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04.81 KB
- 文档页数:15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尊敬的项目委托方:经过对该项目地理条件的详细勘察与分析,我们提供以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报告,旨在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以支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
一、项目概述为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地质勘察及地基处理工作是任何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对该项目地质条件的概述及分析。
2. 对已进行的勘察工作进行总结与总览。
3. 对勘察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
4. 结合勘察结果,提供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案。
5. 出具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应的工程建议。
二、地质条件概述与分析1. 地质背景根据对该项目地理环境的分析,项目地处于地震活动频发区,同样存在地下水位变动较大、土层复杂以及软弱地层等地质问题。
2. 地质勘察工作我们首先进行了现场勘察工作,包括地质探查、地球物理测量、水文地质调查和土壤力学试验等。
通过研究勘察结果,我们获取了大量实时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 勘察结果评估经过对勘察结果的综合评估,我们发现项目地存在以下地质问题: - 强烈地震活动可能造成工程结构的破坏风险。
- 地下水位的变动较大,可能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 进行土壤力学试验后,发现部分土壤层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容易引发沉降问题。
- 存在较多软弱地层,可能会对地基的承载力造成限制。
三、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案1. 结构加固为了提高工程的地震抗震性能,我们建议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增加结构框架的强度、设置横向抗侧支撑等,以增强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 地基处理针对地下水位变动大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地下水渗流较为活跃的地区进行排水处理,以降低地下水位。
- 对于有较大压缩性的土壤层,我们建议采用加固措施,如夯实、灌浆等,以提高其稳定性。
- 对于软弱地层,可以考虑进行土体加固或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注桩、土壤加固等。
四、工程勘察报告与建议1. 工程勘察报告我们将根据勘察结果编写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地质条件概述、勘察工作总结、勘察结果分析与评估等。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次工程勘察报告旨在对项目地基的基础情况进行综合勘察与评估。
准确了解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勘察范围本次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的范围涵盖了项目的整体用地范围,包括建筑物所在地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情况。
勘察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地下水位测定等,并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进行了详细评估。
三、地质调查通过对项目区域的地质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种地质构造类型,包括坚硬岩石、软弱土层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
其中,坚硬岩石分布在项目的西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软弱土层分布在项目的东侧,承载能力较低;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则主要分布在南侧。
四、地形测量通过对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地形测量,我们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图,并确定了地形起伏情况与地貌特征。
地形起伏情况会直接影响地基的建设与土方工程,因此,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十分重要。
五、土壤力学参数测试我们对项目地区的土壤进行了力学参数测试,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剪切强度等。
测试结果显示,项目区域土壤的力学参数较为复杂,存在着不同地层的差异。
针对不同地层的土壤力学参数差异,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地下水位测定通过对项目区域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我们发现南侧地下水位相对较高。
地下水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抗浮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针对地下水位高的区域进行特殊处理和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七、基础勘察与评估综合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和地下水位测定的结果,我们对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进行了详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项目区域的坚硬岩石地层,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好,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
然而,在软弱土层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第1篇一、前言地基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本次实践报告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详细记录了建筑地基勘察的过程、方法及结果,旨在为今后的地基勘察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某住宅小区2. 项目地点:某市某区3. 建设单位: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 勘察单位:某地质勘察院三、勘察目的1. 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 评估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安全。
3. 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四、勘察方法1. 地貌调查: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等基本情况。
2. 地质测绘: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场地地形测绘。
3. 地质勘探:采用钻探、探井、槽探等方法,获取地下土层信息。
4. 室内试验:对采集的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确定土层的力学参数。
5. 地下水调查:通过调查场地地下水分布、水位、水质等信息,了解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
五、勘察结果1. 地貌特征: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 地层结构: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以下几层:(1)素填土:层厚0.5~1.5m,主要成分为黏土、粉土。
(2)粉质黏土:层厚2.0~4.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3)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4)粉质黏土:层厚2.0~5.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5)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6)粉质黏土:层厚2.0~5.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7)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8)强风化基岩:层厚2.0~5.0m,风化程度较高,力学性能较差。
3. 地基承载力: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200kPa。
4. 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位在0.5~1.0m之间,对地基无影响。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一、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工程地基与基础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地质、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影响基础安全稳定的因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涵盖工程所在地区及其周边,包括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力学性质等相关要素。
三、调查内容1. 地理位置与地势根据现场实地测量和相关图纸资料调查,确定工程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
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势等情况。
2. 地质调查(1)岩性调查:对工程区域进行地质钻探和岩芯采样,分析地层成分、岩性特征以及地层的厚度等情况。
(2)断裂与裂隙:通过地质钻探和地层差异分析,了解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断裂和裂隙情况,评估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3)软土地层:对于存在软土地层的情况,进行地下水位测量、土壤取样分析等工作,研究土壤的渗透性、压缩性等特性。
3. 水文地质调查(1)地下水位调查:采用水位计等测量工具,测量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确定施工期间和工程使用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2)水文地质地貌分析:通过查阅历史地质和水文记录,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评估地下水对工程地基的可能影响。
4. 土壤力学性质调查(1)采样与试验:根据工程需要,在工程区域内采取岩芯取样、土壤采样,并进行相关试验,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抗剪强度等。
(2)地基沉降:通过局部或全面的地基沉降观测,了解地基沉降速率和沉降的影响范围。
5. 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地震活动性、地质灾害历史以及地质构造情况,评估工程地基与基础在地震和地质灾害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调查结果1. 地理位置与地势工程位于城市郊区,地势相对平坦,无特殊地质地貌特征。
2. 地质调查(1)岩性调查结果显示,工程区域主要地层为页岩和砂岩,地层较稳定。
(2)经过断裂和裂隙分析,未发现明显的断裂和裂隙存在,地基稳定性较好。
(3)通过土壤力学试验,确定工程区域土壤承载力适宜,具备良好的抗剪强度。
地质勘测报告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地质勘测报告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本报告旨在评估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岩性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基础。
二、勘察区域概况勘察区域位于XXX市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无明显地形起伏。
区域内主要岩性为XXX岩,其特点是XXX。
同时,地下水层位于X米深度处,水质为XXX。
三、地质调查1. 地质构造:勘察区域主要受XXX断裂带的控制,断裂走向为XXX。
该断裂带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后续地基处理中充分考虑。
2. 岩性与地层:通过地质钻探和岩芯采样,得出以下勘察结果:(1) 勘察区域主要为XXX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质为XXX。
(2) 地层结构主要分为X层、X层和X层,分别位于X米、X米和X米深度处。
3. 地下水情况:根据勘察数据,地下水埋深约为X米,属于X类型水。
根据地下水位分布,制定合理的降水系统。
四、地基处理方案基于对勘察区域的地质调查结果,制定以下地基处理方案:1. 岩土勘察:在建设前阶段进行深入的岩土勘察,以确定具体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厚度、稠度、压缩性和岩层的承载力等。
2. 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以下措施:(1) 地基加固:根据勘察结果,采用合适的加固方法,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地基板等,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地基排水:根据地下水情况,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地下水对地基造成不利影响。
(3) 坑槽处理:针对可能存在的坑槽问题,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灌浆处理或设置加强网格等。
3. 施工监测与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地基处理效果,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严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马关县福利院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一、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受委托,对其拟建的马关县福利院地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本公司接受勘察任务后,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及详细勘察要求规范进行勘察,并与马关县民政局签订了勘察合同。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查明地场内地质成因,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空间展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特征值fak、桩周摩阻力极限值q Sk、桩端阻力极限值q pk等。
2、查明地基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判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基础有无腐蚀性等水文地质条件。
3、查明有无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4、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5、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7、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治理方案建议。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工程重要性为三级,综合本次勘察等级为丙级。
二、建设工程概况勘察场地位于马关县城以西,国门中学后侧的斜坡地带。
场地内拟建敬老院、托老所、单元楼、附属用房,老年活动室及数幢联排别墅等。
场2地内所有建筑均为低层建筑,别墅层高两层半,框架结构,其余各建筑层高三至四层,均为框架结构,上部荷载1200—3000KN不等,联排别墅上部单轴最大荷载为1500KN,其余各建筑最大荷载为3000KN。
由于本场地为坡地场地,场地内各建筑均采用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以⑤层中风化泥灰岩为桩尖持力层,桩深5—6米,进入持力层一倍桩径以上。
由于勘察期间场地未能整平,其各幢建筑室外±0.00m规划局未能提供,但从整个场地来看,由于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各幢建筑物应以所处位置标高确定,各建筑室外±0.00m大致为:敬老院、托老所为1311.70m、活动室1305.80m、单元楼1303.50m。
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工程名称:X X X X X工程地点:XXXXX建设单位:XXXXX勘察单位:XXXXX日期:年月日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XXXXX,位于XXXXX,地上层,地下层,建筑面积 m2,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为 m,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详勘工作,是根据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之技术要求,受XXXXX(甲方)委托。
勘探点深度为20.0~25.0m;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及井探、岩土取样、标准灌入试验、圆锥(重型)重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测试等方法进行工作。
二、地基验槽(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为填方区,地形基本平坦。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粉土、粉质粘土及粉土组成。
(2)水文地质条件:在现场钻探深度内未揭露到地下水,据场地附近水井调查,地下水位埋深在15.0m以下,年变化幅度为1.0m~2.0m,近3~5年最高水位约为13.0m。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面蒸发和人工抽采的影响而变化。
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3)场地土类型、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场地内无发震断裂通过,也不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诸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三、深基坑支护本工程不涉及深基坑支护。
四、对降水的建议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预测当地的降雨量,提前转移。
洪水灾害的临灾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与地形地貌、市政排水、河流分布、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较大关系。
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在大雨来临之际提前撤离。
五、对地基处理的建议本工程建筑物基础位于第二层粉砂层上,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30Kpa,能够满足建筑物需求。
不需要其他特殊处理。
六、地基验收经甲方、施工、监理、勘察、设计验收后符合要求。
住宅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本次住宅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旨在对施工地点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评估地基稳定性和地质条件,为住宅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勘察目的1.了解施工地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特征,评估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特性;2.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如地震、滑坡和崩塌等;3.为住宅楼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基处理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4.提供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建议,以提高住宅楼工程的经济性和施工效率。
二、工程背景本次住宅楼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商业中心、学校和公园等基础设施。
施工地点位于地势较高的丘陵区,地表覆盖着一层较薄的表土,下方为黏性土层和砂质黏土层。
三、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1.地质勘探:采用钻探和观测井等方法,对地下岩石、土层结构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钻探深度达到设计要求;2.取样分析:对钻探取得的岩土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包括颜色、密度、含水量和颗粒分布等;3.地面地质调查:包括遥感影像分析、地质地貌观察和地质构造测量等,用于确定地质灾害风险;4.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安装监测井和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长期观测。
四、勘察结果与分析1.地质情况:本地区地质构造稳定,主要含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等岩石。
地质构造总体上属于均匀、连续的堆积相,岩层呈水平分布,对地基稳定性影响较小。
2.土质情况:表土层为黄色粉砂土,厚约1m,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排水性。
下方为黏性土层,含水量较高,属于高液限粘性土。
黏性土层下方为砂质黏土层,质地均匀,含水量较低,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3.地下水位:经过长期监测,地下水位处于浅层埋深,波动幅度较小,对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4.地质灾害风险:经过地质调查和分析,施工地点周围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迹象,也没有历史地震的记录。
因此,施工地点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风险。
五、评估与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分析,本次住宅楼工程地基较为稳定,施工风险相对较低。
2. 2地基土层分布拟建场地由巨厚的第四纪冲积物堆积构成,勘察揭示的地层岩性主要为耕表土、粉质粘土、粉土。
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勘察揭示的土层自上而下分为3个自然层。
上部(1)~(2)层属第四纪,新近堆积和冲积层(Q4),(3)层属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层(Q3al)。
现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Q4m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色,软塑状态,含建筑垃圾,高~中压缩性。
层底高程41.60~42.20m,平均41.87m;层厚0.50~1.00m,平均0.80m。
第(2)层粉土(Q3a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黄色,湿,稍密~中密状态,局部夹软塑状态粉质粘土薄层,中压缩性。
标贯实测击数一般在4.0~8.0击,平均6.0击。
层底高程34. 50~35.30m,平均34.86m;层厚 6.50~8.00m,平均7.01m。
第(3)层粉质粘土(Q3a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色,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夹粉土薄层,中压缩性。
标贯实测击数一般在5.0~12.0击,平均8. 7击。
未揭穿,揭示最低层底高程为32.50m,揭示最大层厚2.50m。
3.1 地基土层评价及设计参数各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见下表:各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见下表:层序岩性承载力特性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1 杂填土2 粉土150 9.53 粉质粘土220 9.03.3 基础建议根据钻探揭示,该场地地基土层层序稳定,地基土是均匀的,属均匀地基。
场地地基土层由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构成,第(1)层为杂填土,均匀性差,土质强度较低且变化较大,第(2)层粉土强度一般,第(3)层粉质粘土强度较高,性质较均匀。
根据场地的基本情况,拟建物建议利用天然地基,依据拟建物的结构型式,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或其他基础形式,基础一般埋深自然地平面1.0m以下,基础位于(2)层粉土层中。
4 结论1、场地土层分布稳定,由(1)层杂填土、(2)层粉土、(3)层粉质粘土组成。
桂林市灵田乡西岸金色家园130户私人住宅楼(一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前言东田村委西岸金色家园建设理事会拟在灵朝公路南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新校区南西侧新建灵田乡西岸金色家园130户私人住宅楼(一期),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5000m2,楼高4层。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为查明拟建建筑物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为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受东田村委西岸金色家园建设理事会委托,我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工程勘察院负责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一)本次详细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1、查明建筑物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均匀性;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分析评价其对地基的稳定性,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断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提供场地岩土层的承载力等物理力学指标及地基变形计算参数;5、为基础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必需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并提出合理的结论与建议。
(二)本次详细勘察的工作依据1、《勘察合同》;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我勘察院接受委托后,根据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共布置钻孔132个,具体钻孔编号为ZK1~ZK132。
我勘察院于2009年9月20日~9月30日采用两台长沙30型工程钻机进行锤击钻探施工,2009年10月1日~10月10日完成室内土工测试、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实际完成工作量如下:1、布孔及高程测量132个,其中技术钻孔66个,一般钻孔56个;2、施工钻孔132个,总进尺1282.90m;3、原位标准贯入试验18次;圆锥动力触探试验72段(72m);4、取原状土样13件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取扰动土样21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6月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 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 法定代表人:方福选 总工程师:刘文东 审定人:任存义 审核人:王郁恺 项目负责人:王郁恺 技术负责人:陈伟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御河路 28号 邮编目录I文字部分.......................................................... 页码1. 前言 (1)2. 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 (2)3. 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 (3)4. 场地地下水 (5)5. ..........................................................................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6.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7. 地基土处理 (8)8. 结论与建议 (8)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U图表部分 ....................................................... 附录号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001)2. 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 (002)3. 地质岩性剖面图.................... 003〜0214. 地质柱状图及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 ............. 022〜1095. 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 110〜1176. 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 118〜1367. 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137)附件1:土工试验报告附件2:水质分析报告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1. 前言受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为其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地基处理监测报告
一、介绍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地基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地基处理监测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某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监测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工程的进行。
二、地基处理方式
在该建筑工程中,我们采用了土石方加固和灌注桩加固两种主要的地基处理方式。
土石方加固包括了填土夯实和挖土石垫层,而灌注桩加固则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来加固地基。
三、监测方法
为了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对地基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了测斜、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方式,以全方位地监测地基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土石方加固部分的沉降速度较慢,但整体稳定性良好;灌注桩加固部分的孔隙水压力略有波动,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体效果良好。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监测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基处理方案相对稳定,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建议继续对地基进行定期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总结
地基处理监测报告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及时监测和调整,可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希望本报告能对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1前言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XXXX有限公司(甲方)拟投资建设XXXX商品房住宅小区,受其委托,XXXX 工程勘察院(乙方,下称我院)承担了本项工程的地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设计单位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对本次勘察,甲方委托设计单位提供《总平面图》一份。
图中标明了拟建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并附有对本次勘察的设计要求。
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XXXX商品房住宅小区包括12栋住宅楼(编号分别为1#栋、2#栋、3#栋、5#栋、6#栋、7#栋、8#栋、9#栋、10#栋、11#栋、12#栋、13#栋)及会所1栋、商业1栋(编号15#栋),拟建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区域设计为一层地下车库,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图》,设计高度4.0m,其顶部的地面高程为74.70m。
由于整个场地尚未全部完成整平,本次完成了其中的1#栋、2#栋、3#栋、5#栋、6#栋、7#栋、8#栋、15#栋、会所及地下车库的的地基岩土详细勘察。
拟建建筑物工程概况见下表:XXXX拟建建筑物工程概况表表1栋号层数结构形式最大柱网尺寸最大单柱荷载设计±0.00 备注1#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2.3002#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2.3003#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5.0005#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5.0006#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5.0007#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5.0008#栋33 剪力墙4m×5m 7000KN 75.000续表1栋号层数结构形式最大柱网尺寸最大单柱荷载设计±0.00 备注15#栋 2 框架商业会所我院根据总平面图编制了《XXXX详细勘察钻孔平面布置图》,共布置了104个钻孔并报请甲方同意实施。
其中,本次勘察钻孔70个。
基础与地基审查报告1. 引言此次报告旨在对基础与地基进行审查,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
本报告将对基础和地基的设计、施工过程以及相关材料进行检查与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基础设计审查2.1 基础类型首先,我们对建筑物的具体基础类型进行了审查。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认了基础采用的是(填写具体基础类型,如浅基础、深基础等)。
2.2 基础尺寸和布局接下来,我们评估了基础的尺寸和布局。
确认基础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合理分布在建筑物的承重点部位。
2.3 基础荷载计算我们对建筑物的荷载计算进行了审查。
确认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各种荷载情况,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等,并确保基础的尺寸和强度能够承载这些荷载。
3. 地基审查3.1 地质勘察我们审查了地质勘察报告,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评估。
确认了地质勘察的范围和方法是符合行业标准的,并能提供对地基条件的准确评估。
3.2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我们对地基处理进行了审查。
确认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是合理的,并符合地质勘察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3.3 固结性审查我们对土壤的固结性进行了审查,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根据实测数据和相关计算,确认了地基的固结性符合要求,建筑物在地震等外部力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
4. 建议综上所述,基础与地基的审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具备良好的结构安全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基础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提高基础的强度和耐久性;2. 对于地基处理,应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法的正确性;3. 在建筑物的持续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基础,以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5. 结论基于以上审查结果和建议,我们认为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结构安全性。
在施工和使用中综合考虑上述建议,可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以上报告,希望对基础与地基的审查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估,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如有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工程勘察报告一、项目概况。
本次工程勘察的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是一处新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商业氛围浓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段。
二、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该地块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地基承载能力等,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勘察内容。
1. 地质勘察,通过现场地质勘察和取样分析,了解地下岩层、土质情况,掌握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等信息。
2. 地下水勘察,对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3. 地基承载能力勘察,利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技术手段,测试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为地基设计提供依据。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情况,经过勘察分析,该地块地质构造较为稳定,地层分布均匀,适宜进行地基基础工程。
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深,水质优良,对工程建设和运行影响较小。
3. 地基承载能力,地基土承载能力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五、勘察建议。
1. 在后续设计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2. 针对地下水情况,建议在设计中合理布置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3. 地基承载能力良好,可根据勘察结果合理确定地基基础结构,确保工程稳定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工程勘察,对项目地块的地质、地下水、地基承载能力等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工程勘察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谢谢!。
建筑工程勘察报告【正文】尊敬的项目业主:根据贵公司工程勘察的委托,我们对位于某某地区的建筑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现将我们的勘察报告如实汇报如下:一、工程概述该建筑工程位于某某地区,总占地面积为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
工程主要包括X层楼的主体建筑、外墙装修、室内设施等方面的施工工作。
本次勘察工作旨在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地基承载能力、地下水位及情况等,为后续的施工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内容及方法1. 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利用地质灾害资料、地质图纸、现场地质钻探等手段,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等进行了详细勘察。
通过钻探手段获得的地质数据经过分析,估算了地质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地基勘察利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方法对工程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勘察。
测定了地基土的工程性质、稳定性、承载能力、承载特征值等参数,并根据勘察结果对工程的地基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3. 水文地质勘察通过调查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水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针对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涌出、容易积水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水措施和建议,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持续稳定性。
三、勘察结果及建议1. 工程地质结果根据勘察数据和地质分析,工程区域地质相对稳定,无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但需注意某某地层的不均匀性以及地下水对某某岩性的影响。
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地基勘察结果地基勘察结果显示,工程区域的地基承载能力较好,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基处理。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基的控制和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地基变形和沉降问题。
3. 水文地质结果经过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区域地下水位相对较低,不存在明显的水文地质问题。
建议在施工中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确保地下部分的干燥和安全。
四、结论基于以上勘察结果,本建筑工程处于一个相对适宜的建设环境中。
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6月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御河路28号邮编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法定代表人:方福选总工程师:刘文东审定人:任存义审核人:王郁恺项目负责人:王郁恺技术负责人:陈伟目录Ⅰ文字部分 ..................................................................................................... 页码1.前言 (1)2.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 (2)3.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 (3)4.场地地下水 (5)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6.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7.地基土处理 (8)8.结论与建议 (8)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Ⅱ图表部分 ................................................................................................. 附录号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001)2.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 (002)3.地质岩性剖面图 ........................................................................... 003~0214.地质柱状图及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 ........................................... 022~1095.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 ............................................................... 110~1176.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 ................................................................... 118~1367.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137)附件1:土工试验报告附件2:水质分析报告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1.前言受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为其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场地位于黄骅港中疏港路南侧,东疏港路西侧,场地占地面积2126×1023米,场地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至现高程。
冲填土层以淤泥、淤泥质土为主,堆积时间较短,厚度较大,未完成自重固结,属软弱土,须进行地基处理。
厂区地基处理后达到承载力特征值80kPa,为满足地基处理设计要求,需要对建设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目的是查明该区域的土层分布,地质构造以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厂区场地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固结排水法)提供设计依据。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主要为场地西部1000亩范围,共布置勘探孔88个,其中取原状土试样孔44个,静力触探试验孔44个,十字板剪力试验孔8个,孔深一般为15~25m,控制孔孔深50m。
各勘探孔平面布置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录号01)。
本次勘察室内土工试验除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还选取部分土试样进行固结系数试验、直接快剪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及前期固结压力试验。
本次勘察勘探点坐标系统采用西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采用GPS测放各勘探点位置及各孔口高程。
各勘探孔具体施工位置、类型及孔深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录01)。
外业勘察工作于2012年6月1日至6月10日进行。
2.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本次勘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查明场地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本次勘察工作遵循的技术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DB13(J)/T48-200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勘察工作手段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勘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采用钻探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力试验的手段进行本次勘察工作。
钻探施工采用GK-200型钻机,螺旋提土钻及岩心管泥浆护壁回转钻进,采用上提活阀式薄壁取土器及普通取土器,快速连续静压法采取原状土试样。
土样采用腊封,土样箱装运。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双桥探头,微机自动记录装置;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超过2%;触探头贯入速度为~min;记录每贯入10cm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当未达到预定的贯入深度面出现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贯入;①触探头的贯入阻力超过额定荷载值的20%;②反力装置失效。
十字板剪力试验采用LMC-210型电测十字板剪力仪,十字板规格50×100mm。
3.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场地概况本次勘察项目拟建场地位于黄骅港中疏港路南侧,东疏港路西侧。
本工程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回填至现高程。
场地基底构造单元属埕宁隆起。
第四纪以来,本区无大的地质构造活动发生,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
地层结构本工程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回填至现高程,本次勘察最大揭露深度米范围内地层主要为:新近回填的冲填土层(Q42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Q4m)、陆相冲积(Q4al)及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Q3mc)形成的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层,按其成因、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12层。
场地内各土层的岩性特征、分布规律详见“综合地质柱状图”(表)、地质柱状图及“地质岩性剖面图”。
综合地质柱状图表4.场地地下水勘察场地原为渤海水下岸坡,后围海造陆,冲填、整平至现高程,勘察期间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米,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受渤海潮汐、大气降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米。
本场地地下水水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根据44#孔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前期围海造陆工程及相邻场地勘察报告土、水分析试验结果,场地地下水属“Cl--Na+型水”,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综合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由于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按地下水的腐蚀性考虑,设计时应根据国家规范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勘察期间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米,地表下20米深度内的饱和粉土层主要为第②粉土、③层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中的粉土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时可不考虑场地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问题。
根据场地各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原位测试结果,估算场地20米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25~135m/s,由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80米;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由地基土的岩土名称和性状,场地覆盖层厚度(>80米)及所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确定场地土的类型:第、①、④层土为软弱土,第②、③、⑤、⑥层土为中软土,第⑦~层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抗震地段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6.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土样的采取及室内试验仪器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土样采取、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力试验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施工,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土样采取后立即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其天然湿度和结构,所采取的不扰动样等级达到Ⅰ、Ⅱ级标准。
对所取原状土试样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了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选取部分土试样进行固结系数试验、直接快剪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及前期固结压力试验,压缩试验仪型号为GJY—1600型中压固结仪,剪切试验仪型号为ZQB—4型轻便剪力仪。
试验仪器均经计量检验合格,所得的各项指标均真实可靠,试验成果详见“土工试验报告”(见附件二)。
试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为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将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标准贯入试验数据进行分层汇总后并进行了认真分析,删除了数据中的异常值,然后分层进行初步统计,统计后根据统计结果,对个别粗大误差进行再次删除,指标删除的标准为舍弃正负三倍标准差之外的数据。
指标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式中:Xi—岩土指标实测值;n—岩土指标的统计数量。
指标的标准差σ按下式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δ按下式计算:统计结果详见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为确定场地各土层抗剪强度,除对所采取的原状土试样进行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强度试验外,另在部分钻孔中对上部软土层进行了电测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各土层直接快剪、固结快剪试验指标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表);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见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及下表:电测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表地基土基本参数建议值根据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及十字板剪力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及压缩模量Es建议值如表,为便于地基沉降计算,绘制各土层综合压缩曲线见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及压缩模量Es建议值表7.地基土处理拟建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工程要求厂区地基处理后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kPa,上部冲填土层为新近冲填,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流塑状态,强度较低,属“欠固结土”,不能满足施工进场要求及建筑物对地基土的强度及变形要求,须对上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拟建工程特征、场地土的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建议本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