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秋天》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7
幼儿园秋天教案《多彩的秋天(6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与秋天有关的物品;•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秋天的美丽;•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秋天唱儿歌《多彩的秋天》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树叶变黄,树叶变黄,风儿吹过,风儿吹过,带走了夏天燥热。
果子成熟,果子成熟,翅膀一扇,翅膀一扇,小鸟飞走,小鸟飞走,告别了炎热季节。
2. 探寻秋天之美通过观察秋天的天空、树叶、果实、飞鸟等,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绘制秋景画让幼儿使用丰富的颜色和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自己眼中的秋景,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4. 制作秋天手工让幼儿使用多样的材料制作与秋天有关的手工,如:铜印秋叶、折纸果实、毛线小鸟等,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5. 听秋天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了解秋天的传说、风俗和寓意,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人文思考。
6. 秋天健康知识了解秋季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知识,如:多喝水、适当增加营养、做好保暖等,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秋天唱儿歌1.引导幼儿认真聆听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2.唱几遍整首歌,让所有幼儿都能掌握歌曲;3.整合活动内容,和幼儿唱响这首儿歌。
第二节:探寻秋天之美1.带领幼儿们一起到校园内或者附近的公园,观察秋天的特点和美丽;2.让幼儿自由地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可以说出句子、画出画作、写出文章等;3.整合活动内容,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节:绘制秋景画1.配发色彩艳丽的彩笔、彩纸等绘画工具;2.引导幼儿们从观察中汲取灵感,进行绘制;3.活动结束后,欣赏彼此的作品,一起分享绘画心得和体验。
第四节:制作秋天手工1.配发制作秋天手工所需的各种材料;2.给出手工方法或示范,并指导幼儿操作方法;3.帮助幼儿克服难点,让其制作的手工成品更加美观实用。
第五节:听秋天故事1.选择富有情感渲染力的秋天故事,如:《聪明狐狸》、《再见夏天,你好秋天》等;2.讲故事时需要朗读生动、情感真切、语调轻柔;3.在讲完故事后,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多彩的秋天多彩的秋天教学目标: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小学生认识秋天,往往都是从色彩变化开始的。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作用,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事物。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重点: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他们之间在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用自己的方法,用绘画的手段表现秋天。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1.看《晒粮》.教师提问:我们先不看内容,先看画面的颜色,谁能最先说出,这个画面上画里这么多色彩,可能是描绘什么季节的呢?学生讨论回答:秋天。
教师提问: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什么颜色,你觉得秋天的色彩有什么特点,什么颜色最多?2.看一些风景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中有秋天,也有别的季节,谁能把其中的秋天挑出来。
学生挑出秋天,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看大师所画的秋天看大师所画的一些秋天的景色,看大师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4.秋天主要是要画出秋天独特的色彩,那么在内容上,秋天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成熟了,挂满了枝头,粮食成熟了,田野里一片繁忙,植物叶子开始落了下来,地下一片金黄。
5.教师板演:秋天的几种植物这些植物都可以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些植物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画法呢?学生讨论,回答,并上台作画。
6.作业要求: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画面,要求在色彩和内容上符合秋天的特点,并画出自己的感受。
7.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第四讲《多彩的秋天》陈贝贝教学内容:二期课教材第四讲《多彩的秋天》设计理念:“新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
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三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看、听、尝、闻等方法观察秋天,能发现秋天景物的特征,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形象表达。
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或关于秋景的图片教学时间:2小时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加深印象教学安排:1、师要求科学坐姿,问好,上课!分组,选组长,起组名。
(在此过程中,师相机表扬坐姿端正的同学,以此勉励所有学生)3、评讲上次的作文,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鼓励并改进2、抽查积累作业,让生明白课下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度。
二、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
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
那我们现在是哪个季节呀?(生思考回答)对,美丽的秋天,她已经向我们走来了。
让我们热情呼喊:秋来了,以此来欢迎秋吧!2、倾听秋的魅力。
教学内容:多彩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作用,观察自然界的顔色,学会用不同的色
彩表现事物
2、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在艺术
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秋天,理解秋天,喜爱秋天
教学准备:磁带、表现秋天的图片、彩笔、图画纸、胶水、剪刀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小朋友最喜欢哪个
季节?为什么?你是怎么样知道再三是秋天的?
2、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了解秋天,并知道秋天自然界的顔色会
有很大的变化,同时还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二、讲授新课:
观察树叶画树叶
1、引导学生观察录像和教科书上的树叶
2、引导学生进行画树叶活动。
3、结合小朋友自己收集到的树叶,比比顔色和形状,谈谈自己所
了解的落叶的特点,为画册树叶作准备
4、通过自主研究,发现树叶画的制做方法,表现想像中的树叶的
形状和特征;
5、大胆想像,给树叶画添上不同的表情;
6、大胆尝试用撕、剪、贴、拓印、添画等方法制做“树叶画”。
三、根据树叶画创编故事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或者一个人,或
者一小组人,分别根据自己所画的树叶画,编一个和树叶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像力。
四、布置作业:用多种材料表现秋天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如天气、动植物变化等,并能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认识秋天的基本特征。
2. 学会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秋天的图片、秋天的视频、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象,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秋天》。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播放秋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象,如树叶变黄、果实累累、天气凉爽等。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景象?你们觉得秋天的天气怎么样?”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秋天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树叶变黄,果实累累,天气凉爽。
”4. 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些图片上的秋天的景象吗?”5.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秋天的景象真是丰富多彩,有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美丽的菊花等。
”6.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如:“秋天的稻田里,稻谷金黄一片,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7.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描述。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2.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多彩的秋天作者:李美娟来源:《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9年第10期活動目标1. 欣赏秋天的树林,进一步感知秋天树林颜色的多样性,感受秋天的美。
2. 尝试用撕、撒的方法,在即时贴上黏贴各种材料,大胆想象,创造出秋天的树林。
3. 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进行创作,体验用不同材料装饰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每组一张底板(已贴上白色、咖啡色即时贴)。
2. 红、橙、黄、绿四色的吸管、纽扣、毛球、瓶盖、树枝(已粘贴好双面胶),分别放于分类盒中。
3. PPT:不同颜色树叶的树和不同颜色的果树图片各4张。
活动过程一、欣赏秋天树林图片,初步感知秋天树叶、果子变化1. 欣赏图片一,发现秋天树叶颜色的多样性。
师:这是什么?树叶都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请你们看一看这些树叶都有哪些颜色?(教师请2~4名幼儿回答)2. 欣赏图片二,发现秋天果子颜色的多样性。
师:这些是什么?这些果子是什么颜色的?小结:原来树上不仅有不同颜色的树叶,还有不同颜色的果子呢!二、介绍操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制作方法1. 教师出示树枝、毛球、纽扣、吸管等,引导幼儿尝试用撕、撒的方法制作树。
师:这是什么?(树枝)师:种在哪里呢?(泥土里)怎么种呢?(教师示范撕双面胶)找到双面胶边角,轻轻撕开表面的一层。
师:摸一摸,什么感觉?(给每位幼儿摸一摸)我们把小树苗种在泥土里,哇!树苗种好啦!(教师请一位幼儿尝试)2. 教师出示其他操作材料(吸管、毛球、瓶盖),帮助幼儿感知材料并迁移材料的使用方法。
师:树苗种好了,小树苗慢慢长大,会有什么变化呢?(会长出树叶、果子)今天李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材料,都有哪些材料呢?(吸管、纽扣、毛球、瓶盖)师:谁来摸一摸?是什么感觉?圆圆的瓶盖可以给大树做什么呢?怎么变成大树的果子呢?长长的吸管还可以给大树做什么呢?怎么变成大树的叶子呢?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鼓励幼儿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小猴想邀请你们去他家,用这些材料来种树,你们愿意吗?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1. 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共享游戏空间,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大胆制作秋天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