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高血压定义、特点、治疗要点及病例分析一、老年高血压定义老年人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升高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或者非同日3次以上测的血压都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大于或者小于90mmHg称为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患病率约增加10%左右。
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加大,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老年高血压的70%左右。
二、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5亿,而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也就是说两个高血压患者中必有一个是老年人,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又是老年高血压的一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有如下特点:1、60%-70%的高血压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称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使病死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4倍;3、多存在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选择降压剂较复杂;4、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发生在降压治疗及情绪变化时;5、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脏功能不全;6、收缩压升高危险性要大于舒张压升高,并且多数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难以控制,治疗重点应放在控制收缩压上;7、老年高血压多数具有低肾素、低交感活性及高容量、高搏出量的特点,故利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高血压治疗较其它种类降压药物效果好。
三、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血压降低相同幅度情况下,对老年人降压益处比年轻人及中年人益处要大得多,有效降压可使脑卒中下降36%-42%,使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26%-32%,收缩压每下降10mmHg,可使60-70岁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下降1/3。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以下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加,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逐渐退化,敏感性降低,因此降压不可太快,要循序渐进,降压药物剂量要逐渐递增,尤其对体弱者及原有脑血管疾病者,否则易发生低血压,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及脑供血不足发生;2、注意药物的体位效应,尽量不用α受体阻滞剂来降压,降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足够的入量,如患者入量不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应小剂量应用;3、老年人存在多种脏器的损伤,要注意降压药的选择,如有心功不全可首选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肾功不全首选钙拮抗剂,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由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的僵硬度增加,弹性减弱,使舒张压减低,脉压加大。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1. 老年的定义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人口健康报告中建议根据各国的社会经济学背景确定老年人的年龄切点,即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以≥65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0岁。
1982年我国采用≥60岁作为老年期年龄切点,此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
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3. 老年人血压的测量
规范化测量血压对于正确诊断老年高血压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以下问题:1)一般测量患者坐位血压,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至少5分钟,且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2) 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非诊室血压检测(特别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3) 首次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4) 监测立位血压,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老年人高血压定义、监测原因、血压正确测量方法、血压升高原因及预防血压波动要点老年人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
老年人需要监测血压原因老年人是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但你是否听到过有些老年人说“我没有高血压,不用经常测血压”“我已经吃了降血压药,用不着再测血压了”等。
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只有通过密切监测血压,早期发现血压升高,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因延误治疗所带来严重并发症。
无论老年人是否有高血压,均建议日常监测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密切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尤其是抗高血压药的疗效,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平稳有效的降压。
血压正确测量方法测量前30分钟不要饮酒、喝咖啡、吸烟、运动,最好排空尿液;测量前,静坐5分钟。
一般测量坐位血压,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测量时,放尽袖带内空气,平放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只能插入一指为宜。
家庭自测血压可测量2~3次后取平均值,最好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一般2~4次/天,不宜频繁测量。
老年人血压突然升高去除诱因,立刻休息:寻找和去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性诱因,如激动、生气、寒冷等。
立即躺下来休息,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均可,在光线柔和、空气流通且周围没有噪声污染的地方安心静养。
监测血压:每间隔5~1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一般需要测量2~3次,取平均值比较准确,观察血压能否自然下降。
及时就诊:如果漏服抗高血压药,可补服;如果同时伴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也可以达到降血压的效果;如果缓解不明显,应及时呼叫“120”或就近就诊。
老年人更要注意预防血压波动气温骤降时:在冬春季节,每当寒流过境、天气降温时,便是高血压、脑卒中的多发之日。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做好防寒保暖。
情绪波动大时:人在愤怒、悲伤、恐惧或大喜时,血压会骤然升高,心率加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高血压知识宣教
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群患有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性较大,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伤害。
为了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知,并促使他们积极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疾病,可以进行以下宣教:
1. 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向老年人解释高血压的定义,以及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如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
2.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介绍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等,并提醒老年人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3. 测量血压的方法:向老年人介绍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包括坐姿测量、测量前静息15分钟等注意事项。
4. 饮食控制:教导老年人注意合理饮食,限制钠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和瘦肉。
5. 适量运动:鼓励老年人适度参与身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并提醒注意锻炼的频率和强度。
6. 定期体检:强调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测量血压,以
及检查心脏、肾脏和血糖等相关项目,便于及早发现高血压和相关并发症。
7. 药物治疗:如果老年人已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并且需要药物治疗,要指导他们按医生的处方正确用药,并告知药物的副作用和必要的注意事项。
8. 心理支持:给予老年人充足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减轻他们对高血压的焦虑和担忧。
通过上述的高血压知识宣教,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高血压意识,帮助他们做好预防和管理,减少高血压给他们身体带来的危害。
同时,建议老年人定期向医生咨询,接受系统治疗和指导。
什么是老年性高血压(一)引言概述: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状况。
这种病症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及时控制和管理血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老年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以及一些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正文:1. 定义:-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情况。
这种血压异常经常同时伴随着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2. 病因:- 年龄是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控制机制可能会衰退。
其他导致老年性高血压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重、生活方式等。
3. 症状:- 对许多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任何特定的症状,而血压升高只能通过测量来诊断。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老年性高血压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视觉模糊以及恶心等症状。
4. 预防和治疗:- 老年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减少钠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锻炼等。
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这包括单药治疗或联合用药。
5. 注意事项和建议:- 对于老年人来说,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因为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医生一起制定血压管理计划。
此外,注意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减少或避免酒精和烟草的摄入也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总结:老年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状况,特别是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
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管理血压至关重要,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第一章1、老年人器官老化的特点:(1)身材的改变;(2)体重与皮下脂肪的改变(3)毛发的改变;(4)面容的改变2、循环系统的改变:(1)心肌和心脏“生理性”老年化;(2)心瓣膜和心内膜的改变;(3)心脏传导系统;(4)心血管自律神经系统;(5)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3、老年人疾病的特点:(1)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人性疾病;(2)多因素疾病;(3)多数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第四章(P71P108)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5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坐位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及舒张压<9O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水平分级:表4-5按危险分层矗化怙计高血压预后表?±血压水平的定史和分类类别收縮压{mmH月)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百I2Q和^80正常高值120“】强和(或j80-89馬血压:^140和(或)$901级商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7179和{或}100-10$3级高血压(■重度)和(或)单纯收缩聃髙血压鼻1帕和^903、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血压(nifnHg)其地危险因我和病史I级甬血压2级髙血压3级高血压SBP140"旳或DBP9D-99SBP1M-179或DBPIOO™109SBP>或DBP I无其他危匿因素低危中危高危nJ-2个危险因就中危中危很髙危皿>3个危险冈素.高危髙危很高危或靶器宫损害临床并发症或合并很高危,很髙危很战危糖尿病4、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待定P78):(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2)血压波动大;(3)晨峰高血压现象;(4)症状少、并发症多;(5)白大衣高血压;(6)致残致死率高5、直立性低血压:测量患者平卧10分钟血压和站立3分钟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0mmHg(l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相差>10mmHg,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1. 老年的定义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人口健康报告中建议根据各国的社会经济学背景确定老年人的年龄切点,即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以≥65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0岁。
1982年我国采用≥60岁作为老年期年龄切点,此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
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3. 老年人血压的测量
规范化测量血压对于正确诊断老年高血压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以下问题:1)一般测量患者坐位血压,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至少5分钟,且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2) 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非诊室血压检测(特别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3) 首次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4) 监测立位血压,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一、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特别是ISH)的患病率增加。
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27%的人患有高血压,其中20%为2级高血压(未治疗时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其中60%为2级高血压。
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90%。
2002 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 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
尽管许多临床证据表明降压治疗可以使老年患者获益,但在全球范围内老年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逐渐下降。
在年龄<60岁、60-79岁和≥80岁的人群中,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男性:38%、36%和38%,女性:38%、28%和23%。
在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