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临床研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观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牙齿的美观和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金属烤瓷冠兼具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其颜色、外观质感逼真,色泽稳定,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易变形,抗折力强,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属于“永久”修复体。
⑴因而,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患者的接受并认可。
本文选取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10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对失败病例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笔者选取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102例,年龄从18岁至76岁,共计293颗烤瓷冠。
其中,牙冠变色、畸形的牙齿44颗;牙体缺损的牙齿98 颗;错位扭转的牙齿26 颗;固定桥的固位体125 颗。
2、方法:2.1术前准备:包括龋坏牙齿的充填或根管治疗;残根残冠的桩核制作和粘接;邻牙和对颌牙的调磨;牙周病的基础治疗;牙龈外形的修整等。
2.2牙体预备:按照切端、唇面、邻面、舌面、颈袖、肩台的顺序完成牙体预备,仔细检查是否达到以下要求:①保证去除倒凹;②留出肩台的厚度;③足够的修复空间,保证正常咬合和瓷层半透明度。
最后修光牙面。
⑴2.3排龈:采用牙龈排压器械将排龈线压入龈沟内。
对于龈沟较深的牙齿,采用二次排龈的方法,保证印模时牙颈部肩台清晰可辨。
2.4印模:采用寒天印模材和硅橡胶一步法取全牙列印模,次氯酸钠液中浸10分钟后,冲洗灌注工作模型。
2.5比色:白色自然光线下,采用VITA3D比色板进行比色。
2.6制作暂时冠:采用白色自凝塑料直接法或间接法制作暂时冠,修整边缘,调整咬合并粘固。
2.7试戴,粘固完成:去除暂时冠及粘接材料,清洁牙面,试戴烤瓷冠,检查就位、邻接、咬合、冠边缘密合性等,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相应的修改。
确认无误后,清洁牙面和烤瓷冠,隔湿干燥,常规粘固。
2.8评价指标:对所有选取的病例进行随访,符合以下要求为成功:烤瓷冠的色泽、形态、排列能够与天然牙协调;烤瓷冠的边缘牙龈色、形、质正常,无退缩、增生、红肿、染色等现象;烤瓷冠的邻接关系良好,无食物滞留或嵌塞;烤瓷冠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基牙无异常表现。
金沉积烤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的临床价值探讨孟志勇【摘要】目的探讨金沉积烤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7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实验组采用金沉积烤瓷冠治疗.结果在颜色、牙龈染色、牙周组织健康,边缘适合性等方面,金沉积烤瓷冠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在瓷崩瓷裂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金沉积烤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安全有效,是良好的修复体,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18【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金沉积烤瓷冠;镍铬合金烤瓷冠;前牙修复【作者】孟志勇【作者单位】510250,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是牙齿修复的一大进步,所用金属基底冠的材料不同,其修复效果也不尽相同。
金沉积烤瓷冠在美学、生物相容性、精密度、价格、制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电镀沉积技术从150年前开始被认识,从1961年开始逐渐被引用到口腔领域,目前国内有德国W IELAND(威兰德)公司生产的AGC(Auro-galvano-crow D,金沉积冠)M ICRO型金沉积系统等技术[1]。
为了探讨金沉积烤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的临床价值,本文将金沉积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相比较,以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已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08年2月~2009年5月本院共收治金沉积烤瓷冠修复患者74例,其中男41例,女31例。
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40岁。
修复体件数共128件,均为单冠,其中前牙96件,后牙32件。
有12例前牙为原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因其颈缘有黑线而要求重新修复,其余为变色牙,四环素牙、畸形牙、残根残冠等要求修复者。
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类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谈金属烤瓷冠在前牙牙体、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体会摘要】本文交流了从接诊到治疗结束的全部过程,为患者戴入合格的一个好的修复体,其步骤、程序繁多,每一个步骤都要按高标准操作,才能完成一个好的修复体,若某个步骤程序稍有偏差,就会影响修复效果。
临床医生及技师必须认真对待,并且教会患者长期维护修复体。
这个好的修复体达到了患者的期望值,患者才能满意。
【关键词】烤瓷冠修复效果匹配金属烤瓷冠具有强度高、耐磨损、色泽美观逼真、且稳定性能良好、佩戴舒适、异物感小等优点。
在口腔临床修复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前牙牙体、牙列缺损等修复中受青睐。
近几年,笔者根据患者具体的口腔临床情况,采用金属烤瓷全冠对前牙大面积的龋损坏、外伤牙冠折断等患者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在对这部分病例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6—2011年期间来我院口腔科就诊,要求解决前牙牙体、牙列缺损、形态、色泽、排列等问题的患者。
共计516例,其中男性224例,女性292例,年龄最大74岁,年龄最小13岁,临床观察均在一年至二年以上。
1.2方法及步骤: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心理要求,取得患者的最大程度合作;修复前的准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和x线片,确定作护髓、牙髓摘除术、根管治疗;必要时根据牙冠缺损情况,加支架恢复该修复牙体应具备的高度;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观察一到二周后复诊,牙龈的炎症消除后,才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
牙体预备,按照金属烤瓷冠制备要求进行牙体远近中向、唇舌向、切端、颈缘的磨切。
排龈,取模灌制工作模型。
作蜡颌记录,比色。
送工厂常规制作金属烤瓷冠。
临床试戴粘固,试戴时检查修复体颈缘密合度、邻接关系、咬合关系、覆合覆盖、颜色、排列、大小、凸凹、轴倾度协调关系良好,作永久性固定。
1.3疗效标准:金属烤瓷冠修复完成后一年至二年内复查。
成功:烤瓷冠的形态及颜色大小排列与相邻天然牙匹配;覆合覆盖关系正常;烤瓷冠颈部以牙体组织颈部移形无肩台,且密合无间隙;牙龈色泽美观,无红肿出血;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修复后牙缺失286例临床报告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3年5月~2008年6月,用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修复体修复286例335颗后牙,失访94例,能逐年随诊192例,192个烤瓷双端固定桥修复体,其中男91例,女101例,年龄在18~55岁,观察时间最短8月,最长5年。
1.2 方法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修复体是以缺牙间隙两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粘固剂将固位体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取摘的修复体。
一般情况,基牙为天然牙,按常规消毒麻醉进行牙体预备及修复。
对固定桥的多个基牙行牙体预备,采取同一牙面同步预备的步骤,如面→颊面→邻面→舌面→颈缘→精修。
用这种方法容易调整各基牙的各轴壁之间的平行的方向及聚合角度,取得共同就位道。
基牙龋坏,死髓牙,先行充填、干髓及根管治疗;基牙严重缺损时,先用桩核恢复;基牙伴龈增生者,先用激光或手术切除增生牙龈。
基牙向缺牙侧倾斜角度不大于30°,预备时尽可能调整其位置及倾斜度,必要时切冠处理其牙髓,再用烤瓷冠恢复基牙位置及形态。
2 结果2.1 疗效评价标准成功:外形、邻接及咬关系良好;边缘密合,牙龈无充血水肿;人工牙与牙槽骨接触面紧密无压力,牙龈无发白;色泽接近相邻天然牙,基牙颈缘无金属黑线外露;基牙无不适、无龋坏、无松动、无牙龈窦道;修复体牢固,无脱落,行使功能正常。
较差:外形、邻接及咬关系欠佳;颈缘密合;显露金属黑线;牙龈充血水肿;人工牙与牙槽骨接触面欠密合;修复体松动脱落,重新粘固后功能正常。
失败:崩瓷;基牙明显松动,不能行使功能;基牙或修复体折裂,需拆除及改变设计重做。
2.2 疗效测定192件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修复体,在修复完成时,成功185件,成功率96.4%,较差7件,3.6% ,失败0。
在其较差7件中,与相邻天然牙邻接不紧2件;人工牙与牙槽骨接触面不紧密2件;颈缘欠密合2件;修复体松动脱落1件。
前牙缺失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前牙缺失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本院口腔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间接收诊治的128例烤瓷冠桥修复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经1~2年的随访观察,复查的128例患者中,成功121例,174颗牙,失败7例,失败13颗牙,成功率是93.05%,失败率是6.95%。
结论:在使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牙齿缺损及缺失时,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合理进行设计,严格规范临床操作程序,可进一步提高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成功率。
标签:前牙缺失;金属烤瓷;冠桥;临床修复金属烤瓷冠桥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牙齿缺失的修复方式。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是一种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的复合结构修复体,具有金属的强度高、美观、耐用、不易老化的优点,也具有陶瓷的不导热、不导电、光学性能好、色泽逼真、化学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1]。
目前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已日渐成为牙体、牙列缺损修复及变色牙治疗必不可少的修复体,使之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
为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进行金属烤瓷修复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进行金属烤瓷修复共有225例患者,前牙缺失进行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有128例。
其中男性68例,女性6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5岁。
根据前牙牙齿位置分为上颌共80例,下颌48例。
根据烤瓷修复类型分为固定桥89例;单冠39例。
前牙缺失进行冠桥修复共187颗牙齿。
1.2 材料钴铬合金(德国贝格);VITA瓷粉(德国登士柏公司);烤瓷炉(德国登士柏公司);FX-II型黏合剂(日本松风公司)。
1.3方法(1)牙体预备:选择较细的车针磨去一层牙齿邻面,使之有1~1.5 mm间隙,在不损伤牙髓组织和基牙情况下,尽量多磨除一些牙体组织。
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作者:蒋晓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收治的130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成前牙组72例和后牙组58例,均采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随访12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前牙组患者成功68例、失败4例,治疗成功率94.4%,后牙组患者成功54例、失败4例,治疗成功率为9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牙组患者出现冠桩脱落2例、继发牙龈炎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6%,后牙组患者出现崩瓷1例、冠桩脱落1例、继发牙龈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临床效果满意、具有高安全性和低并发症的特点,并且同时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修复,其应用前景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金属烤瓷冠;牙列缺损;修复;临床研究口腔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得到有效的修复,目前烤瓷牙仍旧是修复牙列缺损的主要手段[1]。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对130例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患者应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并对前牙和后牙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收治的130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成前牙组72例和后牙组58例,均采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
前牙组72例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7.8±11.9)岁;后牙组58例中男性31例,女27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8.4±12.2)岁。
创面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等并发症,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术中应当尽可能的保护肛管的解剖结构,且应当注意尽量的保留患者的肛垫结构,帮助肛垫重新复位,并且固定于原先的位置。
综上所述,肛瘘伴混合痔患者应用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荀绍山,曾莉,阎赵飞.PPH术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4):2197⁃2199.[2]李俊岩.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3):223⁃225. [3]孙承宇.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术式治疗78例环形脱出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5(2):725⁃726.[4]林延明,郭丽婧,富大鹏,等.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对比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7(S1):94⁃95.[5]宋默,刘继攀,王向丽,等.改良式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4):79⁃82.(收稿日期:2017⁃11⁃10)金属烤瓷冠与铸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丁静牙体缺损的成因有磨损、龋齿、酸蚀、外伤及楔状缺损等,严重地破坏了牙齿美观度,消极地影响到了牙周健康[1]。
牙冠修复是牙体缺损的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恢复牙周健康及牙齿美观度[2,3]。
随着我国民生发展指数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冠修复的美学与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4]。
口腔医生从材料及操作技术方面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金属烤瓷冠与铸瓷冠是牙冠修复的主要材料。
为此,我院开展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金属烤瓷冠与铸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牙冠修复的患者87例,根据修复体的材料差异分为金属烤瓷冠组(44例,牙数=81)和铸瓷冠组(43例,牙数=79)。
烤瓷冠牙修复技术探讨研究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基牙折断后两种不同桩钉修复的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临床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患牙,分为两组,一组用铸造金属桩修复,另一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粘固原冠,比较两年成功率,并经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种不同桩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的患牙成功率与金属桩接近,失败病例中根折率小于金属桩。
关键词:铸造金属桩;玻璃纤维桩;烤瓷冠;根折烤瓷冠是目前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时普遍采用的修复方法,由于牙体缺损面积较大,根管治疗后牙体失水变脆,常出现基牙折断,患者往往要求利用原冠修复重建,本文观察研究了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与原烤瓷冠联合应用修复折断基牙的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4-2005年来我院修复科就诊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8岁,患者共46颗,均为上前牙及前磨牙,入选患牙须具备下列条件[1]。
(1)患牙无松动、无明显牙周炎;(2)折断线如在龈下,应小于2mm;(3)根尖无病变,并已经过完善根管治疗。
1.2方法将4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颗,A组用铸造金属桩(Ni-Cr合金),B组用玻璃纤维桩(产地规格)。
1.2.1铸造金属桩拔除原存于根管内桩钉,修整增生龈缘,常规根管预备,一般至根长2/3~3/4,根管内滴入石蜡油,用嵌体蜡取桩,不断修整桩核大小及形状,使原冠能准确就位,包埋铸造后粘固桩钉,调牙合后粘冠。
1.2.2玻璃纤维桩选择与所用玻璃纤维桩相匹配的车针进行根管预备,按说明粘固纤维桩,用光敏树脂(卡瑞斯玛)分次成核,成核过程中不断试戴原冠,准确就位后调牙合粘固。
2结果2.1评判标准参考戴玮霞[2]等判断标准,记录2年疗效。
成功:修复体完好、稳固、边缘密合无龈炎、咬合关系好无自觉症状。
失败:根尖区病变、疼痛、桩折断、根折。
2.2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注:经t检验,t=0.6705,0.053讨论牙体大面积缺损,牙髓治疗后未采取可靠的抗折措施而进行大面积充填,桩钉过小,过细,铸造时有砂眼,牙合力过大以及咬合创伤等因素常是冠折的原因。
隐裂牙早期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体会目的为了研究早期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隐裂牙的临床疗效。
方法首先早期对隐裂牙进行金属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再用金属带环粘接固定隐裂牙一周后,如无任何临床症状,最后再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观察的成功率。
结果经过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患牙保存率为94.44%。
结论早期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隐裂牙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隐裂牙金属烤瓷全冠临床体会牙隐裂是牙冠表面出现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牙体损伤,裂纹常延伸到牙本质结构,患者多有咬物不适或出现过性尖锐刺激痛症状,且裂纹常不易发现。
大多数患者的裂纹常常是医生通过问、视、叩诊,温度测验,染色以及咬合试验等方法才可以明确诊断,因此开始时患者不会引起足够重视,故常是导致牙齿劈裂,而使牙齿丧失的一种主要疾病。
近五年来,治疗它的很多,笔者采用早期金属全冠修复牙隐裂取得满意的疗效,现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同道。
1 一般资料临床随机选取2005~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108例早期牙隐裂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38~54岁,上颌磨牙48例,下颌磨牙40例,上双尖牙20例,隐裂为近远中间者82例,位于牙尖部21例,颊舌间5例。
1.1 早期牙隐裂诊断标准牙冠完整,颌面可见与发育沟吻合并越过边缘嵴的隐裂,有的伴发龋,患牙可无症状或有咬合不适或偶尔咬合时在某一特定部位引起一过性冷热刺激痛病史;牙髓的活力正常,或略有敏感症状,并未发生急性牙髓病变。
1.2 治疗方法首先对隐裂牙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按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进行常规牙体制备,降低咬合,取模,再采用带环固定制备好的牙冠防止牙冠在治疗前过程劈裂,一周后基牙无任何临床症状再永久粘固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术后2周复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6个月、12个月随访,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成功:金属烤瓷修复患牙无任何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良好,牙髓活力正常。
改善:金属烤瓷修复患牙自觉症状很轻,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咬硬物偶有不适,冠边缘处对冷热刺激有一过性敏感,牙髓活力正常。
129例金属烤瓷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标签:金属烤瓷修复体;牙体牙列缺损;修复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外形美观、色泽逼真、舒适耐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成为临床牙体牙列缺损最常用修复方法之一。
从2003~2005年本院收治患者129例,烤瓷全冠、烤瓷固定桥、烤瓷桩核冠136件。
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金属烤瓷修复患者129例,男57例,女72例,年龄20~63岁。
修复体共136件,上颌85件,下颌51件。
前牙冠87件,后牙冠35件。
前牙固定桥6件,后牙固定桥8件,其中三单位桥7件,四单位桥4件。
桩核冠32件。
所选牙体均牙龈健康,无牙周疾病。
死髓牙术前行完善根管治疗术。
1.2材料德国V17A-95瓷粉、镍铬合金、日本松风FX-Ⅱ型黏合剂。
1.3方法1.3.1牙体预备行局部麻醉,按要求常规预备牙齿。
①切端磨除1.5~2mm;前牙切缘制备约2mm指示沟;后牙(牙合)面导向沟则分别在中央窝、近中窝、远中窝制备约深2mm孔,而后将其连接起来,形成贯通颁面中央沟深槽并延伸跨过近远中边缘嵴,必要时用牙周探针帮助确定其深度。
②唇颊面磨除1.5~2mm:3条导向沟分别制备于中央沟和近远中线角。
磨除面分颈部和近切端。
颈部与牙长轴平行,对舌隆突较小前牙,导向沟可向唇侧稍倾斜以增加固位;近切端则按正常牙面制备,均匀磨除牙冠1/2~2/3。
舌侧错位牙或过小牙可减少磨除量。
③邻舌腭面分别均匀磨除 1.5mm,0.5~1mm:车针与修复体就位道平行或稍内聚,勿超过5°。
近远中面制备避免损伤邻牙。
舌腭面中央制备沟与唇颈部平行且向邻轴面延伸后将舌面凹槽边缘与邻面边缘连接起来。
前牙区龈下边缘达龈缘下0.75~1mm深,10mm宽一直延至邻间隙。
整体制备完毕后,嘱患者作正中、前伸、侧向咬合,用咬合纸法或蜡片法检查牙体磨除量。
1.3.2排龈为精确复制预备边缘界限,可采用双线技术。
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介绍金属烤瓷修复体(简称PFM)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金属烤瓷修复体对122例患者进行修复。
结果:最长随访观察2年4个月,临床效果良好。
结论:患者经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后,美观舒适、坚固耐用、牙周及基牙情况良好。
关键词金属烤瓷修复体固定义齿资料与方法2006年11月至今收治使用PFM修复体进行修复患者122例,男41例,女81例,年龄16~52岁。
其中前牙冠折18例,前牙残根残冠36例,个别牙缺失34例,变色牙8例,过小牙、牙列稀疏14例,个别后牙缺失12例。
方法:牙体预留:PFM修复体的牙体预备,要求牙体各轴壁预备出金属厚度的间隙约0.5mm,以及瓷的厚度0.85~1.0mm。
若舌侧、颌面不覆盖瓷,只需预备出金属的间隙即可,前牙切端应至少预备出2.0mm的间隙,并保证在正中及非正中时均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金属与瓷的厚度,并防止切端透出金属色或遮色层外露[1]。
PFM修复体的牙体颈缘预备:颈缘可预备成羽状、凹槽形或直角斜面形及直角或135凹面,以保證颈缘瓷的强度和美观,肩台宽度一般为1.0mm[2]。
制备好后用vita比色板行九区法比色,以达到审美要求。
如图。
九区分区代型蜡型制作及包埋铸造喷砂:牙体制备后用精细印模材料进行取模,肩台颈缘必须清晰,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
硬固后于相应牙位用种钉机种入成品锥形金属桩,制成可卸模型。
把颈缘用球钻突出,于相应基牙上制作成0.35~0.5mm的蜡冠及桥体[3],边缘需密合。
烤瓷熔附、染色、上釉及粘结调颌:金属结合面经粗化、清洁处理,其余冠的外面抛光。
于烤瓷炉中分层进行烧结、染色,再在代型上试戴修复外形。
最后于病人口内试戴调颌后上釉。
用粉结剂进行粘结,以保证边缘密合。
结果本组患者122例统计结果,见表1。
讨论早期的前牙龈坏、外伤等因素引起的牙体牙列缺损一般采用光固化树脂、树脂桩冠及活动义齿及3/4冠进行修复。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在修复前牙缺失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究与分析二氧化锆瓷冠修复体在修复前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牙缺失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鈷铬合金烤瓷修复,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形合格所占比例,颜色变身及颈缘黑线所占比例明显降低,牙龈指数明显降低、菌斑指数明显降低、边缘密合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二氧化锆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显著,修复效果较好,可对患者的牙龈起到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标签: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前牙缺失烤瓷冠桥修复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类应用于修复牙齿缺失的常用方法,其中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的主要结构为一种金-瓷复合体,与周围牙齿颜色接近,同时具有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质,但由于其在耐用性质及外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1]。
而传统采用的全瓷牙进行牙体修复时,虽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及吸光度,但引起抗疲劳强度较差,无法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现逐渐将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应用于前牙缺失的修复工作中,以此通过提高基牙的稳定性,提高临床修复效果,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牙缺失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X线检查后确诊,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4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2.3)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6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牙体预备后行常规排龈,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按照全瓷冠要求预备基牙,在完成牙体准备后进行印模,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进行取模后利用石膏制作模型,将模型进行一定的修复处理。
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收治的130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成前牙组72例和后牙组58例,均采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随访12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前牙组患者成功68例、失败4例,治疗成功率94.4%,后牙组患者成功54例、失败4例,治疗成功率为9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牙组患者出现冠桩脱落2例、继发牙龈炎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6%,后牙组患者出现崩瓷1例、冠桩脱落1例、继发牙龈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临床效果满意、具有高安全性和低并发症的特点,并且同时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修复,其应用前景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金属烤瓷冠;牙列缺损;修复;临床研究
口腔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越来
越多的牙列缺损得到有效的修复,目前烤瓷牙仍旧是修复牙列缺损的主要手段[1]。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对130例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患者应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并对前牙和后牙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门诊部收治的130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成前牙组72例和后牙组58例,均采用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
前牙组72
例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7.8±11.9)岁;后牙组58例中男性31例,女27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8.4±12.2)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各个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牙龈均健康、排除牙周疾病、死髓牙均完成根管治疗。
使用vita瓷粉、镍钛合金和fx-ⅱ型黏合剂。
1.2 方法局部麻醉,牙齿的预备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排龈使用双线技术、精确复制预备边缘界限。
使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注取模,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烤瓷冠的比色,再使用树脂材料进行临时冠桥的制备,调整牙合和进行修整,临时性的粘结和固定。
将修复体进行试戴,调整至合适后进行抛光操作,使用fx-ⅱ型黏合剂牢固粘接。
1.3 评价指标[2] ①外形和咬合功能恢复良好、龈缘密合性佳;无基牙松动、无牙周病变、继发龋和继发龈炎发生;金属烤瓷冠无崩瓷、脱落或者松动。
具备上述指标为成功;②上述指标中有任何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即为失败。
1.4 统计分析方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用百分数来表示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前牙组患者出现冠桩脱落2例,继发牙龈炎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6%;后牙组患者出现
崩瓷1例,冠桩脱落1例,继发牙龈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牙齿的美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证明[3],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凭借着抗腐蚀性强、组织相容性高、外型美观、质感逼真的特点,因此在牙齿的美容和修复牙列缺损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成为最理想的修复手段之一。
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并非适用所有病例,青少年、牙齿过短或牙体短小、严重深覆牙合和夜磨牙的患者是应用的绝对禁忌症。
崩瓷、冠桩脱落和继发牙龈炎是应用金属烤瓷冠修复体最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良好的咬牙合关系、适当的磁层厚度和避免咬食硬物是防止崩瓷发生的关键;基牙预备中保留足够的牙体、避免根管过短或者根管过细可减少发生冠桩脱落;注重口腔的卫生、防止修复体和临近牙齿嵌塞食物是有效杜绝继发牙龈炎的发生。
本组临床研究中,对牙列缺损应用金属烤瓷冠进行固定修复前牙组的治疗成功率与后牙组比较基本相似,分别达到94.4%和
9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前牙组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后牙组比较相近,分别为5.6%和5.2%,与普燕[4]进行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
表明在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修复中使用金属烤瓷冠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表明该治疗措施具有高安全性、疗效可靠、效果稳定的特点。
综上所述,金属烤瓷冠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临床效果满意、具
有高安全性和低并发症的特点,并且同时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牙列缺损的修复,其应用前景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83.
[2] 刘根娣,李斌,陈跃忠.金属烤瓷联冠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2009,33(5):297-298.
[3] 张勇坚黎小胜常雅仙.金属烤瓷修复体120例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10):930-931.
[4] 普燕.金属烤瓷桥在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0,19(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