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考班级质量分析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11 KB
- 文档页数:4
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改进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二、试卷分析:三、典型错题分析:7.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39.47%,考察的是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蓝天白云通过水面成虚像,而在水中的鱼是因为光的折射,从上面看鱼,会看到鱼的虚像,其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此题必须搞清楚这两种光的现象的区分,并能和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所对应。
9.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40.70%,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放大镜成像,此题要在熟记成像规律的基础上解题,观察图片根据成像性质,得出焦距的大小范围,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容易犯错。
10.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52.63%,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中照相机的应用,此题与第九题类似,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像原理可知,用照相机拍摄比原来远的景物时,物距增大,像距需减小,所以需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若改为拍摄人像时,人离镜头越近,即物距越近,像距越远,像越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题目都需要在掌握五条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实行,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较难,学生不容易掌握,并且需要这部分题有畏难心理不知如何下手,主要还是题目训练量不够。
19.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59.21%,考查的是光的折射,需要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认真比较三个图像,并且要理解“或”“与”的区别,并且作答时要严谨表述,将前提条件表述清楚。
第一小题学生容易将前提条件丢掉,第二小题学生不会仔细观察题目说的相同的入射角,不同的折射角,第三小问学生找不到两幅图的不同点或者是与以前做过的和光速相关的题目混合了。
23.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37.5%,考察的是凸透镜成像的作图。
此题考试前训练的较少,讲的并不多,要注意的细节却很重要,故学生错误率较高。
27.错题分析:该题得分率为58.42%,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小铁板向后折,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2)因为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小聪的说法是准确的.(3)用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八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11月5——6日, 八年级275名学生参加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
考试结束后, 各学科教师以”流水“形式进行了阅卷。
二、考试成绩分析:1.这一次期中考试成绩, 总体上比较理想, 个别学生成绩突出。
如: 3班陆锐剑同学总分819分, 满分860。
经过一年的学习, 各科难度已经开始加深, 这名学生还能考到这么高的分数, 实属不易;还有3班的孙兆林784分;5班的孟凡龙776分;2班的张瑞玲765分;1班的李雪晴758分;6班的侯明宇745分, 这些基础和素质非常不错的学生, 需要我们继续好好培养, 保持住这种良好势头。
2.年组前30名各班人数: 1班: 7个;2班: 3个;3班: 9个;4班: 1个;5班: 7个;6班: 3个。
年组31——60: 1班: 1个;2班: 5个;3班: 6个;4班: 3个;5班: 6个;6班: 9个。
以上成绩和名次, 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 好的班级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能骄傲, 继续努力, 其他班级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不要灰心, 继续努力, 希望时刻掌握在自己手中。
学习这种事情, 只要努力, 只用用心, 没有不提高的。
并且现在也不能说明什么, 初三阶段基本上是一个定格。
所以说, 初二这一年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 好的可以更好, 但心思要是不放在学习上, 可能会变得更坏。
这是两级分化的阶段。
希望我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 让他们在青春期时别走下坡路。
这个时期, 咱们帮哪个学生一把, 可能会让他的一生受益, 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也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也包括我在内)说:对于我们来说是四个字:“教育教学”。
我们要在日常课堂中, 教育学生遵守纪律、教学学生先学会做人, 再教给学生知识。
课堂中, 有小动作、有说话、有接话的现象,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需要做正确、方法得当的教育, 在不侮辱、体罚、打骂的前提下, 教育班级中在纪律和学习上的后进生能够遵守纪律, 投入到简单的学习中。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八班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1一、试卷分析1、这份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检验了同学半个学期所学习的三个章节的学问和数学力量,重视基本学问的考查,突出对同学数学素养的考查。
2、试卷由10道选择题8道填空题3道证明题和1道作图题及1道探究题构成,整体分值安排较小。
二、同学状况分析1、同学对学问点的本质理解缺乏,基本功不扎实,学问内化缺乏。
如22、23题涉及到求钝角三角形的高来作三角形面积却下不了手。
17题是对中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是一道难题,可同学没有从图形特点着手处理。
2、审题不清,似懂非懂,对一些变式应用搞不清方向。
如17、23题找不出帮助线。
3、前学后忘,学问没有系统性。
对10、12题用到了外角、对称、简洁旋转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综合解决,同学不能连惯性的使用这些学问点解决,当然这题并不难。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状况分析1、对缺困生的关怀辅导力度不够,成果差距过大(80分左右)。
2、过高的估量了同学的自觉性和学习力量,主动性差,作业、练习照抄严峻,误导了老师的教学。
3、对教材的拓展延长不够,使同学学问不宽,力量熬炼缺乏。
4、同学可供自己支配使用的时间为零,久之便失去了锐气没有了主动性,后果不堪设想。
四、改良措施及目标1、教学逐步走向生本。
转变如今的教学状况,加强老师的“导”的作用,加强基础训练,授同学以“渔”,练真本领。
2、在做好培优扶中的同时加大转困力度,采纳“兵教兵”的方法,提高学习力量,大幅度提高总体成果。
3、更加注意学习“过程”,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尤其是动手解决问题的力量,从而学会学习数学同时引导创新。
4、老师也得有换位意识,也能设身处地的为同学着想一下。
尤其是在一天13节课都没有自习时不要催交作业,提高作业效果。
八班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2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紧急而繁忙的评卷工作也已结束,同学的成果揭晓了,面对同学的成果,感受颇多。
初二(5)班12月月考质量分析一、考试总体情况此次月考,本班40人参加考试,考试总体情况令人担忧。
与期中考试相比,语文、英语平均成绩的排名各退步一个名次,数学虽然进步了一个名次,但依然是最薄弱的科目,平均分与第一名相差21分。
全班最高分庞竣中301.5分,排年级65名,最低分赵子容86分,排年级338名,总分人平209分,排名第4。
年级前一百名3人,庞竣中65名,易子嫣80名,梁沁瑜98名;前二百名12人;三百名之后8人。
与期中考试相比,各个分数段的个人排名都有一点下滑。
二、期中考试、12月月考语数英三科平均分、排名及与年级平均分和第一名的差距表一:期中考试比较科目本班平均分平均分排名年级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差距与第一名的差距语文85.85 4 86.33 -0.48 -2.87数学84.15 6 88.99 -4.84 -10.7英语80.38 3 79.5 +0.88 -1.84表二:12月月考比较科目本班平均分平均分排名年级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差距与第一名的差距语文84.6 5 86.3 -1.7-6.1数学46.4 5 53.7 -7.3-21.42英语78 4 77 +1 -2.89 从以上表格比较可以看出:本班各科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及第一名的差距都在拉大,特别是数学与第一名相差21.42分。
三、12月月考成绩及本期三次考试排名表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总分11月排名期中排名9月排名庞竣中89 104 108.5 301.5 65 33 45 易子嫣101 92 101.5 294.5 80 130 60 梁沁瑜103 73 108.5 284.5 98 100 56 曹桓滔96 84 101.5 281.5 106 128 173 周创维93 81 101 275 118 76 152 钟小燕97 71 103.5 271.5 125 124 88 何文轩95 85 90 270 130 106 89 黄书校96 70 98 264 144 107 134 杨慧茹106 43 104 253 166 196 238 李采月95 51 94.5 240.5 182 236 217 黄科朝91 58 91 240 184 163 165 周家好92 52 95.5 239.5 185 160 179 林靖明97 46 81 224 207 195 202 谭国强89 52 83 224 208 175 141 冯国腾90 59 74.5 223.5 210 172 205 陈大富89.5 60 73.5 223 212 189 253冯思源74 66 80.5 220.5 217 238 223 柯昊76.5 82 60.5 219 221 218 220 张文静90 34 94.5 218.5 224 220 190 李宗兴85.5 53 79 217.5 227 204 207 刘开源78 64 71.5 213.5 231 179 199 林泳君90.5 31 89 210.5 236 259 198 李梦珠84 39 78.5 201.5 249 266 287 黄冠85.5 53 60.5 199 254 230 278 何键晴93 23 79.5 195.5 257 285 276 阮子源88 41 64 193 263 224 264 关颖珊92 8 91 191 271 295 272 谭炫晶89 25 76 190 273 234 216 黄祈标77.5 31 77.5 186 278 261 275 梁辉卓82 22 79 183 282 232 298 莫杏燕76.5 27 75 178.5 288 249 252 关名志78 24 72.5 174.5 290 256 303 黄义培82.5 25 55.5 163 300 241 296 冯俊潮72 25 57 154 304 336 332 梁家铭79 16 54 149 308 321 330 林锦生60 32 51 143 315 327 324 蔡文科57 24 47.5 128.5 323 289 304 哈骏成59 9 51 119 330 328 334 林良锋57 18 42 117 332 331 339 赵子容58 4 24 86 338 318 333从三次考试排名变化可以看出:本期一直在进步的同学有:曹桓滔、杨慧茹、李梦珠、粱家铭。
初二期中考试班级质量分析总结初二期中考试班级质量分析总结「篇一」一转眼,这个学期又过去一半多了。
期中考试也结束了,面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静坐反思,回顾这半个学期来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
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
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我总结反思,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试卷分析: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从答题上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
不能够认真审题。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二、原因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成绩下滑,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期中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
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出现重大危机。
4.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本次期中考试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
教诲处范文之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1)学科成绩政治:年级均分80.1,及格率96.29%,优秀率36%。
总体成绩落差不大。
6~13班试验班之间均别离差较小,最大离差7班政治-2.15分;1~5班以及14~16班,民办一般班之间离差较大,5班-3.74、4班-3.51、16班-3.04、3班-3.36、15班-3.21。
语文:因试卷量大,才能检测要求较高,较月考成绩略有下降。
年级均分93.85,及格率98.5%,优秀率10.67%。
各班级之间,平衡中略有差距。
6~13班试验班之间均最高离差7班-2.22分;民办一般班之间均别离差较大,5班-3.02、16班-2.91、14班-2.79、3班-2.52。
优秀人数:6与13班相差少7人;8、7班较11班分别少8人、7人表扬:1班语文优秀人数已超过试验班6班4人数学:整个试卷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开放性、操作性,综合性强,具有选拔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新课程理念;但根底题所占比重过少,中档、才能题比重偏大,试卷的梯度不够明显,容量大,才能题过多,学生时间紧,特别是26题“圈套题”、“易错题”“苍蝇题”损失沉重。
年级均分73.26,优秀率8.19%,及格率57.81%。
试验班中,9班均分、优秀率达90.4%和23.81%;民办试验班中12班和7班均分较低-6.22和-2.84;民办一般班之间均分落差大,15班落差-16.51,4班-11.44,3班-10.42,14班-10.24。
特别是15、17、18班均分太低,58.93、52.81、49.54。
英语:试卷较难,阅读和缺词填空考察难度大,西校区听力不够明晰,成绩不理想,但试卷有难度,有选拔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才能。
年级均分76.54,及格率66.95%,优秀率6.67%。
试验班13、12、8班进步明显;11班落差较大达-10.65;民办一般班2、1、5、4班成绩均较为理想,但16班、3班落差大分别为-8.42、-7.46。
八年级班级秋季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年级组的统一协调和组织,11月13日~14日进行了2023年秋季学期期中检测工作。
下面我就本次考试总结如下:一、质量检测组织分析检测内容:本次检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道法共8个科目。
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共计800分。
检测试题特点:1.本次检测试题均由科任老师自行命制,包含开学以来学习的全部内容。
2.本次考试旨在了解学生前半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达到查缺补漏,提高成绩得分目的。
二、质量检测结果分析本班共有40人,39人参加本次质量检测。
其中全科优秀学生2人,全科合格学生8人,全科不合格学生4人;全级前10名3人,前40名10人,前100名26人;单科影响优秀生3人,单科影响合格生5人,成绩均处于优秀、及格边缘。
总体而言,及格率较低。
三、存在问题1、从学生的成绩和答题来看(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不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和应用。
主要表现在:语文方面,文言文背诵、翻译,字词识记不够准确,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等;数学方面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定理运用不熟练等;英语方面单词记忆不准确,、语法混用等问题;物理方面公式记忆错误、答题格式不规范;政史地生方面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不到位等。
(2)学生答题习惯草率应付,读题马虎、答非所问;审题不仔细、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答题不全;书写潦草,卷面差乱等现象在解题中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整篇试题空白的现象。
2、从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来看(1)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劲头不足,具体表现在优秀学生目光短浅,没有将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模范带头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后进生躺平思想日趋严重,混天度日成为了一种常态。
(2)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
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会做,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学习方法欠缺,只学不思考,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以致于学习成绩低迷,学习信心丧失。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质量分析一。
试卷分析此次期中考试卷,全卷共有25题,题量适中,但难度偏大,容易题少、中等题偏多。
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8题,16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10题,30分;第三大题包括计算题、分析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等,共5题,56分;全卷满分100分。
试卷分布情况:第十二章内容占30分,第十三章内容占52分,第十四章内容占18分,总分100分。
其中,容易题只有第1、3、7、9、10、11、15、17、18、20(1),共24分,中等题有第2、4、5、6、12、13、14、16、19、20(2)(3)(4)、21、22、23、24,共66分,较难题只有第25题,共8分,超教材要求有8,共2分。
二。
成绩情况请见下表: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第3、5、7小题比较容易,学生基本都能答对;第1、2、4小题答题情况一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及基础不够扎实造成的,如第1题,对无理数的概念掌握不够;第6、8小题得分率较低,由于学生分析能力不够造成。
2.填空题部分:第9、10、11、12、15、17小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第14、16、18小题,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低;第13、19小题答错最多,这两题的解题都需要考虑两种情况,如第15题考察的是完全平方式,正确答案应该有两种情况:,虽然平时的练习也多次强调,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只考虑其中的一种,还有第19题“两根铁棒的长为30、40,想要焊一个直角三角形,则需要第三根铁棒的长为__________.”此题的答案为“50或”,绝大多数的学生只回答“50”,主要原因是学生思考问题不完整。
3.解答题部分:第20、21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由于平时的训练比较足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出错较多的是第20(2)(4)和第21(2)。
第20(2),题目为,学生出错最大的原因是不会判断符号;第(4)小题为分解因式,此题难度较大,要经历三个步骤:先做整理后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运用平方差公式,所以答错很多。
2016—17学年第一学期中考试分析八四班裴欢欢经过两个月在各科老师的努力下,八年级第一学年的期中考试工作已结束,现将考试成绩认真分析如下:一、班级概况八四班共参评65人,从全镇情况来看:入围镇前100名有6名,入围率居全镇第10(倒二);镇前300名有27人,入围率居全镇第8;镇前450名有41人,入围率居全镇第9;镇前650名有59人,入围率居全镇第2。
通过全镇排名不难看出,随着档次的递增,各个层次的人数越来越多,最后一档居全镇第2,也就是说八四班在第一、二档次的人太少,优生数不不足。
从全校情况来看:阶段前100名,我班入围18人;阶段前200名,我班入围33人;阶段前300名,我班入围52人。
就现阶段6个班及各档次平均人数,第二阶段人数处于平均水平,一三档均超出两人。
从各个学科成绩来看,语文全镇第9,数学全镇第8,英语全镇第4,物理全镇第7,生物全镇第10,政治全镇第8,历史全镇第6,地理全镇第7,总评第8。
其中英语,历史这两科考的较好,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四科处于中等档次,生物考的较差,成绩不管好与赖,还需师生的齐心协力,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能有更大的进步。
二、全镇分析三、校内分析四、班级问题1、综合各表,我们班副科较差,并且班里优生数严重不足。
前10名出现偏科现象。
2、班级内学习氛围不浓厚,饭后、自习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自制力。
3、学生问题意识不够强烈,很少有学生会去询问老师问题。
五、计划措施1.自习课各科课代表必须在放学时就把任务写在黑板上,并要提前到教室坐在讲台上督促进入教室的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针对副科,督促各科老师多背书、多落实。
3.对于退步较大的学生或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排座位将其排在第一排,课堂上多关注,注重对他们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以及思想上的鼓励。
4.抓好课堂纪律,继续抓好班风建设,以带动良好的学风。
5.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同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给予适时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