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轻轻讲、静静听
- 格式:docx
- 大小:22.03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倾听和表达技巧,能够轻轻讲话、静静听别人说话。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
3. 增进幼儿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使幼儿养成保护耳朵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轻轻讲话、静静聆听的能力,以及对耳朵的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耳朵模型、图片、故事书、录音机、音箱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学会倾听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倾听的重要性。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学会倾听的经历,讨论倾听的好处。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耳朵模型,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互动提问,让幼儿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3. 游戏互动(5分钟)组织“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轻轻讲话、静静聆听。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我是小小演说家”的活动,练习用适当的音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表达方式。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轻轻讲、静静听”2. 副“耳朵的结构与功能”3. 内容:学会倾听与表达耳朵的结构与功能保护耳朵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耳朵,并描述它的作用。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倾听和表达方面的进步,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倾听和表达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完成,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医院耳鼻喉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耳朵的重要性,提高保护耳朵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故事和讨论,引导幼儿关注倾听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2024年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轻轻讲、静静听”的含义,培养他们在交流中注意音量、语气、表情等沟通技巧。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公共秩序,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发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轻讲、静静听”的沟通方式,注意沟通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玩具电话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方式,引出“轻轻讲、静静听”的主题,让幼儿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轻轻讲、静静听”的含义,通过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引导幼儿注意沟通礼仪。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交流,练习“轻轻讲、静静听”,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4.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我是小小主持人”活动,让幼儿轮流担任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文明礼貌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轻轻讲:注意音量、语气、表情静静听: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小小主持人请幼儿在家中与家人进行文明礼貌的交流,担任主持人,引导家人进行“轻轻讲、静静听”的沟通。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运用所学沟通技巧进行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沟通技巧培养。
2. 教学难点中的实际交流应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实践。
一、教学目标中的沟通技巧培养(1)音量、语气、表情:在教学中,教师需强调这三方面的沟通技巧。
音量要适中,既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语气要友好,避免粗鲁或命令式语气;表情要和善,展示友好、真诚的态度。
(2)倾听他人:培养幼儿在交流中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打断、不插话,做到有礼貌的交流。
2024年【幼儿园教案】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安静、倾听他人讲话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打断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图片、录音机、磁带、小奖品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故事会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们认真倾听、不打扰他人的行为。
邀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体验静静听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课堂、家庭等场景,让幼儿观察并判断哪些行为是轻轻讲、静静听的,哪些不是。
教师针对每个场景进行讲解,强调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轻轻讲、静静听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轻轻讲、静静听,然后进行分享。
4. 游戏环节(10分钟)“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分成小组,通过传悄悄话的方式,体验轻声细语、静静倾听的乐趣。
“我是小小演说家”游戏:邀请幼儿上台演讲,其他幼儿要静静听,结束后给予掌声。
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小奖品,激发他们继续保持良好习惯的动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轻轻讲、静静听2. 重点内容: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认真倾听,尊重他人发言轻声细语,友好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进行“轻轻讲、静静听”的游戏,体验良好沟通的乐趣。
回想一天中自己在什么时候做得好,什么时候需要改进,和家长分享心得。
2. 答案: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在轻轻讲、静静听方面的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在其他领域教学中,如语言、社会等,融入轻轻讲、静静听的要求,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幼儿园教案】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会沟通交流》,具体内容为“轻轻讲、静静听”。
通过学习,引导幼儿掌握日常交流的基本礼仪,培养安静、文明的倾听和表达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沟通交流的基本礼仪,知道在交谈中要保持安静、礼貌。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日常交流的基本礼仪,学会轻轻讲、静静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故事书、小熊玩偶、小话筒。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创设一个森林里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在交谈时的表现,引出轻轻讲、静静听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故事书等形式,向幼儿讲解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日常交流的基本礼仪。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模拟小动物们交流的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轻轻讲、静静听。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在练习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轻轻讲、静静听。
6. 情景再现(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场景,让幼儿将所学礼仪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交流基本礼仪轻轻讲、静静听模拟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练习轻轻讲、静静听,并将你们的交流过程画下来。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在画纸上描绘交流场景,表现出轻轻讲、静静听的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内容和过程,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积极运用所学交流礼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小小主持人”、“文明小使者”等,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保持安静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在特定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小喇叭、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需要保持安静的情景,如:在图书馆看书。
(2)邀请几名幼儿参与情景表演,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体验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故事书等形式,讲解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意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静的经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一幅关于“轻轻讲、静静听”的画。
(2)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组织他们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幼儿欣赏。
4. 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学习。
(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1)轻轻讲话的意义(2)静静倾听的技巧(3)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表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人际交往、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在不同场合中,轻声细语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
2. 培养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人,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轻轻讲、静静听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音箱、话筒等。
2. 学具:小卡片、贴纸、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场合下,人们交流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些是轻轻讲,哪些是吵闹讲。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故事《小熊学说话》,引导幼儿认识到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模仿故事中的小熊,学会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练习轻轻讲、静静听,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板书内容:不同场合下的交流方式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交流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家人在交流时的音量和态度,然后画一幅“我家的交流情景”画。
2. 答案:观察家人在不同场合下的交流方式,画出家人的交流情景,体现出轻轻讲、静静听的良好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继续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如“我会倾听”、“礼貌用语”等,巩固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与绘画活动。
一、教学难点解析1. 不同场合控制音量:教师需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情境,让幼儿明白在不同场合(如图书馆、教室、户外等)应该控制音量,以免影响他人。
可以借助音量调节器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音量的高低,并学会在不同场合选择适当的音量。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的第六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轻轻讲、静静听”这一主题,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轻声细语、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强弱,知道在不同场合应该用适当的音量交流。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轻声细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量调节器、小熊玩偶、图片等。
2. 学具:小话筒、小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图书馆的情景,邀请幼儿参与“找书”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书馆内人们说话的声音大小,让幼儿认识到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不同的音量交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强弱,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传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轻声细语、倾听他人讲话。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声音的强弱不同场合的音量控制轻声细语、倾听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2. 答案:无具体答案,教师可根据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文明小天使”、“我是小小倾听者”等,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家庭参与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和轻声细语的交流习惯。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指导用书》第四章“生活好习惯”,详细内容为“轻轻讲、静静听”一节。
本章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静、文明交谈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倾听、理解他人讲话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养成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轻声讲话的示范录音、小熊玩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模拟公共场所,让幼儿体验大声讲话、嘈杂环境下的不适,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善这种现象。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示范录音等形式,讲述小熊在公共场所如何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情景,巩固所学内容。
5.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培养良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板书内容:小熊在公共场所的故事轻声讲话的好处如何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公共场所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场景。
2.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清晰,表达出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实践轻轻讲话、静静倾听,将所学内容延伸至生活。
幼儿园大班健康精品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在公共场合及日常生活中保持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小熊玩偶。
2. 学具:小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参观公园,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公共场所保持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讲述小熊在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场所保持轻轻讲、静静听的故事。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熊要在公共场所保持轻轻讲、静静听?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2)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倾听。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发放小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轻轻讲、静静听”提示卡。
(2)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展示小熊在公共场所保持轻轻讲、静静听的故事,右边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轻轻讲、静静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轻轻讲、静静听”的计划,并坚持执行。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是否能够自觉遵守轻轻讲、静静听的规则,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2.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文明礼仪内容,如排队、礼让等,引导幼儿全面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互动性和启发性;4.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家庭延伸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设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将“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内化为自身行为是难点,也是重点。
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轻轻讲、静静听》这一课时,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章《学会交流》,具体内容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通过本章学习,让孩子们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文明交流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交流礼仪,学会轻轻讲、静静听。
2. 培养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良好习惯。
3. 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文明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因为大声讲话、不认真倾听而闹出笑话。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轻轻讲、静静听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我向孩子们详细解释什是轻轻讲、静静听,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互动游戏(10分钟)我们进行一个“悄悄话”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轻轻讲、静静听乐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左侧:列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右侧:展示轻轻讲、静静听图片,以及相关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幅关于“轻轻讲、静静听”画,并配上简短文字说明。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在讲话,一个在倾听。
文字说明:“我们在交流时,要轻轻讲、静静听,这样才是有礼貌好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轻轻讲、静静听有更深入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选择和讲述方式。
2. 例题讲解中对轻轻讲、静静听定义清晰度。
3. 互动游戏组织与引导。
大班健康:轻轻讲、静静听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了解保护嗓子的一些方法。
2.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一段幼儿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三、活动过程:
讨论导入——实验体验——聆听体会——游戏再现
(一)讨论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听一段真实的录音。
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乱糟糟说话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你们平时发出的声音,老师在你们说话时悄悄录下的。
2.师:你们听了这段录音,有什么感觉?(乱糟糟的、很吵闹、听了不舒服、有点刺耳、觉得烦躁、不想再听了、耳朵里嗡嗡嗡的响……)▲教师小结:老师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听了这种声音会觉得不舒服,我们把这种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称作"噪音",经常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不但会损伤我们的听觉,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师:想一想,如果你经常大吵大闹或大声讲话,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有什么感觉?(疼、干、红肿、发炎、嘶哑、声音哑了)
▲教师小结:因此,为了我们的嗓子不受伤害,能不能大声吵闹呢?除了不大声吵闹,还应注意什么呢?(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过度……)
4.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还想不想听到这样的吵闹声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吵闹声呢?(小声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发出刺耳的声音……)
(二)实验体验
1.师:刚才我们知道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应该小声讲话,可有的小朋友会说,那么多人都在说话,我如果声音小,别人会听不清。
果真是这样吗?咱们试一试。
请幼儿小声交流:现在请你们用小一些的声音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看看你们相互之间能不能听清对方的谈话。
(幼儿小声交流)
2.师:能不能听见?能听清楚吗?请幼儿大声交流:这次请你们大声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话,看看有什么感觉?
3.师:现在请小朋友比较谈话方式好的上哪一种?为什么?(小声说话,相互之间很容易就能听得见,而且也不吵闹,说话很省力:大声说话太吵了,说话费劲,听话也费劲:有时反而听不清,令人不舒服。
)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当许多人在同一地点同时交谈时,大声吵闹反而会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费力、更吵闹,而小声说话会使我们更清楚、更省力地进行交谈,也会觉得很舒适。
(三)聆听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