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的主要内容讲课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讲《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的主要内容讲课提纲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民法学》第四讲《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的主要内容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王立峰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
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
引言:阿奎那的哲学是一种永恒的哲学一、阿奎那的生平与著作(一)早年生涯(二)事业(三)去世和封圣(四)多玛斯的多重身分:是教师,是圣徒,是神学家,也是哲学家(五)阿奎那的代表作品:《神学大全》二、《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文本经略《神学大全》(第一部分)一、人是天然要过政治生活的本节旨在阐述:政治生活对于人的必要性。
二、君主政治和世上的神权政治本节旨在论述一人统治的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三、政治秩序的价值和意义该节论述人类存在的三种秩序。
四、一般的法本节对法律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五、各种类型的法本节介绍了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
六、法的效果本节论述法律的目的及其实现以及恶法的不正当性。
七、永恒法本节论述永恒法。
八、自然法本节旨在论述自然法。
九、人法本节论述了人法的必要性和人法的性质。
十、人法的效能本节旨在论述人法的目的、人法的调整范围、人法的公正性及守法问题。
十一、人法的易变性本节讨论法律修改的原因及其限度,习惯立法的地位。
十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本节旨在论述法律与德行的关系。
十三、一种混合的政治制度本节对各种政体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混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十四、政治的和宗教的义务本节旨在论述基督教与异教徒的关系、宗教义务与政治义务的关系。
十五、战争本节旨在论述正义战争的三个条件。
十六、抵抗暴政的权利本节论述了臣民抵抗暴政的权利。
十七、政治上的深谋远虑本节论述了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关系以及政治的深谋远虑。
阿奎那主要思想是什么托马斯阿奎那主要思想介绍托马斯阿奎那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有权有势,而他在出生之后就被安排继承自家叔叔的教堂,当一个传教士。
但是在他独自管理教堂的日子里,他接触到多明我会并且加入,即使是家人把他囚禁起来,他依然本心不改。
之后家人没法子,也只好顺了他。
从此之后,他就开启了自己的全能之路,托马斯阿奎那思想完全是服务神学的。
在哲学方面,托马斯阿奎那思想告诉我们说:所有智慧都要经由感觉获得。
并且托马斯阿奎那还完成了神学著作,对天主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托马斯阿奎那思想里还有神迹一说,告诉人们上帝的启示分为一般和特别。
一般启示需要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去分析,最终得到答案;而特别启示就需要时机,就像耶稣的存在就是上帝的特别启示。
而在本质上这两者是可以互补的。
人伦道理依然是遵循了托马斯阿奎那思想里的“行为第一原则”。
在他看来,美德就是一些权力的运用。
托马斯阿奎那还具体列出了人类的美德和神学上的美德。
托马斯阿奎那思想里还有知识论、逻辑类比等模块,在他的知识系统里神学是一门有根据的科学。
总而言之,托马斯阿奎那的博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简介托马斯阿奎那是意大利人,在中世纪那个十分黑暗的时期,他拥有着双重桂冠,他不仅是睿智的哲学家,还是能聆听上帝意志的神学家,1225年的一天,在意大利的一个城堡里,一个伟大的人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托马斯阿奎那。
上帝眷顾,托马斯的家族是一个望族,家族里的人们同教会和皇帝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得益于强大的家庭背景和殷实的家境,托马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很快成长为最负盛名的神学教授,后来他受聘于巴黎大学,被中世纪的人们尊称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著有《神学大全》一书,一时间掀起神学热潮。
托马斯刚开始进入修道院学习时年仅五岁,十六岁就考上了大学,这种情况在现在也可以被划分到神童一列了,他不仅天资聪明,而且很勤奋,所以,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授,甚至于后来还成为了法国国王的顾问,在中国,这就相当于军机大臣的位置,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读《阿奎那政治
著作选》
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
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所建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一些,他本人也被基督教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的美称。
阿奎那在政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托马斯看来,由个人组成的城邦的职能就是保护整体的利益,并维护各个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秩序和统一,也就是说城邦高于其部分的总和,城邦的整体目的高于其成员的特殊利益的总和。
公共利益要求这一体系中有一个统治的部分,他把国家的建立与治理、城市的规划、城堡的建造等看作是据神意创造和统治世界的,所以统治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职务或者说是一种职责。
统治者与最底层的臣民一样,其行为之所以是正当的,完全是因为他对公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他行使的权力应在所需的限度内。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读《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读》读书笔记田云滔 200902010107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
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
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
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神学大全有两种服从的形式。
一种是奴隶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主人为了自己的便利而使用他的仆人,这种服从是作为犯罪的结果而开始的。
阿奎那是承认并且拥护社会不平等的。
他认为虽然神创造的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但是由于人的罪恶,所以神就使人沦为奴隶,作为对人们的惩罚。
阿奎那又肯定,当时各个民族在万民法中规定了奴隶制度是合乎神的意旨的。
阿奎那还把奴隶制和战争特别联系起来,而认为在战争中,战败的敌人被俘之后就成为了奴隶。
他虽然认为战争是“坏事”,但却是“必然的坏事”。
那么,这逻辑就很明显了:人类不能避免战争,奴隶自然就会源源而来,这都是神的意思。
其次还有另一种服从的形式,主人依靠这种形式统治着那些为他们自身的福利而对他服从的人们。
这种服从是在犯罪以前便存在的,如果人类社会不受那些比较聪明的人管理,它就会证明是缺乏合理的秩序。
正是按照这种类型的服从,妇女才自然而然地服从男子,因为男子比妇女天赋着更多的合理判断的能力。
阿奎那将这种形式的服从划出奴隶的范畴,是根源于其极力对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的维护。
他认为这种未经犯罪的服从是符合自然法的,是神的意旨。
同时反映出中世纪的西欧是存在有歧视妇女的思想的,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理由是因为男子天生就比妇女聪明和具有判断力。
统治权可以按两种意义来理解。
按第一种意义来说,它和奴役形成很好的对照。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什么叫专制和专制主义?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3世纪)1、产生历史条件2、思想主张:提出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目的和方法3、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4、作用:对教会:对君主: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1、产生的背景2、思想主张3、专制措施4、结果:“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什么是民主和民主思想?三、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保护本阶级的利益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等;3、中世纪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现实;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四、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1、荷兰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2、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五、近代欧洲民主思想的深远影响1、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鼓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的斗争;4、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计出了可行的模式。
第二单元英国革命和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一、英国革命的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其中许多人成为限制王权的议会的议员。
2、宗教: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宗教矛盾尖锐。
3、思想: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不断滋长。
4、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突出表现在国王与议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根本原因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革命的经过1、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年)2、两次内战阶段(1642-1649年)3、共和国和护国政体阶段(1649-1653-1660年)如何评价克伦威尔?1、功绩:1)善于治军,组建“新模范军”,指挥议会军打败王军,取得内战的胜利。
2)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共和国。
【主要思想和贡献】13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社会出现一些难以解答的经济问题。
阿奎那根据宗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学说,提出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分配的公正与交换的公正。
他把财富分成两种,即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
认为自然经济是一国幸福的基础,金银财富作为人为财富,不应成为国家和个人追求的目标。
个人拥有的财富只要与其身份相称,就算实现了分配的公正。
对于以获取金银为目的的经商行为,他认为是可耻的,但同时认为那些为了维持生计、赡济穷人和办公共福利的人,做点生意是可以的。
对高利贷基本持反对态度。
认为,偿还借款只是延期支付,时间属于上帝,债主无权取息;根据罗马法,货币属于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可分的物品,出借货币取息不合法。
【主要著作】托马斯·阿奎那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
一共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论正统信仰和真理、异教徒议论大全》等。
自西元476年西羅馬的末代皇帝被蠻族將領廢黜,歐洲大陸便為中世紀的黑幕籠罩了近千年之久。
在數個世紀的蠻族混戰中古希臘-羅馬時代雄偉的城市、繁榮的商貿與燦爛的文明逐漸煙消雲散了。
在現代人眼中,中世紀是保守的象徵,《聖經》鉗制了思想,教堂是人們生活的中心。
中世紀是落後的象徵,西方的科技文化大大落後於東方。
中世紀是愚昧的象徵,僧侶階層壟斷了文化,而從不熱心於文化的發展。
然而,中世紀也並非一無是處的。
僅從法律角度上看,早期的蠻族法(撒利克法、孛艮第法、西哥特法等)相比於羅馬法的邏輯性與完整性當然是大大落後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謂荒唐可笑,匪夷所思。
而到了11世紀後,曾盛行於古希臘-羅馬的法律、哲學、文藝思想開始逐步復興。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臘大思想家亞裏士多德的思想影響,它引起了中世紀政治思想的一次深刻而徹底的革新,這場革新運動必須歸功於十三世紀的意大利思想家托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及现代解析2019-06-14摘要: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家,经院哲学⼤师,同时也是⼀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
全⾯考察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就会发现其中深藏着民主、⾃由和法治等现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政治思想;民主;⾃由;法治中图分类号:B92⽂献标志码:A⽂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07-02托马斯·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最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是神学政治论的集⼤成者。
他从维护封建秩序和教会权威出发,通过吸收和借鉴各派观点,构筑了⼀个包罗万象的神学体系,其主要著作《神学⼤全》是⼀部百科全书式的神学巨著,这部著作讨论问题⼴泛,其中包含了对政治问题的思考。
⼀托马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第⼀,⼈有理性,⼈天⽣是社会政治动物,国家的建⽴是⼈类合群⽣活的需要。
阿奎那接受了亚⾥⼠多德的观点,承认⼈是有理性的动物。
他拿⼈与动物⽐较,指出动物虽有伶⽛俐齿、⽪⽑⾓⽖,能奔善跑,但却没有理性,只有⼈才有理性,⼈才有推理能⼒,⼈才能创造各种⼯具和器⽫。
动物只能运⽤其⾃⾝的本能趋利避害,⽽⼈由于拥有理性,则可以通过推理获得并发展必须的知识。
同时,教育和传授知识是“只有⼈才掌握的能⼒,这种能⼒使他得以把⾃⼰的全部思想内容告诉另⼀个⼈”[1]。
⼈有理性,懂得孤独的⽣活既⽆法战胜其他动物,也⽆法满⾜⼈⽣各种各样的需要,因此“当我们考虑到⼈⽣的⼀切必不可少的事项时,我们就显然看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其他⼀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活。
”[1]阿奎那认为,⼈的结合出于⼈的理性,但⼈的理性是上帝赋予的,他解释说,⼀个⼈的为⼈如何,以及他享有什么东西或能有什么成就都必须与上帝发⽣某种关系。
⾄于国家的统治权,亦是上帝赋予的。
因此,在阿奎那看来,国家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上帝的意志,阿奎那乃是在神意的前提下吸收了亚⾥⼠多德关于国家在家庭的基础上⾃然发⽣的说法。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民法学》
第四讲《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的主要内容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王立峰
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
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
引言:阿奎那的哲学是一种永恒的哲学
一、阿奎那的生平与著作
(一)早年生涯
(二)事业
(三)去世和封圣
(四)多玛斯的多重身分:是教师,是圣徒,是神学家,也是哲学家
(五)阿奎那的代表作品:《神学大全》
二、《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文本经略
《神学大全》(第一部分)
一、人是天然要过政治生活的
本节旨在阐述:政治生活对于人的必要性。
二、君主政治和世上的神权政治
本节旨在论述一人统治的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三、政治秩序的价值和意义
该节论述人类存在的三种秩序。
四、一般的法
本节对法律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五、各种类型的法
本节介绍了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
六、法的效果
本节论述法律的目的及其实现以及恶法的不正当性。
七、永恒法
本节论述永恒法。
八、自然法
本节旨在论述自然法。
九、人法
本节论述了人法的必要性和人法的性质。
十、人法的效能
本节旨在论述人法的目的、人法的调整范围、人法的公正性及守法问题。
十一、人法的易变性
本节讨论法律修改的原因及其限度,习惯立法的地位。
十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
本节旨在论述法律与德行的关系。
十三、一种混合的政治制度
本节对各种政体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混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十四、政治的和宗教的义务
本节旨在论述基督教与异教徒的关系、宗教义务与政治义务的关系。
十五、战争
本节旨在论述正义战争的三个条件。
十六、抵抗暴政的权利
本节论述了臣民抵抗暴政的权利。
十七、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本节论述了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关系以及政治的深谋远虑。
十八、自然的和实在的正义
本节阐述自然正义与实存正义的关系。
十九、正义和国家
本节旨在论述正义。
二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关系
二十一、财产权
本节论述私有财产权的起源与博爱的义务。
二十二、高利贷
本节论述货物交换的两种动机,高利贷的道德不正当性及其人法依据。
二十三、服从
本节论述服从的根据、范围以及反抗。
彼得·朗巴德《嘉言录》诠释(第二篇)
本篇论述政治合法性。
《尼各马可伦理学》诠释(第一篇)
本篇旨在论述四种法则以及道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第一篇)
本篇在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关于政治学的四个结论。
论君主政治(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本章旨在阐述政治制度或者国家存在的理由。
第二章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该章旨在论证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论对犹太人的统治
本文旨在回答布拉班女公爵就治理国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否可以经常强制犹太人缴纳贡税,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责成他们在何时缴纳?对此,阿奎那认为,犹太人由于他们的罪过,无论在现今或过去都注定要永受奴役;因此,各国的君主可以把他们的所有物当作自己的财产;唯一的附带条件是,不要全部剥夺他们赖以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为了保持公正,阿奎那认为,“及时地实行法律所准许的措施,切忌征收不合过去惯例的强制公债;因为人们对于不习惯的事情总是更加耿耿于怀的。
”在此,阿奎那强调了惯例的重
要意义。
总之,阿奎那在此所述是为君主治国解疑,其关于犹太人与高利贷的论述,与稍后《神学大全》中关于异教徒与高利贷的论述是一致的。
反异教徒大全(第三篇第八十一章)
本章旨在论述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安排。
三、简要评价
(一)阿奎那与亚里士多德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阿奎那试图在亚里士多德的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建立巩固的联系,认为信仰和理性是两个独立的领域,神学与哲学也是分别独立的,但是,它们皆统一于上帝之下,上帝既是神圣真理的启示者,又是自然的创造者。
(二)自然法思想
在西方法律思想文化的语境中,自然法是一种根本的、前国家的和永恒的、不受国家立法控制却可以对实证法产生决定影响的权利法则。
(三)混和政体思想
阿奎那的政体思想比较含糊,具有某种不连贯性。
他在一些地方说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有时说智者的权威应该高于君主,有时主张人民的权威是最高的。
尽管如此,他的政体思想仍然是一种混和政体思想。
(四)财产私有思想
(五)政治合法性思想
结束语:阿奎那的哲学使命与特色
在《驳异大全》一书的开头阿奎那便写道:“我很清楚我生命中第一要务,当然是让上帝通过我的一切言说感受展现出来。
”这就是阿奎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