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析摘要: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合理的协调建筑物的各部分能耗问题,以此种方式消除建筑物中多余的耗能部分,最终达成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本文笔者从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措施两方面对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前言: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是以科学为依据,节能为前提的将建筑设计进而优化的措施。
将节能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进行改革,将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使节能技术不断提升。
设计符合各种地域和情况的节能措施,实现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最佳经济运行,从而达到真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的。
1.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1.1. 建筑电气高效性的需求真正实现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的。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因此,对建筑电气的高效性应格外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以忽略建筑电气设计效率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能力的做法是不对的。
由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涉及面较广,因此不能对节能设计进行盲目的追求,而忽视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其他指标要求。
1.2对建筑电气环保因素的考虑一个好的建筑节能设计体现在能够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在保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也应该将环保问题纳入设计范围之内。
尤其是在选材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环保问题,体现出绿色生态环保意识,从而达到建筑电气设计环保理念的实现。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不难总结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衡量。
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完美,还要考虑到建筑电气的质量问题。
要对建筑的实际效益进行整体分析,对建筑设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措施在对建筑电气节能进行设计时,由于供配电系统设计较于照明设计、设备系统设计等设计方案具有更加鲜明的高技术性和复杂性,因此加强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电气的建筑效果,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减少建筑电气系统的能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电气工程中常用的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
1. 照明节能技术:采用高效能的照明设备,例如LED灯具,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因为LED灯具具有寿命长、能耗低和光效高等优点。
将照明系统与光线传感器和人体感应器结合,能够根据人员活动和自然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照明强度,实现照明的智能控制,进一步降低能耗。
2. 空调节能技术:采用高能效的空调设备,例如变频空调,以替代传统的定频空调。
变频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自动调整压缩机的转速,从而节能降耗。
使用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实时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避免能源浪费。
3. 配电节能技术:通过采用低功耗、高效率的配电设备和节能型变压器,减少能源损耗。
合理设计配电系统的容量和布局,避免过度建设,降低设备的负荷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配电系统中应用智能电能计量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用电量和用电负荷,以便优化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降低能耗。
4. 动力节能技术:采用高效能的电动机和变频器,以减少动力设备的能耗。
在电动机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考虑负载变化的情况和动力需求的匹配度,尽量选择额定功率接近实际需求的电动机。
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将动力设备的惯性和余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再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5.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建筑电气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分时控制。
通过定时开关、远程监控和自动启停等方式,实现电气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能耗优化。
对于不同的建筑区域和功能,采用分区控制和分时控制策略,调整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选择、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多个环节综合考虑。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并合理组合,才能有效降低建筑电气系统的能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1. 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选择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如LED照明灯具,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
LED照明具有能耗低、寿命长、发热量少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照明用电。
2. 安装自动化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安装自动化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还可以通过智能感应器、光控组件等技术实现自动关闭、定时控制等功能,避免能源的浪费。
4. 安装智能化电器设备:通过安装智能化电器设备,如智能插座、智能开关等,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定时控制等功能,提高电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5. 配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顶、立面等位置配备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建筑用电。
太阳能电池板具有绿色、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6. 安装能量回收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安装能量回收系统,如余热回收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将建筑物产生的余热、余电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7. 设置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设置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分析建筑物的用电数据,实现能源的监控、调整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技术也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物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全国民用建筑技术措施电气节能专篇1. 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使用自动调光、感应控制等技术。
2. 采用高效节能的变频调速设备,降低电动机的能耗。
3. 优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用电负荷和需求,避免过度设计。
4. 合理设置电气负荷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用电负荷,实现电力需求的动态调整。
5. 使用高效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提高电气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效功率的损耗。
6. 采用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实时监测用电情况,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依据。
7. 选择低功耗的电力电子设备,如变频器、UPS等,降低设备的待机功耗。
8. 优化照明设计,合理布置光源和灯具,减少光污染,提高照明效果。
9. 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选择能耗低、制冷效果好的设备,并进行有效的温控管理。
10. 配备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 设置自动断电装置,合理控制用电时间,避免无人时段的电能浪费。
12. 配备节能型电力线路设备,减少导线电阻损耗和谐波损耗。
13.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减少待机功耗。
14. 合理设置电力分配装置,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
15. 使用低能耗的电动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提高用电效率。
16. 提供电力能耗监测和用电建议,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和节能措施。
17. 选用低功耗的电子开关和插座,减少待机功耗。
18. 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如余热回收、制冷热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9.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电能损耗和维修成本。
20. 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气设备的问题。
21. 优化电缆敷设方式,减少电缆线路的电阻和磁性耗损。
22. 使用浮动式照明系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照明亮度,提高能耗控制精度。
23. 选择具有良好能耗特性的电动机,如高效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等。
24. 配备电力调度系统,合理分配用电负荷,避免电力瞬时过载和峰谷差异过大。
浅谈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张蕾(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经济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今后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有接近300亿平方米的建筑需要建设,从建筑能耗来看,据有关统计,建筑能耗目前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27.8%,是世界E同纬度国家的3倍左右。
在欧美发达国家,节能型建筑的比例已达到40%,而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能源的消耗正急剧增加,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建筑节能工程已被国家确立为“十一五”期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在电气节能技术方面,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当将节能技术合理应用到工程设计当中。
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简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阿氐功能标准,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
节能的途径之一是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与管理。
电气节能设计应把握“满足功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节能措施。
一、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认真考虑并采取节能措施是实现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配电系统设计正确合理的具体表现。
负荷计算是确定供配电系统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负荷计算,利用最佳负载系数法确定变压器容量,选择技术参数好的变压器和系统开关设备,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二、变压器的选择节能变压器是空载,负载损耗相对小的变压器。
变压器节能的实质就是刚氐其有功功率损耗,提高其运行效率。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如下式表示:△P=P0+K T l32PK式中:△P_—玻压器有功损耗(kw)P卜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PK_变压器的有载损耗(kw)13——-变压器的负载率式中P为空载损耗又称铁损,它由铁芯的涡流损耗及漏磁损耗组成,其值与硅钢片的性能及铁芯制造工艺有关,而与负荷大小无关,是基本不变的部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电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也就是对能源消耗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节能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对于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方面的创新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节能电气的应用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一、节能电气概述传统建筑电气设计技术中存在大量浪费电力的现象,这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说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等。
而在节能电气的设计中,更多的关注点是如何最低化电能消耗,同时能够更好地维护建筑物的正常运转。
目前主流的电气节能设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能耗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的控制来实现对电能的最低化消耗。
例如,针对屋顶、地面、墙壁等建筑结构的绝缘降热设计,对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等。
2、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能源控制,节约电网行业的用电费用,降低环境气体排放。
例如,室内照明灯光可通过具有调光功能的灯具等设备实现照明关灭的自动控制。
3、智能电表智能电表通过智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力消耗水平进行精确度量,同时在能源控制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智能性。
例如,通过智能电表,业主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对节能和环保还有生产生活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电气节能设计技术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电气节能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电气会造成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能在节约电网行业用电费用这一点上,为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
具体表现在:1、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消减能源消耗量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电气设计技术中,最为显著的受益者是建筑物的业主。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而建筑电气系统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电气技术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
主要原则包括:(1)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选择具有高效节能特性的电气设备,例如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变频空调设备等。
(2)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的利用,通过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从而减少能耗。
(3)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建筑电气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调度,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能耗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控,以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4)能源回收利用: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应该考虑能源的回收利用,例如热泵供热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通过将废弃能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2. 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绿色建筑电气技术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主要的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包括:(1)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寿命长、色彩丰富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照明设备,成为建筑照明的主流技术。
LED照明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能提高照明效果,为建筑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2)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部环境和使用情况,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调控,例如通过光照强度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等设备,自动感知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从而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节能管理。
(3)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1. LED照明技术:LED灯具相较于传统荧光灯具能耗更低,寿命更长,光效更高,热量辐射较少。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广泛应用LED照明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感应开关技术:通过安装红外线、超声波等感应开关设备,实现建筑内外照明根据人员的存在与否自动开启或关闭。
不仅提高了照明的智能化程度,还避免了无人区域的能耗浪费。
3. 光电汇流排技术:通过光纤技术取代传统的导线布线系统,将电力传输转化为光纤传输,减少电线的损耗,提高电能转化效率。
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减少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太阳能发电系统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通过将多余发电卖给国家电网实现对电费的收入。
5. 智能电网技术: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建筑内的电力需求与电网的供应之间的联动,合理调度电力资源,实现用电高峰期的能耗削峰填谷,降低建筑的用电峰值,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6. 节能电梯技术:通过升级改造电梯系统,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再生制动技术等,使电梯能耗降低,减少无效能量的损耗。
还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来合理安排乘客运输,减少能耗。
7. 智能建筑监控系统:通过智能建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分析能耗模式,提供能耗评估与优化建议,帮助建筑管理者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及时发现和修复能耗异常问题。
8. 风能和地热能利用: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考虑利用建筑周围的风能和地热能进行发电或供暖。
通过设置风力发电装置和地热泵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9. 低功耗电器设备: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选用低功耗电器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比如选择低功耗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通过电器产品能效标志的评估,选购高效节能的产品,减少冗余能耗。
可见,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非常丰富多样,采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还能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探析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措施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节能减排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措施运用成为了建筑行业中新的热点。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运用绿色节能技术措施,可以更好地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为建筑节能降耗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文将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措施运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LED照明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LED照明技术正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绿色节能技术。
LED照明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而且寿命也非常长,减少了更换灯具的频率。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采用LED照明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LED照明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在白天可以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亮度,晚上可以根据人流量和活动区域自动调节照明范围和亮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和环保。
二、太阳能利用技术建筑中的采光和遮阳设计也应当考虑太阳能的利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到建筑中,可以减少对照明系统的依赖,降低能耗。
三、智能化控制系统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化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照明、空调、插座等用电设备的主动管理,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安装传感器、定时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建筑内部环境的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空调温度等,避免能源的浪费。
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云服务等方式,实现对建筑内部用电设备的统一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支出。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能源回收利用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筑内部的用电设备产生的余热、余电等能量,可以通过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进行收集、转化、再利用,实现能源的双倍利用。
在大型商业建筑中,通过安装热泵设备,可以将空调排出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和利用,用于生活用水的供应。
又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将建筑内部电力设备产生的余热进行收集和利用,提供给建筑内部其他设备的供能。
浅谈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耗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导致各类能源供不应求。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工作人员必须拿出饱满的工作热情来为建筑电气节能工作作出贡献,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节能提出一些较为实用的节能措施,以此来满足功能需求,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节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项目,是节能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也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建树,在以前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加强节能的研究,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关心与追求的元素加入到设计当中来,使设计建造出来的建筑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符合现代人对时尚元素的追求和生活理念的诠释。
在现代全社会倡导环保节能,低碳生活的节奏步伐下,电气节能非常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电气节能势在必行,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
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使之更好地指导和规范电气节能,推动建筑电气节能的健康发展。
为建造和谐的节约型的社会也作出贡献。
1 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性能源短缺日益严峻。
能源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的保障,我国既是资源大国,也是能耗大国,由于人口众多,从而使得人均能源及资源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50%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耗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导致各类能源供不应求,但是能源的浪费却比较普遍,因此建筑节能已经势在必行。
建筑中能耗较大的应属电气设备,所以节能首先应从电气节能做起。
电气节能涉及的范围较广,从电网到用户都应时刻本着节能降耗的理念进行使用,就设计人员而言,应尽可能以节能型设备作为设计首选,并精心设计电气节能方案,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此来降低电气设备能耗。
由于对于每一名优秀的建筑电气设计者来说,在为人们提供优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如何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2 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能耗成为节能减排的新重点。
通过分析建筑能源的消耗发现,能耗主要产生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中的电力变压器能耗
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功能不同,现代建筑中都需要选择不同类型、规格、数量的变压器,统计显示,发变电系统中,变压器电能损耗占总发电量的10%,同时,变压器的损耗占建筑电能线损的50%,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括有功功率损耗、无功功率损耗、综合功率消
耗三种类型。
因此,研究节能型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对降低建筑物电气能耗是十分重要的。
2.2 建筑中电力电缆的能耗
由于电线内部电阻的缘故,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以热的形势消耗一部分,这部分能耗与电缆的长度、电力的传输距离、线缆的型号、品牌、导体截面等直接相关,因此,在综合考虑线缆的造价成本、施工成本与节能效率的前提下,可有效减低建筑能耗。
2.3 建筑中照明部分的节能
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电力消耗中的1/6是被照明消耗的,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水平无疑将较大幅度降低照明能耗。
建筑照明节能的原则就是在保证照明质量的情况下,通过照明节能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等一系列手段,减少建筑照明中的能量消耗。
3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主要有:合理选择节能光源、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合理选择电线和电缆、合理选择建筑电气设备、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消除高次谐波等。
3.1 合理选择节能光源
节能光源的选择是最直接也最明显也最方便的建筑节能措施,建筑照明节能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1)选择合理的照度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规定了建筑物中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度标准是不可随意降低的,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
(2)选择高效节能光源。
光源是照明节能的首要任务,光源的主要性能有显色指数、使用寿命、起点性能、调光性能等。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紧凑型荧光灯及led光源,高大车间、厂房及体育馆场的室外照明等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气体放电光源。
(3)选择节能型镇流器。
节能型镇流器自身功耗比传统电感镇流器低40%~60%,并具有无电磁干扰、不受瞬间过电压的影响、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合理选择镇流器对节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
根据照明开启频繁程度等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开关点。
目前常用的控制开关有触摸式延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红外式延时开关等。
3.2合理的供配电系统
根据用电负荷容量及其分布、用电设备的特点及负荷等级,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其在运行中的损耗降至最低,实现供配电系统的经济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
3.3合理选择建筑电气设备
将能耗大的用电设备改为节能设备。
由于建筑电气中的电动机都是与暖通、给排水、建筑等工种的设备配套的,因此建筑运行设
备中主要考虑电动机选择及其运行中的节能。
由于电动机额定功率因数一般都不超过0.8,故会产生无功损耗,这不但使用电损耗加大,还会导致电源电压降低。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新型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采用无功补偿的办法降低电能损耗。
运行中尽可能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采用变频的方式,自动调节转速,使其与负载变化相适应,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设备控制中应采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或ba系统),节能效率可达10%~30%,减少无谓能耗。
3.4 合理选择电线和电缆
供电方式和线缆截面积是影响建筑内部线缆电力消耗的两大直接因素,实验表明,4%的输入电能在线缆环节被消耗,在电能通过线缆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损耗,因此,除了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芯导线做线缆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电线和电缆的电能损耗:首先是要减小建筑总线缆的使用长度,线路设计尽量点到点,走直线,同时避免线路走回头线。
变压器的设计安放位置应尽量位于建筑的中心,使得从变压器到各个负载的距离均最短,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间应尽量位于竖井附近,保证配电间到干线的距离最短,不会出现回头线;其次需要增大导线的截面积。
在综合计算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率的情况下,设计选用的长线路当增加一级截面所增加的线缆成本可通过增加后建筑解决在三年内平衡时,可将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的配合及电压损失所选定的截面再加大一级。
3.5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在线路上传输,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首先应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以减少对超前无功的需求;其次采用电容器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
一般采用在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的办法,对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
用户终端就地补偿可使线路损率减少20%,同时减少电压降,改善电源质量。
3.6 消除高次谐波
消除高次谐波,降低系统的无功损耗,是电气节能的一个途径。
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在多个环节考虑谐波产生的影响。
如保护接地采用tn-s制,可防止谐波引起的中性点点位升高;变压器绕组采用dyn11可抑制3次谐波;选择中性线及相同截面的相线是为了解决谐波引起的中性线电流的增大。
选择谐波指标符合要求的电力、电子设备,特别是容易产生谐波的设备,如ups、eps电源、变频器、软启动器、大型调光设备、医疗检查设备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选择滤波设备(有源、无源),并将其设置在恰当的部位(主干线或干扰源处)。
4 结束语
建筑电气节能潜力巨大,且建筑电气节能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运行等整个周期。
对于电气工作者而言,应精心考虑设计方案,选用先进的设计技术。
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新材料上,应从技术、经济、施工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后,再选定高
效节能设备(材料)。
在后期设备运行中,应加强运行制度、设备更新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宇娜.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方法简述[j].科学与财富,2011.
[2]雷静.建筑电气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
[3]陈彪.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