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教学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9.31 MB
- 文档页数:76
肺炎教学查房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深入了解肺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次教学查房以一位肺炎患者为例,旨在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大家对肺炎的认识和临床处理能力。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8 岁,因“发热、咳嗽、咳痰 5 天”入院。
患者5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5℃,伴有畏寒、寒战,同时有咳嗽,咳黄色脓性痰,量较多,不易咳出,伴有胸痛、呼吸困难。
自行服用退烧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良好。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 385℃,脉搏 10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13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病容。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对光反射灵敏。
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增强,双肺叩诊呈浊音,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 05cm 处,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 10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15×10⁹/L,中性粒细胞 85%,血红蛋白 130g/L,血小板 200×10⁹/L。
C 反应蛋白 100mg/L。
胸部 X 线:双肺可见大片状阴影,以左下肺为著。
初步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二、诊断依据1、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典型的肺炎症状。
2、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3、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 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一、查房时间:2023年X月X日二、查房地点:XX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三、查房人员: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护士、呼吸科专家四、查房目的:1. 了解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2. 评估护理措施执行情况;3. 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4. 加强医护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五、查房内容:1. 病例汇报患者,男,63岁,因高热、咳嗽、咳痰、气促入院。
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
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症状。
2. 现病史及入院检查患者入院前4天出现高热、咳嗽、咳痰,伴气促,端坐呼吸。
入院时体温38.5℃,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70mmHg。
入院后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提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
3. 治疗及护理措施(1)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强心、利尿等治疗。
(2)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尿量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4. 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体温逐渐下降,呼吸频率减慢,心率、血压趋于稳定。
目前患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症状有所缓解。
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患者仍存在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症状,需加强监护和治疗。
(2)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六、查房总结本次查房,我们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全面评估。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病情监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1. 加强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尿量等。
2. 继续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强心、利尿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