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22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406.33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评价: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 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②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注意: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 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
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制约; ③再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结论: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 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
西方模式(英) 斯大林模式
阅读课本引言和第一自然段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
⑴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 来扼杀,1918年进入艰难的国内战争时期。
⑵ ¾国土被敌人控制,反革命活动猖獗。
⑶经济凋敝,物资极度匮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内忧外患,经济严重匮乏。
(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实现国家工 业化;(1937年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 (3)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 质基础。
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流通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 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物配给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①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行政军事管理 →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4、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特点):在国家掌握 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 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建 设社会主义。
制。
苏维埃体制(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度集权)、一党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制、终身制。 政治协商制度。
的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堂小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 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 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 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 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 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 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2、目的: 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 内容:
(1)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 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 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4)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义务劳动制。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5、评价:
(1)积极: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 正确的。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 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局限:但它违背经济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错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道路 工业
农业 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
经济体制
政治 君主立宪制、 制度 内阁制、两党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17-1924年 1924-1953年 1953-1964年 1964-1982年1985-1991年

第七单元



产新大
主经林
义 政
济 政
模 式
策策
列 宁
斯 大 林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改 革
解体








巴源自文库





——《大国崛起》
斯大林模式的背景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底苏联建立(当时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
(2)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地 位确立。 (3)苏联还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 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还极其落后。
1922年苏联成立
1922年年底,各俄 外族罗 高斯 加联 索人邦 联邦
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 俄罗斯联邦
11乌9922克95年年兰加加入入的的有有 1白94哈俄0乌年罗萨兹斯加克别入克的有
上,成立了苏维埃爱塔沙土吉尼库社克亚曼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吉拉立尔脱陶吉维宛斯亚
摩尔多瓦
1940年苏联有15 个加盟共和国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2.定义 :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表现:
⑴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 业提供资金。
⑵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 到集体农庄里(1937年90%农户加入)
⑶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 策的“新”有何表现。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 有制形式存在。
课后作业:
• 1、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和特点? • 2、评价斯大林模式?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的措施。据材料一,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 要意图是什么?
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意图: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过渡。
• 材料二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 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 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 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 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 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 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 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工业
余粮收集制
大中企业全部 收归国有,监 督小企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 税后剩下的由自己支配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 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 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 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1917.11.7
1991.12.21
梅青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 自主学习教案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 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 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 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斯大林模式”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根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 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引起列 宁等人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