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0
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文学常识梳理考研是很多人迈向更高学术层次的重要一步,对于文学类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考点外,对于文学常识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带您梳理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以帮助您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时期划分古代文学可以大致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六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考生需要熟悉每个时期的文学概况和代表作品。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是文学类专业考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如《诗经》、《离骚》、《论语》、《孟子》、《红楼梦》、《西游记》等,考生需要对这些名著的作者、内容和文学价值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3.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古代文学有多个重要的流派,如诗、赋、曲、文、小说等,考生需要熟悉每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 现代文学运动现代文学运动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包括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运动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 现代文学名著和名家现代文学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作家,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沈从文的《边城》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名著的内容和其所代表的文学风格。
3. 现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现代文学涌现出了多个重要的流派,如现代诗歌、新时期小说、新思潮戏剧等。
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流派的发展和代表作品,如北岛的诗歌作品、余华的小说作品等。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1. 文学批评流派文学批评有多个重要的流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以及其对文学理论的贡献和影响。
2. 文学理论名著文学理论名著是指文学批评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陈丹青的《后现代的理论与文学》、吴宓的《文学的边界》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名著的思想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一、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1.古代文学的出现和发展背景-人类语言的诞生与文学的萌芽-写作工具的演进与文字的形成-农耕文化与文学的初步成型-国家架构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2.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诗、赋、文、传-韵文和散文的区别与特点-文学应用于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流派3.古代文学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与仁爱思想-宗教信仰的影响-社会乱象与人性善恶的探讨二、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与代表人物1.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诗经》:反映周代社会风貌的诗歌集-《楚辞》:展现楚国风土民情的文学作品-《左传》:对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评论和记录-《庄子》: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品-《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描绘了他内心的痛苦与追求2.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管仲:《韩非子》中重要人物,享有“管仲称相”之誉-屈原:楚国诗人,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三、古代文学的出版及传播1.古代文学作品的保管与传承-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阐释-宫廷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传统2.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传播途径-传统的手抄本传播方式-印刷术的发明与书籍的普及-纸张材料的进步与文学作品传播的便利化四、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1.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渊源关系-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古代文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2.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古代诗歌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古代小说的揭示社会百态与审美追求-古代哲学文学的思想启迪与精神寄托五、复习方法和建议2.掌握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审美眼光和思维深度4.多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点和考题形式5.坚持每天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好的心态总结: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复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系统地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重要作品和代表人物,同时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点详解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的知识点繁多而且庞大。
对于考研生而言,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文言文、诗词、散文等。
在考研中,对于古代文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上。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
同时,掌握基本的古代文学作品、流派和作者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同时要注重积累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
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具有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形式和主题。
在考研中,对于现代文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上。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并研究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来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同时,应该重点关注作品的主题、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
三、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考查点之一。
在文化常识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流派发展、名家作品等。
同时,还应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此外,还需要对中国传统艺术、习俗和风俗有基本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四、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中国语言文学考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了文学批评、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体系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理论,如传统文学批评、西方文学批评、现代文学批评等。
同时,还应该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和理论有所了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文学等。
在备考过程中,可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包括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手法。
掌握好修辞手法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分析作品的语言效果至关重要。
文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重点考点全面整理中国古代文学重点考点全面整理一、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都是考研中常见的考点。
二、先秦时期1.《诗经》:是中国现有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代表了先秦时期诗歌的发展水平。
2.《楚辞》:属于汉乐府体的文学作品,以抒发士人的痛苦、思乡情结为主题,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三、两汉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著作,其内容涵盖了道德伦理、政治原则、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
2.《汉赋》:是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形式,对后世赋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时期社会风俗和人物轶事的杂著,以清新的文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
2.《文选》:是南朝刘义庆编纂的一部文集,收录了魏晋时期众多文人的作品,对后世文学评论与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五、唐代文学1.《长恨歌》: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以浓厚的爱情色彩展示了作者对建造大明宫的热情和对背井离乡的思念之情。
2.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抒发士人之痛苦与社会不公为主题,真实反映了唐朝社会动荡的现实。
3.白居易:唐代文学家,以其诗作的清新明快和豪放洒脱的风格而闻名。
六、宋代文学1.《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2.苏东坡:宋代文学家,他的诗词豪放洒脱,文笔风趣幽默,被后人尊称为“文学巨匠”。
七、元明清时期1.元曲:是元代的一种戏剧体裁,以“忠、孝、廉、义”为主题,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
2.明代小说:明代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以《水浒传》、《红楼梦》等代表作为主要考点。
3.清代诗词:清代以古文运动为特征,尊崇古人经典,注重骈文,代表诗人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形式、思想内容等方面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遗产。
语文考研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我国古代先民在生产劳动、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
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为代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
2. 古代文学特点a. 古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b. 古代文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念。
c. 古代文学在审美追求上具有精、巧、瑰丽之美。
d. 古代文学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古代文学考点a. 《诗经》的风、雅之别及其特点b. 《楚辞》的代表作及其特点c. 《汉赋》的定义及其特点d. 唐诗的特征和代表诗人e. 宋词的特征和代表作品f. 元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g. 古代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二、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一种文学形态,以现代人的思想、生活为主题,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代文学特点a. 现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他形式如散文、诗歌和戏剧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b. 现代文学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变革和人性问题,具有现代意识和审美追求。
3. 现代文学考点a. 新文学运动及代表作家b. 鲁迅的文学思想和代表作品c. 茅盾的文学思想和代表作品d. 巴金的文学思想和代表作品e. 钱钟书的文学思想和代表作品f. 莫言的文学思想和代表作品g. 现代散文的特征和代表作品h. 现代诗歌的特征和代表作品i. 现代戏剧的特征和代表作品三、古典修辞1. 修辞学概述修辞学是文学艺术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言语表达的艺术手法和技巧的学科。
2. 修辞学考点a. 比喻的基本含义和分类b. 拟人的基本含义和分类c. 排比的基本含义和分类d. 对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e. 省略的基本含义和分类f. 重复的基本含义和分类四、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概述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原始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原始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
归妹。
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古代文学学习大观考研必修内容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古代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古代文学学习的必修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代表作品、流派变迁以及影响等方面。
一、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文学形式。
文言文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包括诗歌、骈文、散文等形式。
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基础,在古代主要以小说和戏曲剧本的形式流传。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诗歌:《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集,收录了唐宋之前的古代诗歌作品,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等。
《山海经》则是一部描写地理风物的诗集,以其奇特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
2. 散文:《庄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文化著作之一,其文风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
《史记》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巨著,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小说:《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人性剖析,展现了古代贵族社会的兴衰荣辱。
4. 戏曲:《汉演义》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之一,以刘邦的起义和建立西汉王朝为故事背景,揭示了古代历史中的权谋斗争和人民起义的主题。
三、古代文学的流派变迁古代文学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
1. 先秦文学:以《论语》和《道德经》等为代表,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发展了独特的哲学和思想体系。
2. 先秦韵文: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文学和楚辞等,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而脱颖而出。
3. 魏晋南北朝文学:以《文选》为代表,表现了经院学派和士人文化的兴盛。
4.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诗人如杜牧、白居易、杜甫等才华横溢,形成了唐诗的黄金时代。
5. 宋代文学:以散文和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枕草子》、《红楼梦》等,文学更加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一、名词解释建安风骨: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以三曹、七子等代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 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
左思风力:在太康时期的诗人左思,其诗歌内容深刻,笔力遒劲,气势豪迈,直率质朴,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气息。
其风格与建安诗人相近,后人称之为“左思风力”。
玄言诗: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
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其特点是以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较少反映社会生活。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齐梁时出现的讲究声律与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因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肖陵年号,483-493)间,故又称永明体,代表作家: 沈约、谢跳、王融、何逊、阴铿等。
其中谢眺成就最高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魔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
虽然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志怪小说兴盛的土壤。
代表作: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趣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志人小说兴盛与土族文人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代表作:刘义庆《世说新语》初唐四杰:指在唐代初期颇负盛名,且以文词齐名天下的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均怀才不遇,生活潦倒,他们的诗作具有慷慨昂扬的情调,感情充沛,气骨刚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四杰中以王勃成就为最高。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韩孟诗派:唐贞元、元和年间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成员还包括张籍、卢仝、李贺、贾岛等人。
其特点是,在诗歌理论方面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之说,创作上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总结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古代文学的三个阶段:初期文学、古代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
(2)古代文学的分期:古代文学从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可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六朝文学”。
2.先秦文学:(1)《诗经》:包括《风》、《雅》、《颂》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纯文学作品集合。
(2)《楚辞》:以屈原为代表,内容多为爱国主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4)墨子、老子等代表性著作。
3.两汉文学:(1)历史文学: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
(2)辞赋文学:杨雄的《风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3)乐府民歌:《陌上桑》、《长歌行》等。
4.六朝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谢灵运的《咏史诗》等。
(2)骈文的盛行:王粲的《文心雕龙》、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3)佛教文学:鉴真的《大唐西域记》、慧远的《维摩诘经》等。
5.古代文学的特点:(1)形式多样:包括诗歌、骈文、辞章等多种文学形式。
(2)社会功能鲜明:文学被用作表达感情、赞美人物、教化民众等社会功能。
(3)艺术风格多样:田园诗、山水诗、婉约诗、豪放诗等多种风格并存。
6.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因素:(1)政治因素:政治的变迁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影响。
(3)士人文化的兴起:士人阶层的崛起和士人文化的繁荣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查缺补漏。
同时还应该重点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中文考研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和元明清文学等阶段。
古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体裁丰富,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2.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
先秦文学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论语》、《庄子》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汉代文学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作者是司马迁,全书以“纪传体”写成,内容包括一百三十篇,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珍贵遗产。
4. 唐代文学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代表作品有《唐诗三百首》、《长恨歌》等。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等名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5.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继时期,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6.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末期,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金瓶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全书共一百回,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价值极高。
二、近代文学1. 近代文学概述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新发展阶段,包括清代文学、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
近代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体裁多样,代表作品有《红楼梦》、《金瓶梅》、《吕氏春秋》等。
2. 清代文学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末期,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对于考研来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例子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分类1. 古代文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包括诗、书、礼、乐等多个方面。
2. 古代文学可分为诗、赋、文、辞、曲五种文学体裁。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诗经》:集中了先秦时期各国民歌、宫廷歌谣,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
2.《楚辞》: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唐诗》: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古代文学的重要思想与主题1.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修养与德行,强调孝敬、忠诚、仁爱等价值观念。
2.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和心灵的安宁,强调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3. 佛教思想:强调人生苦难和解脱,追求涅槃、般若等修行境界。
四、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1. 象征手法:通过对事物的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饮酒的方式抒发对人生的豪迈态度。
2. 对偶手法:通过对相对矛盾的句子进行对偶,形成韵律和美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通过“断”与“声”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亲友边疆生活的思念之情。
3. 比喻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喻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比喻草木的枯荣,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五、与考研相关的古代文学重点人物和作品1. 孔子:《论语》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观念。
2. 屈原:《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以抒发内心世界和反映时代矛盾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楚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笔记一、先秦文学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名为“楚辞”。
其特点是用楚地方言、民歌、神话故事等来表达情感。
二、汉代文学1. 汉乐府: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乐府机构,负责采集和整理民间诗歌,后来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
其特点是语言质朴,内容广泛,既有民歌的清新,又有文人诗歌的深沉。
2. 汉赋: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既具有诗歌的韵律,又有散文的自由。
其特点是铺陈华丽,气势磅礴。
三、唐代文学1. 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唐诗以其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而著称。
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 唐传奇:唐代出现的一种小说体裁,其特点是情节曲折离奇,文笔细腻,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背景的描写。
四、宋代文学1. 宋词:宋代的一种抒情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著名的词人有柳永、苏轼、辛弃疾等。
2. 宋散文:宋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如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
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古文的深沉,又有散文的清新。
五、元明清文学1. 元曲:元代的一种戏曲形式,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曲以其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样而著称。
著名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2.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
总结中国古代文学丰富多彩,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特点。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专业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要点文学史, 中国, 考研, 要点, 专业一、知识要点:1、所谓"先秦",即秦朝统一之前,包括"三皇""五帝"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时代、战国时代。
商朝的文献保留到今天篇幅最长的是《尚书》里的《盘庚》三篇。
西周初期的文献资料保留到今天的较多,如《诗经》中的一部分《周颂》和《大雅》,《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及《周易》中。
战国时期的"士"人,大都思想积极,勇于建功立业,他们敢想敢说,也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学派的主张敢于争辩,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百家争鸣"。
所谓"纵横家",其实就是政治活动家,是另一类相当活跃的"士"人,他们在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穿梭往来,到处兜售他们的政治主张,如张仪、陈轸、苏秦、苏代等。
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历史散文有《国语》《左传》《战国策》;哲理散文有《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战国文章的特点,一是"重民"思想大大增强,在《孟子》里达到了高峰;二是作品主人公的身份、地位不断下移。
2.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早发生的一种。
现存比较成熟的原始诗歌大都与巫术信仰有关。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出自《吴越春秋》。
《周易》是专为巫卜所用的系统的卜筮著作,分为《经》和《传》两部分。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
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和《穆天子传》、《庄子》等。
《淮南子》中对后羿射日的神话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他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考研复习中,古代文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准备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分为诗、词、曲、赋、文、小说等多个类别。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分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
首先,我们可以从古代诗歌开始,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和特点。
其次,可以学习古代散文和小说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最后,可以学习古代赋文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掌握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二、古代文学的名篇佳作在复习古代文学时,了解一些名篇佳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也是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比如《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材料。
再比如《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的长篇小说,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悲剧。
通过学习这些名篇佳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三、古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古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古代文学批评家的观点和方法,比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
通过学习这些批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四、古代文学的背景和影响古代文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了解这些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至关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比如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等。
通过学习这些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看到古代文学对于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文学史笔记〔暂缺秦汉文学、清代文学〕2015 涉外文新下载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2诗经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1秦及西汉散文2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3司马迁与史记4两汉乐府诗5东汉辞赋6汉书及东汉散文7东汉文人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2两晋诗坛3陶渊明4南北朝民歌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9魏晋南北朝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1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唐初诗坛2盛唐的诗人群体3李白杜甫 4大历诗风5韩孟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7白居易与元白诗派8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9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0晚唐诗歌11李商隐12词的初级及晚唐五代词(五)宋元文学……(六)明清文学……〔七〕近代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个人总结)一. 诗经1.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国风是地方土乐。
雅指朝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
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汉代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2.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体可分为:(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有其历史和文学的价值。
(2)农事《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
(3)燕飨《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但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有政治目的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侧面。
(4)怨刺诗产生于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
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揭露时艰.讽喻朝政,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5)战争徭役《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古代文学(一、二)
(这部分是借别人的,欢迎大家补充)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诗经》★★★★
1.编定和体制(风雅颂,305篇)
2.内容和艺术特点(赋比兴手法,四言为主)
3.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风雅精神、比兴手法)
二.《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左传》的叙事特征和记言文字(儒家、编年史)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纵横家)
3、《国语》的文学成就(儒家、记言)
4.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论语》和《老子》
2.《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的诗意表现
4.《荀子》《韩非子》
四.屈原与楚辞★★★★★
1.楚辞的含义和编撰
2.《离骚》:美政思想,香草美人意象,骚体
3.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4.楚辞的流变、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秦汉文学
一. 秦及西汉散文、辞赋
1. 秦代文学《吕氏春秋》
2. 贾谊的政论文、贾谊赋
3、司马相如和西汉辞赋
三.司马迁和《史记》★★★
1.叙事艺术、人物刻画、风格特征
2.地位和影响
四.两汉乐府诗:展现的艺术画面。
叙述手法
五.东汉辞赋
1.京都赋的崛起
2.抒情赋的勃兴:纪行赋,述志赋
六.《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七.东汉文人诗
1.班固、张衡、秦嘉诗歌
2、《古诗十九首》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绪论:
1、魏晋风流★★
2.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
3.乱世文学共同形成的主题
4、文学家族
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曹操、曹植、王粲、刘桢及蔡琰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3、阮籍、嵇康及正始诗歌★
三、两晋诗坛
1、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繁缛)★
2、左思与刘琨,郭璞的游仙诗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山水诗兴起
四、陶渊明★★★
1、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崇尚自然
2、陶诗题材的分类(田园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3、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平淡)
五、南北朝民歌:《西洲曲》、《刺勒歌》、《木兰辞》
六、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1、谢灵运与山水诗(摹象、写实)
2、鲍照及其创新
七、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1、沈约、谢眺与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
2、宫体诗(重要名解)
八、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前后期诗文的不同
九、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志人小说
2、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初唐诗坛:四杰
2.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复归风雅;《感遇》)
3.张若虚与盛唐兴象《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的诗人群体★★
1.王维和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2.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3.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三.李白★★★★★
1、乐府和歌行(拟古,抒情,豪迈飘逸)
2、绝句(境界清新,飘逸潇洒)
3、艺术个性和影响(主观色彩,想象奇特,壮美意象,明丽色调)四.杜甫★★★
1.诗史性质三吏三别
2.律诗及其艺术风格
五、大历诗风★★★
1、大历诗歌冷寞寂寞情调
2、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3、顾况和李益
六、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
1、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怪异)2、韩孟诗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3、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七、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新乐府》
2、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3、白居易的闲适诗
八、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1、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文以明道,创新)
2、韩柳成就的艺术成就
九、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1、唐传奇(兴起到末期几个阶段,代表作品)
2、俗讲与变文(名词解释)
十、晚唐诗歌
1、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2、苦呤诗人(贾岛、姚合)
3、爱情题材与艳体诗风(温庭筠)
十一、李商隐★
1、李商隐的诗歌内容(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
2、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脱(用典、意象、表现心灵)
3、凄艳浑融的风格
4、李诗的贡献
十二、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1、词的兴起(在唐五代被成为曲子或曲子词)
2、温庭筠和其他花间词人《花间集》
3、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古代文学(三、四)
★★第五编宋代文学
一、宋初文学(重要诗派)★★★
1、白体诗人与王禹城
2、晚唐体诗人
3、西昆体的盛衰
二.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晏殊、欧阳修)
2.开拓词境的尝试(张先、王安石)
3.柳永词的新变
三.欧阳修及其其影响下的诗文创造
1.欧阳修的散文辞赋
2.欧,梅,苏的诗歌
四.苏轼★★
1、古文,辞赋,四六,
2、诗:清雄的风格
3、词:以诗为词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4、意义和影响
五.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1.黄庭坚,陈师道的诗歌
2.江西诗派的形成,演变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活法说
六.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黄庭坚和晏几道,秦观,贺铸
2.周邦彦(清真词),与柳永词区别
七.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
1.李清照的词论:别是一家
2.朱敦儒,张元干等词人
3.李纲,岳飞等词人
八、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1、陆游诗歌的特点和成就
2、杨万里和范成大诚斋体
九.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1、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社会忧患意识)
2、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风格多样)
3、辛派词人:先驱张孝祥,中坚陆游
十、姜燮,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十一、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注意解释)
2.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第六编元代文学
一、绪论
1.代戏剧的两种类型(杂剧、南戏)
2.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自然、显畅)
二.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1.说话艺术,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
2.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三.关汉卿
1.《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
2.《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剧作
3.其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
四.王实甫的《西厢记》
1.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2.戏剧冲突
3.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五.白朴和马致远(元剧四大家)
六.北方,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七.南戏的兴起和《琵琶记》悲剧意蕴,艺术成就,四大南戏
★★第七编明代文学
一.绪论:
1.小说艺术的发展
2.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二、《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的繁荣
1.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
2.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面
三.《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奸逼民反和替天行道
2.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
四.明代前期的诗文★★
1、明初诗歌和散文
2.台阁体(二杨)
3、茶陵派(李东阳)
3.明代的八股制义文(归有光、茅坤)
五.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李梦阳和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2.王世贞和后七子的文学复古
3.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和影响
4.归有光和唐宋派
六.明代杂剧的演变
1.宫庭派,杂剧转型
2.徐渭及其讽世杂剧《四声猿》
七.汤显祖
1.至情论的主要表现
2.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戏剧冲突,风格)3.“临川四梦”中的其他三部戏
八.《西游记》和其他神怪小说
1.富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
2.神幻世界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九.《金瓶梅》和世俗小说的勃兴
1.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悲剧意义
2.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十、“三言”“二拍”和明代短篇小说1.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2.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3.“无奇之所以为奇”
十一、晚明诗文★★★
1.李贽的”童心说”
2.袁宏道和公安派性灵说
3.钟惺、谭元春和竞陵派
★★★第八编清代文学
一.清初诗文的繁荣和词学的复兴
1.遗民诗人王夫之等
2.钱谦益和虞山诗派★
3.吴伟业和“梅村体”★
4.词的中兴和纳兰兴德
6.王士祯神韵说★
二.清初戏曲和《长生殿》《桃花扇》★
三.《聊斋志异》
1.狐鬼世界的重建和内涵
2.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
四.《儒林外史》
1.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2.理想文士的探求
3.叙事艺术
五.《红楼梦》★★★
1.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2.《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3.叙事艺术
六.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1.流派纷呈的诗坛和袁枚“性灵说”
2.桐城派和其他散文(方苞等)
3.浙派词和常州词派(周济、张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