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1)
- 格式:pdf
- 大小:191.30 KB
- 文档页数:9
武汉大学考研——微生物学宝典胜利的考研之战考研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终于以胜利而告终,我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下来有一些日子了,可是每当我再次拿起它时内心还是激动不已,深深的为自己能够考上哈工大而骄傲和自豪,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还是以最理想的结果报答了我。
选择考研,我不知道你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逃避工作,还是觉得自己更适合科研,抑或是觉得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实在是有必要读研,比别人拥有更好的平台机会。
我当时是觉得,如果不考研的话,我很可能毕了业之后就会从事一个跟我本科的方向:生物化学,完全没有关系的工作,那我的大学学习生活就完全没有了意义。
我希望在这个环境工程专业的领域,继续深造下去,成为一个环境方面的人才,为培养我的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而且我确确实实想实现我的985高校梦。
不管你选择考研的理由是什么,都希望你好好的考虑清楚,然后下定决心,坚持到顺利考上你理想中大学的那一刻。
只有为它努力奋斗过后你才会真正的体会到成功那一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记得我是从5月开始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些时间比较靠后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不用担心焦虑,认真复习一定来得及。
暑假的时候我与舍友一起租了房子,早上七点左右开始学习,晚上大约十点半结束学习。
这段时间,大家起早贪黑不到六点就开始,晚上到十一二点才结束,当然,前期复习时要劳逸结合,注重身体,这样后期才有更好地复习劲头。
所以我要给大家一个建议,考研过程中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非常重要,可以互相监督,可以一起讨论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共同进步,去年我们一起复习考研的几个人最后都取得了成功,有去中科院动物所的,有去厦大的还有考上华师的。
而且研友也不一定只是说你们一个学校一起去图书馆复习的,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的研友也可以是在一个考研群里大家共享资源和讨论问题的同学们,去年九月底也就是在我到处寻找交大历年考研真题的过程中,偶然一个机会加入了学姐建的一个交大生物学考研群,在群里我们会共享历年的真题,在冲刺阶段学姐还会提供历年真题的答案,并且平时我们还会讨论很多专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对最后的初试很有帮助,最后我们群里有很多小伙伴都通过了初试,所以说能加入一个好的组织也十分重要,所以希望大家能积极都能找到一个积极又温暖的组织。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以及植物基因组学等八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了解植物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二)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决定生活周期完成的遗传程序中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环境信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从营养性叶向花器官(萼片)的转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30、器官形成:是指侧生器官从其原基器官特征被决定后到其特定的形态与功能的建成过程。
31、有关花型的研究辐射对称型(拟南芥花)和两侧对称型(金鱼草花).☞金鱼草花腹背对称性:CYC基因和DICH基因参与腹背对称性的建立。
在花分生组织形成早期,CYC基因仅在靠近花序轴的腹面区域表达,而在远轴的背面区域不表达,且这种腹背特异性的表达能够持续到花瓣和雄蕊原基发育的后期。
CYC和DICH导致的腹背对称性不仅表现在花的整体对称性上,且表现在单个花器官的对称性上.32、花瓣的衰老和脱落是内源乙烯所诱导的花瓣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结果。
这种内源乙烯的释放被认为是由受精所引起,最早出现于子房,然后扩散到花瓣.33、雄蕊的形态建成及调控问题34、心皮的形态建成及果实的发育①心皮的形态建成☞心皮是茎端分生组织所形成的最后一类侧生器官.12、无融合生殖的研究与利用①定义: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无须经过受精即可得到种子的自然现象。
②无融合生殖类型:(根据发生时期、部位和方式)A、无配子生殖(diplospory):分为有丝分裂的无配子生殖和减数分裂的无配子生殖;B、无孢子生殖(apospory);(1)EMS诱变.。
....。
.。
.。
.。
EMS诱变法建突变体库(拟南芥) 原理:EMS是一种烷化剂,通过将烷基加到DNA的核苷酸鸟嘌呤上,使DNA 在复制时错误的将G-C碱基对转换为A—T碱基对,因而引起点突变。
诱变步骤:1)取50000——100000粒(1-2克)左右拟南芥种子水中浸泡过夜;2)用0.2%—-0.4%EMS摇动浸泡10-20h;3)倒掉EMS,1NNaOH处理残留EMS;4)用ddH2O洗种20遍,即获M1;5)播种M1种子;6)单株或混合收获M2代种子用于突变体筛选。
第0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2.单克隆抗体二、填空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三、是非题1、20世纪60年代,Nirenberg建立了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
研究结果发现poly(U)指导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poly(G)指导甘氨酸的合成。
(×)四、简答题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3.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4.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5.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6.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三大理论发现和三大技术发明。
7.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8.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9.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
2.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二、填空1.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是非题四、简答题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
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
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
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转录因子又称为热激因子(Heat stress factors,HSFs),有时也称热休克因子,是植物防御反应的中心元件,作为信号传导的终端成分。
热激因子是通过介导热激蛋白或其他热诱导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植物抗逆境胁迫中发挥作用。
因为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非生物逆境,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其中最引起重视的是,体内热激蛋白(Hsp)含量的变化。
热激蛋白的转录表达是通过热激转录因子(Hsfs)结合于热激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的热激元件上,形成转录复合体,促进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
热激转录因子一直是植物学特别是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当植物细胞受到如干旱、低温、机械损伤等逆境后,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热激转录因子(Heat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被激活,进而三聚化。
这些三聚化的热激转录因子磷酸化后转至细胞核中。
这些三聚物与热激蛋白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区的热激元件(Heat shock el-emen,tHSE)特异结合,加速了热激蛋白的转录,提高了胞质中的热激蛋白。
作为分子伴侣,热激蛋白能够稳定蛋白和膜的结构,防止变性蛋白聚合,帮助蛋白再折叠,从而增强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
热激转录因子是热胁迫和其它许多化学物质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末端成分。
它们在细胞质中为单体,处于非活化状态,受到胁迫时,形成三聚体并转入核内结合到相应的热激蛋白启动子的目的序列( HS E),从而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L3。
在真核生物中它们识别热胁迫诱导基因启动子区的一段保守的回文序列,即热激元件( HS Es;5 –AGAAnnT-TCT-3 )。
一旦形成三聚体,便拥有与HSE特异结合并激活基因转录的能力。
在真核生物中,尽管Hsfs 的大小,序列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启动子识别位点的基本结构却相当保守。
Hsfs拥有一个模式结构,即1个保守的N端DNA结合结构域( DB D),1个具有7个疏水重复的寡聚化结构域( HR-A/B),1簇为核定位所必须的碱性氨基酸残基( NIS )和1个酸性的C端激活结构域( AHA)。
植物发育⽣物学植物发育⽣物学复习资料第⼀节植物发育⽣物学概论⼀、植物发育⽣物学1、概述:是从分⼦⽣物学、⽣物化学、细胞⽣物学、解剖学和形态学等不同⽔平上,利⽤多种实验⼿段研究植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发⽣、发育和建成的细胞学和形态学过程及其细胞和分⼦⽣物学机理的科学。
是研究植物⽣长发育及其遗传控制的学科,即研究植物个体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的学科。
⼆、植物的⽣长发育与动物的不同1、植物和动物最早的共同祖先是单细胞的真核⽣物2、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其组成细胞可移动位置,植物的则不能移动,细胞间彼此联结很紧密。
植物外形的形成依赖于不同位置细胞的分裂速度和伸长⽅向的差异3、动物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植物则有。
因此植物细胞死后仍保持⼀定的形态,死细胞和活细胞共同组成植物体。
4、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更容易表现出全能性,容易在⼈⼯培养条件下发育成新的个体。
5、动物胚胎发育完成后⼏乎是全⾯地⽣长,成熟动物体中不在特定部位保留⼲细胞群,不再增加新的器官和组织。
植物则是在特定部位保留有分⽣组织细胞群,形成局部⽣长,⼀⽣中不断形成新的器官和组织。
(1)植物发育是连续的;(2)植物具有⽆限的发育程序6、动物在环境中是可以⾃由移动的,植物则不能主动移动。
7、动物的减数分裂发⽣于形成配⼦体时,只有⼆倍体的动物体,没有单倍体的动物体,因此没有世代交替。
⽽⾼等植物的减数分裂发⽣于形成孢⼦时,既有⼆倍体的体物体,也有单倍体的植物体,两种植物体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
(1)苔藓植物的⽣活史1)苔藓植物——是过渡性的陆⽣植物。
⼩型的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的植物体,具假根;配⼦体发达,孢⼦体寄⽣其上,受精需⽔。
2)苔藓植物⽣活史的特点①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体发达,孢⼦体退化,孢⼦体寄⽣在配⼦体上;②合⼦在颈卵器内发育成下⼀代植物的雏体(胚),称为有胚植物;③孢⼦⾸先萌发形成绿⾊的原丝体(丝状或⽚状),然后再发育形成配⼦体。
(2)蕨类植物的⽣活史1)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草本植物(少数⽊本),有维管系统,孢⼦体发达,配⼦体不发达,能独⽴⽣活;受精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