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调查报告表数字全息技术——数字全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调查人:张博文2011/10/17引言数字全息技术一一即使用计算机产生和重现全息图像,正在引起人们愈来愈大的兴趣。
把物理的成像过程扩展到数字过程,使用现代化计算机作为扩义概念的成像元件,开辟了一个数字化全息成像技术的新时代,十多年来,在世界上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人们把二十世纪后的二十年称为信息处理时代,信息论作为现在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正在渗入各个领域,引起革命性的变化。
数字全息是一种全新的获取光学信息的方法,它是传统的全息术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数字全息图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数字再现以及物体变形的测量;同时数字全息图也可以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物体三维信息的空间再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的飞速发展,数字全息技术的优势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其应用范围已涉及三维形貌测量、形变测量、粒子场测试、显微和防伪等许多领域。
计算机产生全息图最基本的特点是它不需要空间物体的真实存在,而是从物体的数学描述开始,计算出全息图。
使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建立物体的数学描述,并送入计算机,计算出它在空间面上得光波分布;然后是确定一个能够记录计算结果的方法,把计算出的复数波前记录在胶片上或者类似的材料上,就制成了全息图。
记录光波图形的方法:1、直接记录振幅和相位2、使用参考波记录3、付里叶变换全息图——罗曼方法4、条纹型全息图5、相息图6、无参考同轴复合全息图结束语本文简要的综述了用计算机产生和重视各类全息图的基本技术,并简要的列举了它在一些方面的实际应用。
想给人以本门技术——数字全息技术的概貌,揭示出数字全息技术的优点、意义和前景。
然而新技术的发展是层出不穷的,在这一领域内正在发表大量的著作,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研究。
要在这一篇报告里给出一个简略的概括甚至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本文开始所提及的,以现代化计算机来作为广义概念的成像元件开始了一个数字化全息成像技术的新时代。
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全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它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将三维物体
的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全息图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三维模型,并通过算法将其转化为光学信息,最终以全息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首先,数字全息技术需要获取被拍摄物体的三维信息。
这可以通过使用3D扫
描仪或者立体摄像机来实现。
这些设备能够捕捉到被拍摄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纹理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表示形式。
接下来,这些数字化的数据将经过计算机处理。
计算机将使用一系列算法来处
理这些数据,以生成物体的三维模型。
这个模型包含物体的表面形状、纹理信息和其他细节。
在生成三维模型后,数字全息技术需要将其转化为适合全息图像展示的格式。
这一过程涉及将三维模型分解为数百万个微小的光学记录点,每个点都包含有关物体表面的信息。
这些记录点的位置和属性将被编码到光学介质中。
最后,当光源照射到编码后的光学介质时,光线将与介质中的记录点相互作用,形成干涉,并在观察者的眼睛中形成全息图像。
这种全息图像能够产生逼真的三维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视角和深度感。
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可总结为将三维物体的信息数字化,并通过算法将其
转化为可编码的光学介质,最终产生逼真的全息图像。
这项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工程、艺术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我们可以期待数字全息技术在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科技成果——数字全息显微镜
成果简介
透射式离轴数字全息显微镜结合SCI Lab数字全息显微镜应用软件V1.0可实现对生物细胞与微光学元件(微透镜阵列)的三维定量检测与显示。
同时具备剖面画线功能,将二维图像截面化便于局部数据的精确观察。
技术指标
测量速度:最高20帧/秒(可据相机参数进行调整)
轴向测量精度:5nm
轴向测量范围:500um
轴向分辨率:10nm
横向分辨率:最高420nm
测量视场大小:最大1.32x1.76mm2
测量分辨率:1280×960(可据相机参数进行调整)
适用场景:静态与动态
创新点
本系统可对未染色生物细胞、微光学元件进行三维动态观察和定量测量。
其中具备离焦校正、背景校正、亚像素平移、PCA去像差、相位解包裹等功能,并可实现数字全息显微图像的像差补偿,使得三维测量精度显著提高,轴向测量精度可以达到5nm。
项目水平国际先进
成熟程度小试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数字全息显微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数字全息显微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将全息图像转化为可视化的显微图像的新兴技术。
本文将介绍数字全息显微的原理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应用。
2. 原理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样本的全息图像记录下来,并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显微图像。
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全息图像记录全息图像的记录是通过将被测物体和一个参考光波进行干涉得到的。
具体而言,将激光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另一束作为参考光波。
被测物体对激光光束的干涉将导致产生全息图像。
2.2 数字化处理全息图像的记录通常是以模拟方式进行,需要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行处理。
数字化处理可以通过光学转换器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者通过摄像机直接记录全息图像。
2.3 数字全息重建通过数字化处理后,可以对全息图像进行重建,得到可视化的显微图像。
数字全息重建的过程与传统全息显微镜类似,但由于数字化处理的优势,数字全息显微图像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和更好的对比度。
3. 应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应用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3.1 科学研究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于观察微观结构和动态过程。
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数字全息显微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组织成像,有助于理解生物过程。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数字全息显微可以用于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形过程。
3.2 医学诊断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医学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数字全息显微图像对人体细胞和组织进行分析,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还可以用于眼科诊断,例如通过数字全息显微图像获取视网膜的显微结构,帮助医生判断眼部疾病。
3.3 工业应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对微电子器件中的缺陷进行检测和分析。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质量和结构,例如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评估其性能。
显微数字全息图相位的滤波法提取毛磊;李勇;马利红;张燕珂【摘要】Extraction of phase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microscopy digital holography. The character of spatial spectrum of microscopy digital hologram is analyzed and then a novel method for extracting phase is proposed. The center of object spectrum is moved to the origin of spatial frequency domain. A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 filter is designed, with which the object spectrum is obtained. The phase information of hologram is achieved by calculating the argument of filtered signal.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created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显微数字全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其相位信息的提取.通过分析显微数字全息图的空间频谱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提取方法.将数字全息图频谱进行搬移,使物光频谱中心移到频域坐标原点;设计有限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滤出物光频谱;求解滤波后信号的辐角得到全息图相位.对设计的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提取显微数字全息相位,完全可行,效果良好.【期刊名称】《光学仪器》【年(卷),期】2012(034)004【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数字全息显微镜;空间滤波;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相位提取【作者】毛磊;李勇;马利红;张燕珂【作者单位】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877引言随着计算机及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数字全息技术[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数字全息实验报告数字全息实验报告引言数字全息技术是一种将数字信息以全息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技术,可以实现对三维场景的真实感观察。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数字全息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数字全息技术的原理数字全息技术的原理是将被观察物体的光场信息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然后通过光的衍射效应,再现出物体的三维全息图像。
具体来说,实验中使用了激光光源,将光束分为物体光和参考光,经过干涉后形成全息图像。
这一原理使得数字全息技术能够准确地记录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光照信息。
二、数字全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 三维显示:数字全息技术可以实现真实的三维场景显示,为电影、游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2. 显微镜观察:数字全息技术可以将微小的样本以三维形式呈现出来,使得显微镜观察更加清晰和直观。
3. 防伪技术:数字全息技术可以制作出高度复杂的全息图案,用于制作防伪标签和证件,提高安全性。
4. 医学影像:数字全息技术可以将医学影像以三维形式呈现,有助于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手术规划。
5. 艺术创作:数字全息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段,可以制作出独特的全息艺术作品。
三、数字全息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数字全息技术在上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制作高质量的全息图像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
其次,目前的数字全息技术在显示效果和观察角度等方面还有待改进,需要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然而,数字全息技术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全息技术有望在医学、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在医学方面,数字全息技术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实现对疾病的更早诊断和更精准治疗;在教育方面,数字全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在娱乐方面,数字全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虚拟现实体验。
结论数字全息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全息技术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带来更加真实、沉浸式的体验。
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与应用盛海见;吴育民;文永富;李根;程灏波【摘要】针对微结构和微光学元件等微小物体的表面定量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无透镜数字全息的快速、无损的显微成像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球面波的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光路,设计了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利用反射镜构成折反式光路,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提升了系统便携性.然后利用USAF1951分辨率板对构建的成像系统进行了标定实验,得出其横向分辨率为6.69 μm,放大倍率为3.375,系统工作距离为12.0 mm.此外,还对晶圆表面结构进行实际测量.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望进一步应用于MEMS、微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等表面形貌的定量测量中.%Aiming at the observation of micro structures and micro optical elements,we proposed a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method based on lensless digital holography technology.Firstly,the basic principle of lensless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spherical wave is D was adapted as photoelectric converter,designed the lensless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Michelson interference optical path,and the reflection mirrors were used to form a folded back optical path,which made the system structure simple,compact,and have a better portability.And we used USAF1951 resolution plate performed resolution calibration experiment and got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system was 6.69μm,amplified factor was 3.375,and working distances was 12 mm.A practical measurement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wafer was also carriedout.Experiments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and the method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perform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for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MEMS,micro optical elements and so on.【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7页(P99-105)【关键词】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光学表面检测;MEMS【作者】盛海见;吴育民;文永富;李根;程灏波【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机电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机电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机电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机电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机电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正文语种】中文数字全息显微术是传统光学全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技术,使用CCD、CMOS等光电转换器件代替银盐干板记录全息图,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来替代光学衍射,实现波前的数字再现[1],采用数字技术使得图像的再现、存储和传输十分方便[2],具有迅速、准确、无损测量的特点。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数字全息显微术是把数字全息和全息显微相结合,用CCD代替传统的全息干板实现全息显微过程。
数字全息显微术与传统的显微术相比能够记录和再
现物体的三维信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样本的影响较小、设备简单等优
点。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生物细胞观测、微观粒子成像和跟踪、聚合物粒子生长
检测、微电路的检测等多个领域。
论文从光学全息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数字全息的记录和再现原理。
分析并讨论了实现数字全息应该满足的实验条件。
研究了
透射式傅里叶变换全息术基本理论,并设计了实验光路,通过傅里叶变换法得到
物体的再现像。
讨论了数字全息显微术的两种放大方式,并重点研究了预放大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显微术。
设计预放大离轴菲涅耳全息光路,并对洋葱细胞和百合的茎细胞进行了再现,通过对分辨率板的定标的方法,测量了草履虫的大小。
同主题文章
[1].
徐国雄,黄震,倪旭翔,陆祖康. 悬浮阵列及CCD凝结成像检测方法' [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11)
[2].
李克宽,范诚. 一种永久性光刻全息图' [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2)
[3].
张敏,郜超军. 全息照相实验的教学探讨' [J]. 大学物理实验.
2005.(01)
[4].
肖体乔,徐至展,陈建文,朱佩平,寇雷刚,程亚. 全息图的数字重
现' [J]. 光学学报. 1995.(02)
[5].
徐莹,赵建林,向强,秦川,范琦.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数值再现中
的图像处理' [J]. 光学学报. 2004.(11)
[6].
屈大德. 数字全息技术概论' [J]. 光子学报. 1980.(01)
[7].
赝大景深全息图的性质和应用' [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1994.(08)
[8].
袁操今,翟宏琛,王晓雷,吴兰. 采用短相干光数字全息术实现反射型微小物体的三维形貌测量' [J]. 物理学报. 2007.(01)
[9].
王国志,王正荣. 利用付里叶变换全息图进行高速全息分幅摄影' [J]. 光子学报. 1980.(01)
[10].
陈仲裕,施志果,郑辉. 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 [J]. 中国激光. 1981.(07)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光学; 数字全息术; 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 数字
全息显微术; 全息放大; 预放大菲涅耳数字全息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苏州大学;光学;顾济华;高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