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人口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6
亚洲的地理特点与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
本文将以亚洲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为主题,结合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地理特点亚洲的地理特点多种多样,包括大陆地形、山脉、水系和气候等方面。
首先,亚洲的大陆地形主要有东南亚的广袤平原和中亚的广袤高原;其次,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贯东南亚的安达曼山脉等;此外,亚洲还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比如黄河、长江、恒河和伏尔加河等,这些河流在历史上对亚洲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亚洲的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二、人口分布亚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主要受限于地理条件、环境资源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亚洲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这些地区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有更多的可耕地和水资源,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其次,亚洲中部地区人口分布相对较稀疏,包括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地,由于气候条件恶劣、缺乏水源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人口较少;此外,亚洲南部地区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孟加拉国等,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热带气候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居住。
三、人口变化趋势亚洲的人口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趋势。
首先,亚洲大部分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于生育率较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其次,亚洲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医疗水平提高导致的,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带来一定压力;此外,亚洲的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既有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流动,也有国际间的人口迁移,这些人口流动将对亚洲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地理特点与人口分布的影响亚洲的地理特点对人口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亚洲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人口稀少;其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有利于人类居住和发展,沿海地区和河流沿岸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此外,地理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例如,地处内陆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概述“一带一路”经济地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概述对于罗斯来说,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 3000 万人口,占全俄领土面积的 75%,蕴藏全俄50%~80% 的重要战略资源。
俄罗斯东部地区堪称“世界上唯一尚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
然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并未托起东部地区的经济腾飞,它的发展至今仍落后于西部地区,导致了俄罗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但必须看到,东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和雄厚的科技力量,这构成了俄罗斯发展创新型经济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基础。
其重要地位正如俄有识之士所指出的,“没有西伯利亚和远东,就没有俄罗斯”。
20 世纪中叶,苏联开启的东部开发战略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后续开发由于受制于国际和国内诸多因素的严重困扰和制约,成效甚微。
东部地区发展的长期滞后,不仅拖累俄罗斯的整体发展,也成为引发经济社会危机的诱因。
俄罗斯在新世纪之初启动新一轮的东部大开发战略,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又是顺应时代及地区形势发展的需要。
东部地区对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可以为俄罗斯经济提供资源保障和出口创汇。
二是实现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俄罗斯东部地区不仅受到俄罗斯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并得到投资,因此该地区成为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开展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热点地区之一,是实现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沿。
这对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
三是东部地区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开发远东联邦区,有利于维护俄罗斯的领土、主权等国家安全。
四是开发东部地区,有利于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普京指出,“俄罗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并将远东地区开发视为整个俄罗斯经济振兴的关键”。
他在 2014 年上海亚信峰会期间强调:“希望中国企业把握机遇,努力将俄罗斯远东地区打造成两国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平台,实现双赢。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资源那么丰富,为啥⼈⼝这么少?原因如此简单俄罗斯是世界上⾯积最⼤的国家,地跨亚欧两个⼤
洲,领⼟战的全球陆地⾯积的⼋分之⼀还要多,它的
东西长达⼀万多公⾥,南北最宽处达4000多公⾥,拥
有如此⼴阔的⼟地,但是俄罗斯⼈⼝却少的可怜,只
有约1.4亿⼈⼝,⼤多数还集中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
的⾯积占四分之三,但是⼈⼝只占总⼈⼝的四分之
⼀。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资源异常丰富,有丰富的⽯油、天然⽓、淡⽔、森林等资源,
但是这⾥⼈烟稀少,很多都是⽆⼈区,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这⾥⽆⼈居住呢?⾸要的原因就
是⼤⾃然的环境太恶劣了。
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处于极寒之地,由于距离北极很近,来⾃北极的寒冷⽓流深刻地影响了
这⾥,这⾥常年低温,只有在夏季,会有短暂的解冻期,此时冻⼟融化,地⾯泥泞,形成了⼤
⽚的沼泽,其余时间地⾯冻⼟⼴布,在这种环境之下,⼈类很难⽣存。
因为⾃然环境恶劣,想要开发西伯利亚地区是⾮常困难的。
因为⽓候严寒,对⼤型机械造成了严峻的考验,即使做好了保暖措施,油箱⾥⾯的油也会凝固成胶状,夏季冻⼟融化,⼜会形成⼤⽚的沼泽地,车辆很容易下陷,因此机械很难在这⾥展开。
此外这⾥交通不便,铁路、公路稀少,纵然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异常,也很难开发出来,加以利⽤,⽣活在这⾥的原住民⼤多过着贫困的⽇⼦,也很少有⼈愿意移居来这⾥,或许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吧。
好了今天就给⼤家介绍的这,下次阿吉会带⼤家去看更有趣的地⽅,喜欢阿吉的欢迎点赞关注评论哟。
祝您⾝体健康,吃嘛嘛⾹!回见。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目前,全球有超过500亿人口的国家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等。
那么,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又是哪个国家呢?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亚洲拥有最多人口(1289万)、欧洲仅有法国一个国家;中东拥有最多人口(461万)。
美国共有8370万人。
中国达到4.5亿,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呢?一、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俄罗斯的人口有1.6亿,是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由于人口基数大,俄罗斯的 GDP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达到15%左右。
2019年,俄罗斯的 GDP约为9.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万亿元),人均 GDP约2.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度高,人均 GDP高达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6万元)的发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位于全球第七大经济体。
其主要领土面积为:西伯利亚面积为224万平方公里、乌拉尔区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
1、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达13.49万平方公里,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主要由北冰洋、太平洋和白令海所组成。
北冰洋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白令海峡的北冰洋海域有约26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的领土。
俄罗斯国土面积与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国之和相当。
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了。
俄罗斯国土面积是美国的6倍,英国的10倍。
按2019年的全球人均 GDP来看应该是日本人的近3倍。
那么俄罗斯有多少人呢?根据2018年联合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俄罗斯有1.6亿的居民(折合9000万)是人类最多的民族之一(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
2、人口构成据统计,俄罗斯人口中,约1/4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和远东地区;1/3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4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北部。
俄罗斯人口数为13600万(2016年),是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为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俄罗斯超过了美国(2019年美国人口占比15.7%)和加拿大(17.6%)这两个排名前两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西伯利亚汗国:位于西伯利亚草原上的一个汗国
本文导读:
西伯利亚汗国总人口为18~20万。
主要民族为鞑靼人及奥斯加克人、沃古尔人、巴什基尔人等。
居民以牧业和农业为主。
北部地区大多数人从事狩猎、驯鹿和养蜂业。
居民掌握金属冶炼技术,能制造各种金属器具。
汗及其下属的诸侯、领主和酋长等构成了国家的统治阶级,广大下层平民是被统治阶级。
汗国内部保留了不少奴隶制残余和原始公社制残余。
封建诸侯、酋长彼此内讧,纷争不已,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16世纪中叶,俄国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进而入侵西伯利亚汗国,以夺取该汗国的毛皮产地并打开与东方进行贸易的通道。
叶吉格尔汗屈服于俄国的压力,于1555年被迫宣布臣服俄国。
沙皇伊凡四世(雷帝)自封为“全西伯利亚的君主”。
1563年库楚姆起兵,推翻了叶吉格尔汗,登上了汗位。
中断了同俄国的君臣关系,停止向俄国输纳贡物,积极组织力量回击俄国的武装挑衅,维护汗国的独立。
1579年俄国封建主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受沙皇之命,招募了一支以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为首领的哥萨克队伍。
1581年9月10日,叶尔马克率840人,向西伯利亚汗国进军。
1582年11月4日俄军战胜库楚姆汗,开进汗国首府。
库楚姆汗逃往南方,组织力量,继续同俄军周旋。
当地人民的抗俄斗争持
续了17年。
1598年,库楚姆汗被害,汗国被俄国灭亡。
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恒星C.行星D.地球下图示意太阳大气表面某类太阳活动(图中白色区域)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该类太阳活动分布在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太阳内部4.该类太阳活动可能导致A.有线电话通信中断B.阿尔卑斯山冰川消失C.极端天气事件减少D.地球出现磁暴现象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演化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
据此完成5~6题。
5.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寒武纪D.中生代侏罗纪6.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C.太古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跳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现存最高跳伞纪录约为4.1万米。
据此完成7~8题。
7.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处在大气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8.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下落过程中A.气压越来越低B.呼吸越来越困难C.温度越来越高D.温度先下降后上升《齐民要术》中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据此完成9~10题。
9.“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10.嘉兴地区的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A.①B.②C.③D.⑤1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与密度关系图。
俄罗斯西伯利亚行政区俄罗斯西伯利亚行政区位于俄罗斯联邦境内,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行政区之一。
该行政区的范围包括了西伯利亚地理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横跨亚洲大陆的东部。
西伯利亚行政区是俄罗斯境内政治和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面积。
西伯利亚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俄罗斯的中央,连接着欧洲和亚洲。
该行政区的面积非常广阔,约占俄罗斯境内的三分之一。
西伯利亚行政区的边界东临太平洋,西界是乌拉尔山脉,南界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北界是北冰洋。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西伯利亚行政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对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西伯利亚行政区的地形多样,包括了大片的平原、高山、丘陵和河流。
西伯利亚行政区最著名的地形特征之一就是贯穿整个地区的西伯利亚平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
此外,该行政区还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山脉,如阿尔泰山脉、萨彦山脉和凯鲁克山脉等。
这些山脉为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壮丽的风景。
西伯利亚行政区的气候条件严酷,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由于该行政区广袤的土地面积和地形多样性,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该行政区大部分地区冬季长达数月,气温极低,而夏季则相对较短,气温较低。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该区域的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西伯利亚行政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使得该行政区成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
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在该行政区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此外,该行政区的森林资源也极为丰富,为木材加工和纸浆生产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西伯利亚行政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行政区的南部和西部地区。
该行政区的居民主要是俄罗斯族,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如图瓦人、巴什基尔人和塔塔尔人等。
由于该行政区的地域广阔和气候条件恶劣,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地区都是人口稀少的荒凉地带。
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军事工业城市.此外还经常承办国际交易会和展览,那儿有约五十家银行、西伯利亚国内货币交易所、西伯利亚交易展览会、证券交易所,还有超过一百五十家保险和金融公司,四十多家外国公司的办公室;约三百家商店,一千一百二十家餐馆、咖啡店、酒店和二十五家旅馆。
车里雅宾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州建立于1934年1月17日,领土面积为8.79万平方公里。
行政单位数量有24个区、20个州辖市、7个区辖市、32个市镇、236个行政农庄。
州的中心为车里雅宾斯克市(英文:Chelyabinsk;俄文:Челябинская),该市建立于1736年,从莫斯科市至车里雅宾斯克市距离1919公里。
车里雅宾斯克市内有7个区,分别是加里宁区、库尔恰多夫区、列宁区、冶金区、苏维埃区、拖拉机厂区和中央区。
主要城市有:车里雅宾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兹拉托乌斯特市和米阿斯市。
工业里雅宾斯克州主要工业部门有黑色及有色金属冶金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兹拉托乌斯特),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矿业及冶金设备生产、机床、拖拉机、汽车、无轨电车车厢、铁路及农业机器生产),化工工业(生产化肥、合成树脂、油漆),采矿业(开采黑色及有色金属矿、菱镁矿、褐煤、矿物建材),轻工业、食品工业以及建材生产。
此外,还有电力工业,该州有特罗伊茨克、南乌拉尔、车里雅宾斯克国营地区发电站。
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主要工业中心有车里雅宾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兹拉托乌斯特、米阿斯、科佩伊斯克、科尔基诺、特罗伊茨克。
2003年车里雅宾斯克州共有人口3, 573, 700人。
乌法是俄罗斯联邦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首府和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位于乌拉尔山脉西南侧,别拉亚河畔,乌法河和焦马河注入处。
人口106.4万(1985)。
1574年建为要塞。
1586年成为居民点。
17世纪成为中央区与西伯利亚之间重要农牧产品集散地和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现代工业有所发展。
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及其区域分布
俄罗斯人口共有1.4亿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结合其广阔的领土来看,俄联邦又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不到9人/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6人/平方公里)的1/4,可见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容量的潜力是巨大的。
俄罗斯联邦在人口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俄罗斯地理位置分布差异本来就很大,其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居住在这里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亚洲部分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3.5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其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0.1~0.3人。
第二,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大,约为74%,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小,约为26%。
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城市农村人口分布不平衡,也是投资者在分析市场、筹划投资布局时必须注意的因素。
第三,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由于俄罗斯经济的严重衰退、社会和政局的动荡不安,居民对前途的信心不足,也无力抚养或生育孩子,因而出生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死亡率上升。
目前人口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
专家们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
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
不久的将来,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与资源开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第四,俄罗斯联邦人口素质高,尤其是文化素质较高。
这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劳动力条件。
俄罗斯境内主要分布着俄罗斯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有119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82%。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地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选对得1分,共30分。
如图为亚洲各海拔地形所占比重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亚洲各海拔地形占比最大的是()A. 低于200米B. 在200~500米之间C. 在500~2000米之间D. 高于2000米2. 此图反映了亚洲的地形特点是()A. 以平原为主B. 以山地、高原为主C. 地形类型单一D. 各地海拔差异不大【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高低悬殊,据图中图例的分布可得,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500—2000米之间,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2题详解】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图中所示亚洲地形中海拔高度大多在500—2000米之间,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各地海拔差异大,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点睛】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微耕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型机器人和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技术。
在微耕技术方面,日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图左为微型水稻收割机,该微型机器集收割脱粒打包一次成型,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少水稻收获所需的劳动力。
图右为日本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微耕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农业的发展B. 科技水平高C. 耕地面积不足D. 工业的发展4. 微型水稻收割机在日本大力推广的原因是( )①多山地丘陵②靠近太平洋③人口老龄化严重④耕地面积较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3. B4. D 【解析】3题详解】微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技术,微耕机作为一种新型农机,它具有耕作、施肥、除草、 喷药、松土、培土、开沟、播种、覆土等多种功能,微耕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水平高,故B 正确,ACD 错误。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1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2.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较高,位于热带,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适宜,甲为非洲;欧洲海拔较低,气候温和,适合人类居住,多数在低地居住,丙是欧洲。
乙是亚洲,中间高四周低,中间有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低地。
故选D。
2.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故选B。
【答案】1.D 2.B如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B.西北部C.东部D.西南部及南部4.影响图中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水源【解析】3.读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可知,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及南部,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北部的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宜人口居住。
故选:D。
4.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
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
海陆位置、地形和水源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但是影响图中地区(天气寒冷),所以人口分布主要是温度因素,而温度主要由纬度决定,影响图中俄罗斯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纬度。
排除BCD,故选A。
【答案】3.D 4.A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
图一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中P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
图二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
读图,完成5-6题。
西伯利亚人口分布城市位置,人口,风俗及发展
西伯利亚人口萎缩显示了人口密度效益的重要性
俄罗斯远东地区或西伯利亚的人口萎缩显示了人口密度或人口规模效益的重要性。
俄罗斯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面积广大(1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稀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萎缩很厉害,许多村庄废弃了,一些城镇废弃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两个,其一,俄罗斯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妇女生育率比较低,导致俄罗斯已经保持10几年的人口减少现象了(人口萎缩),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也跟着减少。
其二,俄罗斯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俄罗斯欧洲部分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俄罗斯远东地区或西伯利亚地区人口高度稀少,人均收入也不高。
人口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经济发展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均匀导致各地吸引力不均匀,各地吸引力不均匀导致各地人口萎缩程度不均匀。
经济越落后,人口萎缩越严重。
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人口越稀少的地方,人口萎缩就越厉害。
人口稠密的地方,人口萎缩比较小,甚至还可以有所增加。
比如,俄罗斯人口最稠密的莫斯科区域,人口数量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些。
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人口稀少地区人口萎缩更厉害。
这是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萎缩较大的主要原因。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主要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移民,
应该具有返回欧洲的趋势。
在计划经济时代,许多行为不符合最优或最佳效益,这导致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分布大量人口。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逐渐走向最优配置,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合理或缺点逐渐显露出来。
俄罗斯远东地区或西伯利亚地区,虽然人均自然资源很多,但是由于人口分布太稀少,城镇分布太稀少,商业贸易很不方便,导致贸易成本很高,使当地商品缺乏竞争力,导致人们收入较低,生活水平较差,促使人们背井离乡,永久性的抛弃自己的家园(曾经拥有的房子或土地一分钱也卖不了),回归欧洲。
(/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 251081.shtml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废弃图录)俄罗斯远东地区用铁路往莫斯科运输货物或人员,需要一周时间,可以想想成本有多大。
什么商品运输到莫斯科,也变的没有竞争力了,赚钱很难。
赚不到那么多钱,就没有那么多收入。
俄罗斯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内部的贸易也很不方便,这个地域比中国还要大,却只分布了较少的人口,工厂之间的商品交换成本太高了,实在难以发展。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不到2千万,加到一块也没有上海人口多,却分布在比中国还大的范围内,企业之间怎么联系呢?联系成本实在太高。
市场经济是贸易经济,是交易经济,需要交换商品,商品需要移动,移动需要成本。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人口太稀少了,商品的交易成本太高了。
这导致人均纵有在多资源,经济发展依然不快。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
区的经济一般是资源开发性经济结构。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电网,各个居民点一般是单独供电,相对运行成本较高。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电信设施投资也很大,人均投资相对更大。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的道路系统维护成本很大,人均维护成本特别大。
这导致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社会运行成本较大。
西伯利亚或远东地区的居民由于生活成本太高,被迫远走他乡,去人口稠密的欧洲部分谋生。
比较偏僻的居民点或小城镇已经废弃,剩余人口萎缩在亚欧大陆桥沿线或沿海港口城市里。
整个西伯利亚包括了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三个联邦区,总人口3900万左右。
西伯利亚各行政区的人口(万人)(下图)
西伯利亚是过渡闲置,资源并没有破坏,是原始性的荒废,具有可恢复性。
而中国大多数地方是过度开发而导致荒废,使不可恢复的枯竭性荒废。
中国永远不可能达到西伯利亚的荒废程度,至少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趋势估计,一万年之内也不可能。
何况实际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农村家庭的小孩基本上都是两三个以上,人口的实际增长率远远大于公开的数字。
这些整天叫嚷废除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一心要颠覆国家的基本国策,其目的就是破坏国家未来。
西伯利亚各政区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下图)
2 人口
人口约4000万。
俄罗斯人占80%以上,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约占5%,其他有科米人、雅库特人、图瓦人等。
人口沿铁路线分布。
西伯利亚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
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
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
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一种成见,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而实际上西伯利亚是形式多样的。
可根据某些条件将其分为一些区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亚,阿尔泰,图瓦,哈卡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面积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
里,1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0个法国的面积。
去西伯利亚旅行时要小心,西伯利亚女人都会用身体招待旅客,玩完一晚后,女人会要求旅客用自己的小便漱口,肯漱口的话就是贵宾,不肯就是全族的敌人。
用小便漱口换一晚欢愉,值不值得?那就见仁见智。
西伯利亚上面产生过以下的事件或者事故:通古斯大爆炸;古代杀手:西伯利亚地盾;火鹰巢;北极点正向西伯利亚地区移动;世界上最大的地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