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与雨水花园案例收集与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8.86 MB
- 文档页数:20
LID理念下雨水花园的植物设计研究杨潇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成都620000)摘要:雨水花园是LID措施中重要的一项生态措施,其设计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不仅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也需达到良好的景观性。
本文通过研究影响雨水花园植物设计的因素,阐述了雨水花园的植物种类选择原则以及植物设计策略,旨在为雨水花园植物设计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植物配置;景观性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18-0170-01雨水花园是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中层级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的生态滞留设施。
通过其渗透、生物降解的作用,可实现雨水径流收集和净化水污染的作用。
在目前城市用地紧张,绿地缺乏的情况下,雨水花园有着面积不大,造价不高,维护管理简单的明显优势,合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大范围的设计应用。
雨水花园主要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这三部分达到阻挡水流,净化初级雨水的目的。
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设计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观赏意义,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是雨水花园长期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保障。
植物的主要作用有,吸附净化雨水中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N、P污染物;植物根系减少径流和土壤保持;丰富的植物配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义;稳定的植物生境为昆虫鸟类提供栖息地从而形成生态循环系统[1]。
雨水花园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雨水花园洼地竖向结构中土壤含水量。
典型的雨水花园结构是人工挖掘的浅洼地,在竖向空间上可分为池缘、池坡与池底。
土壤含水量受重力影响在雨水花园洼地结构中形成从池缘到池底,由上至下递增的梯度分布格局。
即池底含水量最高,池缘含水量最低或干燥[2]。
②针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植物种类。
通常雨水中带有大量的有机物或重金属离子,对某些植物种类会造成无法生长的情况。
③植物品种之间的关系。
不同品种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会存在一定的种间关系,或互相促进或互相抑制生长。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形成让植物发挥净化吸收污染物,其本身又能良好生长的稳定生态群落。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 LID低影响开发策略本文引自《低影响开发:城市地区设计手册》,该书由阿肯色大学社区设计中心编写于2010年,荣获了当年ASLA 沟通交流类杰出奖。
该书构图优美,通俗易懂。
清晰绚丽,有趣实用,不仅是那些参与城市房地产开发的人员及机构设计的指导手册,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社会大众,以及中小学可续性课程的读本。
现代城市,雨洪,暨暴雨引发的水害,已经成为冲击城市建设的严重自然灾害。
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局限在“管道-水池”传输设施,将雨水通过管道、汇水口、侧石和排水沟进行引导。
缺乏弹性及过量荷载的能力,并且加剧了污染物的扩散。
与此相对,低影响开发(LID)是一种基于生态的雨洪管理方法,倾向于在场地内通过植被处理以软质工程管理雨水。
其目标是采用雨水的渗透、过滤、储存和蒸发方法,维持场地开发前后的水文平衡,将宝贵的生态效益传递到城市中。
低影响开发具有几大优点:一是增加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二是最大限度地使水渗透,减少径流,达到蓄水泄洪的效果;三是建立起健全的分布式水文网络;四是阻止了水体污染物的传播。
下图为低影响开发下社区的发展过程。
低影响开发模式可运用在城市发展的多个领域,包括:建筑、地产、街道和公共空间。
【建筑】建筑的低影响开发以土壤、植物和水为主要搭建要素,配合雨水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设备,将雨洪灾害转变成为可利用的水,达到景观灌溉、建筑灰水乃至饮用水标准。
操作实例见下图。
1径流收集表面 8蓄水池或罐溢流管,连接到灌溉系统或补给地下水的渗水沟 2 位于树木附近有叶片滤网的排水沟9景观灌溉过滤器3有沉积物收集的落水筒连接到地下停水处或直接到蓄水池或罐10 可选择的沙滤 4接到蓄水池或罐的管道,典型的为4英寸11 灌溉和加压泵5 碎片和沉积物拦截,初次冲刷装置 12灌溉系统供水管线6 雨水入口 13 树叶与碎片过滤筐7 检修和维护通道 14 软管水龙头15带有过滤系统的可选择的灰水和饮用水联结【地产】地产主要包括草坪与停车场。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以减少城市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实践。
杭州市作为中国的城市之一,面临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城市洪涝等。
探索基于LID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在雨水花园方面,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初步探讨,为杭州市雨水花园的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LID理论认为雨水应该在城市中保持自然的流动状态,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雨水花园的应用中,应该注重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利用。
可以在雨水花园中设计合理的植被和排水系统,使得雨水可以被植被吸收和蓄存,并逐渐渗入地下水系统,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
LID理论强调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在雨水花园的应用中,应该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少排水系统的使用。
可以通过植被的选取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将雨水花园与市政排水系统相结合,实现雨水的被动排出和利用。
LID理论认为城市应该注重自然的景观和生态保育。
在雨水花园的应用中,应该注重植被的种植和景观设计。
可以选择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高雨水花园的生态功能,并增加其美观性。
LID理论强调社区的参与和科学的管理。
在雨水花园的应用中,应该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管理机制的建立。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居民对雨水花园的认识和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雨水花园的维护和管理。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需要注重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利用、减少排水系统的使用、注重植被的种植和景观设计、加强社区参与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雨水花园的功能和效益,减少城市化对杭州市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技术研究摘要: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本文以大面南岛组团TOD周边1-8号绿地景观工程施工项目为例,进行深入的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技术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LID设施1、前言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成都龙泉驿大面片区内,驿都大道以北,成渝高速以南,是成都东部新城六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为大面南岛组团TOD周边1-8号绿地景观工程。
本项目采用的LID组合设施主要为:干式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
3、海绵城市计算3.1计算目的:为了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的目标,需要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设计调蓄容积的计算。
3.2设计调蓄容积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V=10*H*Ф*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³);H-设计降雨量(mm);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表1调蓄容积计算表通过计算结果得出,本次海绵城市设计总体满足本项目建设要求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的要求。
4、LID组合设施应用4.1设计要求:①景观的设计风格需要和地域特征结合起来,展现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庭院的景观需要和建筑充分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设计特色。
②雨水花园的建造要考虑到施工的复杂性,避免“过剩设计”,造成资源的浪费。
雨水花园的建造是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造价成本低为出发点,要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设计出简洁、实用的庭院景观。
雨水花园植物汇总,喜欢的转起2014-05-07 存到微云收藏雨水花园概念:雨水花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它收集地面和屋顶雨水,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
雨水花园的分类:目前常见的雨水花园可分为二类:一是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一般适用于停车场、广场、道路的周边,处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二是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相对较好的小汇流面积的雨洪,如公共建筑或小区中的屋面雨水、污染较轻的道路雨水、城乡分散的单户庭院径流等。
雨水花园经典案例欣赏:美国波特兰市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页脚内容1雨水引导系统雨水引导系统页脚内容2雨水排放区域塔博尔山中学通过建造雨水湿地花园,来控制雨水排放流经的区域。
运用砾石和植物等元素来降低雨水流速,使雨水完全不进入或低速进入排水系统,从而达到增强城市雨洪控制能力,优化城市水系统。
植物在雨水花园中的重要性雨水花园既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也是装点区域环境的景观系统,因此花园内植物的选择既要具有去污性又要兼顾观赏性。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原则一、要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来选择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
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
但国外在雨水花园的研究、建造和植物选择、培育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材,可以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既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避免物种入侵。
页脚内容3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的植物植物净化水质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发挥相辅相成的降解作用;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雨水花园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利用降雨水资源进行植物生态化的花园。
在城市化进程中,雨水花园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基于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理论,对杭州市的雨水花园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杭州市是一个常年受到降雨影响的城市,雨水花园在这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利用雨水花园系统可以将降雨水资源有效地利用,减少城市径流,降低城市洪涝风险。
根据LID理论,雨水花园可以通过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将雨水循环利用于植物生长和景观美化。
雨水花园还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雨水花园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雨水的收集和储存系统。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将其储存在地下储水池或地表水体中。
其次是雨水的净化系统。
可以利用生物滚筒和植物滞留带等方法,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
最后是雨水的利用系统。
可以将净化后的雨水通过灌溉和喷洒等方式,用于花园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美化。
雨水花园的应用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应将雨水花园纳入整体规划中,合理确定花园的位置和规模。
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利用闲置和空地,将其转化为雨水花园,并结合景观、休闲等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地点进行试点。
可以在小区、公园、学校等人口稠密、绿化欠发达的区域建设雨水花园,以提高绿化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
还可以将雨水花园与其他城市设施相结合,如太阳能发电设备、地下蓄热系统等,形成综合利用的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雨水花园在杭州市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利用雨水资源,可以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完善雨水花园的设计和管理模式,实现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基于低影响(LID)开发理念视角下城市公园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9T01:14:14.55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期作者:肖莉黄妮娜[导读] 我国大约66.7%的城市均存在缺水问题,其中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8.3%。
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降雨量远远大于北方肖莉黄妮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我国大约66.7%的城市均存在缺水问题,其中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8.3%。
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降雨量远远大于北方。
一旦暴雨侵袭,雨水不能及时下渗、储蓄、顺利排到市政管网导致城市路面大量积水。
而雨季过后缺水问题严重,这种旱涝矛盾急需得到解决。
这种即缺水又内涝的矛盾,引起了作者对雨洪管理的思考。
本人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案例比较,研究了传统公园与低影响开发模式下的公园在雨洪管理方面的优劣。
【关键词】:低影响(LID);城市公园;雨水利用【引言】:本课题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结合雨水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在城市公园物质空间上从雨水资源化、控制雨水径流、水环境修复、城市精神构建四个方面对城市复杂的水环境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一、LID开发理念下城市公园雨水利用问题给出的应对策略1.1雨水资源化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我们没有把雨水作为一种资源,而是直接把它当成废水直接排入到市政管网线。
这是一种不太科学的做法,直接破坏了自然水循环系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在雨水形成径流的初期,在公园设置储水池、雨水罐、湿塘等低影响储存设施。
这个阶段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我们可以采用物理、生物、初期雨水弃流等方法对雨水水质进行处理。
这些被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公园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比如:环卫用水、公园冲厕、浇灌用水等。
1.2控制雨水径流控制雨水径流是城市排水的核心问题。
控制城市径流问题一般是从雨水径流洪峰、雨水径流总量、雨水径流污染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雨水径流洪峰:降雨时,植被截留雨水、土层渗透,当土层颗粒含水量达到最高值时,降雨量形成了地表径流。
lid雨水lid雨水【篇一:对lid的理解及关于其的应用与改进(胡松华)】一、 lid 低影响开发技术lid英文的全称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lid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
二、我对校内排水系统的一些认识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内排水系统向来广为诟病,几乎每年都会有水淹紫菘、水淹韵院的消息,更有“爱她就带她来华科看海”的恶搞。
就在今年11月底,暴雨过后,从韵院寝室到东九的道路再次被水淹没。
收集几张图片见下:由此,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内排水系统可见一斑。
而随便在校内一走,问题之多,显而易见。
可以引用陈老师上课说的那段话来解释,十分形象贴切:“城市街面和建筑物屋面采用水泥或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使得降雨形成径流,排入排水系统或进入天然水体,减少在源头被土地吸收的水量。
初期雨水径流含有大量垃圾、泥沙和其它污染物;在暴雨时,传统道路排水设施条件下,初期雨水会造成排水管道淤积,同时,污染水体。
暴雨径流流速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流失,还会引发洪水,冲刷河岸,破坏生境;更不用说,造成城区渍水,影响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
”三、我对校内引用lid的想法与建议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我看到了一则消息:我校环境学院副教授任拥政和他的学生曾发明过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雨水口。
新型雨水口专门设计了一个布满孔洞和小槽的雨水斗。
当裹挟着泥沙和各种沉积物的雨水流经这个特殊设计的雨水斗时,体积较大的垃圾会被阻挡,过滤后的雨水则通过雨水斗上的孔或槽,流入雨水管道。
雨水口上大小不一的孔洞可以让雨水迅速流过,使雨水斗不存积水,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一、主要概念界定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的意思是低影响开发,LID 技术是对暴雨进行管理和对污染进行处理的技术。
LID技术和传统的技术不同,它是通过控制源头来减少雨水的污染,从而做到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让地区的生态发展更加自然,让水的发展更加接近原始化。
二、LID技术概述1.人工湿地。
由人创造形成的湿地即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处理达到对环境保护和对水的处理的效果①。
由于人工湿地的净水效果好,并且不需要大型设备所以在近年来也被较多的应用于景观设计当中。
2.雨水再生系统。
雨水再生系统包括雨水池。
水池可组合成功能单一的PP模块水池或储存用水和渗透力较好的双重功能水池。
雨水池,是用塑料模块作为储水单元的储水池,水池内设有清洗设施,是一个可以拆卸的水池,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雨水池可以被拆掉也可以自行安装,这样让雨水池可以回收使用,并且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节约,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3.生态滞留草沟。
生态滞留草沟是指地面上的像水沟一样的排水系统,并且在上面有植被的种植,美化效果好。
在草沟的底部有排水道,并且设立了土壤改造过后的过滤面。
它的理念可以和雨水再生系统结合利用,可以提供良好的可回用雨水。
生态滞留草沟有干草沟和湿草沟的分别。
生态滞留草沟常建设在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旁。
4.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
是是一种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对雨水的利用,雨水净化的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同时去除污染物②。
雨水透过植物再进入到泥土里,从而得到净化。
它的效果可以涵养地下水,还能让它作为城市用水,大量的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5.可渗透路面。
可渗透路面是在透水性好、具有高空隙的人工材料铺设的地面上建造的③。
雨水通过可以同过水的路面的表层和基层加上它们的储水能力进入路面,可以补充水,同时在地面上雨水的量也得到减少。
透水性路面可以常应用在城市区域内的大量地面上,如停车场、广场等。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水排放导致了水质恶化、洪涝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理论被提出,它提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雨水径流,保护水资源和改善周边环境。
作为低影响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雨水花园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杭州市的雨水花园为例,探讨其在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应用初探。
一、雨水花园的概念及作用雨水花园是指将城市雨水通过表面渗漏或者植物蒸腾等方式延缓和减少雨水径流,达到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的一种绿色生态景观设施。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土壤和适当的建筑构件等元素,具有高效的雨水滞留、净化、蒸发和蒸腾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城市雨水径流问题,减轻城市雨水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三、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的优势1. 生态环境效益:雨水花园可以将城市雨水利用自然过滤和植物蒸腾的方式净化,提高水质;花园的绿化植被可以增加氧气的释放,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浓度,改善周边环境。
2. 水资源利用效益:雨水花园通过集雨、净化和蓄水等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满足城市绿化用水、冲洗用水等需求,降低城市的用水压力。
3. 水文循环效益:雨水花园可以大大减缓雨水的径流速度,延长雨水对土壤的滞留时间,有效调节城市水文循环,减少城市径流排放。
4. 城市景观效益:雨水花园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景观,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美感,增加了市民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四、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存在的问题1. 应用范围有限:目前杭州市雨水花园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市区的重点地段和政府示范项目上,还未在城市的各个区县得到普遍的应用。
2. 设计标准不统一:由于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植被种类等因素,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导致了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
基于LID技术的城市雨水利用与管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水管理问题。
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给城市带来了洪涝、水质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基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雨水利用与管理措施。
LID技术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管理方式。
它通过模拟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将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以减少城市雨水径流量和改善水质。
这种技术的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土地的硬化程度,使雨水能够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地下水资源。
在城市雨水利用与管理中,LID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是雨水收集和储存。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洗马路、浇灌绿化等非饮用用途。
其次是雨水净化。
通过建设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提高雨水的质量。
最后是雨水利用。
通过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充水等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LID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会导致大量的雨水径流,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容易引发洪涝。
而LID技术可以通过雨水的收集和渗透,减少雨水径流量,降低洪涝的风险。
其次,LID技术可以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城市用水压力。
此外,LID技术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建设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然而,L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目前,LID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雨水的收集和储存技术、雨水的净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其次是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为了推广LID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城市采用LID技术,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政策支持。
101ART HISTORY AND THEORIESNORTHERN ART 2019 08摘 要:本文以农田、道路、乡村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雨水规划利用,对农村水源进行净化再利用,促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完善。
乡村雨水资源流失,污染严重,“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乡村景观设计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主要关注乡村地形和环境,对优化雨水生态、结合利用储蓄水沟形成生态水循环、建设乡村居住区屋顶花园、改造景观生态菜园、改造透水庭院等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技术与设计的巧妙结合,实现乡村雨水收集、径流减缓、净化与下渗、农业应用等景观设计,满足住户生活用水与绿化浇灌的需要,同时提升乡村景观环境质量。
通过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的景观设计,彰显乡村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乡村景观;透水庭院一、项目概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的概念在20世纪末就已经有了,加拿大和美国将LID定义为利用土地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法来管理雨水径流,强调现场保护和利用原位自然特性保护水质,用来控制暴雨和利用暴雨所产生的过量雨水,让水资源达到循环的目的。
[1]低影响开发主要通过屋顶绿化、植被浅沟等措施来恢复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系统,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图1)。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量工厂的出现,自然环境被破坏。
保护环境,包括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和利用,成为各地区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合理利用雨水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特别在乡村地区,那里旱季雨水量少,乡村中的雨水资源流失、污染。
我国大部分城市为缺水型城市,利用雨水渗透可补充地下水,经过净化的雨水,既可减轻地表径流对城市水体的污染,还可作为城市景观水体、生活杂用水的补充水源,达到节约新鲜水源的目的。
(一)范香店现状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乡村环境治理仍是环境景观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居民生活垃圾污水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的解决,导致雨水等自然资源流失、污染,大量雨水缓缓流入乡村泥潭中,或是堆积在积水较多的泥坑里,给村落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基于LID的雨水径流模型应用研究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开发(LID)在城市雨水径流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
基于LID的雨水径流模型的开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SWMM 基本模型,建立了南昌市的雨水径流模型,并验证了其适用性,为该地区雨水径流模型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模型;引言:本项U对象为江西南昌城泰朝阳新城某地块(在建),建设用地位于江西省南吕市朝阳新城老洲街以北,云飞路以南,兰宫路以西,滨江辅路以东。
项U南面为老洲街,隔老洲街为正御湾小区,东面为兰宫路,隔兰宫路为朝阳农场安置房小区,北面为云飞路,隔云飞路为水利厅项目地块,西面为滨江辅路。
用地面积为27860 m2,总建筑面积124920 m2,包含4栋高层住宅建筑和1栋二层商业, 其中住宅面积为94860 m2,商业1950 m2,建筑密度为13.76%,绿地率为36.97%,住宅总户数为709户,地下建筑面积为22422 m2。
(以上数据来源:业主单位)排水釆用雨污分流,地下室废水经水泵提升至室外。
屋面雨水重力流排放,汽车坡道雨水经排水泵提升后排出,空调冷凝水间接排放。
雨水经雨水口进入地下管网,项目未设置生活热水系统。
1 •模型参数的律定模型中的固定参数通过基础资料提取或者进行计算直接输入,其它无法直接获得的参数通过国内相关文献的调硏确定初值,再利用真实监测数据通过率定来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以使模型的输出值与真实测定数据尽可能地吻合。
在SWMM中,当用户增加一个指定类型的LID对象到相应子汇水区域中时,通常需要通过编辑设定LID中每个相关图层的参数(例如卑度、体积和暗渠排水管线特性等),设定参数之后,通过对LID调控属性的编辑可以使这些对象以任意尺寸被设定。
LID在模型中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两种:(1)将LID措施设置为独立的子汇水区,即将LID措施完全铺满整个子汇水区,通过土壤、渗透性、面积比等参数设置来表示子汇水区域的LID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