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脱硫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13.50 KB
- 文档页数:15
引言在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燃烧和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的损害。
因此,有效的脱硫技术和方案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并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氧化镁的脱硫方案,旨在实现高效、环保的二氧化硫脱除。
一、氧化镁脱硫原理氧化镁(MgO)是一种常见的脱硫剂,其脱硫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吸收和转化:氧化镁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镁。
反应方程式如下:MgO + SO2 -> MgSO32.氧化:硫酸镁进一步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镁和二氧化硫。
反应方程式如下:2MgSO3 + O2 -> 2MgSO4 + SO2通过上述两个步骤,氧化镁能够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镁,从而实现脱硫的效果。
二、氧化镁脱硫方案设计基于氧化镁的脱硫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氧化镁选择选择适合的氧化镁材料很关键。
通常,纯度较高且颗粒度均匀的微细氧化镁粉末是首选。
此外,氧化镁应具备良好的吸收性能和高催化活性。
2. 反应器设计反应器的设计应考虑尽量增大氧化镁与二氧化硫接触的表面积,以提高反应效率。
可采用填充床反应器或浮动床反应器来实现氧化镁与二氧化硫的接触。
3. 控制参数控制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对于脱硫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控制参数包括反应温度、氧化镁质量、反应气体流速等。
一般而言,较高的反应温度和适当的氧化镁质量能够提高脱硫效率。
4. 脱硫效果评估对于氧化镁脱硫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测量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脱硫率等指标来评估脱硫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方案的调整和改进。
三、氧化镁脱硫方案优势与传统的脱硫方法相比,氧化镁脱硫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效性:氧化镁具有很高的吸收性能和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镁,从而实现高效脱硫。
2.环保性:脱硫过程仅产生二氧化硫和硫酸镁,无需额外处理废气,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
氧化镁法脱硫法氧化镁法脱硫法脱去烟气中的硫份。
吸收塔顶部安装有除雾器,用以除去净烟气中携带的细小雾滴。
净烟气经过除雾器降低烟气中的水分后排入烟囱。
粉尘与脏东西附着在除雾器上,会导致除雾器堵塞、系统压损增大,需由除雾器冲洗水泵提供工业水对除雾器进行喷雾清洗。
吸收过程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Mg(OH)2 + SO2 → MgSO3 + H2OMgSO3 + SO2 + H2O → Mg(HSO3)2Mg(HSO3)2 + Mg(OH)2 → 2MgSO3 + 2H2O吸收了硫分的吸收液落入吸收塔底,吸收塔底部主要为氧化、循环过程。
氧化过程由曝气鼓风机向塔底浆液内强制提供大量压缩空气,使得造成化学需氧量的MgSO3氧化成MgSO4。
这个阶段化学反应如下:MgSO3 + 1/2O2 → MgSO4Mg(HSO3)2 + 1/2O2 → MgSO4 + H2SO3H2SO3 + Mg(OH)2 → MgSO3 + 2H2OMgSO3 + 1/2O2 → MgSO4循环过程是将落入塔底的吸收液经浆液循环泵重新输送至吸收塔上部吸收区。
塔底吸收液pH由自动喷注的20 %氢氧化镁浆液调整,而且与酸碱计连锁控制。
当塔底浆液pH低于设定值时,氢氧化镁浆液通过输送泵自动补充到吸收塔底,在塔底搅拌器的作用下使浆液混合均匀,至pH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补充氢氧化镁浆液。
20 %氢氧化镁溶液由氧化镁粉加热水熟化产生,或直接使用氢氧化镁,因为氧化镁粉不纯,而且氢氧化镁溶解度很低,就使得熟化后的浆液非常易于沉积,因此搅拌机与氢氧化镁溶液输送泵必须连续运转,避免管线与吸收塔底部产生沉淀。
2镁法脱硫优点编辑技术成熟氧化镁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度仅次于钙法的脱硫工艺,氧化镁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其中在日本已经应用了100多个项目,台湾的电站95%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
氧化脱硫原理
氧化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燃烧过
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氧化为硫酸盐,然后通过吸收剂吸收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氧化脱硫主要包括湿法氧化脱硫和干法
氧化脱硫两种方法。
湿法氧化脱硫是指在脱硫过程中,利用氧化剂将二氧化硫气体
氧化为硫酸盐,然后通过吸收剂将硫酸盐吸收,最终形成硫酸或硫
酸盐溶液。
湿法氧化脱硫的关键在于氧化剂的选择和氧化反应的进行。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氢等,而氧化反应则是在一定
的温度、压力和pH条件下进行。
干法氧化脱硫则是在脱硫过程中,利用氧化剂将二氧化硫气体
氧化为硫酸盐,然后通过干法吸收剂将硫酸盐吸收,最终形成硫酸
或硫酸盐固体。
干法氧化脱硫相对于湿法氧化脱硫来说,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但是对氧化剂和吸收剂的要求更高,且硫酸盐的处理
也更为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湿法氧化脱硫和干法氧化脱硫常常结合使用,
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在烟气脱硫系统中,氧化剂的选择、氧化
反应的控制、吸收剂的性能等都是影响氧化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
同时,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也需要对脱硫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以保证脱硫效果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氧化脱硫是一种有效的烟气脱硫方法,通过将二氧
化硫气体氧化为硫酸盐,再利用吸收剂将其吸收,从而达到脱硫的
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湿法氧化脱硫和干法氧化脱硫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同时,对脱硫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保证
脱硫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够对氧化脱硫原理有所了解,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湿式氧化法脱硫技术是国内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脱硫方法之一,故名思义它是用稀碱液吸收气相中的H2S,在吸收H2S的液相中由于氧化催化剂的作用,将H2S氧化为元素硫并分离回收。
因此该技术包括H2S吸收,氧化和硫回收。
和其它的化学和物理方法相比:(1)该法适用原料气中H2S含量低(<20g/Nm3),CO2含量较高工况,即适用于煤气和焦炉气等的脱硫。
国内目前已有几百套生产装置在运行。
(2)本技术的特点是可将H2S直接氧化为单质硫,不需要专门设置诸为克劳斯硫回收装置,流程短,操作简便。
(3)该技术总的硫回收率(80%~85%),高于其它配套克劳斯硫回收的方法。
(4)溶液的硫容量低和付产少量副盐是该技术的弊病。
硫容量低使公用工程费用在脱硫成本中占50%以上,少量副盐使碱的耗量上升,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这些局限性也正是该技术面临的攻关课题。
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化肥工业蓬勃发展时期,也是国内湿式氧化法脱硫技术快速工业化的年代,近千套的小合成氨厂是方便开发新技术的生产试验基地,那时除对传统的ADA和醇胺法进行深入研究外,当时有代表性的方法有,栲胶法,FD法,茶酚法和EDFA法等均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伴随市场经济和环保法规的建立,到目前为止,优胜劣汰,现存的有明显技术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典型代表有络合催化和酚醌催化两大类。
随着时间的迁移,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是改良ADA和氨水液相法,80年代末至90年代为栲胶法和PDS,最近几年,888异军突起,市场占据率顿然上升。
以往湿式氧化法脱硫技术主要运用于煤气粗脱硫,近几年来,他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展,目前已推广到变换气和焦炉气脱硫,尿素生产中CO2,低温甲醇洗尾气,变压吸附脱碳尾气等高浓度CO2气体的脱硫。
随着我国化肥、甲醇等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该领域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高硫煤进入了化工原料市场,使煤气中H2S含量由原先(1~3)g/Nm3),上升到(3~5)g/Nm3或更高。
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进展一、简述伴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油气、生物质以及煤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排放的硫化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还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油品升级和清洁能源利用的过程中,硫含量的降低变得尤为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杂多酸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固体酸催化剂,在催化氧化脱硫领域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
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杂多酸能够有效地促使有机硫化物进行氧化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易于去除的二氧化硫或硫酸盐,实现对燃料中的硫含量的有效控制。
本文将对近年来杂多酸催化剂在催化氧化脱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1. 硫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硫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燃煤和工业过程产生的硫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形成酸雨、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
硫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硫污染,各国政府和企业正逐步提高对硫排放的监管力度。
脱硫技术作为减少硫排放的关键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杂多酸催化剂在脱硫反应中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热点。
借助杂多酸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硫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本文将对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硫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及杂多酸催化剂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
2. 排放污染的挑战与硫氧化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硫氧化物(SOx),已成为环境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
硫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有色重金属冶炼、矿石加工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尾气。
这些含硫气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传统的硫氧化物处理方法如催化转化、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在处理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氧化脱硫原理
氧化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酯,达到去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氧化脱硫原理主要包括催化氧化和非催化氧化两种方式。
首先,催化氧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盐或硫酸酯。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氧化铝、氧化钛等,它们能够促进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加速二氧化硫的氧化过程。
催化氧化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适用于高温烟气的脱硫。
其次,非催化氧化是指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烟气中的氧气直接氧化二氧化硫。
这种方式通常应用于低温烟气,因为在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氧化反应。
非催化氧化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低温烟气的脱硫。
无论是催化氧化还是非催化氧化,氧化脱硫的关键在于提高二氧化硫与氧气的接触效率。
为了实现高效的氧化脱硫,通常会采用喷淋塔、旋流塔等装置,将烟气和氧化剂充分混合,促进二氧化硫的氧化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氧化剂的投加量、控制反应温度等方式,优化氧化脱硫的工艺参数,提高脱硫效率。
总的来说,氧化脱硫是一种有效的烟气脱硫技术,通过催化氧化和非催化氧化两种方式,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无害的硫酸盐或硫酸酯,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烟气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氧化脱硫方式,并结合适当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高效、低能耗的脱硫效果。
氧化脱硫原理
氧化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氧化剂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氢钠,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氧化脱硫原理可以分为湿法氧化脱硫和干法氧化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氧化脱硫是将石灰石或石膏悬浮在水中形成石灰乳或石膏浆,然后与烟气进行接触,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盐或硫酸氢钠。
在这个过程中,氧化剂往往是空气中的氧气或者是氧化钙、过氧化氢等化学试剂。
湿法氧化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但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产生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会增加设备和运行成本。
干法氧化脱硫是将氧化剂喷射到烟气中,通过氧化剂与二氧化硫的接触使其氧化成硫酸盐或硫酸氢钠。
干法氧化脱硫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水资源,废水处理成本低,但是脱硫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氧化剂的使用会增加运行成本。
不论是湿法氧化脱硫还是干法氧化脱硫,其原理都是利用氧化剂将二氧化硫氧化成易溶于水的硫酸盐或硫酸氢钠,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烟气的特性和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
合适的氧化脱硫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氧化脱硫是一种成熟的脱硫技术,通过合理选择氧化剂和脱硫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保护环境,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氧化脱硫技术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ASR-2氧化脱硫技术
ASR-2氧化脱硫技术是由Unipure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脱硫技术,此技术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操作条件缓和、不需要氢源、能耗低、无污染排放、能生产超低硫柴油、装置建设灵活等优点,为炼油厂和分销网点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满足油品硫含量要求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此技术能把柴油中的硫含量由7000g/g最终降到5g/g.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来生产超低硫柴油,来作为油品的调和组分,以满足油品加工和销售市场的需要。
目前ASR-2技术正在进行中试和工业实验的设计工作。
其工艺流程如下:含硫柴油与氧化剂及催化剂的水相在反应器内混合,在接近常压和缓和的温度下将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氧化成砜;然后将含有待生催化剂和砜的水相与油相分离后送至再生部分,除去砜并再生催化剂;含有砜的油相送至萃取系统,实现砜和油相分离;由水相和油相得到的砜一起送到处理系统,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尽管ASR-2脱硫技术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得到工业应用,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氧化物的脱除等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
ASR-2技术可以使柴油产品的硫含量达到5g/g,与加氢处理技术柴油产品的硫含量分别为30g/g和15g/g时相比,硫含量和总处理费用要少的多。
因此,如果一些技术性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那么ASR-2氧化脱硫技术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湿法脱硫氧化法--改良ADA 法氧化法脱硫是化学吸收法的一种。
任何一种氧化吸收法都是用碱性溶液脱除酸性气体硫化氢。
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气体中被脱除的硫化氢转变为单体硫,使脱硫液得以再生,同时副产硫磺。
再以空气将还原态的催化剂氧化为氧化态循环使用。
氧化法脱硫过程为:载氧体(氧化态) + H 2S = 载氧体(还原态) + S↓载氧体(还原态) +1/2 O 2=载氧体(氧化态) + H 2O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改良ADA 法)是在碳酸钠溶液中,添加2,6-或2,7-蒽醌二磺酸钠与钒酸盐,脱除H 2S 效果很好,且无毒,目前国内在合成甲醇及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上,较多使用。
NaSO 3SO 3Na OO NaSO 3SO 3Na O O2,6-蒽醌二磺酸钠 2,7-蒽醌二磺酸钠一、反应原理以稀碱液Na 2CO 3为吸收剂,加入ADA 与偏钒酸钠NaVO 3为活性添加剂,脱硫的反应历程由以下五个阶段构成。
(1)吸收。
在pH =8.5~9.2的范围内,以稀碱液吸收硫化氢形成硫化物。
Na 2CO 3 + H 2S → NaHS + NaHCO 3(2)氧化析硫。
在液相中硫氢化物与偏钒酸盐反应,生成还原性焦钒酸盐,并析出元素硫。
2NaHS + 4NaVO 3 + H 2O → Na 2V 4O 9 + 4NaOH + 2S(3)焦钒酸钠氧化。
还原性焦钒酸盐与氧化态的ADA 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 ,而焦钒酸盐则为ADA 所氧化,再生成为偏钒酸盐。
(氧化态)Na 2V 4O 9 + 2ADA + 2NaOH + H 2O → 4NaVO 3 + 2ADA(还原态)(4)碱液再生。
NaOH + NaHCO 3 → Na 2CO 3 + H 2O(5)还原态ADA 为空气氧化再生为氧化态ADA 。
(氧化态) 2ADA + O 2 → 2ADA + 2H 2O(还原态)当气体中有氧、二氧化碳、氰化氢存在时,还可能存在如下副反应:2NaHS + 2O 2 → Na 2S 2O 3 + H 2ONa 2CO 3 + CO 2 + H 2O → 2NaHCO 3Na 2CO 3 + 2HCN → 2NaCN + H 2O +CO 2NaCN + S → NaCNS2NaCNS + 5O 2 → Na 2SO 4 + 2CO 2 + SO 2 + N 2二、工艺条件(1)溶液组成。
氧化镁脱硫技术方案1.干法氧化镁脱硫技术方案:干法氧化镁脱硫技术利用氧化镁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镁,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烟气预处理:通过尘埃除尘设备去除烟气中粉尘颗粒物;(2)氧化剂喷射:在烟气进入脱硫器之前,通过氧化剂喷射设备添加适量的氧气或空气,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氧化为三氧化硫(SO3);(3)氧化剂与氧化镁反应:进一步将氧化剂氧化后的烟气与氧化镁悬浮液充分接触反应,生成硫酸镁(MgSO4);(4)除尘处理:将反应后的气体经由除尘器除去粉尘,得到洁净的烟气。
2.湿法氧化镁脱硫技术方案:湿法氧化镁脱硫技术主要通过将氧化镁与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然后通过水洗的方式脱除硫酸镁。
具体步骤如下:(1)烟气预处理:同样通过尘埃除尘设备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2)除尘处理:使用湿式除尘器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同时减少颗粒物对氧化镁反应的干扰;(3)反应塔中喷液:通过喷液系统将氧化镁悬浮液喷射到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4)洗涤排液:将反应后的烟气通过洗涤塔,通过与洗涤液接触,使硫酸镁溶液与烟气中的硫酸镁以及硫酸铵等形成溶液,并通过排液系统将溶液排出;(5)硫酸镁回收:对脱除的硫酸镁溶液进行沉淀、过滤、结晶等工艺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镁产品;(6)产生废水处理:对湿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包括中和、沉淀、过滤等工艺,以达到达标排放。
总结:氧化镁脱硫技术采用干法或湿法的方式,通过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镁的方法进行脱硫。
干法能够在烟气中喷射氧化剂,使SO2氧化为SO3,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而湿法则通过与烟气接触使硫酸镁溶解,再通过洗涤排液、沉淀过滤等工艺进行脱硫。
两种技术各有优劣,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脱硫工艺方案。
同时,也需要注意废水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湿法脱硫氧化法--改良ADA 法氧化法脱硫是化学吸收法的一种。
任何一种氧化吸收法都是用碱性溶液脱除酸性气体硫化氢。
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气体中被脱除的硫化氢转变为单体硫,使脱硫液得以再生,同时副产硫磺。
再以空气将还原态的催化剂氧化为氧化态循环使用。
氧化法脱硫过程为:载氧体(氧化态) + H 2S = 载氧体(还原态) + S↓载氧体(还原态) +1/2 O 2=载氧体(氧化态) + H 2O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改良ADA 法)是在碳酸钠溶液中,添加2,6-或2,7-蒽醌二磺酸钠与钒酸盐,脱除H 2S 效果很好,且无毒,目前国内在合成甲醇及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上,较多使用。
NaSO 3SO 3Na OO NaSO 3SO 3Na O O2,6-蒽醌二磺酸钠 2,7-蒽醌二磺酸钠一、反应原理以稀碱液Na 2CO 3为吸收剂,加入ADA 与偏钒酸钠NaVO 3为活性添加剂,脱硫的反应历程由以下五个阶段构成。
(1)吸收。
在pH =8.5~9.2的范围内,以稀碱液吸收硫化氢形成硫化物。
Na 2CO 3 + H 2S → NaHS + NaHCO 3(2)氧化析硫。
在液相中硫氢化物与偏钒酸盐反应,生成还原性焦钒酸盐,并析出元素硫。
2NaHS + 4NaVO 3 + H 2O → Na 2V 4O 9 + 4NaOH + 2S(3)焦钒酸钠氧化。
还原性焦钒酸盐与氧化态的ADA 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 ,而焦钒酸盐则为ADA 所氧化,再生成为偏钒酸盐。
(氧化态)Na 2V 4O 9 + 2ADA + 2NaOH + H 2O → 4NaVO 3 + 2ADA(还原态)(4)碱液再生。
NaOH + NaHCO 3 → Na 2CO 3 + H 2O(5)还原态ADA 为空气氧化再生为氧化态ADA 。
(氧化态) 2ADA + O 2 → 2ADA + 2H 2O(还原态)当气体中有氧、二氧化碳、氰化氢存在时,还可能存在如下副反应:2NaHS + 2O 2 → Na 2S 2O 3 + H 2ONa 2CO 3 + CO 2 + H 2O → 2NaHCO 3Na 2CO 3 + 2HCN → 2NaCN + H 2O +CO 2NaCN + S → NaCNS2NaCNS + 5O 2 → Na 2SO 4 + 2CO 2 + SO 2 + N 2二、工艺条件(1)溶液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