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推断专题(普)
- 格式:doc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0
元素推断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元素推断的基本原理1. 元素推断的基本原理元素推断是通过化学反应、物理性质和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或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并得出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元素推断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性质和反应,利用实验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反应法、物理性质分析和光谱分析等。
2. 元素推断的基本过程元素推断的基本过程包括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分析两个环节。
(1)化合物的制备:首先,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成分比例,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制备化合物。
制备的化合物要求成品纯度较高,以满足后续性质分析的要求。
(2)性质分析: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已制备的化合物进行性质分析,以确定其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二、元素推断的常用方法1. 化学反应法化学反应法是通过对化合物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观察反应的变化,来推断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根据元素的不同性质,常用的化学反应有置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如利用置换反应判断氯离子、硫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等。
2. 物理性质分析物理性质分析是根据元素本身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推断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磁性等。
例如,利用熔点判断硫和磷的含量;利用导电性判断金属元素的存在。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照射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进行推断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质谱等。
例如,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水样中钠的含量;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
三、元素推断知识点的运用1. 化合物成分分析化合物成分分析是元素推断的重要应用之一。
根据已知化合物的成分比例,利用元素推断的相关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出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在高考化学中,化合物成分分析常涉及到结构式的推断、物质的性质预测等。
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题目示例:1. 某元素A,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A一定是哪种元素?并说明理由。
2.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与W同族,Z 与W形成化合物中可以同时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则Z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Y与Z形成化合物为XY4,其中含有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另外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中A的原子个数比为1:1,A的原子序数比Z小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Y与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 Z > W > X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nY > HnZ > HnWC. 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化合物YX、ZW的水溶液都呈碱性4. 下列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CB. NC. PD. F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的单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B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D位于第ⅥA族。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B > C > DB. 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C. 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的强D. 单质C熔点属于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低的6.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离子半径依次增大7. 下列关于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序数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处于同一周期B. 它们处于同一主族C.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等D.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13相差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氨气C. K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ⅠA 族D. 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列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10.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的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除外)B. 第VA族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升高C. 第Ⅵ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D. 第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辅或教材获取更多相关题目。
元素推断题常见知识点高三在高三化学学习中,元素推断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它考察学生对元素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化学中常见的元素推断题知识点。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特性推断在元素推断题中,常常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
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
1.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是良导电和良导热材料,而非金属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因此,当题目中提到某个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导热性时,可以推断该物质是金属。
2. 反应性金属通常具有较强的活泼性,能与非金属发生反应产生化合物。
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而非金属则通常不具备与其他物质直接发生反应的能力。
因此,当题目中提到某个物质能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可以推断该物质为金属。
二、气体推断气体是元素推断题中常见的物质状态。
通过观察气体的性质,可以推断出物质的元素。
1. 颜色气体通常是无色无味的,例如氧气、氢气等。
当题目中提到某个气体具有颜色时,可以推断该气体可能是含有氮、氯等元素的化合物。
2. 燃烧性氧气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在氧气中,大部分物质能够燃烧。
因此,当题目中提到某个气体具有良好的燃烧性时,可以推断该气体可能是纯氧气。
三、酸碱性推断酸、碱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过观察物质的酸碱性可以推断出元素。
1. 酸性酸通常具有酸味,可以使蓝色石蕊溶液变红。
当题目中提到某个物质具有酸性时,可以推断该物质可能是酸。
2. 硷性碱通常具有碱味,可以使红色石蕊溶液变蓝。
当题目中提到某个物质具有碱性时,可以推断该物质可能是碱。
综上所述,元素推断题常见的知识点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特性推断、气体推断和酸碱性推断。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在高三化学考试中更好地完成元素推断题,提高成绩。
总结元素推断题是高三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特性推断、气体推断和酸碱性推断等知识点。
通过对元素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三化学考试中的元素推断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表推断题汇总1-127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1.中药在世界医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药药剂砒霜(主要成分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为此,砷及其化合物的提取再次引起关注。
(1)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2)N元素非金属性比As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NH3的热稳定性比AsH3差②HNO3的酸性比H3AsO4强③N的原子半径比As的原子半径小(3)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文献得知,可以从硫化砷(As2S3)废渣中提取As2O3,提取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① As2S3、Na3AsS3中的S均为-2价,碱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过程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铜、银、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位于同一族,它们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的通式为_________ (用n表示电子层数),它们处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区。
(2)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例如,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a个CH3CHO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NH3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3)金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会发生反应Au+4HCl+HNO3=H[AuCl4]+NO↑+2H2O。
金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AuCl4]-。
提高了金的活泼性。
在[AuCl4]-中金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写出该配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银、铜都有良好的延展性,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元素题)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电子层数Be、Ar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电子层数2倍C6.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电子层数3倍O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电子层数4倍Ne8.原子核内无中子、原子序数与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相等H9.最外层电子数为2ⅡA和He10.最高正化合价与它的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的元素 C、Si11.最高正化合价与它的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2的元素N、P12.最高正化合价与它的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4的元素S13.最高正化合价与它的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6的元素Cl(Br、I)突破口之三 ----电子排布特征:1.S轨道中有1个电子H2.S轨道中电子数相等Be3.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C、Si4.原子的L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B、F5.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的P电子C、O6.原子的L层有3个未成对的P电子N7.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Al、Cl8.原子的M层有2个未成对的P电子Si、S9.原子的M层有3个未成对的P电子P10.原子的L层有2对成对电子O11.原子的L层有3对成对电子F12.原子的M层有2对成对电子S13.原子的M层有3对成对电子Cl突破口之四 ----10电子和18电子粒子1.10电子原子:Ne分子:HF、H2O、NH3、CH4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2.18电子原子:Ar分子: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 、N2H4阳离子:K+、Ca2+、N2H5+、 N2H62+阴离子:P3-、Cl-、S2- 、O22-、HS-突破口之五 ----颜色特征:1、焰色反应Na或Na+(黄色)、K或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2、红色 Cu、Cu2O、Fe2O3、3、浅黄色 S或Na2O2或AgBr( AgI、Ag3PO4黄色)4、黄绿色Cl25、黑色C、CuO、MnO2、Fe3O4、FeO、CuS、FeS6、红棕色 Br2、NO27、蓝色Cu2+、Cu(OH)28、浅绿色 Fe2+9、白色(胶状)Al(OH)3、Fe(OH)2、Mg(OH)210、红褐色 Fe(OH)311、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2在 Cl2中燃烧12、气态氢化物遇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 NH313、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 NO14、向溶液中加入碱液,产生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15、遇SCN-显红色,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Fe3+16、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Cl2、SO2;17、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HClO、NaClO、Ca(ClO)2、Na2O2、H2O2、氯水18、在Cl2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P19、遇淀粉显蓝色I2突破口之六 ----物质结构特征:1、四面体结构CH4、CCl4、SiH4、P4、NH4+2、正四面体网状结构金刚石(C)、硅(Si)、二氧化硅(SiO2)3、三角锥形结构NH3、NF3、NCl34、平面三角形结构BF3、BCl35、角形(V形)结构H2O、H2S6、直线形结构CO2、CS2、HCl、HF、XeF27、A2B2型Na2O2、H2O2、C2H2突破口之七 ----化学反应特征:1、在冷的浓硝酸和浓硫酸中钝化的金属Al和Fe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Al2O3、A1(OH)3、氨基酸、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3、使带火星木条复燃O2、NO24、反应条件是高温CaCO3、FeS2与O2、CO与Fe2O3、Al与Fe2O3(铝热反应)、Fe与H2O、C与H2O5、反应条件需通电2NaCl+2H2O 2NaOH+Cl2#+H2#、2Al2O3 4A1+3O2#、MgCl2 Mg+C12#、2NaCl 2Na+Cl2#、2CuSO4+2H2O 2Cu+O2#+2H2SO46、反应条件需催化剂 NH3与O2、N2与H2、KClO3、H2O2、SO2与O27、单质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气体的元素 C (水煤气反应)8、可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Si、Se等9、能与碱溶液作用产生H2的非金属Si10、能与水反应放出O2的非金属F211、常温下氢化物为液态的元素O。
高一元素推断题知识点随着高一学习的推进,元素推断题成为化学学科中的一大难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是一道让人头疼的难题。
然而,只要我们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并善于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就能顺利解答这类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元素推断的基本概念、推断方法以及常见的元素推断题类型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讲解。
1. 元素推断的基本概念元素推断是化学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确定化合物中的元素种类与存在形态。
掌握元素推断的基本概念对于解决元素推断题至关重要。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运用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化学反应原理来实现元素推断。
通过观察反应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结果来推断出化合物中的元素类型。
2. 推断方法及其原理在元素推断题中,我们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推断方法来解答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及其原理。
(1)气体推断法通过观察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可以推断出化合物中的某些元素。
比如,氧气能使黄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白烟,这就可用于推断出黄磷的存在。
(2)沉淀推断法沉淀反应是常用的元素推断方法之一。
通过加入适当的反应试剂,观察是否有固体沉淀生成,可以推断出化合物中特定元素的存在。
比如,加入硫酸钡试剂后,产生白色沉淀可以推断出化合物中有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3)气味推断法某些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气味,通过观察和嗅闻,可以推断出化合物中含有某种元素。
比如,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的刺鼻气味,那么通过闻到这种气味就可以推断出化合物中含有硫元素。
3. 元素推断题常见类型元素推断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元素推断题类型。
(1)酸碱中和反应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特点,通过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或颜色变化等现象,推断出有关元素。
(2)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观察是否伴随着电子转移或颜色变化等现象,推断出有关元素的存在。
(3)沉淀反应通过加入适当的反应试剂,观察是否有固体沉淀生成,从而推断出化合物中特定元素的存在。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第四部分元素推断题的解法元素推断题是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有关知识,推出四种或五种元素,然后按照要求判断正误的一类选择题。
常见情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叙述依次递增、同周期或同主族、原子比较减小、原子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之间的关系。
(1)解题方法: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性质之最、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信息,确定元素名称;然后利用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及有关规律,判断题给的结论是否正确。
(2)几个重要规律:①元素性质的规律:同周期: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金属性强弱判断: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利用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判断: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③半径规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说明: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离子半径。
④化合价规律: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负价的绝对值=8。
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分别为:6、4、2、0.(3)周期表的结构:(4)元素的特殊性质:①元素之最:短周期元素金属性最强、半径最大的元素是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最轻的金属是锂(Li),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单质熔沸点最高的是石墨;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高氯酸(HClO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的原子是氕(H);没有正价的元素是F;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回复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化学元素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推断,来解决问题和分析实验现象。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题目,供大家学习和练习。
1、标量元素 (1) 已知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其化合物存在四种状态。
从该元素的化合物中鉴别出它是氧化态最高为+4的元素,并给出证据。
(2) 一种元素有两种常见存在的同位素,其中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7,另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4。
由此得知该元素在常见存在的同位素中原子数的比例,并推断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2、元素特征 (1) 一种元素在常温下是硬脆的非金属,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白烟并发生爆炸。
同时,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性溶液。
给出该元素的符号,并解释其与氧气和水反应的机理。
(2) 从下列实验现象出发,推测某个元素X的化学性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B和水。
同时,该元素能与氟气反应生成化合物C。
请推断该元素X的化学符号和元素类型。
3、化学方程式推断 (1) P2O5与H2O反应生成溶液A,溶液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B 和溶液C,气体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D和水。
推断P2O5、A、C、D 的化学式及名称。
(2) 一种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可溶于水,溶液具有酸性。
将该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具有樱红色的溶液。
请推断该元素、生成气体、酸性溶液和樱红色溶液的化学式及名称。
4、盐的推断 (1) 某种无色晶体盐在加热到白热时放出特殊颜色的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
将该盐与氯离子的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给出该盐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
(2) 一种固体盐在加热时,发生分解并生成黄色气体,同时有火焰发出刺激性气味。
将该盐与某种离子的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请推断该盐的名称、分解产物、黄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的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元素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提高推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1. 共价键的形成a)请解释以下现象:当非金属元素氧气与非金属元素氮气发生反应时,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共价键。
b)钠和氯发生反应后形成氯化钠,请推断氯化钠中的键属于何种类型。
2. 化学键类型的区分请推断以下键属于何种类型:a)氧气分子中的键b)氢气分子中的键c)氯气分子中的键3. 键的极性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推断键的极性:a)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氢氯酸b)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c)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4. 电子云的推断请推断以下分子的电子云构型:a)氯气分子b)甲烷分子c)水分子5. 化学键的强度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键类型和键的长度,推断它们的化学键强度:a)氢氧化钠(NaOH)b)硝酸(HNO3)c)硫酸(H2SO4)6. 键的解离能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键的解离能推断它们的稳定性:a)氯化钠(NaCl)b)硝酸(HNO3)c)亚硝酸(HNO2)7. 分子的几何形状推断请根据以下分子的电子云构型推断它们的几何形状:a)二氧化碳分子b)氨分子c)水分子8. 共振结构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共振结构推断哪些分子存在共振:a)苯分子b)范甘环分子c)腺嘌呤分子9. 分子极性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电子云构型推断它们是否是极性分子:a)二氯甲烷(CH2Cl2)b)三氟甲烷(CHF3)c)四氟化碳(CF4)10. 反应类型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的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或置换反应):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b)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硝酸钠c)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元素推断题目,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元素综合推断[知识必备]依据原子结构或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其难点在于元素推断。
推断时要学会抓住“题眼”,即能表示出原子电子层结构、元素所形成物质的性质、原子半径特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关键词,然后按“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推断。
1.周期表中的常考的重要“片段”(1)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
(2)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
如:①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则A、B、C、D分别是H、Li、Na、Al。
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X YZ W若W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则X、Y、Z、W分别是O、F、P、S。
若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与W的相等,则X、Y、Z、W分别是N、O、Si、P。
2.常考的重要“元素”元素排布特点(结构特征) 性质特征H 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③无中子④半径最小①密度最小的单质②宇宙含量最多的元素Li ①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②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电极材料C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②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②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③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N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③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④某一氢化物可做液态燃料⑤常见氢化物可做制冷剂O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③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④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③某一单质可杀菌、消毒、漂白Na ①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②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③L层电子数为8,与H同主族的元素①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②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金属元素③两种最常见氧化物的水化物皆呈碱性的短周期元素Al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②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Si 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①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②氧化物可用作光导纤维③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P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①组成骨骼和牙齿的必要元素②某一单质和其氢化物都能自燃S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②与氧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③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①某一氧化物可做漂白剂和防腐剂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常见的干燥剂③元素的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小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②单质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③与同周期半径最大的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呈中性K ①第四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大②周期序数是族序数4倍的元素①前四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②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最剧烈的前四周期元素Ca 原子序数为前20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①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②其氢氧化物微溶于水③其氟化物难溶于水,与浓H2SO4反应生成物能腐蚀玻璃3.常考的重要“转化”列举出符合此转化关系X、Y、Z、W的三组物质化学式①AlCl3、Al(OH)3、NaAlO2、NaOH。
高考要求内容要求层次具体要求ⅠⅡ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挖掘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特殊的结构、性质方面信息,掌握推断的基本思路。
√掌握通过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反过来用于元素的推断的能力。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化合物的综合运用以推断题出现,是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
未来仍然会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及元素化合物推断为考查重点。
一、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
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的而且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
第1、2纵行为第ⅠA、第ⅡA族,第13~17纵行为第ⅢA~ⅦA族,18纵行为第0族(对于短周期的元素,其差即为主族序数)。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规律3.1周期表推断新课标剖析知识点睛元素推断专题结构位置性质1.对于主族原子而言: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族序数=最高正价。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由左至右:原子序数逐渐变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由上至下:原子序数逐渐变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推断一、主族元素化合价规律1.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2.化合物中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3.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如Cl的化合价有+1、+3、+5、+7和1-价。
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如S的化合价有2-、+4、+6价。
二、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前三周期)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6.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短周期元素:Be、Mg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短周期元素:Li、Si8.最外层电子数是总电子数一半的短周期元素:Be9.最外层电子数是总电子数1/3的短周期元素:P、Li10.同一主族中相邻上下两元素序数差为2倍关系的元素:O、S三、特殊的元素和特殊结构的微粒1.特殊的元素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或组成单质熔、沸点最高的元素:C;②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元素:Br;③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或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或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⑤ 其单质能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 ⑥ 用于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Si 。
2.具有10电子结构的特殊粒子:分子:Ne 、HF 、H 2O 、NH 3、CH 4等。
阳离子:Na +、Mg 2+、Al 3+、NH 4+、H 3O +等。
阴离子:322N O F OH NH -----、、、、等。
四、 成键特点1.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含有多少个共价键数代表有多少对共用电子对。
2.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包括阴、阳离子。
3.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例1】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1和17 B .12和9 C . 14和6 D .15和8【答案】B【例2】短周期元素X 、Y 的原子序数相差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 .X 与Y 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 .X 与Y 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 .X 与Y 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 .X 与Y 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答案】CD【例3】右图中a 、b 、c 、d 、e 、f 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e>c>bB .c 、f 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fC .b 的氢化物沸点比c 的氢化物沸点低D .b 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答案】B【例4】A 、B 、C 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 、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 原子的质子数,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CB(1)写出A 、B 、C 三种元素的名称 、 、 。
(2)B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用电子式表示C 的单质与H 2反应的过程: 。
a b c def考点1: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专题例题精讲(4)由元素A、C 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
【答案】(1)氮、硫、氟(2)三;ⅥA(3)H⨯+F:→H F⨯:(4)离子键和共价键(该物质为NH4F)【例5】A、B、C、D为短周期元素,A和B同周期相邻,A和C同主族且相邻,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元素与A、B、C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请回答:(1)元素符号A B C D(2)A、B、D组成为D4B2A3的离子化合物是(3)B、D形成的阳离子与A、D形成的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O、N、S、H (2)NH4NO3(3)OH- + NH4+ = NH3H2O【例6】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原子序数之和是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
(1)在如图塔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相应位置中标出..A、B、C、D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同时在图中将过渡元素涂黑............。
(2)上述四种元素中的某几种所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2)SO2、Na2O2、H2O2(3)H—O—H 或H—O—O—H+9 2 7【例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b h ac f i l meg j d(1)表中所列元素a 、b 、c 、d 、e 、f 、m 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e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
(2)下列哪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 .a ,c ,hB .b ,g ,jC .c ,h ,lD .d ,e ,f (3)i 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 ,最低化合价是 。
它的单质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做干燥剂,写出它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 、b 、c 、f 、m a 、b 、c 、d 、f 四 ⅣB (2)A 、D(3)非金属 +5 3- 2254P 5O 2P O +点燃【例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短周期中的一种元素:(1)A 单质电子式是 ;A 比B 的非金属性 (填“强”或“弱”)。
(2)C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该水化物与E 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A 的常见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用电子式表示D 单质与G 单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5)E 的氧化物与焦炭的混合物在A 单质中高温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EA 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 。
已知该反应中每转移3mol 电子,有1.5mol 化合物X 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弱。
(2)离子键和共价键 ,2222Al 2OH 2H O 2AlO 3H ↑--++=+。
(3)422322NH Cl Ca(OH)CaCl 2NH 2H O +++△↑(4)(5)232Al O 3C N 2AlN 3CO +++高温【例9】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都是其它层电子总数的2倍。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的单质一定都不能与水反应B .甲与乙处于同一主族C .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一定为18D .甲与乙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C族 周期 IA 0 1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2 A B 3 C D E F G 考点2: 利用核外电子排布的推断专题N N【例10】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XY B .XY 2 C .XY 3 D .X 2Y 3【答案】A【例11】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____,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以上三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 ;NH 3<H 2O <HF【例12】A 、B 、C 、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 与C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 能分别与A 、B 、C 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 、Y 、Z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A .X 、Y 、Z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 .A 、B 、C 、D 只能形成5种单质 C .X 、Z 两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CD【例13】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 ,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n ,最外层电子数为(2n +1)。
下列有关元素X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X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 2-1)B .元素X 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 .元素X 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 2个(n 表示电子层数)D .由元素X 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答案】C【例14】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
其中只有X 为金属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
W 、Y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 (1)X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