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专题五大国崛起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5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内容摘编自《大国崛起》一书某章节的目录,据此分析该章节介绍的是()A.东方强国——日本B.海上马车夫——荷兰C.殖民大国——西班牙D.日不落帝国——英国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到:“1917 年11月7 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A.实行了法西斯专政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3.唐晋在《大国崛起》中指出“(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的多……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它应纳入的主题是()A.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4.《大国崛起》中讲道:“这次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布尔什维克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人们相信,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是()A.组建第一国际B.建立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5.“15世纪以后,世界商贸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
”史料中“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B.殖民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6.2024年2月17日,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是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二是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三是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四是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
材料表明中国()A.旨在构建与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B.展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担当C.推动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D.提升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应对能力7.刘阿明在《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战胜国,英国在重塑战后欧洲国际关系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专题二十三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国别史--- 大国崛起一、英国1、17 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 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 年——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 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 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
1940 年7--10 月遭到德国的轰炸。
1942 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
1944 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 年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美国1、17 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18 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 —1783 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 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 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专题五大国崛起观点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第二种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观点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启示。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是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充分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一、选择题1.西班牙巴塞罗那哥伦布广场中央矗立着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雕像。
哥伦布赢得世人尊重和纪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他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他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C.他开辟了通往非洲的新航路D.他实现了环球航行2.与“颁布《人权宣言》”“处死路易十六”“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等关键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3.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评价:“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4.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二、非选择题5.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为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理论武器的历史事件。
(2)归纳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并逐一说明其作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中材料是文艺复兴时期某个阶级(阶层)的思想。
这个阶级(阶层)应是A.封建贵族B.教士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答案】C2.“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世界走向整体发展B.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C.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D.其动机是对财富的追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的冒险家对财富尤其是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之一,材料中“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就揭示了这一点,D项符合题意;A、B、C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不是动机,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网3.下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14世纪前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6世纪文艺复兴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A.欧洲开始步入近代B.欧洲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C.欧洲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D.欧洲开始走向世界【答案】A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A.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身份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民主共和制度【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事务中的权力作了严格的限定,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制度都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体。
故选C。
5.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专题复习:大国崛起之英国导读: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
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这五个国家先后崛起,这几个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启迪着今天,衣影响着未来。
一、英国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完成是英国成为先进工业国的两大发展阶段保守、妥协、战争使英国逐渐衰落。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凭借地处大西洋的海上优势,拓展海外贸易,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7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非洲的重要手段之一。
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使英国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这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3、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
在殖民争霸战争中,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中叶成为海上霸主,19世纪,英国海外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享有“世界工厂”的称号。
6、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割占了中国香港,并设立东印度公司,加紧对印度和亚洲的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中期,将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由此引发了由章西女王领导的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由于没有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德国。
随着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光荣孤立”外交政策,主动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集团,参与“一战”,最终战胜同盟国集团。
8、“一战”后,英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成为大国强权政治的主要代表。
大国崛起
一、西班牙、葡萄牙
⑴、崛起原因:最早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其带来巨额财富。
⑵丧失原因:掠夺而来的财富多用于向了;后来被英国打败。
二、英国
⑴、崛起原因: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③18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⑵、丧失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安于现状,不愿革新技术和机器;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英国。
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主战国,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二战后,其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
三、美国
崛起原因:
①1775年—1783年,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器,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凭借有利地理位置大发战争横财,实力剧增;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④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利用政府的力量适时调节经济,经济稳定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