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暗河勘探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91.47 KB
- 文档页数:3
岩溶地区地下水勘查中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运用高密度电法勘探不仅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密度大的特点,而且兼具电测深法和剖面法的效果,能比较直接的反映出基岩的起伏状态;并能充分了解与围岩存在电性差异的断裂构造,对于地下水的寻找,岩溶发育带和地层划分的探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岩溶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运用情况,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地下水勘查工作带来帮助。
标签:岩溶地区高密度电法勘探地下水1引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水文、岩溶、构造以及检测等领域,其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已在较大程度上超过了理论预期。
高密度电法勘探是一种综合物理勘探方法,主要是以地下岩石之间的典型差异为基础,根据地面测定和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以及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来推断地下电阻率的分布状况,进而推断出地质构造、地下水源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对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岩溶地区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先将其应用状况介绍如下。
2勘探原理及工作方法高密度电法兴起于80年代初期,其基本原理和常规的电阻率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在勘探剖面上需要同时布置多道电极,然后经过人工控制向地下发送电流,使地下形成稳定的电流场,最后通过自动控制转换装置对所布设的剖面进行自动的观测和记录。
另外高密度电法能够测量二维地电断面,具备测深法和剖面法的双重功能,是进行探测隐伏断层构造、地质滑坡体、岩溶空洞和进行地层划分的最有效手段。
它不仅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测点密度大的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直流电法勘探中的各装置形式的探测,并能提供多方面的地电断面信息。
高密度电法主要工作方法是,将全部电极装置设置在预先选定的一定间隔的测点和测线上,然后通过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按照需要将其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距和电极装置,以快速便捷的完成多电极距和电极装置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的电阻率法观测。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某地区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寻找地下水的应用及其钻探验证情况,说明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含水构造的位置、形态,以及应用激电参数判别地下水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区概况;高密度电法勘探; 含水构造;激电异常1.概况1. 1地理位置物探工作地区位于某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
1.2地形地貌该物探工作区的地貌组合类型是:峰丛谷地,呈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势。
1.3地层构造(1)地层该工作区、周边出露地层由上至下分别是A、第四系残坡积层(Q):黄褐色红粘土,表层含植物根系,分布于斜坡、谷地及地势平坦地带,厚0~5. 0m。
B、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
C、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广泛分布于工作区,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
(2)构造地层倾向南东,单斜构造。
1.3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该物探工作区中,地下水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因为地下水类型为裂隙也就是溶洞水,也就是大气降水到了地面后,经过岩层中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溶洞溶隙等补给了地下水,在工作区的地下水汇水面积约 3.2km2。
因在地形、地貌及构造控制的下,地下水补给区周边均以地表分水岭为界,有河为区内地下水的侵蚀基准面,地下水总体上由南西向北东向迳流,在北部出露地表且补给地表河水。
地下水类型为裂隙—溶洞水,大多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中,,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为主。
2测区地球物探特征耕植土、粘土及红粘土组成该区表层,呈低电阻率反映,视电阻率300Ωm,局部不均匀体也呈高阻反映,基岩由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 T1m )组成,松子坎组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茅草铺组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无论是白云岩还是灰岩与含水构造都呈高阻反映。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张金利张亮晶一、前言高密度电法原理与常规电法是基本一致的。
之所以称其为高密度,简单地说就是在进行电法测量时,将测点排的相当密,一般只有几米的间距。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当时是用常规测量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行高密度电法测量。
随后,程控高密度电极转换器开发成功,实现了高密度电法的高效率数据采集,这可以说是电法勘探的一个飞跃。
和传统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利用实测数据就可对整个断面进行反演。
广义地说,这种反演就是电阻率成像。
下面将举例说明,高密度电法用于工程勘察,如应用得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工程概况勘察场地属山前坡地,基岩埋深浅,用常规勘探方法进行勘探,不利于采用常规的工程钻机钻进。
经充分论证,决定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探,以探明场地地层分布及起伏情况。
同时,进行坑探取样等,作为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补充和验证。
根据场地特征,在场区布置近东—西向勘探剖面4条(III—III'至VI—VI'剖面),近南—北向勘探剖面1条(II—II'剖面),近东南—西北向勘探剖面1条(I—I'剖面),这6条勘探剖面的布置次序是I—I'剖面至VI—VI'剖面,在勘探区内自北向南布置。
请见“勘探剖面布置图”。
三、勘探方法及仪器设备1、勘探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法,温纳装置。
2、主要仪器设备DUK—2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一套。
分析软件为Li Xiaoqin电阻率层析成像系统。
四、勘探结果分析将外业利用温纳装置采集的高密度电法数据,回室内传输到计算机内,通过电阻率层析成像系统进行分析、成像,再由计算机输出高密度解释剖面图,利用打印机将这些剖面图打印出来。
根据绘制出的高密度地质解释剖面成果,就可分析判断各剖面地层分布及起伏情况。
根据资料整理、分析及开挖验证,场地地质构成基本相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自上而下为土夹碎石、基岩风化壳和基岩。
高密度电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工程在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险情,如大坝防渗体系失效和老化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会给经济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定期勘察和评估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状况显得至关重要。
在此过程中,一种名为高密度电法的无损探测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种方法可以探测出坝体内的渗漏和洞穴等隐患,为工程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高密度电法的解译也存在一些困难。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地下水、岩土地质等,其结果的准确性并不能完全保证。
因此,识别典型渗漏隐患异常体的电阻率响应特征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应用1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特征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常规的勘测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勘测的需求。
而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勘测结果,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方法一次性布设电极,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排列形式,自动化采集信息,有效预处理数据。
这些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勘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方法解释方便,勘测能力强,信息丰富。
这些特点使得勘测结果更加可靠,可以更好地指导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此外,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方法成本低廉,效率高。
这些特点使得勘测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中。
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岩溶勘测、断层勘测、渗漏勘测、基岩面调查等。
这些勘测内容都是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总之,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勘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高密度电法(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电流通过地下的传导率差异来揭示地下的电阻率变化。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高密度电法的原理高密度电法是一种电阻率测量方法,通过电极对地的注入电流和测量地下电势差来反推地下电阻率分布。
其原理基于地下不同岩石和介质的电导率不同,从而推断地下结构和成分变化。
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如下: 1. 在地表上选取适当的测线布设电极,并在地下注入一定电流。
2. 通过一组电极对地的电流注入和另一组电极对地的电势差测量,得到地下电压分布图。
3. 根据电流和电压数据,计算地下电阻率分布。
4. 通过解释电阻率数据,推断地下的岩石类型、含水性、断层和构造等信息。
3. 高密度电法的应用3.1 矿产资源勘探高密度电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可以推断不同岩石类型和含矿石层的存在。
应用高密度电法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快速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指导矿区的开发和利用。
3.2 地下水资源评价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地下水的存在和分布与地下岩层的含水性和渗透性有关,而这些特性可以通过电阻率来反映。
通过高密度电法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地下水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均匀性等信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3.3 环境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为了评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需要了解地下污染源的存在和扩散情况。
高密度电法可以通过测量电阻率来揭示地下的地质层分布和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信息。
4. 结论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广泛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
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可以推断地下结构和成分变化,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水渗流通道探测中的技术应用
刚绪广;李庆轩;陈逸飞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24(50)5
【摘要】地下水渗流可能会引起土体物理性质改变,引发地质灾害。
高密度电法用于地下水探测宏观成像分辨率高,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居民区地下水渗流通道进行探测,通过观察分析视电阻率反演图像,追踪低电阻率异常来判断地下水渗流通道及富水区位置,最终发现场区内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西向东,通过地下车库顶板上方和地下车库外墙间两个渗流通道,在场区东南侧汇聚成富水区,造成下方毛石护坡局部涌水。
该推断为下一步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总页数】4页(P86-88)
【作者】刚绪广;李庆轩;陈逸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63
【相关文献】
1.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水通道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2.高密度电法在铁路地下水渗流带探测中的应用
3.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水渗流通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4.基于高密度电法的露天矿边坡地下水渗流通道探测技术应用
5.高密度电法在黄土台塬地下水位探测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在工程物探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程物探的主要方法之一。
尤其高密度电法找水,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工程勘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工作中更受人们欢迎。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温纳装置电阻率等值线图0前言物探方法找水已有很长历史了,以前通常用电测深方法或联合剖面法找水,电测深方法是通过测深曲线的直接特征找水,效果很好。
但电测深方法工作量很大,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测点,几天才能完成一个剖面。
联剖的正交点对低阻构造的反映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联合剖面法的无穷远极也很难选到合适的位置。
如今高密度电法集中了这两者的有点,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工程勘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工作中更受人们欢迎。
1高密度电法运用原理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
测量系统由多功能直流电法仪和多路电极转换器组成,基于常规电阻率法勘探原理并利用多路转换器的供电,测量电极的自动转换,配合常规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及电阻率成像(CT)等高新技术来进行高分辩、高效率电法勘探。
尤其温纳装置在高密度测量分辨率相对较高。
高密度电法野外测量时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剖面上,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剖面中不同电极距、不同电极排列方式的数据快速自动采集。
与常规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以下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避免了手工误操作。
此外,随着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发展,高密度电法资料的电阻率成像技术也从一维和二维发展到三维,极大的提高了地电资料的解释精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研究杨超发布时间:2023-06-29T01:03:45.02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8期作者:杨超[导读]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质勘察的准确性,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
以某大坝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大坝渗透通道异常进行正反演分析。
结果表明,在正演结果分析中,坝体的视电阻率与模型相比存在较好的分层现象,由于渗透通道的异常存在,坝体浸润区的视电阻率存在封闭的低阻,且向两边存在一定的延伸;在反演结果分析中,反演的低阻封闭体的范围明显缩小。
在浸润区的基岩范围内,受到上部渗透通道异常体低阻的多次“映射”影响,导致下部的视电阻率值出现畸变;在坝体背水面共布置3条测线探明了大坝渗透通道的走向、埋深和空间分布,可为坝体的防渗治理提供依据。
河南岭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质勘察的准确性,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
以某大坝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大坝渗透通道异常进行正反演分析。
结果表明,在正演结果分析中,坝体的视电阻率与模型相比存在较好的分层现象,由于渗透通道的异常存在,坝体浸润区的视电阻率存在封闭的低阻,且向两边存在一定的延伸;在反演结果分析中,反演的低阻封闭体的范围明显缩小。
在浸润区的基岩范围内,受到上部渗透通道异常体低阻的多次“映射”影响,导致下部的视电阻率值出现畸变;在坝体背水面共布置3条测线探明了大坝渗透通道的走向、埋深和空间分布,可为坝体的防渗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岩土勘察;无损探测;电阻率;地球物理引言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式电阻率测量方法,它是结合地震勘探技术与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典型应用,该方法既能揭示地下某一深度水平向的岩性变化,又能提供沿纵向的地质变化情况。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以来,取得了丰富的地质勘察效果。
在水利水电系统,我公司率先于1989年应用于黄河大柳树坝址F3断层的探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摘要:作为一种物探方法,高密度电法除了具有测点密度高、测得信息量大、信息较为准确等特点,并且对所测对象不会造成损伤,探测结果较为直观、精准,已广泛应用于矿山、水文、灭火、城市地质等各工程领域本文首先对高密度电法的原理进行了简要描述,接着阐述了告密度电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是如何运用的。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工程勘察;应用;反演处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大量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对工程地质勘察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勘察工作也要越做越全面和详细。
而高密度电法以其数据采集量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信息丰富、解释方便等优点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高密度电法仍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仍是从事物探工作要逐步解决、多加研究的课题。
髙密度电法相对于其他勘探技术而言,具有更简便的操作,拥有先进性、经济性等特点,且是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技术。
高密度电法勘探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察、石油勘察、地热资源勘察、不良地质现象勘察等领域。
相对于传统的勘探激素而言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对探测对象所造成的损伤小,测点密度髙等特点。
利用这种勘探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直观且准确,勘探成果髙效,其在我国工程勘查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1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及特征识别1.1工作原理高密度电法集中了电剖面法、电测深等方法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物理勘探方法,该方法不仅提供了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电性的横向变化,也提供了垂向电性的变化。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介质构成和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导致发射的电流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下介质电位的改变可以转换成相应的电阻率,通过观测记录相关电阻率的差异来研究分析在电阻率在不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形成多方位投影数据资料,并最终反演成像,得出隐伏地质构造和岩溶、风化层、滑坡体等地下介质分布情况以及构成的精准结构。
1.2高密度电法大特征识别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可以看出,不同岩层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