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
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简介【10个字左右】中国是一个科学发展迅猛的国家,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下面是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的简要介绍:1.杨振宁: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超对称性理论,为粒子物理学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并因此获得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丁肇中:物理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他在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的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方面。
3.张衡:古代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和浑天仪。
他的发明为天文学和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屠呦呦:药学家,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以发现青蒿素及其在治疗疟疾中的作用而闻名,为全球抗疟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5.钱学森:宇航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动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
6.郭永怀:物理学家,他在超导材料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发现了高温超导材料及其机制,并因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7.朱棣文:化学家,以其在蛋白质折叠和分子识别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他发现了静电相互作用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8.吴健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的骄傲”。
他在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被认为是当代数学界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9.李四光:天文学家,他是中国南方天文学的先驱。
他主导了中国南天文台的建设,并在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10.徐中舒:生物学家,他是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为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是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的简要介绍,每位科学家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十大科学家简介中国拥有众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同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十大科学家的简介。
1. 钱学森钱学森(1911-2009)是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
他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是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2. 屠呦呦屠呦呦(1930-)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在中药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分离出青蒿素并证明其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她的研究为全球疟疾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吴文俊吴文俊(1919-2013)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
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吴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难题。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数学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4. 丁肇中丁肇中(1926-)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第一颗氢弹的总设计师。
他在物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丁肇中模型”,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物理难题。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物理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物理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5. 陈省身陈省身(1907-1998)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陈-西蒙斯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难题。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数学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6. 李政道李政道(1926-2016)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他在物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李政道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物理难题。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物理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物理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7. 吴大猷吴大猷(1908-1997)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科学家。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详细简介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
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
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
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
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
中国现代科学家简介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
福建厦门人。
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
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
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
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2、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
福建闽候人。
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
1923年赴美留学。
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天文研究所所长。
1946年再次赴美,从事天文研究活动。
1948年回国。
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3、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
福建闽候人。
1913年赴美留学。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
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
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
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4、丁颖(1888——1964),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
广东茂名人。
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
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
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
5、熊庆来(1893——1969),云南弥勒人。
1906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
1913年赴比利时留学,后转赴法国,先后就读于格伦诺勃尔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大学和马赛大学,于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以下是10位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简介:
1. 屠呦呦:青蒿素的研发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 华罗庚:现代数学的领军主帅,数学之父。
3. 钱学森:航天科学家和导弹专家。
4. 傅斯年:物理学家,导师,将流体力学推向国际水平。
5. 丁肇中:高能物理学家,杰出的加速器专家。
6. 陈省身:数学家,代数学和图论的奠基人之一。
7. 于敏:计算机科学家,拥有深远的计算机教育贡献。
8. 高锟围:无线通信的突破和创新者。
9. 邓稼先: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发的奠基人之一。
10. 崔琦:海洋科学家,致力于海洋观测和环境保护。
请注意,这仅仅是非常简短的介绍,这些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
科技人员简介
1、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说,“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
2、华罗庚:江苏人。
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读完初中后曾退学去当店员。
3、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大胆推行“致知在格物”的“习而学”的工程教育,他开创了“通过先生来考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反对灌输。
4、叶至善:叶至善是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
他主持少儿刊物如图书的编辑工作的五十多年中,努力揣摩孩子们的口味,注意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阅读兴趣,用文艺的笔调来写科普,希望使孩子们喜欢读、读得懂。
中国科学十大名人简介
1、黄宗羲:是两汉时期著名的数学家,以《九章算术》闻名于世,学术成就极高。
2、张衡:春秋时期著名的学者,善于天文学、历法、算学,被誉为“天文之祖”,他的《太初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要著作。
3、李冰:宋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内科学,其著作《伤寒论》以及《风寒论》,被誉为中国古典内科学的经典著作。
4、陈景润:南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精通中医理论,他的《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名著。
5、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擅长数学、算学,他出版的《算学启蒙》和《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学的重要著作。
6、孙思邈:宋代著名医学家,精通中医理论,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和《难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7、朱熹:明代著名学者,擅长儒家思想,其著作《四书五经》和《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8、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内科学,其著作《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9、黄宏:清代著名理学家,擅长天文学、机械学,其著作《星历》是中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著作。
10、邓稼先: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发明电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电影的国家。
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张召忠,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1970年入伍,2001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
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0
【相关文献】
1.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2.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3.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4.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5.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家人物简介及杰出事迹(10篇)中国科学家人物简介及杰出事迹(精选篇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今天津宁河区),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不仅填补了中国在原子核理论领域内的空白,而且在氢弹研制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于敏负责研发的氢弹项目,创造性地使用了“于敏结构”,为氢弹后续的小型化、实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国在氢弹领域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而著名的“于敏结构”,不论是先行国家还是后来者,都无法在技术领域对其形成压制或者突破,可谓独步天下。
2019年,于敏被授予新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中国科学家人物简介及杰出事迹(精选篇2)钱学森钱学森(1911-20XX),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伟大的物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也是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让中国导弹和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众多领域中极为少数的巨星之一,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他是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钱学森,还是新中国留学归学人员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他曾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在加州任职,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他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即便回国之路非常艰辛,他也没有放弃归国。
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这样评价他: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这样的理由也是够直白。
钱老,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是科学的宝藏、科学的旗帜,民族的脊梁、全球华人的典范;他一生默默治学,无论在何时何地,他所选择的都是一个科学家的职责:以国家民族为己任。
钱老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在中国国家史、华人民族史、人类世界史上都同时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前行的道路。
这样的科学家,才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人物简介及杰出事迹(精选篇3)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2021年),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5-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 科技进步奖 作者 信息系统 电子技术 技术专家
摘要:何德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电子与信息技术专家。
北京市人。
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先后参加并主持了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和信息系统的重点工程建设。
1970年起参加三线工程建设,1983年后历任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5-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知识科学 中国人 清华大学电机系 系统工程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应用 作者自动控制理论
摘要:王众托,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8年出生于北京。
1951年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到大连工学院电机系工作,是中国系统工程学科创建人之一,并将系统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取得了许多实用成果,多次在国家获奖。
他致力于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技术与工具的研究与相应的信息系统的开发。
50至60年代从事自动化专业建设与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引进与研究工作,70年代后期从事系统工程专业与学位建设,是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5-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1期
主题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人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生导师 作者 天文学史 副理事长
摘要:江晓原,195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
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1954年9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
1956~1960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理勘探专业学习。
1960~1987年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实验室主任、电法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23
【相关文献】
1.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2.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3.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4.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5.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