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锋面
- 格式:ppt
- 大小:678.00 KB
- 文档页数:28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风向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由图中锋面符号,且是有南面吹来的风,可知该锋面系统为冷锋。
【2】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天气转雨,气温下降D.天气转雨,气温升高【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M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2.自然环境中,要产生降水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大气有①足够的水汽②充足的凝结核③下沉运动④上升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降水形成必须有水汽凝结,而水汽凝结首先要有充足水汽,然后有充足的凝结核,在气温降低时,才能凝结,而气流上升运动,气温下降,下沉运动,气温上升。
故选B。
【考点】大气降水3.有关下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A.①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B.②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C.③图是北半球的气旋D.④图是南半球的气旋【答案】C【解析】①图气流顺时针向外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图气流时顺针向里辐合,为南半球的气旋;④图气流逆时针向外辐散,为南半球的反气旋;而③图气流逆时针向里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
故选C。
【考点】天气系统4. 2013年凤凰网综合媒体报道12月23日,由于遭受暴风雪的持续侵袭,欧洲许多国家数以千计的飞机航班和火车车次被取消,使许多人无法出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欧洲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答案】A【解析】读图,图A是冷空气主动前进,是冷锋。
欧洲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是造成欧洲冬季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A对。
图B是暖空气主动爬升,是暖锋,冬季暖空气势力弱,不是主要天气系统,B错。
冬季没有台风活动,C错。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风向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由图中锋面符号,且是有南面吹来的风,可知该锋面系统为冷锋。
【2】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天气转雨,气温下降D.天气转雨,气温升高【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M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2.据长沙市2010年11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答案】C【解析】图中信息显示,此次天气变化表现在有降水过程,气温明显下降,气压明显升高,最有可能是由冷锋过境造成的。
选C。
【2】此天气系统易造成()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B.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是由于暖锋过境造成的,A错。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是由于冷锋过境造成的,B对。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气旋强烈发展的产物,C错。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D错。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定。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A.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B.过境时气压升高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答案】A【解析】冷锋、暖锋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A对。
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暖锋过境时气压降低,B错。
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上,C错。
暖锋降水发生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D错。
【考点】冷锋、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
4.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资料可以看出,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应该是冷锋过境。
高考地理锋面知识点地理锋面是地球大气系统中不同气团之间相互接触和交汇的界面,是天气系统中产生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理锋面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将以详细的方式分析地理锋面的形成、类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地理锋面的形成地理锋面的形成是由于不同气团之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
当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气团发生接触时,就会形成地理锋面。
主要有暖锋、冷锋和锋槽三种类型。
1. 暖锋:暖锋是暖空气与冷空气的边界面,暖空气向前推进并覆盖冷空气。
暖锋的形成情况一般为暖空气相对密度小于冷空气,暖锋下的增温会使暖空气上升,产生降水和云系。
2. 冷锋:冷锋是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边界面,冷空气向前推进并覆盖暖空气。
冷锋的形成情况一般为冷空气相对密度大于暖空气,冷锋过程中会形成较长时间的强降水。
3. 锋槽:锋槽是冷锋和暖锋相交处,锋槽中的空气上升比较剧烈,容易形成对流云和降雨。
二、地理锋面的类型地理锋面主要分为冷锋、暖锋和锋槽三种类型。
它们的形成和特点不尽相同。
1. 冷锋:冷锋是冷空气与暖空气的边界面,冷空气相对密度大于暖空气。
冷锋在缓慢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冷空气较为稳定,导致冷锋区降水范围相对较小,降水强度较大。
2. 暖锋:暖锋是暖空气与冷空气的边界面,暖空气相对密度小于冷空气。
暖锋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暖空气上升融化成云,形成层状云和降水,降水范围较广,但降水强度较小。
3. 锋槽:锋槽是冷锋和暖锋相交处,空气上升较为剧烈,容易形成对流云和降雨。
锋槽的降水范围相对较小,降水强度较大。
三、地理锋面的影响地理锋面的形成和移动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上。
1. 温度:地理锋面的形成会导致冷暖气团相互交汇,使地区的温度迅速变化。
暖锋过程中由于暖空气推进和增温,导致气温升高;冷锋过程中由于冷空气推进,导致气温降低。
2. 湿度:地理锋面是不同湿度气团的接触界面,会产生较大的湿度梯度。
暖锋过程中,暖空气的上升会带来大量水蒸气的凝结和降水;冷锋过程中,冷空气的推进会使得湿度降低。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设计胡春燕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书必修地理Ⅰ〔〕中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大气环境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与天气。
教学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课程标准:判读简易天气图,理解冷暖气团、冷暖锋天气特征;理解影响我国及所在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能根据日常的简易天气图初步解释天气现象,分析、预测天气变化。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中心环节也是重点内容,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为根底,为下节“全球气候变化〞搭建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让学生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述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阐述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变化。
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是联络实际,知道时间是是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高一属于初中教育向高中教育的过度阶段。
兴趣稳定、思维活泼,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才能、分析才能及表达才能,但具有初中生身心开展特征——思维还较为感性,推理才能较差;对于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知识组织:建立合理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表达由浅入深,讲求梯度,适度增强语言的专业性。
三、教学目的的三维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和认知才能,确定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②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③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天气的情况记录,侧重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才能的培养;②锋面系统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比较才能,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④通过小组的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系统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关注天气变化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②帮助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和抑制困难的信心,进步地理的审美情趣。
高一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地球和环境的机会。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各种自然现象和地理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锋面气旋。
一、什么是锋面气旋锋面气旋,也称为前锋气旋或锋面低压区,是一种天气系统,通常出现在锋面上方。
当两个不同气团之间的边界(锋面)形成时,会产生气旋。
气旋的形成是由于气团之间的温差引起的。
二、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发展、成熟和消亡。
1. 发展阶段:在锋面形成时,冷空气从后方覆盖热空气。
由于冷暖空气的密度和压强不同,冷空气会向上升起,产生较低的气压,并形成云和降水。
这种垂直上升的气流形成了低压系统。
2. 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气旋系统变得更为明显。
冷空气继续向前移动和抬升,形成了低气压中心。
而温暖的空气则会被冷空气推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这种冷暖空气之间的对流引起了风和降水,有时还会伴随雷暴活动。
3. 消亡阶段:在这个阶段,锋面气旋正逐渐减弱,冷暖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异也在缩小。
冷空气的抬升趋势减弱,锋面变得不再明显,系统逐渐消散。
三、锋面气旋的影响锋面气旋通常会带来不稳定的天气和剧烈的气候变化。
以下是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1. 风:锋面气旋引起的风通常较大,风速也较快。
在气旋中心的附近,风速最大,有时候会达到狂风暴雨的程度。
2. 降水:锋面气旋也与降水密切相关。
随着冷暖空气在锋面上的对流,会产生雨、雪或冰雹等降水形式。
3. 气温变化:由于锋面气旋形成时冷暖空气的交汇,所以会引起气温的剧烈变化。
例如,当冷锋通过地区时,气温会迅速下降。
4. 气象现象:锋面气旋还会导致其他气象现象的发生,例如雷暴、龙卷风和大雾等。
这些天气现象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地理意义和研究价值深入了解锋面气旋以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地理学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锋面气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
1. 农业: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非常重要。
《锋面系统》教学案例分析廖小春一、背景描述今年:我任高一地理教学工作,对于高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正好我市有冷锋过境,我采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感知这几天天气变化情况,然后结合板图来分析锋面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最后得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不同的天气情况。
发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以后的多次考试,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较好。
二、案例过程:讲这节课的时候,正好是冷气团南下也就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所以讲解这块内容可以让学生联系前几天天气的变化情况。
师:上午刚下了一场雨,现在感觉气温怎样?生:更冷了。
师:上午为什么会下雨?下雨过后为什么会降温?生:不知道师:是冷锋天气,引出冷锋和暖锋。
请大家看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1.什么是锋面?2.锋面有哪些类型?生:拿起课本边看边回答教师整理归纳。
1、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界面(如何判断锋前和锋后)2、按性质不同锋面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3.案例过程描述。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冷锋,什么叫冷锋?生:冷气团主动进攻(强调主动二字)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几天我们泉州天气变化的情况,出现了哪些天气现象?(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还有一部分同学没多大反应)生:冷多了;温度低了;前天还下雨;风挺大的……师:今天呢?生:不下雨了,但天气还是很冷。
师:(转)我看了近几生:(脱口而出)温度降了这么多,怪不得冷了好多。
生:一样啊。
(学生惊叫起来)生:风向从偏南风转成了偏北风,风力也变大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生:冷空气来了呗(学生不以为然的说)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冷空气来了?生:因为这几天从偏南风转成了偏北风,在中国偏北风是从北方高纬来的,比较冷,自然是冷空气了。
生:老师,那你能预测接下去几天的天气吗?(学生反问我)师:(我笑了)能啊,明后天天气会由阴转晴,但温度还是比较低,还是挺冷的,请大家还要多穿点衣服。
高一地理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导学案问题拓展评价单【知识梳理】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2.锋面类型的判断: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如右图中锋呈逆时针运动。
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
如右图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向气团②(来自低纬)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3.锋面气旋的不同部位天气状况不同:气旋的前方(如图中的A)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如图中的B)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如图中的C)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自主训练】1.(2010·北京高考)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读图,回答2~3题。
2.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3.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图1为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
图2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2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5.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A.温暖干燥B.低温阴雨C.风和日丽D.细雨连绵6.(2010·烟台模拟)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苏版高一地理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锋面)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气团的概念、锋面及锋面的分类。
2.描述三种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现象。
利用锋面示意图,依照冷气团移动方向、锋面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定锋面类型。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相应的天气状况。
4.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5.从生活实际需要动身,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显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明白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6.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在锋面通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锋面系统对生活的阻碍。
难点:冷锋和暖锋的对比区分;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及其天气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2010年9月26日的《天气预报》片段[问题引领]1.天气预报要紧预报的是哪些天气要素?2.天气预报图中有哪些要紧图例?[问题引申]1.在天气预报中,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将会有哪些天气现象?(视频中天气图)2.我国西南地区连续阴雨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视频中天气简易图)教师小结:因为受不同天气系统的阻碍或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阴晴、冷暖、风雨等天气现象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依照收看天气预报的经历回答回忆摸索、读图回答直观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
关注气象要素如气温、冷气团、暖湿气流、气压等,关注图例。
了解要紧天气现象,摸索天气现象的形成缘故。
过渡,引出气团一、气团1.气团概念:2.气团分PPT展现天气预报图,引出气团回答问题。
(1)什么是气团?按性质如何划分?(2)阻碍气团性质的要紧因素是什么?教师小结给出正确的概念。
读图,分析图让学生自主认识气团的概念依照学过的物理类:3.对天气的阻碍: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畴空气,叫做气团。
高一地理《锋面系统与天气》听课心得高一地理《锋面系统与天气》听课心得今天上午去铁一中听“锋面系统与天气”一课,上课的是2位年轻的男老师。
风格各异。
评课中铁一的李老师、三中的叶老师、xx中学的党老师尤为精彩。
现整理收获如下:一、听课收获1、关于锋面符号和锋前锋后的处理。
学生在这块常常把冷暖锋的符号和锋前锋后弄混,铁一的张博老师在这里让学生画出冷暖锋时直接把符号也画在冷暖锋下面,并用冷暖气团主动和被动来区分锋前和锋后。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易混点。
处理得好!2、用冷暖锋移动的速度来分析冷暖锋带来的不同天气。
冷、暖气团移动时,冷气团只做水平运动,受力集中,故迫使暖气团快速抬升,降水的强度大;而暖气团移动时,除水平运动外,还向上爬升,受力分散,故暖气团爬升速度慢,是徐徐地爬升,降水强度小,形成连续性降水。
3、关于冷暖气团的2点纠结一是冷暖气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有老师说按照温度分,有的说是按照性质分。
湘教版上有很清楚的说明“按照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气团本身的物理属性包括温度、湿度、稳定度。
我认为“性质”比较空,学生难以理解,温度应该是二者主要的区别。
二是冷暖气团的湿度有何区别?这点在8中陆勋老师的课上,学生在说冷暖气团的区别时点到了,但陆老师回避了这点。
关于这点张琦老师解释的很到位,即当水汽总量一定时,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
水汽包括蒸发、蒸腾到大气中的水汽及火山活动溢出的水汽。
故冷气团相对湿度大于暖气团。
二、评课收获整合3人评课的内容,我发现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1、从教材的处理上把握整体教学思路,看其是否清晰;2、从教学环节上看其是否完整;这点在赛教时如不完整会扣分的。
3、从教学过程上看其理念是否先进,教学风格是否独特和鲜明;4、从课堂推进的节奏看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5、从教学方法上看其是否具有地理学科的特点。
比如读图分析法、比较异同法等。
6、从教学语言上看其是否精炼、准确;7、从课堂评价看对其对错误点是否矫正到位;8、从地理技能看其板书板画是否重点突出、美观。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锋面气旋与天气以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空中等压面(单位:hPa)垂直散布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能够出现()A.淫雨霏霏B.大雪纷飞C.继续干旱D.狂风暴雨2.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A.西南风转西南风B.西北风转西南风C.西南风转西北风D.西北风转偏南风洗车指数是依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能否有积雪和泥水,能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能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能否适宜洗车的气候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读〝2021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空中天气图〞,回答以下各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4.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能够是() 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西北风5.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情势下能够出现的气候灾祸的成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微弱,扬起沙石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2021年12月26日,超强台风〝洛坦〞登陆菲律宾,该国多地因暴雨发作洪灾。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6.构成〝洛坦〞的天气系统是()A. AB. BC. CD. D7.图中曲线a、b、c、d表示〝洛坦〞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A. aB. bC. cD. d以下图为〝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8.该日最能够是()A.惊蛰(3月6日前后)B.立夏(5月6日前后)C.立秋(8月8日前后)D.寒露(10月8日前后)9.此时图中()A.我国南方受高压控制,多阴沉和风天气B.太平洋海域受高压控制,多暴风雨C.台湾海峡吹偏北风,海上船只留意平安D.日本群岛受暖锋影响,出现延续性降水以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空中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候灾祸实时散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