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程序解析总结实验.doc
- 格式:doc
- 大小:438.04 KB
- 文档页数:12
本实验炭分子筛的制备采用炭化法与气体活化、碳沉积法相结合,原料为椰壳,相对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煤炭类原料,类属于植物基的椰壳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高含碳量、低挥发分、低灰分。
利用植物壳等废料制备商业化产品如CMS,不仅可避免植物直接焚焼或填埋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变废为宝,为世界提供能源。
以椰壳一次炭化料(椰壳在一定温度、惰性气氛下热解)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制备CMS。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首先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将椰壳一次料磨至所需粒度(<10μm ),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聚乙二醇为助剂,在自动控温混涅机里混捏均匀后在双螺杆挤条机上挤条成型,然后将自然晾干的成型料断条整粒至小于4mm。
最后将长度较均一的成型料加入转炉行二次炭化、活化、一步苯沉积、二步苯沉积制备CMS。
CMS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 1 CMS制备工艺流程图Fig.1.1 Technology process diagram for CMS prepared一次炭化:是指原料在惰性气氛下将成型原料在适当的热解条件下炭化的方法。
在热解条件下,原料分子中各基团、桥键、自由基和芳环发生复杂的分解缩聚反应,从而导致炭化物孔隙的形成、孔径的扩大和收缩。
适用于分子结构规整的树脂和果壳类的高挥发分物质,如杏核壳、山枣核、椰子壳、桃核壳、山碴核等。
影响炭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升温速率、炭化温度与恒温时间。
本实验经炭化后制得椰壳一次炭化料。
混捏挤条:一次炭化料经球磨机磨制所需粒度后,以聚乙二醇为助剂、酚醛树脂为粘结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在自动控温混捏机中混捏均匀,在双螺杆挤条机上挤条成型。
混捏的目的是为了使一次炭化料有一定的粘性,有助于在挤条过程中成型,确保断条及工业应用目的的实现。
断条整粒:挤条成型料经自然晾干后送至断条装置断条至所需粒径,可用筛分装置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断条整粒的目的是使颗粒长短均一,以使颗粒在相同的活化、炭沉积下得到的产品性能一致。
工艺流程二级结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1. 工艺流程的定义和重要性:工艺流程是指在特定工业领域中,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和步骤,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工艺流程的组成:工艺流程一般由多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各个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连续、有机的整体。
这些工序的顺序、操作方式、时间、工具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3. 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原材料的特性、工艺设备的性能、工序间的协调关系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动力学等基本原理,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4. 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工艺参数、改进工艺步骤、引入新的工艺装备等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流程的改进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良。
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描述,读者可以对工艺流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这些基础概念对于后续正文中的具体要点和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1.2 文章结构2. 正文2.1 要点1在工艺流程二级结论的探讨中,了解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框架,也是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重要线索之一。
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得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更容易领会文中的观点和论证。
在构建文章结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概述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旨在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章的阅读欲望。
引言部分也可以从整体上介绍工艺流程二级结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好铺垫。
其次,正文部分是工艺流程二级结论的核心内容,应该对要点进行有条理的展开和详细阐述。
可以根据研究的实质,将正文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一部分集中讲述一个要点。
工艺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我在某某工艺公司进行的,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共计两个月。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学习了相关的工艺技术知识。
二、实习内容。
1. 生产工艺流程的学习。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首先了解了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
该公司主要从事某某产品的生产,其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加工、组装和包装等环节。
我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了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工艺技术知识的学习。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公司的培训课程,学习了一些与工艺技术相关的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材料的性质与选择、加工工艺的优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
通过学习,我对工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3. 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一些实际的生产操作。
通过亲身参与,我更加熟悉了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学会了如何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与工艺技术相关的知识,还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具体而言,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熟悉了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2. 学习了一些与工艺技术相关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3. 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4. 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导师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
化工安全工艺流程解析化工行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工艺流程,以确保工作场所和员工的安全。
下面将对化工安全工艺流程进行解析。
1. 危险识别与评估在进行任何化工生产前,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确定可能的化学品危险性、物理性质、燃爆性等,并对可能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工艺参数。
2. 设计与工艺选择基于对危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选择适当的工艺和设备来确保安全性。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反应器、储罐、管道和其他设备,并确保它们满足相关安全标准。
此外,还应考虑工艺操作的可操作性,以便在出现故障或事故时能够迅速停止反应或排放废料。
3. 设备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可以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这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确保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和报告任何异常。
4. 操作规程与培训制定和执行适当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非常重要。
操作规程应包括详细的工艺参数、操作说明和应急预案等内容,并应确保员工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的要求和意义。
此外,还应制定适当的安全操作程序,如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生产区域的限制。
5. 危险源控制有效的危险源控制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
这包括通过工艺控制、工艺改进和工序优化等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应急处理设备,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紧急处理。
6. 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可以在事故发生时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这包括建立应急预案、组织事故演练和定期进行复查等。
此外,还应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7. 审查与改进定期审查和改进安全工艺流程是确保持续改进和优化的关键。
这包括对事故和故障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和修复。
此外,还应密切关注新技术和发展,并及时将其应用于安全工艺流程中。
实验工艺流程的五大步骤英文回答:The five major steps in an experimental process are as follows:1. Planning: This is the initial stage where Idetermine the objective of the experiment and plan the necessary steps to achieve it. I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the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needed for the experiment. For example, if I want to investigate the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ate of a chemical reaction, I would plan the temperature range to be tested and the specific chemicals and apparatus required.2. Preparation: In this step, I gather all thematerials and equipment needed for the experiment. I ensure that everything is ready and in proper working condition. For instance, if I am conducting a biology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growth of plants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I would gather the seeds, pots, soil, and the necessary lighting equipment.3. Execution: This is the stage where I actually perform the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planned procedure.I carefully follow the steps and record any observations or measure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ccuracy and precision during this step. For example, if I am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 fertilizer on plant growth, I would carefully measure and mix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s and apply them to the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esign.4. Analysis: Once the experiment is completed, I analyze the data collected. This involves organi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to draw meaningful conclusions. I may use statistical methods or graphs to analyze the data. For example, if I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H on enzyme activity, I would analyze the enzyme activity data at different pH levels and plot a graph to identify any trends or patterns.5. Conclusion: In this final step, I draw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I evaluate whether the results support or reject the initial hypothesis. I also discuss any limitations or sources of error in the experiment. For instance, if my experiment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 drug on cell viability showed a dose-dependent response, I would conclude that the drug has an impact on cell survival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中文回答:实验工艺流程的五个主要步骤如下:1. 计划,这是实验的初始阶段,我确定实验的目标并规划实现目标所需的步骤。
微电子制造工艺流程解析微电子制造工艺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将原材料转化为微小电子器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晶圆制备、薄膜沉积、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等关键步骤,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工艺步骤。
本文将对微电子制造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解析。
一、晶圆制备晶圆制备是微电子制造中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硅材料生长来制备晶圆。
晶圆一般使用单晶硅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适合作为微电子器件的基底。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硅材料进行去杂、融化、再结晶、拉晶等加工过程,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单晶硅晶圆。
二、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微电子制造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在晶圆表面沉积薄膜来控制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功能。
常用的薄膜沉积技术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原子层沉积(ALD)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晶圆表面沉积各种功能性薄膜,如硅氧化物、金属、半导体等。
三、光刻光刻是一种重要的微电子制造工艺,通过光照和显影的方式,在薄膜表面形成微细的图案。
这个图案将作为后续工艺步骤中蚀刻、离子注入等的参考依据。
光刻通常使用光刻胶来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掩膜,通过光刻曝光机进行精确的图案转移。
四、蚀刻蚀刻是一种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工艺步骤,通常将薄膜表面的某些区域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进行选择性地去除。
常见的蚀刻方式有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种。
湿蚀刻使用化学液体进行腐蚀,而干蚀刻则是利用等离子体来实现。
通过蚀刻,可以形成微细的结构,如通道、线路等。
五、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一种将外部离子引入器件材料中的工艺步骤。
通过加速器将离子加速到高速,并射入目标材料中,从而改变其电学或物理特性。
离子注入可以用于掺杂、形成pn结、获得特定的电子特性等。
具体的离子注入方式包括浸没注入、离子束注入等。
以上所述的晶圆制备、薄膜沉积、光刻、蚀刻和离子注入等工艺步骤只是微电子制造流程中的一部分,整个流程还包括清洗、测试、封装、探针测试等其他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最终制造出的微电子器件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
工艺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8月31日。
实习单位,某某工艺制造有限公司。
实习内容:在某某工艺制造有限公司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制造过程。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开始了对公司生产线的学习,了解了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和包装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熟悉了公司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生产工艺的改进工作。
例如,针对某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和其他工程师一起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案。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我们成功地改善了该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实习的最后一个月,我还参与了公司的一次新产品试制。
这个新产品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多道工序和精密的操作。
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规划,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等。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工艺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工艺制造的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向他们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工艺制造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总结:这次工艺实习是我大学期间非常宝贵的经历,我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将会把这次实习的收获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艺制造工程师。
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满满,收获颇丰。
培训完工艺流程后的总结一、培训目标回顾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掌握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关键工艺步骤,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训,我深入了解了工艺流程的重要性,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工作中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艺流程概览在本次培训中,我全面了解了工艺流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工艺流程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加工步骤的组合。
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以达到所需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在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原材料的质量、设备的性能、加工的精度等。
三、关键工艺步骤解析在本次培训中,我深入学习了关键工艺步骤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关键工艺步骤包括材料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各种工艺方法的操作技巧和要点,理解了不同工艺方法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各项任务。
四、实践操作体验与反馈在本次培训中,我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了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在实践中,我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如操作不熟练、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练习和积累经验。
五、知识技能收获通过本次培训,我获得了丰富的工艺流程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掌握了各种工艺方法的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了解了不同工艺方法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点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操作中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需要加强练习以提高熟练度;其次,我对某些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最后,我在解决问题时还需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付诸实践。
七、对培训内容的评价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流程框图一、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烃类蒸汽转化都是在1000℃下反应,其反应速度也很慢,需加催化剂。
①活性组分:10~25%(重量)Ni②载体:α-Al2O3,MgO-Al2O3,ZrO2-Al2O,CaO-Al2O3③活化:原因,镍的氧化物无活性目的,还原氧化物、脱除微量毒物④中毒:硫和铅等。
对催化剂的要求:①高活性;②高强度;③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析碳能力1、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①活性组分:从性能和经济方面考虑,活性组分,镍为最佳。
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
实际加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②助催化剂:提高镍的活性、延长寿命和增加抗析碳能力。
③镍催化剂的载体:使镍高度分散、晶料变细、抗老化和抗析碳等作用。
催化剂中毒(1)S S ≤0.5ppm,可逆性中毒催化剂活性越高,允许S含量越低。
温度越低,S对镍催化剂毒害越大。
(2) As 永久性中毒 As来源:含As碱液脱碳(3)卤素卤素≤0.5ppm,永久性中毒二、合成气催化剂◆铁系催化剂◆未还原前FeO+Fe2O3,可视为Fe3O4,尖晶石结构。
◆ Al2O3: 结构型促进剂,改善还原态铁的结构◆ MgO K2O :电子型促进剂,有利于氮气的吸附和活化◆ CaO二、催化剂的还原与活性保持◆(1)还原◆反应的活性组成是金属铁,所以使用前要将催化剂还原。
通常用氢气作还原剂:◆ Fe3O4(s) + 4H2(g) = 3Fe(s) + 4H2O kJ/kmol◆确定还原条件的原则:①使完全还原为a-Fe。
②保持还原铁晶粒具有大的表面积、大的活性中心。
◆还原温度一般选500-520℃,根据反应式可确定H2/H2O之比要尽可能高三、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的选用⏹乙苯在高温下脱氢时,主要产物是苯!⏹脱氢反应是在高温、有氢和大量水蒸气存在下进行的⏹脱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氧化铁,助催化剂有钾、钒、钼、钨、铬等氧化物Fe2O3:K2O: Cr2O3=87:10:3组成的催化剂乙苯的转化率可达60%,选择性为87%催化剂种类① Cr2O3/Al2O3烷烃烯不能有水(侵占活性中心)减压操作失活快(易结焦),用含O2的烟道气再生。
工艺程序分析实验
山东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工艺程序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工艺程序分析符号;
3.学会正确查阅装配工艺卡、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等工艺卡片;
4.熟悉产品(或零件)的工艺程序分析过程。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计算机、投影仪。
2.S195 型柴油机喷油泵。
3.螺丝刀(一字形)、活动板手、尖嘴钳、料盒(见下图)。
4.油泵加工装配工艺卡、工序卡(见附件)。
5.油泵装配录像资料。
三、实验原理
1.工作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技术和基础方法,也可以说工业工程是在工作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工作研究以作业或操作系统为研
究对象,它提供了许多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对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
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作研究主要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内容。
方法研究又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三个层次。
程序分析是从宏观
角度出发,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和整体分析,是方法研究的主
要内容之一。
具体分析技术包括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线路图分析和
线图分析等。
2.工艺程序分析
工艺程序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工艺内容、工艺方法、工艺程序等,通过严格的考查和分析,设计出经济合理而有效的工艺方法、工
艺程序和空间配置。
工艺程序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绘制工艺程序分析图,它
含有工艺程序的全面概况及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工艺顺序进行编制,
且标明所需时间。
工艺程序分析只研究“操作” 、“检验”两项内容。
二、工艺程序分析
3.工艺程序图的绘制方法
(一)工艺程序分析的目的意义
首先,将研究对象分解成较小单元,比如将产品分解成零件,每一个零件工艺程序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工艺内容、工
从原料或者艺毛方坯法开、始工,艺将程其序工等艺,过通程过从严上格到的下考在查一和条分竖析线,上设表计示出经来济,合加理工而或有效的工艺方法、工艺程序和空间配置。
操作用“”表示,检验用“”表示;其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将主
工艺程序分析只研究操作、检验两项内容。
要零件(工艺最复杂或者其他零件大都与之结合的零件)工艺过程画在最右边,其它零件按照与之结合的顺序依次从右向左画。
详见下图。
零件零件零件
零件(材料)
(材料)(材料)(材料)
局
局局
主部
部
部要
加加
加零
工工
工件
或
或
或的
装
装
装加
配配
配工
装
配
过
程
4.“5W1H”方法
“5W1H”提问技术是指对研究工作以及每项活动从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人员、方法上进行提问,为了清楚地发现问题可以连续几次提问,根据提
问的答案,弄清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讨改进的可能性。
考察点第一次提问第二次提问第三次提问
目的做什么( What)是否必要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对象
原因为何做(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不需要做
时间何时做( When)为何需要此时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
地点何处做( Where)为何需要此处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
人员何人做( Who)为何需要此人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
方法如何做( How)为何需要这样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方法与工
具
5.“ECRS”技术
工业工程中常用的改进方法。
E(Eliminate ),即消除。
经过“做什么” 、“是否必要”等问题的提问,
而答复为不必要则予以取消。
取消为改善的最佳效果,如取消不必要的工序、作
业和动作等。
C(Combine),即合并。
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要者,看能否合并,以达到
省时简化的目的。
如何合并一些工序或动作,或将原来由多人进行的操作改进为
由一人或一台设备完成。
R( Rearrange ),即重排。
不能取消或合并的工序,可再根据“何人、何事、何时”三提问进行重排,使其作业顺序达到最佳状况。
S(Simple ),即简化。
经过取消、合并和重排后的工序,可考虑采用最
简单、最快捷的方法来完成。
如增加工装夹具、增加附件、采用机械化或自动
化措施,简化工作方法,使新的工作方法更加有效。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工艺程序分析步骤
步骤项目内容
调查产品工艺流程
1预备调查
品内容及实际操作
2绘制工艺程序图了解产将工艺
程序图绘制成合成型
3测定并记录各工序的项目测定各工序的必要项目,并填入表中
详细分
析加工,检查的步骤
4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效率的原因及问题
5制定改善方案提出改善方案,措施
6改善方案实施与评价实施改善方案,对不妥之处修改
7使改善方案标准化确认改善方案达到预期目的
具体实施步骤:
1.将柱塞放进泵体
2. 给定位螺钉装平垫圈
3. 将定位螺钉装入泵体
4. 将柱塞
弹簧装入泵体 5. 将弹簧下座放在柱塞弹簧上 6. 将柱塞插入柱塞弹簧中 7. 装
柱塞挡板
8.将推杆体大圈放在推杆体上 9. 将推杆体小圈放在推杆体大圈上 10. 将
推杆体轴插入推杆体组成推杆体组件11. 将推杆体组件装入泵体12. 将柱塞挡板放在推杆体组件中13. 将定位栓插入泵体14. 将铁丝挡圈插入
泵体15. 装出油阀紧座螺帽16. 将出油阀垫圈放在出油阀底座上组成出
油阀偶件17. 将出油阀偶件装入18. 将出油阀紧座螺帽拧在出油阀紧座
上19. 将出油阀弹簧装入组成出油阀紧座组件并将出油阀紧座组件装入泵
体 20. 将进油嘴垫圈放在进油嘴上 21、将进油嘴挡圈放在进油嘴上组成进
油嘴组件 22. 将进油嘴组件装入泵体,最后检查
评价现行方法:
安装每一个零件需要一个加工步骤,在每组零件进行组合时,进行了检验是否
安装合适,检验次数过多,应适当减少。
现行方法:
工作物名称:柴油机S195 型喷油泵工艺程序图内容符号次数
编号: 07 方法:现行统加工○22
研究者:徐安日期:2014.12.10 计检查□6
审核者:日期:
合计28
进油嘴出油阀出油阀紧座推杆
体大圈定位螺钉泵体
14○装进油12○装出油10○装出油阀
○7装推杆○2装平○1装柱
嘴挡圈阀底座紧座螺
帽体小圈垫圈塞套
15○装进油13○装出油11○装出油
○8装推杆体检查与柱塞
嘴垫圈阀垫片阀弹簧
套定位螺钉
○9 装推杆体轴配套
装柱塞弹簧
○4装弹簧下座
装柱塞
○6装柱塞挡板
检查与推杆
体组件配套
16○装定位栓
17○装铁丝挡圈
检查与出油
检查与出油
阀偶件配套
检查与进油
嘴组件配套
□
1 最终检查改进方法:
工作物名称:柴油机S195 型喷油泵工艺程序图内容符号次数
编号: 07 方法:改进统加工○22
研究者:徐安日期:2014.12.10 计检查□1
审核者:日期:合计23
进油嘴出油阀出油阀紧座推杆体大圈定位螺钉泵体
20○装进油17○装出油14○装出油阀○8装推杆○2装平○1装柱
嘴挡圈阀底座紧座螺帽体小圈垫圈塞套
21○装进油18○装出油15○装出油
○9装推杆体○3与柱塞套定
嘴垫圈阀垫片阀弹簧
位螺钉配套
10○装推杆体轴
装柱塞弹簧
○5装弹簧下座
装柱塞
○7装柱塞挡板
○11 检查与推杆
体组件配套
12○装定位栓
13○装铁丝挡圈
○16 检查与出油
○19 检查与出油
阀偶件配套○22 检查与进油
嘴组件配套
□1最终检查
改进方法与现行方法比较:
改进方法通过减少检验次数,将检验缩减为一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工作时间。
思考题
1、进行程序分析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1)从流程上入手。
可以发现工艺流程中是否存在不经济,
不合理,停止和等待等现象。
(2)从工序上入手。
可以发现加工顺序是
否合理,流程是否畅通,设备配备是否恰当,搬运方法是否合理。
(3) 从作业入手。
可以发现工序中的某项作业是否一定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
2、程序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 ( 1) 选择。
选择所需研究的工作。
(2 )记录。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图表进行全面记录。
(3 ) 分析。
用“ 5W1H”技术,“ECRS四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4) 建立。
建立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最实用的新方法。
(5) 实施。
实施新方法。
(6) 维持。
对新方法经常性的进行检查,不断改善,直至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