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 united 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概括为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 united 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概括为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统一战线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发展壮大成为爱国统一战线。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性质的争论
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使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和统一祖国的中心工作服务,1979年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会议召开之前,中央统战部派出调查组到上海、浙江等地,就三十年来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等理论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统战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见》(简称《意见稿》),中央统战部部务会议于1979年3月对《意见稿》进行了深入讨论。
讨论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双方相持不下。
全省统一战线知识竞赛试题(共120题,《河北日报》, 《相知网》, 《河北统战动态》公开发布)一, 单项选择题1, 自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中共中央已召开过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是于()召开的。
A, 1990年6月 B, 1993年11月C, 1999年12月 D, 2000年12月2, ()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
A, 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B, 广泛团结, 发扬民主C,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D, 长期共存, 相互监督3,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探讨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定了建立()的方针。
A, 民主联合战线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 第一次国共合作 D, 第二次国共合作4,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结成了()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成功创建了有利的条件。
A, 反帝反封建B, 民主主义C, 抗日民族 D, 反法西斯5, 1944年,中央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领导统一战线工作,部长由彭真兼任。
1948年8月,中央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由()担当。
A, 李大章 B, 李维汉 C, 乌兰夫 D, 杨静仁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性质。
A, 政协组织法 B, 政府组织法C, 国家宪法 D, 临时宪法7, 《团结报》的主办单位是:()A, 民盟中央 B, 民建中央 C, 民革中央 D, 民进中央8, 我国的国体是()。
A,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 民革中央的第一届主席是()。
A, 宋庆龄 B, 李济深 C, 何香凝 D, 黄炎培10,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A, 1944年 9 月 B, 1947年 10月C, 1941年 3月 D, 1942年 9月11,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简称是()。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一.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了解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三.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五.总结指导老师:学号:姓名:□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united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根据邓小平理论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5)性质:邓小平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为什么坚持,也就是它的意义,作用,或者目的了。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的联盟。
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个是同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1979年召开的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8个方面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1981年召开的第15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10个方面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2000年召开的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又把统战工作范围概括为12个方面: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
2006年7月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把统一战线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为15个方面,主要包括:(1)各民主党派成员;(2)无党派人士;(3)党外知识分子;(4)少数民族人士;(5)宗教界人士;(6)非公有制经济人士;(7)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8)中介组织从业人员;(9)自由职业人员;(10)原工商业者;(11)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眷属;(12)香港同胞、澳门同胞;(13)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14)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15)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
2015年9月22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是:⑴民主党派成员;⑵无党派人士;⑶党外知识分子;⑷少数民族人士;⑸宗教界人士;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⑻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⑼香港同胞、澳门同胞;⑽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⑾华侨、归侨及侨眷;⑿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
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
2018年3月,宪法修正案在第三十三条、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年迈时B、遭受重大疾病时C、遭受自然灾害时D、丧失劳动能力时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得分:2分2.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年通过的。
A、1949B、1954C、1978D、1982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D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B、新阶段C、新征程D、新时代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环境权B、平等权C、出版自由D、受教育权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实行主席负责制B、每届任期及全国人大相同C、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D、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6.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B7.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A、民法B、行政法C、宪法D、监督法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8.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9.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富强民主文明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强大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C10.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统战知识:什么是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两个范围联盟,是指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团结全体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阶级联盟,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阶级状况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内部结构也随之变化,由过去的阶级联盟转变为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队伍空前壮大,领导地位加强;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工农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国内各民族早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的平等团结、互相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中不同宗教的民主人士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支持祖国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根据以上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邓小平作出结论: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9月1日,中央政治局听取了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讨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区别等问题。
邓小平在听取统战部汇报后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爱国者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包括蒋经国在内,只要台湾归回祖国,他就是做了爱国的事。
我国统一战线包括以下阶段:
1、国民革命时期
国共统一战线: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2、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
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4、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
5、改革开放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爱国统一战线。
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章宪法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V)3.参加社会劳动、受教育和获得物质帮助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x)4.联系群众并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法治、精简和效率、制都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x)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都属于对特别行政区直接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
(X)6.全国人大授权特别行政区护照基本法规定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以及军队控制权。
(X)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若不参加劳动,国家可采取手段强制其参加劳动。
(X)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权具有收益权属性。
(,)9.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0.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国宪法》。
(X)11.根据《宪法》规定,焙姻、家庭、女人、老人和儿童受国家保护,这属于对特定主体的保护畴。
(X)12.国旗上的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
(X)1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党委要依法决策、完善党法规体系,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V)14.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X)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7.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读书笔记一、统一战线的内涵与重要性。
1. 内涵。
-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在我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
-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阶层。
这种联盟是基于当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
2. 重要性。
- 从历史角度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革命势力的迅速发展。
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吸引海外侨胞投资,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1924 - 1927年)- 背景:当时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其他革命力量。
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也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愿望,并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 建立过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成果:国共合作建立后,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开展了北伐战争,迅速击溃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爱国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这重要内容之一。
庇护权,也叫“政治避难权”,或叫“居留权”。
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进人该国居留,或已进人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
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保护下,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不成文宪法:是指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法院判例形式出现的宪法。
差额选举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名额的数目的选举。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
成文宪法成文宪法一般由单一或者几个法律文件构成,也就是具有统一书面文字形式的宪法典。
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宫是言论自由的延伸,比言论自由有更深更广的影响。
单一制:就是由若干个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结构形式。
地方国家机关:就是按照区划所设立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总称。
地方制度:是指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等法律政策惯例的总称。
地方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单一制国家内部作为局部的地方与作为整体的中央之间的关系。
多党制:多党制是指在一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而只能靠选举时的一时获胜或与其它政党结成联盟来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制度。
复合制:就是以几个一定独立性的单位组成的各种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
刚性宪法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修改程序严于法律的宪法。
公民: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权利: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某种,以实现某种权利或者愿望。
公民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该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某种社会责任。
统战知识测试题统战知识网上测试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
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
3、《条例》的颁布,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
4、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5、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8、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9、统战工作要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
10、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
1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12、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3、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学院。
14、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
15、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争取人心。
16、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民盟的全称是中国民主同盟。
18、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员以经济界人士为主。
19、中国民主促进会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
20、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于1930年。
21、九三学社最初是“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一历史性日子,改称为九三学社。
22、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1947年“二·二八”台湾人民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为继续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斗争而成立的一个政治团体。
23、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
24、我国有五大宗教,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7个。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统战理论知识》学习材料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第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
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个离不开”)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大团结、大联合。
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当前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重点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
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性人士。
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四个服务”)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
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二是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三是坚持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
四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五是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六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七是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
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四条标准”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区“学宪法、尊宪法做新时代好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高中)学校: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2年12月4日B、1988年4月12日C、1993年3月15日D、2004年3月14日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
A、对价B、赔偿C、补偿D、抚慰3、我国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民主集中制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行政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审判机关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民主集中制原则B、集体讨论原则C、议行合一原则D、发扬民主原则7、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出生在我国的人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D、年满18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8、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
A、10月4日B、10月10日C、12月4日D、12月10日9、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行政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审判机关10、国家倡导(),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科学的世界观C、正确的人生观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现行宪法规定,任何()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A、国家机关B、社会团体C、个人D、企业2、下列哪些属于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劳动的权利和义务B、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休息的权利D、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下列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参考答案: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1889时事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