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溶解平衡 重点复习!!(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2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一 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盐电离―→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 -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 +―→c (H +)≠c (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3.特点4.规律 盐的类型 实 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pH 强酸 强碱盐 NaCl 、KNO 3 否中性pH =7强酸 弱碱盐 NH 4Cl 、 Cu (NO 3)2 是 NH 4+、Cu2+酸性 pH<7 弱酸CH 3COONa 、是CH 3COO碱性pH>7强碱盐Na 2CO 3-、 CO 32-5.表示方法——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用“”号连接,产物不标“↑”或“↓”,不把产物(如NH 3·H 2O 、H 2CO 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如:Cu2++2H 2OCu (OH)2+2H +NH 4++H 2ONH 3·H 2O +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例如Na 2CO 3水解:CO 32-+H 2OHCO 3-+OH -。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
例如:FeCl 3水解:Fe3++3H 2OFe (OH)3+3H +。
(4)水解显酸性和碱性的离子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 3与AlCl 3混合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 3++3HCO 3-===Al (OH)3↓+3CO 2↑。
6.影响因素(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
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
如酸性:CH 3COOH>H 2CO 3决定――→相同浓度的Na 2CO 3、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小关系为pH (Na 2CO 3)>pH (CH 3COONa )。
考点十八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学问点讲解溶度积(K sp)1. 概念:肯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m A n(s)mM n+(aq)+nA m-(aq),溶度积常数:K sp = c(M n+)m c(A m-)n3. 溶度积规则:比较K 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 c)推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 c>K sp时,生成沉淀;Q c=K sp时,达到溶解平衡;Q c<K sp时,沉淀溶解。
4. 影响溶度积的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并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变更能使平衡移动,并不变更K sp。
5. 溶度积的物理意义: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数值越大则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越强。
但对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的电解质,则不能干脆由它们的溶度积来比较溶解实力的大小,必需通过详细计算确定。
6.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以及溶解实力的比较沉淀溶解平衡K sp(18~25℃)溶解实力比较AgCl(s)Cl-(aq)+Ag+(aq) 1.8×10-10mol2. L-2AgCl> AgBr > AgI AgBr(s)Br-(aq)+Ag+(aq) 5.0×10-13mol2.L-2AgI(s)I-(aq)+Ag+(aq)8.3×10-17mol2.L-2Mg(OH)2(s)Mg 2+(aq)+2OH-(aq) 1.8×10-11mol3.L-3Mg(OH)2 > Cu(OH)2 Cu(OH)2(s)Cu 2+(aq)+2OH-(aq) 2.2×10-20mol3.L-3典例1(2024课标III)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溶解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里,沉淀溶解速率和离子生成沉淀速率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2)表示方法: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2.溶度积(1)定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2)表达式:当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 m B n(s)m A n+(aq)+n B 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 sp=。
(3)影响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
(4)意义:K sp反映了在水中的程度。
通常,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和AgI),K 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就。
微点拨:(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2)K sp与溶解度(S)都可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程度,但是Ksp..............小的物质溶解度不一定也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①当Q K sp时,就会有沉淀生成。
②当Q K sp时,处于平衡状态。
③当Q K sp时,就会使沉淀溶解。
(3)应用①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用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2.沉淀的转化(1)实质:是的移动。
(2)特点①通常,一种沉淀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②两种难溶物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3)应用除去废水中的Cu 2+、Hg 2+、Pb 2+等,常用 、 等难溶物作沉淀剂。
如可用FeS 等难溶杂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Hg 2+,沉淀转化反应为 。
微点拨:沉淀转化虽然是利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但是因为沉淀能够完全转化,所以反应方程式用“===”,不用“”。
知识清单24 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01 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1.25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 g1~10 g0.01~1 g<0.01 g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_______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①动态平衡:__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______________。
③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______________,达到新的平衡。
3.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决定因素):难溶电解质______________。
(2)外因:温度、浓度等条件的影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①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
②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
③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相应的离子,平衡_______移动。
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
(3)实例分析:已知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浓度变化均指平衡后和原平衡比较):条件改变移动方向c(Mg2+)c(OH-)加少量水升温加MgCl2(s)加盐酸加NaOH(s)(1)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2)NaCl溶解性很好,饱和NaCl溶液中不存在溶解平衡。
( )(3)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电离出的各个离子浓度均相等。
( )(4)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 )(5)沉淀溶解是吸热过程,降低温度,溶解平衡一定逆向移动。
( )(6)Mg(OH)2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在水中一样。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七、沉淀溶解平衡连线高考沉淀溶解平衡就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其实质是指已经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于溶解的平衡状态。
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由于生产、生活、科研联系较为密切,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沉淀的转化和溶度积的应用。
在高考中仪器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实质。
考试通常从图像题来考查溶解平衡原理、Ksp的简单计算、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等,以生产、生活或产品的制备为背景解释某些现象。
重点、难点探源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⑴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⑵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⑶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
2、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一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 m A n(s)mM m+(aq)+nA n+(aq),K sp=c m(M n+)•c n(A m-)。
K sp仅受温度的影响。
2、溶度积规则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 c(离子积)与K sp的关系。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⑴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⑵加入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H2S+ Cu2+=CuS↓+2H+2、沉淀的溶解⑴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 H2O。
⑵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Mg(OH)2+2 NH4+=Mg2++2 NH3•H2O。
3、沉淀的转化⑴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⑵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化等。
三、四大平衡的比较追踪高考1.【2018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一些常见知识(1)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称难溶电解质。
(2)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1*10-5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
如酸碱中和时[H+]降至10-7mol/L<10-5mol/L,故为完全反应,用“=”,常见的难溶物在水中的离子浓度均远低于10-5mol/L,故均用“=”。
(3)难溶并非不溶,任何难溶物在水中均存在溶解平衡。
(4)掌握三种微溶物质:CaSO4、Ca(OH)2、Ag2SO4(5)溶解平衡常为吸热,但Ca(OH)2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少。
(6)溶解平衡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存在沉淀,否则不存在平衡。
2、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在沉淀后用(s)标明状态,并用“”。
如:Ag2S(s) 2Ag+(aq)+ S2-(aq)3、沉淀生成的三种主要方式(1)加沉淀剂法:Ksp越小(即沉淀越难溶),沉淀越完全;沉淀剂过量能使沉淀更完全。
(2)调pH值除某些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如加MgO除去MgCl2溶液中FeCl3。
(3)氧化还原沉淀法:(4)同离子效应法4、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就是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常采用的方法有:①酸碱;②氧化还原;③沉淀转化。
5、沉淀的转化:溶解度大的生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更小的。
如:AgNO3 AgCl(白色沉淀) AgBr(淡黄色) AgI(黄色)Ag2S(黑色)6、溶度积(KSP)(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AmBn(s) mAn+(aq)+nBm-(aq)KSP= [c(An+)]m •[c(Bm-)]n(3)影响因素: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4、溶度积规则QC(离子积)〉KSP 有沉淀析出QC= KSP 平衡状态QC 〈KSP 未饱和,继续溶解【习题一】(2008•天心区校级模拟)某氢氧化钠溶液跟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pH<7.混合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n(Na+)=0.040 molB.Na2CrO4 可用作AgNO3溶液滴定Cl- 或Br-的指示剂C.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是AgBr一Ag2CrO4一AgClD.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 (Cl-):c( Br-)=177:535【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CH3CONa是强碱弱酸盐,3CO-解导致溶液呈碱要使NaO和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则溶中的溶质为H3COH3COON,液中存在电守恒和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恒断.【解答】解:CH3COON是碱酸盐,CH3OO解导致液呈碱性,要使NaOCHCOOH合溶液酸性,溶液中的溶为CH3COOH和HCOONa,任何电解溶液中都在电荷守,根据电恒得cNa+)c(H+)=c(OH)+c(CH3O),故D错;溶液pH<,则(H+)>(O,故C错误;溶液pH<7,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OH-)+CH3COO-)所以c(H3OO>(Na)故A错;故:B。
化学每周记背(3)离子浓度比较及溶解平衡一、必记基础知识1.关于沉淀的溶解平衡: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对应的溶剂是100g。
对于同类型的电解质,K SP越小,表示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计算判断溶液中是否能够产生沉淀的方法是根据Q C>K SP,则能生成沉淀。
2.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1)等浓度的NH4Cl溶液与NH3·H2O溶液混合:溶液显弱碱性。
(2)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与CH3COOH溶液混合:显弱酸性。
(3)反常的例子:等浓度的NaCN溶液与HCN溶液混合:显弱碱性。
3.关于酸式盐溶液中的微粒浓度①NaHSO3显酸性,因为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有c(SO32-)>c(H2SO3)同理NaH2PO4溶液中c(HPO42-)-)>c(H3PO4)②NaHCO3溶液有:c(H2CO3)>c(CO32-)。
因为NaHCO3溶液显碱性,因为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 同理:NaHS中c(H2S)>c(S2-)。
NaHPO4中c(H2PO4-)-)>c(PO43-)。
草酸氢钠溶液中NaHC2O4 :c(H2C2O4)>c(C2O42-)。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C 、温度T 、压强P 、催化剂能够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温度和催化剂。
5.H2O2分解的催化剂有MnO2 FeCl3 CuSO4,较快的是MnO2 FeCl3。
6.达到平衡的标志:颜色不变,浓度不变。
压强、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一定成为标志。
7.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8.恒容时增加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恒压时增加稀有气体,体积会膨胀,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第53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程标准】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理解溶度积(K 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并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考点一 沉淀溶解平衡1.在2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②外因[以AgCl(s)Ag +(aq)+Cl -(aq) ΔH >0为例]:外界条件 移动方向 平衡后c (Ag +) 平衡后 c (Cl -) K sp 升高温度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加水稀释 正向不变不变不变加入少量AgNO 3 逆向增大减小不变通入HCl 逆向 减小 增大 不变 通入H 2S 正向减小增大不变[正误辨析]1.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2.室温下,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3.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 4.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 2SO 4代替H 2O 来洗涤BaSO 4沉淀( ) 答案:1.× 2.× 3.× 4.√(2023·浙江1月选考,15A、C改编)碳酸钙是常见难溶物,将过量碳酸钙粉末置于水中达到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2-3(aq),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上层清液中存在c(Ca2+)=c(CO2-3)()(2)向体系中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Ca2+)保持不变()答案:(1)错误(2)错误解析:上层清液为CaCO3的饱和溶液,CO2-3存在水解平衡,根据元素质量守恒,c(Ca2+)=c(CO2-3)+c(HCO-3)+c(H2CO3),(1)错误;向体系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CaCO3+H2O +CO2===Ca(HCO3)2,CaCO3(s)转化为可溶的Ca(HCO3)2,溶液中c(Ca2+)增大,(2)错误。
1.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①v 溶解>v 沉淀,固体溶解; ②v 溶解=v 沉淀,溶解平衡; ③v 溶解<v 沉淀,析出晶体。
2.溶解平衡的特点高考预测易错考点剖析五年考点分析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溶度积常数的相关计算及应用,试题通常以图象形式直观呈现微粒浓度的变化。
考查数形结合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对溶解平衡的理解能力。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综合知识进行图像判断和分析,以及利用溶度积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应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为基础,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和溶度积的计算,重点训练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既利用溶度积进行相关的计算。
必清09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溶解产生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4.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①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②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
(2)沉淀的溶解①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4===Mg2++2N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