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抢救车药品用法

抢救车药品用法

抢救车药品用法
抢救车药品用法

青田县中医医院抢救车统一的抢救药品

一、尼可刹米又名可拉明,nikethamide。

尼可刹米又名可拉明,nikethamide。

[药理作用】能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和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深加快,并能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对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疗效尤较好。常用给药途径为皮下、肌内或静脉。常用量为每次0.25~0.5g。极量为每次1.25g。注意密闭遮光储存。

【护理注意事项】治疗量时,常见面部刺激征、烦躁不安,肌肉抽搐和恶心、呕吐等反应,大剂量时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当中枢抑制剂中毒时应用有可能加重中枢抑制现象,故不能作为苏醒药。

二、洛贝林

洛贝林又名山梗菜碱,lobeline。

【药理作用】本药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但有烟碱样作用,刺激颈动脉体及主动

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作用迅速,

能明显改善呼吸状态,增加肺换气量

和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应用】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他中枢抑

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给药途径:皮下

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滴注或直接静脉推注。常用量: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成人每次3~

10mg(极量:每次20mg,50 mg/d);儿童每次1~3mg。静脉推注,成人每次3mg,极量

20mg/d;儿童每次0.3~3mg。注意密闭遮光储存。

【护理注意事项】过量可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传导阻滞,更大

剂量也可兴奋交感神经节及肾上腺髓质,出现心动过速,严重时呼吸抑制甚至惊厥等。

三、纳洛酮又名羟基吗啡酮,naloxoneo

【药理作用】为阿片碱类解毒剂,能解除吗啡类镇痛药过量或中毒及抗休克。可增加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病人的呼吸频率,并能对抗镇静作用及使血压上升。

【临床应用】

1.能迅速完全地解除吗啡、芬太尼等中毒症状,特别是严重的呼吸抑制。成人每次O.4mg,静脉推注若未观察到满意疗效,再给0.4~0.8 mg;12岁以下每次以0.24 mg为宜;对孕妇分娩使用吗啡等镇痛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可用0.01 mg/kg静脉推注,然后将纳洛酮加入5%葡萄糖150mL内缓慢静脉滴注。 2.用手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特别是其他抗休克治疗无效者。

【护理注意事项】用于吗啡类药物中毒时,偶可出现烦躁不安;个别手术后病人使用本品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注意观察血压;麻醉镇痛药以外的中枢抑制药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抑制禁用本品。

四、盐酸肾上腺素

盐酸肾上腺素,adrenaline。

【药理作用】为对α受体及β受体均有强大激动作用的拟肾上腺素受体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心脏,加入局部麻醉药液中可延长脊神经阻滞时间等。

【临床应用】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局部应用。给药途径:皮下注

射、心内注射及静脉推注。

【护理注意事项】

1.剂量过大可产生搏动性头痛,血压急剧上升,可诱发脑出血、心律失常,宜严格控制剂量。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糖尿病禁用,老年人慎用。

3.注意密闭遮光储存。

五、异丙肾上腺素又名喘息定,isoprenaline。【药理作用】为β受体激动药,对β1和β2受体均有较强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如下: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

②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状动脉不同程度舒张,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其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变大。③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④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适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2.心脏骤停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如溺水、

电击、手术意外和药物中毒等。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配伍用。

3.房室传导阻滞。

4.抗休克可用于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对中心静脉压高、心排血量低者,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本品。

5.常用给药途径:①支气管哮喘舌下含服,成人,常用量,每次10~15 mg,3次/d,极量,每次20mg,60mg/d;气雾剂吸入,常用量,每次0.1-0.4mg,极量,每次0.4mg,2.4mg/d。重复使用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②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0.5~1mg。

③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采用舌下含片,每次10mg,每4小时1次;三度传导阻滞者,心率<40次/min,可用0.5~1 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300mL缓慢静脉滴注。④抗休克,0.5~1mg加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脉滴注。注意密闭遮光储存。

六、利多卡因又名赛罗卡因,lidocaine。

【药理作用】局部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长1倍,毒性也相应加大。穿透性、扩散性强,主要用于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尚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作用时间短暂,无蓄

积性,并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治疗剂量下血压不降低。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常用给药途径为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局部麻醉常用l%-2%溶液,每次用量不宜超过0.4g。表面麻醉用2%-4%溶液,喷雾或蘸药贴敷,每次不超过100mg;硬膜外阻滞用l%~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5g。治疗心律失常每次静脉推注1-2mg/kg,注射速度可较快。如无效,10~15分钟后可再注射同量1次,同时取100mg,加于5%~10%葡萄糖100~200mL内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100mg/h。注意密闭遮光储存。

【护理注意事项】

1.常见不良反应多与剂量有关,包括头晕、倦怠、语言不清、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及心脏骤停。

2.禁用于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本品过敏者,有癫痫大发作史者,肝功能严重不全者以及休克病人。

3.与美西律、普萘洛尔、奎尼丁等合用时,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窦性停搏。

七、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

【药理作用】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应用】用于胃肠道、肾、胆绞痛,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机磷中毒,阿-斯综合征等,眼科用于散瞳。

给药途径及剂量:①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儿0.03—0.05mg/kg

静脉推注,每15~30分钟1次,2~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即减量或停药。②治疗锑剂引起的阿一斯综合征,发现严重心律失常时,立即静脉推注1~2 mg(5%~25%葡萄糖10~20 mL稀释),同时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1 mg,15~30分钟后视病情改为每3~4小时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1 mg,48小时后如不再发作,可逐渐减量,最后停药。③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与解磷定等合用时,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钟1次;对严重中毒者,每次静脉推注1~2mg,隔15~30分钟1次,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单用时,对轻度中毒者,每次皮下注射0.5~1 mg,隔30~1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