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史学著作
(1)《史记》:西司马迁著,为后世研究传说中的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提供了史料 。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为人们研究战国 到五代的历史提供了史料。
(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5.文学艺术
1)汉字的演变
2)文学
甲骨文(商)→金文(商中晚期出现)→小 篆、隶书(秦、西汉)→楷书、行书、草 书(东汉、魏 晋及以后流行)。由繁到 简、一脉相承
3.思想理念
1)百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孔子的“仁”、老子的“无为而治 ”等以及“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思 想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 展的源头 。
2)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①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 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②战国时期,孟子、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丰富了早 期儒 学的内涵,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科举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
确立。
8.建筑工程 1)建筑:秦长城、唐长安城、明长城
和北京城等。
2)水利工程:都江堰、灵渠、隋朝大 运河、元朝大运河等。
9.传统节日 ①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清明
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②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助于进一 步 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③《天工开物》传到国外,被译 成日文、法文、德文、 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23年中考复习历史课件
(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7.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主要表现:中央为三公九卿 制,地方为郡县制。此后的历代封建王 朝不断发展和 完善,如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