程的信息本质[D].西南大学,2012.[261]李曦. 综合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2]吕莎. 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3]郝源汇. 支架式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4]易晓佩. 知识管理视角下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5]田仁刚. 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6]宋晓林. 初中语文教师教科书使用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7]胡铁贵. 澳大利亚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8]母松灵. 高中语文教师新教材适应性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269]苏丹. 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之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0]段丽渊. 英国女王大学中等PGCE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1]董波. 免费师范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2]戴钦. 高师舞蹈专业有效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3]戴铮.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274]文娟.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2012.[275]王勤敏.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4.[276]陈美娇. 大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14.[277]韩雪. 高中英语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278]张兰兰. 澳大利亚听说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4.[279]李昊天. 心理学与人类学视角下的情境学习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0]陈昊. 公开课中教师表演的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1]张君.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2]马聪. 西方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3]周庆双. 城乡统筹进程中课程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4]曾菊琪.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学校教学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5]周靖毅. 以校长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6]肖明玉. 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建设促进学校改进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87]吴苏腾. 基于学校文化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8]安国琴. 后现代课程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4.[289]邓晶晶.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路径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0]吴卉. 优秀教师教学决策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1]唐雪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2]毕胜航.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93]廖雨维. 小学中段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4]阳丽涓.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5]冉娟. “教学学术”传播方式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6]贾瑜. 不同因素对教师教学方式选择与运用的影响程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4.[297]王田田. 生命教育视野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分析[D].西南大学,2014.[298]田玉文. 我国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化学史的呈现及其教学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99]蒋瑞. 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00]宋婷. 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1]黄晓钰. 科学教育中科普剧资源的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2]肖春芝. “80后”中小学教师教学价值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3]彭桂芳.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4]刘雪梅.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5]尹传銮. 中学物理课堂对话教学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6]王代光.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7]申延芝. 初中语文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8]罗平云. 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4.[309]张笑盈.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0]张译.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提问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1]韦和凤.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修辞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2]黎爱玲.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3]吴传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4]王川萁. 批判性阅读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5]谢璇.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教材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6]严慧芬.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倾听策略[D].西南大学,2014.[317]吕丁.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反馈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8]贾娜.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4.[319]刘佳. 进城流动学生的课堂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4.[320]刘怡. 教育游戏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使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21]刘宗娇.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322]刘方林. 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14.[323]朱朕红. 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4.[324]张桂娟. 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2003版和2011版的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25]崔娜.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326]龙兴. 苗族村寨小学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姓号名122010*********陈娟娟培养类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培养单位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指导教师李晓2013年3 月2日填表说明1、此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
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
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培养类别:(1) 全日制研究生;(2)高师硕士((3) 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2、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学位论文题目:基于女性玩家价值需求的游戏原画设计研究论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消费娱乐,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交互设计、造型设计、色彩构成、审美情趣等艺术概念于一身的新兴艺术形式。
而在以上各种领域中对于玩家群体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游戏厂商与研究机构新兴的研究热点。
在国际上,著名游戏厂商Blizzard(暴雪娱乐); Electronic Arts,NASDAQ: ERTS(美国艺电公司) ;Nintendo Co., Ltd(任天堂)分别为旗下电子游戏做过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跟踪分析研究,并一直在市场占有率与游戏存活周期上获得了较好的表现。
在国内的互动娱乐厂商如网易、腾讯、盛大等都成立了专门的庞大部门或委托专门的调查机构对旗下研发或代理的网络游戏进行了系列的用户研究。
根据用户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游戏内容,而保证了以上公司的游戏在国内网络游戏赢利能力排行榜名列前茅。
而众多的国内学术机构,媒体机构等,也将游戏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内容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方向。
以期待更加促进如今本已兴兴向荣的互动娱乐市场的发展。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状况不难看出,关于游戏用户的体验,交互设计等综合学科的研究,已经通过厂商和研究机构近几年的积极发展,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创造了大量的价值。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
《科技论文设计与写作》实际操作
答卷纸
考试科目
院、所、中心
专业或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级别
学年
学期
姓名
学号
类别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
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年月日
研究生院(筹)制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西南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号122011303040047
姓名侯渝乐
专业学位类别农推硕士
专业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
培养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此表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
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
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
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专业学位类别:(1) 教育硕士;(2)农业推广硕士;(3)兽医硕士;(4)工程硕士。
3、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