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质量常规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31
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
摘要:
一、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概述
二、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1.纯度
2.净度
3.发芽率
4.水分
正文:
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是我国对水稻种子质量进行规范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它旨在确保种子的品质,从而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水稻种子,提高我国水稻产业的整体水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GB4401.1-1996的规定,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分为两个等级:原种和良种。
原种的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
这意味着,原种的品质必须非常高,杂质和不良种子数量极少,发芽率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种子的生长力和产量潜力。
良种的纯度不低于98.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
相比原种,良种的纯度和净度要求稍低,但仍然要求种子质量优良,发芽率高。
此外,水分也是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
根据规定,原种和良种的水分含量均不应超过14.5%(长城以北可以放宽至16.0%)。
总之,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涵盖了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等多个方面,全面保障了种子的品质和种植效果。
农民在选购水稻种子时,应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种子的优劣,以获得更好的种植收益。
国家玉米种子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 4401.1——1996的规定,玉米种子被分成常规种、自交系、单交种、双交和三交种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种子只有纯度的标准不一样,而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的标准是一样的,具体标准是: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13.0%;纯度标准按四种类型种子分别制订:
1、常规种,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原种的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的纯度不低于97.0%;
2、自交系,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原种的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的纯度不低于99.0%;
3、单交种,分一级种和二级种两个等级,一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8.0%,二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6.0%;
4、双交和三交种,分一级种和二级种两个等级,一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7.0%,二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5.0%。
国家玉米种子质量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家玉米种子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 ——1996的规定,被分成常规种、自交系、单交种、双交和三交种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种子只有纯度的标准不一样,而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的标准是一样的,具体标准是:净度不低于%,发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纯度标准按四种类型种子分别制订:
1、常规种,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原种的纯度不低于%,良种的纯度不低于%;
2、自交系,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原种的纯度不低于%,良种的纯度不低于%;
3、单交种,分一级种和二级种两个等级,一级种的纯度不低于%,二级种的纯度不低于%;
4、双交和三交种,分一级种和二级种两个等级,一级种的纯度不低于%,二级种的纯度不低于%。
Z i x u n t a i种子质量检测一般包括净度、纯度、生活力、活力、抗逆性、损伤等方面,除了采用常规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生体染色等方法以外,在细胞学、形态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还有多种检验方法,对于特定作物类型,有时会得到比较理想的检验效果。
1.化学法不同种类或品种的种子,由于其组织内部化学组成的差异,用特定的化学药物处理后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据此,可将不同种类、品种区分开来。
水稻、高粱、大麦、小麦、大豆、十字花科蔬菜都可采用该法鉴定品种的真实性。
大麦、小麦种子用1%石碳酸溶液浸渍12h(小时)左右再行干燥,根据色泽深浅程度可鉴定出不同品种;取甘蓝、萝卜以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种子各100~200粒,用40%NaOH2~4mL 浸渍2~4h(小时)后(温度保持25~30℃),甘蓝、萝卜分别呈红褐色和橙红色,其它如大白菜、花椰菜、芥菜则呈黄色,据此可区分不同种类;不同高粱品种的种皮里含有不同量的单宁酸,当用漂白水(6%NaClO3KOH1g)浸渍种子后,有的品种变为黑色,有的不变色,借此可区分不同品种。
此外,小麦品种用苯酚、儿茶酚和P-甲苯酚等酚类物质染色,不同高粱品种种子磨碎后加入缓冲液及FeCl3溶液也有不同的颜色反应。
不同大豆品种幼苗用含除草剂—赛克津的Hoagland培养液培养10d(天),待幼苗叶片展开后,根据植株受伤程度可进行鉴别。
水稻采用氯酸钾反应法,根据反应指数也可将不同品种区分开来。
2.空心测定该法主要用于豌豆、豇豆、菜豆等一些豆类种子活力的检测,欧洲一些国家用得较多。
这类种子常由于缺锰或中央细胞坏死,萌发时子叶内出现空心现象,严重时子叶断裂。
豆类种子空心率与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其结果与田间出苗率很一致。
检测时可将种子预先浸种24h(小时),然后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4d(天)后逐粒割开种子子叶,观察统计空心率。
3.高渗发芽法该法适用于多数种子类型。
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常规稻种子质量是种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外观品质:(1)种子的外观应均匀,没有病虫害病斑、机械伤和其他污渍。
(2)种子完整,无裂纹、变形和损伤。
(3)无杂质和异物,如土块、杂草种子等。
(4)外皮光滑,无明显损坏和异味。
2. 纯度:(1)种子纯度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不得含有其他品种的种子。
(2)纯度高,说明种子杂质较少,能够保证较高的种子发芽率和纯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发芽力:(1)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种子胚胎活力的重要指标。
(2)常规稻种子的最低发芽率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要求。
(3)发芽力测试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比如常规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
(4)种子的发芽速度也是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发芽速度快的种子说明其种子质量较好。
4. 每粒千粒重:(1)每粒千粒重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反映出种子的大小和种子内部储备物质的充实程度。
(2)每粒千粒重可以通过称重法来测定,要求每粒千粒重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 真菌、细菌和病毒:(1)常规稻种子应免受重要真菌、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2)种子应通过相关的检测,确保不含有对农作物有害的病原体。
总的来说,常规稻种子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外观品质、纯度、发芽力、每粒千粒重以及真菌、细菌和病毒的检测。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种子才能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潜力,能够帮助农作物实现高产高质量的目标。
种子生产企业和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选择和管理种子,从而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产安全和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管,规范种子市场,从源头上保障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水稻种子质量标准是什么怎样鉴别水稻种子优劣在现代水稻种植中,种子的好坏是能否取得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水稻种子质量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鉴别水稻种子优劣与好坏,供从事水稻种植的朋友们参考!一、水稻种子质量标准是什么水稻种子分常规种、杂交种、制种亲本三类,其质量标准分别是:1、常规种,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
原种的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良种的纯度不低于98.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
2、杂交种,一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8.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二级种的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
3、杂交稻制种亲本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
原种的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良种的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0%。
二、怎么样鉴别水稻种子优劣如何鉴别水稻种子优劣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看整齐度鉴别混有其它稻谷的种子粒型不整齐,谷粒饱满程度也不一样。
2、看谷壳色鉴别良种谷粒颜色应该比较一致,颜色比较鲜亮。
陈种子颜色较暗。
3、种子净度鉴别一般目测种子时无土粒、砂粒,用手插入种子堆或种子袋内,抽出时指缝和手背上没有灰尘等杂质,这时种子的净度一般在97%左右。
4、水分鉴别方法用牙咬,谷粒有破碎声,这时种子的含水量一般在14%左右;若无破碎声或谷粒断面不齐,这时种子的含水量一般高于14%。
5、发芽力鉴别方法发芽力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首要条件,一级良种发芽率应在95%以上,最低也在90%以上。
种子检验学: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农业生产上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扦样: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种子批: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所扦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混合样品:由种子批内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均匀就成为混合样品。
送验样品:送到种子检验机构或检验室供检验用的样品其数量必须满足规定的最低标准。
包衣种子:是泛指采用某种方法将其他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的各种处理的种子。
种子净度: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即样品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例。
完全检验:是指从整个试验样品中找出所有其他植物种子的测定方法。
有限检验:是指从整个是试验样品中限于找出指定种的测定方法。
简化检验:是指用规定的重量较小的部分样品的试验样品全部种类的测定方法。
简化有限检验:是指用规定重量较小的部分样品的试验样品检验指定种的检测方法。
种子发芽:是指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发和发育到一定程度,其幼苗构造表明在田间适宜条件下能进一步生长称为正常的植株。
发芽力: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称之为发芽力。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发芽势: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初次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末次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正常幼苗:是指在良好土壤及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成为正常植株潜力的幼苗。
次生感染的正常幼苗: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身。
硬实:由于不能吸水而在试验末期仍保持坚硬的种子。
新鲜不发芽种子:在发芽试验条件下,既非硬实,又不发芽而保持清洁和坚硬,具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常规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方法
种子发芽率实验室种子质量检测过程中的重点监测项目,相应的标准中军队不同的种子进行发芽绿的规定,发芽率的大小是种子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常规的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一般是按照以下的方法以及步骤来进行试验。
仪器:种子发芽箱、滤纸、镊子、培养皿。
操作方法:
1.制备试样:从检验过净度的好种子中,随机数取4组试样:大粒种子如花生、大豆、玉米和豌豆等,以50粒为一组(50×4);中、小粒种子如稻谷、麦类、粟、菜子等以100粒为一组(100×4)。
2.摆放种子:把种子按组分别摆放在指定的发芽床上,种子发芽床对于种子发芽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发芽过程重要进行慎重选择。
种子间距离按粒长的1~2倍摆放。
摆完后(对砂床可将种子与细砂压平)加盖,但不要妨碍空气流通。
3.标记后送入精密种子发芽箱:在发芽皿上贴标签,注明试样号数、品种名称、试验开始日期。
或只把发芽床编号,另立发芽试验记录。
最后把发芽床送入智能人工气候箱或者是种子发芽箱内,按技术规定的温度和天数进行发芽试验。
4.检查:在发芽试验开始后,除保持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温度外,每天检查一次发芽情况,按规定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截止日期,及时检查正常与不正常的发芽种子,作好记录。
5.将发芽的种子数量以及发芽的天数进行统计,最后进行计算既可。
种子播种品质检验报告篇一:种子播种品质检验报告本次种子播种品质检验报告旨在评估种子的品质并提供相关数据分析。
以下为详细内容:一、检验目的及背景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本次检验旨在对种子进行全面的品质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对种子的外观进行观察和测量,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等方面的检查。
2. 含水率检测:采用快速水分检测仪,测定种子的含水率,以评估其储存状态。
3. 发芽率测试:通过浸水培养、恒温恒湿等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判断其萌发能力。
4. 纯度检验:采用离心沉降法,检测种子中的杂质含量,以评估种子纯度。
5. 营养成分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等。
三、检验结果及分析1. 外观检验结果显示,种子颜色均匀,大小一致,形态完整,未出现明显的损伤或异变,符合优质种子的要求。
2. 含水率检测结果表明,种子的平均含水率为8.5%,处于适宜储存范围内,种子保存良好。
3. 发芽率测试结果显示,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2%,表明种子具有良好的萌发能力,种子处理和包装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4. 纯度检验结果显示,种子中的杂质含量为0.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种子纯度较高。
5. 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8%,脂肪含量为15%,糖类含量为55%,营养成分丰富。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检验结果与分析,本次种子播种品质检验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 种子外观完好,无明显损伤,能够提供良好的种子基础。
2. 种子含水率适宜,保存状态良好,可进行长时间储存。
3. 种子发芽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萌发能力。
4. 种子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在标准范围内。
5. 种子营养成分丰富,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建议:1. 在种子储存和运输环节中,加强对种子外观的保护,避免损伤和异变。
2. 定期对种子含水率进行检测,确保种子的储存状态良好。
种子检验学要点1.四唑染色(1)测定原理: 有生活力的种子活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四唑溶液(无色)被种子活组织吸收后,参与活细胞的还原反应,从脱氢酶接受氢离子,被还原成红色、稳定、不扩散、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臜;DPNH2 + TTC →DPN + TTCH + HCl (辅酶IH2) (四唑) (辅酶I) (甲臜) (氯化氢)(2)测定方法<1>试验样品从净度分析后并经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100粒种子,4次重复。
如果是测定发芽试验末期休眠种子的生活力,则单用发芽试验末期所发现的休眠种子。
<2>染色前的种子准备(预湿、预措):1)种子预湿(方法:①快速水浸预湿:适用于直接浸入水中不会造成组织破裂损伤,不会影响鉴定正确性的种子;②缓慢纸床预湿:适用于直接浸在水中容易破裂和损伤的种子,以及衰弱的种子或过分干燥的种子;③H2O2溶液浸种:为加快种子吸胀、促进酶的活化,缩短预湿时间。
)染色前的种子处理(预措):(方法:①刺穿:对经过预湿的种子或硬实种子,可利用解剖针或解剖刀,刺穿种子的非主要部位,适用于小粒牧草等种子。
②纵切:通过胚中轴和胚乳,纵向切开,使胚的主要构造暴露出来,适用于具有直立胚的大粒禾本科等种子。
③横切:用解剖刀、刀片、弯曲剪子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沿种子非主要组织横向切断。
)2)染色程序:将准备好的100×4种子放入适宜大小的培养皿或烧杯中。
加入适宜浓度的四唑溶液,以淹没种子为度,移置到一定温度的(黑暗或弱光)恒温箱内进行染色反应。
3)一般鉴定原则:<1>凡是胚的主要构造及有关活营养组织染成有光泽的鲜红色,且组织状态正常的,为有生活力种子。
<2>凡是胚的主要构造局部不染色或染成异常的颜色和光泽,并且活营养组织不染色部分已超过1/2,或超过允许范围以及组织软化的,为不正常种子。
<3> 凡是完全不染色或染成无光泽的淡红色或灰白色,且组织已软腐或异常、虫蛀、损伤、腐烂的为死种子。
国家辣椒种子的质量标准
优良辣椒种子在纯度、净度、发芽率、发芽势等方面都有具体标准,表现如下:
①纯度:优良的辣椒种子,不能混有其他品系的种子。
一般的常规用种,甲级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乙级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6%。
②净度:即不混有其他杂物,要求甲级种子中混入的杂物不得超过2%,其他种子和杂草种子不能混入。
乙级种子中杂物不得超过3%,每千克混入的其他种子,不得超过100粒,杂草种子(但不属检疫对象)100粒。
③含水量:优良的辣椒种子应保持较低的含水量,一般在10%左右。
含水量高于14%,不利于保存,严重的会降低发芽率。
④发芽率:甲级种子要求达到90%~98%。
乙级种子要求85%左右。
发芽势:播种后的3~5天,发芽率的百分率要高,以防出芽与生长不齐。
发芽势低于85%的种子不宜采种。
⑤种子颜色亮黄,有光泽,无霉味。
⑥种子饱满充实,不含空瘪粒种子,千粒重应在45克以上,低于此限度不能采种。
农作物种子检验常规误差成因及规避措施作者:刘明毓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0期摘要:主要就农作物种子检验常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成因的剖析,提出有效的应对举措,以减少检验误差、规避检验风险等。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检验;误差;成因;规避措施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1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种子质量的评估方法主要是种子检验。
以科学合理的种子检验减少种子企业销售的不确定性,带来农业生产的丰收,也可提高种植者与经营者的收益,带动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种子检验是基础性工作,其对应的检验要求较高,特别是针对细小的误差都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当前种子检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种子检验效果更为理想,而一些检验误差也不容小觑,需要重点关注与应对。
1 农作物种子检验意义种子作为有生命力的农业生产材料,其质量优劣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
加强种子检验是提升种子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种子检验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检验并不是对种子的直接检验,而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种子检验能及时了解到农作物种子质量情况,筛选出活力不足、纯度退化的种子,减少农业生产风险。
同时能防止假劣种子流入市场,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低的种子规避在种子市场之外。
另一方面,种子检验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对种子的质量检验,可以维护农民权益。
有效的种子检验能使得育种者、种子生产者、经销商、使用者之间保持和谐稳定的关系,构建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好种子市场秩序。
2 农作物种子常规检验误差2.1 扦样误差开展种子检验工作,先要进行扦样,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能减少检验误差。
导致扦样误差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种子批次本身不均匀,另一方面是扦样员对种子批次预估不足,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扦样[1]。
扦样误差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