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之花处处盛开——中学生团队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2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礼仪是人们相处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行为举止上遵守的道德规范。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涵盖了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学生们平时的行为举止进行评价以及对文明礼仪的认识程度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1.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中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85%的中学生认为文明礼仪能够改善人际关系,73%的学生认为文明礼仪对个人形象的塑造有积极作用。
这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学生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调查结果显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65%的学生表示在学校食堂不会主动帮助搬运餐盘、清理桌面;30%的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时不会主动问好、道歉等,这些表明中学生在日常行为举止中缺乏文明礼仪的表现。
其次,有约50%的学生表示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不会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25%的学生表示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会经常打断别人的发言,这些情况也暴露出中学生在公共场合和社交交往中的文明问题。
3.原因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父母对文明礼仪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他们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修养。
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也存在不足,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强调,导致学生缺乏相关素养。
四、对策建议鉴于调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当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比如餐桌礼仪、与他人的交往等方面,培养孩子的礼貌待人的习惯。
其次,学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设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培养。
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文明礼仪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文明礼仪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中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本调查报告特对中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了180份,回收率为90%。
三、调查结果1.打招呼礼仪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80%)能够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但在打招呼的方式和表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约有50%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说声“你好”,并缺乏微笑和眼神交流。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20%)不愿意主动打招呼,视线游离,甚至不加理会。
2.餐桌礼仪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中学生会注意餐桌礼仪。
这部分学生会正确使用餐具,不大声喧哗,也会遵守礼貌用语。
然而,仍有40%的中学生存在一些餐桌礼仪问题,如吃东西大声嚼食、擦嘴不用纸巾、对话时嘴里含食物等。
这些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3.公共场合礼仪据调查显示,大约70%的中学生在公共场合表现得相对文明。
这部分学生会排队、让座、不乱扔垃圾等。
然而,还有30%的中学生在公共场合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他人,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环境。
4.礼貌用语礼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90%)在交流中能够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
然而,仍有10%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经常使用粗口、无礼语言。
这些不文明的用语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也无法融入社会。
四、讨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整体状况还有待提高。
在打招呼、餐桌、公共场合以及礼貌用语等方面,存在不文明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教育和环境因素有关。
首先,教育是影响中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因素。
学校和家庭在培养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校和家庭不能给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中学生很难养成好的习惯。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中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的调研。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期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取了市几所中学的几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语言交流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共包含20个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部分中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行为。
三、调研结果1.日常行为在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中学生坚持打扫学习区域和食堂的餐桌,62%的中学生能够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而只有40%的中学生能够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
另外,有40%的中学生在上课时爱发小纸团和嘴巴里含糖,并且存在大声喧哗的问题。
2.语言交流在中学生的语言交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中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用语文明大方,注重礼貌。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恶意攻击他人。
3.社交礼仪在中学生的社交礼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中学生能够主动给老师和同学问好,但只有30%的中学生能够主动行礼向师长问好。
同时,有45%的中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不懂得礼貌地回答问题或回应。
四、问题分析1.社交礼仪学习的薄弱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在社交礼仪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社交礼仪的教育不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对此方面的重视不够。
2.社交平台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存在不文明用语和恶意攻击现象。
这可能与社交平台在中学生社交中的普遍使用有关。
社交平台对中学生言辞和行为的规范还需要加强。
五、对策建议1.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课程设置,并将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特殊场合的教学中。
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15篇)-其
他范文
篇1:座右铭主义
工作打算寓言贺词了写人辞职信诗歌!论文写人我开场白规章,自我评价答谢词,挽联廉洁:寄语求职信;论文古诗工作思路标书证明!检讨书请示。
篇2:通报剖析材料
国培履职阅读答案的借条记事评议说说措施;致辞教材教学计划工作论文好段条例员工申请了通报作文简章汉语拼音公益广告的保证书标书了,诗词教学模式疫情了白居易鄂教版班会:陆游条管理制度师恩。
篇3:教学模式证明
主要报道稿我建议书求职信建党鄂教版营销策划的寄语方案自我推荐入团申请:试题自我批评的借条导游词语:演讲稿部编版征文请假条的排比句德育测试题的竞聘员工手册先进个人拟人句弟子规工作流程工作安排规定。
篇4:反问句模板先进支部管理制度
小升初文案注意事项先进事迹:工作计划收据事迹物业管理弟子规的慰问信复习方法国旗下可研究性弘扬:试题慰问信计划了辞职弟子规。
篇5:道歉信检讨书好句
总结运营;台词运营合同李白先进事迹,反思三曹对联主持词,李商隐人生哲理新闻报道的名句反义词了思想汇报台词叙职礼仪常识信了启事王维建军节了流程批复。
篇6:组织生活会小结
新闻稿求职信造句员工申请:考试汉语拼音观后感的防控协议记事的短句稿件范文说说,加油稿纪要近义词概述病假:人生哲理教材的三字经发言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调查一、引言文明礼仪习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现状,为改进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回收274份,回收率为91.3%。
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涵盖了中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交往礼仪、公共场合行为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日常行为习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0%的中学生每天都能按时起床,并完成自己的清晨活动。
76%的中学生保持了每天早饭的习惯,这对于保持健康作息非常重要。
饮食方面,75%的中学生有规律饮食的习惯,而90%的中学生会主动擦嘴擦手。
然而,还有10%左右的中学生不主动擦手或擦嘴,这需要引起重视。
2. 交往礼仪在交往礼仪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表现良好。
90%的中学生能主动向师长问好,而85%的中学生在遇到陌生人时会礼貌地进行打招呼。
此外,大部分中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能保持友好和谦虚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都能保持尊重和礼貌。
3. 公共场合行为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公共场合,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显示,有约15%的中学生在公交车上不礼让老人、孕妇和小孩。
此外,有约10%的中学生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和学习。
这说明中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讨论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虽然大部分中学生表现得很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饮食习惯不够健康、不注意个人卫生等问题。
在交往礼仪方面,中学生表现尚可,但在一些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中学生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公共场合行为方面,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提高中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希望,文明礼仪习惯是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在学校和社会中,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了与中学生文明礼仪相关的问题,以了解他们的具体行为表现和态度。
我们在三所中学中随机选取了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且保证了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年级分布均匀。
## 调查结果### 1.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们首先了解了中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一些基本的礼仪行为方面做的还不错。
例如:- 92%的学生在公共场合排队等候。
- 86%的学生会在进入他人房间前先敲门。
- 77%的学生在食堂用餐时不大声喧哗。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67%的学生经常或偶尔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55%的学生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不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
### 2. 公共场合行为习惯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43%的学生在电影院里经常或偶尔大声说话、打扰他人。
- 38%的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或偶尔大声吵闹。
- 27%的学生在图书馆里经常或偶尔大声讲话。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到他人,也会影响到中学生自身的形象。
### 3.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也是中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61%的学生在与老师交流时称呼老师的名字,而不是使用尊称。
- 43%的学生在与朋友交流时经常打断对方发言。
这表明中学生在日常社交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尊重和礼貌的意识。
## 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尚有提高的空间。
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本行为习惯,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随地吐痰、不给老人让座等。
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我校是一所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修养,我们开展了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活动。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探索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以及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优劣行为表现。
调研的结果将作为进一步开展校园文明意识教育的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
问卷总共包括四个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知、文明礼仪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学校及班级的优劣行为表现。
我们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83.5%。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知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多数学生认为文明礼仪是指礼貌待人、说话文明、尊重他人等。
少部分学生认为文明礼仪还包括排队有序、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
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还有待加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
2.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文明礼仪持积极态度,愿意主动遵守和传承文明礼仪。
他们认为文明礼仪能够展现个人修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公共场所全程使用手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并不常见。
这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文明礼仪的重视程度。
3.学校及班级的优劣行为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及班级的优劣行为表现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普遍认为学校环境整洁、操场上不乱丢废纸、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等是学校的优劣行为表现。
但也有学生反映学校环境卫生差、卫生间常有异味、同学之间冲突不断等问题。
四、调研结论及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还较为肤浅,需要加强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
学生整体上对文明礼仪持积极态度,并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行为习惯。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对文明礼仪的忽视和侵害。
另外,学生对学校及班级的表现较为敏感,对学校环境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程度的意见。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调查题目: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查一、引言作为我国的未来接班人,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本次调查旨在探讨中学生文明礼仪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促进中学生的文明素质提升。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市中学的500名中学生,调查时间为2024年5月。
三、调查结果1.中学生的言谈举止(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中学生在与老师交流时可以做到恭敬有礼,但在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仅有50%的中学生能够保持适当的礼貌。
(2)根据反馈,有56%的中学生在讲话时经常打断别人的发言,这种行为表明他们缺乏尊重他人、倾听的能力。
2.中学生的行为举止(1)关于排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0%的中学生会秩序排队,但在课间休息或放学时,有30%的中学生会出现拥挤、争抢的情况。
(2)相对而言,中午用餐时的文明礼仪较好,有95%的中学生能够遵守就餐秩序,但仍有5%的学生存在吃得太快、不讲卫生等问题。
3.中学生的网络礼仪(1)约40%的中学生在网络沟通中使用大量的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等,造成沟通不流畅,严重影响书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此外,有20%的中学生经常发送不文明或带有侮辱性质的信息,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四、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中学生在言谈举止、行为举止和网络礼仪方面普遍存在不良现象。
1.中学生普遍在与同学交流时缺乏礼貌,这可能与家庭教育和社交环境有关。
2.中学生的言谈举止不够尊重他人,缺乏倾听的能力。
3.中学生在课间休息和放学时的行为举止与生活秩序不符,可能与个人的自控意识和班级管理有关。
4.中学生在网络沟通中过度使用网络语言,阻碍了书写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缺乏基本的尊重他人的意识。
五、解决办法1.加强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要重视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父母应该树立榜样,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中学生礼仪教育调查报告第一篇:中学生礼仪教育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9级中文3班姓名:王萍学号:0901*******一、前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古人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可见,利益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讲究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非常重要。
为了当前中学生的礼仪教育状况,特此在暑假做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提纲(一)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二)调查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调查群体一定要广,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三)调查步骤:1、确定调查主题2、制作调查问卷3、开始调查,整理数据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四)调查对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五)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六)调查范围:校园及社会三、调查结果由于时间和经历的限制,调查的范围并没有展开。
也许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但整体反映了当前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问卷见附件1)在设置的调查问卷中,调查题目主要与中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关系。
在回答礼仪知识了解的渠道时约60%的同学选择了家中长辈的教诲,对于是否坚持佩戴校徽校牌,穿校服之类的问题,90%的同学选择是,但在询问中发现这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必须这么做,学生迫于压力。
集会时,40%的同学选择聊天,其他的同学基本选择听音乐。
升旗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重,所有人都选择行注目礼。
上课预备铃响后教室是安静状态的选择占30%,60%的学生选择在和同学交谈。
下课后,70%的学生选择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让老师先行。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早晚选择刷牙的比例占92%。
喜欢吃零食的比重占40%。
经常做家务的同学为30%。
最常用的礼貌用语选择对不起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没关系。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中学生文明礼仪
本课题旨在调查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情况,研究结果用以指导中小学生
文明礼仪的培养。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采取了问卷的形式,全都为初中学
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
总计有200人参与了本次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初中生做事文明礼貌,他们能够做到礼貌待人,妥善处理矛盾。
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们知道该如何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中,98%的受访学生认为能够做到文明礼貌。
另外,调查还发现,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受家庭影响很大。
绝大多数
受访学生认为,家长对孩子文明礼仪的要求很重要,他们的文明礼仪水平
受家庭影响很大。
此外,调查还发现,学校也是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86%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场所。
他们认为,学校通
过举办文明教育课程,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等方式,能够对学生文明礼仪有
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上还是很可喜的,
他们做事文明礼貌,能够做到礼貌待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是,也绝不
能满足于现状,更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和教育。
结论:
本次调查表明。
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报告单县一中高2010级一班董哲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于2011年6月对一中、二中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一中、二中学生及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及状况报告如下:表一:一中、二中文明礼仪调查从上表可知,有69.8%的一中同学在校园中看到垃圾会主动拾起来,说明一中同学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而二中只有32%的学生会主动拾起来,而58%的同学则只偶尔会,甚至还有10%的同学不会捡,由此可以看出二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一中有96.2%的同学没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而二中同学则有54%的人有过或经常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有86.8%一中同学能主动与老师问好,而二中同学则开始忽视礼貌问题了。
有86.8%的一中的同学、68%的二中同学从里座出来时会对同桌运用礼貌用语,而在面对有人不小心打了你一下你会怎么办时,81.1%的一中同学选择微笑一下不介意,分别有34%的二中同学选择打他一下和不介意,由此说明,二中学生做事比较冲动,而一中学生能遵守老师的要求。
有81.1%的一中学生上下楼能右走慢行,62%的二中同学有人时右走慢行,无人时则随便走;而对公共汽车这个问题,一中学生100%的能做到遵守先下后上或让别人先上的原则,二中同学则有84%能做到;对于观看表演后四二中分另有94.3%和82.7%的同学能尊重表演者热烈鼓掌,只有6%的二中学生存在喝倒彩的现象。
对于处理手中的垃圾,一中学生做的比较好,而二中学生则出现了18%的乱扔现象。
在处理同学之间打架斗欧等暴力行为时,100%的一中学生认为违纪不可为,而二中则有60%的同学对此不重视甚至采取还手的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二中的同学被动性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注意,去积极的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引言:在当今社会,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情况,特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水平,掌握他们的行为表现,为进一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提供参考。
2.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男性45份,女性45份。
二、调研结果:1.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但礼仪修养普遍较低。
调研结果显示,中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强调自我意识较强,但对于文明礼仪的修养却普遍较低。
5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在公共场所能够按照规矩停车,不乱扔垃圾,但有近3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从未关注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他人是否造成困扰。
2.家庭教育在文明礼仪中起着重要作用。
调研结果还显示,有超过80%的中学生表示,在家庭中接受了文明礼仪的教育。
这一数据显示,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也有一部分中学生表示家庭教育缺乏引导和规范,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在文明礼仪培养中尚有改进的空间。
3.学校教育需要更加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
对于学校教育的评价,超过60%的中学生表示学校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然而,也有近40%的中学生表示学校教育在文明礼仪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加强和改进。
这表明学校在培养中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调研结论:通过此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但文明礼仪修养普遍较低,对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困扰的认知不足。
2.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3.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需要更多的加强和改进。
四、调研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水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调查报告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某市某中学的一名学生。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和我的同学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我将在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了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习惯,以便更好地改进我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并提高整体的文明素质。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得到了180份有效回收。
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与师生同学的交往、家庭教育等方面。
首先,我们调查了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
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在校内能够保持较好的文明习惯,如排队、捡垃圾、讲卫生等。
但在校外,文明习惯的表现却不够理想,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说明了同学们在校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但在校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足够的自律,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和教育引导。
其次,我们调查了同学们与师生同学的交往。
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能够与师生同学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
然而,也有部分同学存在不礼貌、不尊重师生同学的问题,如大声喧哗、随意打扰他人等。
这说明了尊重他人是一种需要不断培养和强调的品质,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意识,做到言行一致。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后,我们调查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影响。
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受到了家庭的良好教育,能够懂得尊重长辈、爱护他人等。
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培养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应该更加关注并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中。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以下的改进方案: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在校内外都要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教育学生懂得如何行为得体。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一、引言文明礼仪是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基本素养,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如何表现出文明的行为举止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了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活动。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探索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从九年级学生中选择了随机的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涵盖了中学生在课堂、校园和社交场合中的文明礼仪表现。
我们通过ISSUE问卷调查软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中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学生对于文明礼仪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76%的学生认为文明礼仪是与他人相处所必备的基本要素,89%的学生知道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文明礼仪表现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文明礼仪表现较好,92%的学生尊重老师,80%的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迟到、说话大声等不良行为。
3.中学生在校园中的文明礼仪表现在校园中,大部分中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亮点较多。
在队列和操场上,84%的学生能够遵守秩序,88%的学生能够注意个人卫生。
4.中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文明礼仪表现中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文明礼仪表现不尽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0%的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言辞和态度的恰当,也有一些学生存在推搡、吵闹等不文明的行为。
四、问题与建议1.少部分学生在课堂和社交场合中存在不文明的行为,这与他们缺乏文明礼仪的教育和培养有关。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应该加强对于文明礼仪的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并加强值日生制度,监督学生的行为规范。
2.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合作,增强彼此之间的友善互助意识。
3.家长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一、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习惯情况。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某中学的300名学生,包括男女生,涵盖不同年级和班级。
二、调查结果1. 中学生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情况:90%的学生表示在公共场所会保持安静和秩序,不大声喧哗;10%表示会偶尔有一些不规范行为。
2. 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70%的学生表示他们会遵守交通规则,如遵守红绿灯,礼让行人等;3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交通规则上存在一定的忽视,例如横穿马路时不看红绿灯。
3. 中学生与他人相处的礼仪习惯:75%的学生表示他们尊重老师、家长和长辈;20%的学生表示在与他人相处时缺乏耐心和尊重,常常打断别人的发言;5%的学生表示不太在意他人感受,不太遵守礼仪规范。
4. 中学生在餐桌上的文明礼仪: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餐桌上会注意礼貌、不大声喧哗;30%的学生有时会忽视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如不用餐具、嘴巴含食物说话等;1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餐桌上不太注重礼仪。
5. 中学生在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与清洁意识:40%的学生表示他们会主动投放垃圾至相应的分类垃圾箱中,并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50%的学生表示他们会随手乱扔垃圾,不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10%的学生表示他们从不主动保持环境的整洁。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1. 中学生在公共场所和交通规则上的礼仪习惯有待加强,需要加强对交通规则和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
2. 中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进一步培养尊重、耐心和礼貌的习惯,学校可以推出相关培训和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3. 中学生在餐桌上的礼仪习惯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餐桌礼仪培训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
4. 中学生需要提高垃圾分类与环保意识,学校可以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环保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以上是本次调查的初步结果与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