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习题与答案(上编)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4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三、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从1840年到1919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乎每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上官僚机构膨胀,吏治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军事上军制落后军备废弛;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
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学习目的】把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以及基本的历史线索【课程主要内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和技能2、西方殖民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考核知识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社会性质3、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考核要求】1、识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领会:(1)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基本特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学习目的】认识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行径与原因,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
并且,理解晚清时期中国反抗侵略失败的原因。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考核知识点】1、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的控制2、近代中国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意义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考核要求】1、识记: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基本情况2、领会:(1)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意义(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学习目的】认识近代中国农民群众、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改良派救亡与自强的历史过程与失败的原因、教训。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考核知识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新政、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新政、维新运动的性质【考核要求】1、识记:(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基本历史事实(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新政、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2、领会:(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新政、维新运动的性质(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3)洋务运动的作用及其失败(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学习目的】认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并且理解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原因,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时代呼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上篇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一.论述题1.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衰落、西方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答:根本原因: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其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而中国依旧在封建社会中盘旋,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造成的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在清王朝末期爆发,堵塞了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变革之路。
直接原因1: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西方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近代科技的无知与轻蔑,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停滞。
直接原因2: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而清王朝的高压专制的文化体制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直接原因3:闭关锁国、拒绝交流的对外政策,使中国自绝于世界潮流;西方国家向全世界的殖民扩张,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像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什么?答: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涵是什么?答: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