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年级下册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2
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开场白:每当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有大量课本闲置,黄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曾样处理旧课本的?活动一:I调查旧课本的“命运”1.讨论阶段(1 )分组讨论:你是怎样处理旧课本的?(2)学生发言: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3)老师总结:要想搞清楚旧课本的“命运”,看需要作一番调查。
2.调查阶段(1)通过学生的发言,记录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2)做一份调查卷,并计算每种方法的人数和百分率。
(3)师生边调查,边记录。
1、总结阶段(1)学生谈谈调查结果的感想;(2)找到问题所在,进行小结。
活动二:统计本人课本的数量及价值1、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名小学生四年用了多少课本?2、讲故事:北京四中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对自己使用过的教科书做了一点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共24个学期当中,所使用的课本大约216本,共需人民币约1622.71元。
如果将所学过的课本重叠地堆放在一起的话,它的高度恐怕不会低于2米。
3、做一份学生本人的课本统计表。
如下:(1)师生一起设计一份课本统计表;(2)课堂中填写一部分知道的数据,剩下的就要回家完成。
活动三: 调查生产课本需要消耗的资源提问:你知道每生产一吨文化纸需要消耗多少木材、水、电吗?又会产生多少污水呢?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老师查找的资料,如下:(1) 资料一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 100吨、600度电、 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 300吨。
(2) 资料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纸和纸板第二大消费国。
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 2亿多人, 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 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 需要砍伐1100多万棵大树。
活动四:|寻找旧课本有效再利用的办法一、 上网查找资料阶段二、 寻找办法阶段校园植物调查研究开场白:最近有同学反映说上了语文课《有趣的发现》后,对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兴趣,想来研究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熟悉的校园吧!活动一: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 1、提问:你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具有哪些特性?你能说出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吗? 找教案1、 2(1)(2)3、观察校园植物活动(1)讲注意事项:(2)老师和班干部一起组织学生排队绕校园走一圈,边观察植物,边记录,可以轻声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苏教版四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哎呀,老师说下周要开展苏教版四下综合实践活动呢,这可咋办呀?”我着急地跟同桌说。
那天下课,我正和同桌商量着周末去哪儿玩呢,就听到老师说这个消息。
我一下子就有点懵了,综合实践活动?那是啥呀?我心里直犯嘀咕。
回到家,我赶紧跟爸爸妈妈说:“爸妈,老师说下周有综合实践活动呢,我都不知道要干啥呀!”爸爸笑着说:“别着急呀,宝贝,咱们一起想想。
”妈妈也在旁边点头:“对呀,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于是,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来。
我皱着眉头说:“老师也没具体说要做啥呀,只说是什么四下综合实践活动。
”爸爸想了想说:“那会不会是一些动手的活动呀,比如做做小手工啥的。
”“哎呀,有可能哦!”我眼睛一亮,“那我还挺喜欢做手工的呢。
”妈妈接着说:“也可能是去观察什么东西,写观察日记之类的呢。
”“嗯,也有道理。
”我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也一直在讨论这个综合实践活动。
“你们说会不会让我们去外面采访呀?”一个同学说。
“有可能哦,那多有意思呀!”另一个同学附和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充满了期待。
终于到了开展活动的那一天,老师走进教室,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去校园里观察植物,然后记录下来哦。
”“哇!”大家都兴奋地叫起来。
我们来到校园里,看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我忍不住惊叹:“原来我们校园里有这么多不同的植物呀,就像一个植物的大宝藏!”同学们也都纷纷点头,开始认真地观察起来。
我一边观察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这棵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颜色好绿呀。
”“那朵花好漂亮,像个小喇叭。
”观察完后,我们回到教室,老师让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我积极地举手发言:“老师,我发现校园里的植物都好神奇呀!”同学们也都踊跃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真的好有趣呀!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探索的东西。
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去发现更多的美好!这不就是学习的乐趣吗?我们不就是应该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吗?。
四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活动策划:学习如何策划一个成功的活动,包括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预算和资源分配等。
2. 团队合作:学习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调和合作,以及如何解决团队中的冲突。
3. 创新思维:学习如何激发创新思维,包括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技巧。
4. 问题解决: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解决方案。
5. 活动总结: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学习如何从活动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活动策划、团队合作、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活动,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反思法:让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
2. 成果评估:评估学生活动的成果,包括活动策划、实施和总结等方面。
3.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2. 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彩笔等。
3.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4. 网络资源:如相关网站、视频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活动策划,学习如何策划一个成功的活动。
2. 第二周:团队合作,学习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调和合作。
3. 第三周:创新思维,学习如何激发创新思维和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技巧。
4. 第四周:问题解决,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解决方案。
5. 第五周:活动总结,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初步了解传统文化。
2. 能够在家庭或班级中自行制作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品。
3. 能够加强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惯。
4.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 传统文化课程:带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意义。
2. 手工制作课程:教授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及制作技巧。
3. 美学与环保课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2. 情境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会环保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各种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讲解。
2. 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研究。
3. 环保知识的研究和贯彻。
五、教学评价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制作手工作品、环保行为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2. 实践活动的课堂讨论: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和互相交流学习。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巧手做风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和文化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风筝的放飞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难点: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风筝知识,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二、风筝的制作方法1. 老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制作风筝。
3.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制作风筝,老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
三、风筝的放飞技巧1. 老师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放飞风筝。
3.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风筝放飞,老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完成风筝放飞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3.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风筝的制作水平和放飞技巧。
3.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开展风筝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3. 邀请风筝制作大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风筝的制作技艺。
注意事项:1. 在制作风筝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2. 在放飞风筝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风筝线伤人。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亿的概念,知道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并能够正确地读写一亿。
2. 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估算和比较能力,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感受一亿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一亿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一亿的概念:一亿是一个由十个零组成的数,写作1后面跟着8个零,即100,000,000。
2. 一亿的大小:一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相当于一千万的两倍,或者一百万的十倍。
3. 一亿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一亿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例如:中国的人口、国家的GDP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亿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读写一亿。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感受一亿的大小,并能够进行大数的估算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一亿的概念图、一亿的大小比较图等教具,准备相关的例子和数据。
2. 学生准备:预习一亿的概念和大小,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问题来引起学生对一亿的兴趣,例如:如果每天给你一元钱,你要花多少天才能花完一亿?2. 讲解一亿的概念:教师通过教具和例子来讲解一亿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亿是一个由十个零组成的数,写作1后面跟着8个零。
3. 讲解一亿的大小:教师通过教具和例子来讲解一亿的大小,让学生知道一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相当于一千万的两倍,或者一百万的十倍。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感受一亿的大小。
例如:每组学生尝试用一亿个小小的物品(如:米粒、豆子等)来填充一个容器,看看需要多少个容器才能装下一亿个物品。
5. 总结与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活动结果,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一亿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读写一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项目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作为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做到明明白白消责: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项目内容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明白白消费”,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人身、财产、精神等受到侵^⅜的事实,认识到消费者哪些权利受到侵害。
学情分析:这一层次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消费者权益受到侵杏的事实,来认识消费者享有的权益。
第二个层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第一层次接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该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怎样保护自身的合法消费权利,这是本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1、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知、情、遨、行•”的转变。
2、对丁•消费者权益的内容和如何营造的内容,采用大量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感悟。
3、通过照片展示、视频片段、背凫歌曲等形式,营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体会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内容和如何营造的内容,采用大坡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感悟。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J J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里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盎点单元教学难点 的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根据脯食宝塔,这是我们XXX明天的午辍菜单,设计合理吗?请同学们提提意见,帮忙改进•下。
6月9日午餐:西红柿炒鸡蛋、大肉丸、红烧肉、青菜汤.看来同学们对饮食J'解的真不少,可是经常做饭的妈妈奶奶对这方面有所欠缺,下面我们想去r解他们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去了解呢?二、研究采访法采访、问卷等我们利用明天去做个采访吧,你见过采访吗?(欣送规范片段)你觉得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是什么呢?(有礼貌)在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符?(话筒、提问的问题、地点等)采访要素:1.确定采访对象。
苏教版四下综合实践教案一1、巧用压岁钱(一课吋)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由来,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学会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时在活动中养成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分享,的优良甜格。
活动准备:在家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1、压岁钱的由来?2、父母长辈小吋候有多少压岁钱,他们是怎样用的?活动过程:一、芝麻开门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你知道压岁钱的由来吗?大家交流。
2、教师小结:压岁钱,是中国民间普遍盛行的礼俗现象。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2龙形,置于床脚,岁末用来压祟的吉祥物。
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二、观察在线1、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他们做得对吗?(1)奶奶给压岁钱小红,小红说:“奶奶真小气,才给10元压岁钱。
”(2)小明拿到了压岁钱,兴奋地说:“我要用压岁钱买一车子玩具!”2、全班交流。
三、点击问号1、长辈给你压岁钱时说了什么?你心里是怎么想的?2、你准备怎样使用这些压岁钱?四、巧手作坊1、今年你得到了多少压岁钱?请你做个统计。
称呼小计金额称呼金额总计2、请父母带你到附近的银行,学会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存款的一般步骤:•领取存款单•填写存款单•把存款单、身份证和所存的钱一起教给工作人员。
•领取存折五、携手共享你用压岁钱做了什么?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苏教版四下综合实践教案一2、玩出精彩世界(一课时)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很多创造发明是“玩”出来的,让学生分辨哪些玩是有价值的,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玩耍,玩出个性,玩出创意,玩出精彩,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了解父母小时候玩了哪些游戏。
准备《老鼠骑猫》的制作材料。
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校园植物调查研究关于洗澡水的实验研究制作叶脉书签校园服务我能行包春卷生活中的电视垃圾消灭“白色污染”我理想的双休日我爱我家让爱变成行动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开场白:每当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有大量课本闲置,黄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曾样处理旧课调查旧课本的“命运”(1)分组讨论:你是怎样处理旧课本的?(2)学生发言: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3)老师总结:要想搞清楚旧课本的“命运”,看需要作一番调查。
2.调查阶段(1)通过学生的发言,记录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2(31、总结阶段(1)学生谈谈调查结果的感想;(2)统计本人课本的数量及价值2、讲故事:北京四中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对自己使用过的教科书做了一点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共24个学期当中,所使用的课本大约216本,共需人民币约1622.71元。
如果将所学过的课本重叠地堆放在一起的话,它的高度恐怕不会低于2米。
3(1)(2)调查生产课本需要消耗的资源1、要求学生上网查找;2、老师查找的资料,如下:(1)资料一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
(2)资料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纸和纸板第二大消费国。
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多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1100多万棵大树。
寻找旧课本有效再利用的办法我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纸,如果不注意节约和回收利用,会造成很多森林被砍伐,造成跟严重的水上流失,造成跟多资源的耗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新的纸折飞机,这样太不环保了。
我们应该积极回收废纸、精良使用再生纸和双面用纸。
(1)资料一: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17课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再生纸至少可以回收再生两次。
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四年级下册1、巧用压岁钱(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由来,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学会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时在活动中养成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分享,的优良品格。
教学准备:1、成立子课题活动小组,推选小组长,讨论活动步骤、方法、人员分工。
2、统计填表今年过年你得到了多少压岁钱。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调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年过年开心吗?有没有收到压岁钱?都是什么人给的?收了多少压岁钱?2、学生自由交流,压岁钱的获得情况。
3、刚才大家讨论得很好,不过收到了这么多的压岁钱,我们该怎么使用呢?对于压岁钱,你还想到了什么?揭题:巧用压岁钱二、组织讨论1、关于压岁钱,你想研究什么问题?2、小组讨论。
3、归纳子课题a子课题一压岁钱的来历。
b子课题二统计同学们压岁钱的获得情况。
c子课题三调查同学们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d子课题四调查爸爸妈妈对压岁钱怎么看。
三、自主择题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子课题。
2、成立子课题活动小组。
分组推选小组长,讨论活动步骤、方法、人员分工。
3、小组汇报。
你们怎样开展活动?活动时要注意到什么?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在使用压岁钱时要注意什么呢?在调查活动中怎样注意文明用语?你怎样去询问呢?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对压岁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交流,提出了许多问题,还成立了活动小组,这节课请大家来谈谈,各小组课后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以及下一步活动方案。
二、调查1、压岁钱的来历,有什么传说和美妙的故事。
2、你了解到压岁钱怎么去花?3、压岁钱的作用。
4、了解到各人怎样使用压岁钱?5、同学们收到了多少压岁钱?三、小组讨论1、我课后进行了什么活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2、我们小组下一步怎样开展活动?小组汇报:各组推选一人进行汇报,其余成员进行补充说明,重点说说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观察(1)奶奶给了10元钱真小气。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2)用这些压岁钱买了一车玩具真是棒极了。
以上这些现象在你身边存在吗?你们认为他们这些生活方式对吗?你们还有许多人花去压岁钱也是这样花的吗?五、教师总结过年给压岁钱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压岁钱一般有两种:一种以彩绳穿线编作尤形,置于床脚,岁末用来压祟的吉祥物,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合理地消费。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爱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合理地消费。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
一、导入我们的活动又进行了一周,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肯定又有很多发现要告诉大家。
这节课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下节课来向大家汇报。
二、讨论1.长辈给你压岁钱时说了些什么?你心理是怎么想的?2.你准备怎样使用压岁钱?三、统计1.学会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
存款的一般步骤:a领取存款单。
b填写存款单。
c把存款单、身份证和所存的钱一起交给工作人员。
d领取存折。
2.交流体会:让学生把这次活动体会写下来。
五、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每组一名成员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展示成果。
(1)第一组汇报:压岁钱的来历,有什么传说?(2)第二组汇报:你怎样使用压岁钱的?(3)第三组汇报:我们身边同学压岁钱有多少?(4)第四组汇报:身边同学使用压岁钱有什么不妥的地方?(5)第五组汇报:怎样去存钱?你压岁钱存了多少?(6)成果展示:统计表、存折。
六、交流体会1.通过这次活动,你对压岁钱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以前压岁钱实验合理吗?3.这次活动开展,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活动评价:你觉得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表现怎样?a小组同学自评b组长评价c家长评价d学生评价填表:学生填好评价表4.总结同学们在这次《巧用压岁钱》活动中表现得不错,通过这次活动,是大家深刻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我们要正确使用压岁钱。
2、玩出精彩世界(两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很多创造发明是“玩”出来的,让学生分辨哪些玩是有价值的,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玩耍,玩出个性,玩出创意,玩出精彩,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很多创造发明是“玩”出来的,让学生分辨哪些玩是有价值的。
2、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玩耍,玩出个性,玩出创意,玩出精彩,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玩耍,玩出个性,玩出创意,玩出精彩,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1、了解父母小时候玩了哪些游戏。
2、准备《老鼠骑猫》的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芝麻开门1、老师讲述望远镜发明的小故事。
1608年,一个名叫李普希的眼睛匠,由于他所经营的眼睛生意本小利微,只能勉强维持5口之家的生活,而无钱给3个孩子买玩具。
因此,店铺里的废镜片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一天,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
突然,他们发现将手上的两个镜片合在一起往远处看,远处教堂尖顶上的风向标、瓦片、小鸟……都好象近在眼前。
孩子们高兴地将他们的发现告诉了父亲。
李普希按照孩子们的发现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2、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创造是“玩”出来的?其中有哪些奇闻趣事?二、观察在线1、出示一组图片(分别是拼图、滑板、转呼啦圈、溜冰、跳绳)你看到过小朋友玩这些游戏吗?2、你还看到周围的小朋友玩些什么?3、问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什么?三、点击问号1、有人说,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玩会影响学习,荒废学业,因此毫无价值,这种观点对吗?2、你认为哪些玩是有价值的,适合我们小学生的。
3、如果给你一个陀螺,你能玩出哪些新花样?花样里面包含的科学知识可多啦!玩花样的收获交流。
四、携手共享1、把你自己最喜欢的有价值的游戏,或者是你设计的富有创意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和大家一起痛快地玩一玩。
2、你知道吗,玩可以玩出精彩世界,许多科学发明都是从玩中受到启发再发明的,如莱特兄弟就是在放风筝的时候想到要发明飞机的,请你收集中外科学家的发明创新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小玩具“老鼠骑猫”,了解其成像原理。
2、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制作小玩具“老鼠骑猫”。
教学准备:55毫米*45毫米的平面镜2块,50毫米*50毫米的半透明塑料薄膜(或描图纸)1张,印制卡纸1张(或纸盒1个),60毫米长的细铁丝1根,100毫米长的胶带(或双面贴)1条,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儿歌:如今世界真奇怪,老鼠比猫还厉害。
透过小小魔术盒,仔细一瞧都明白。
《老鼠骑猫》是个十分有趣的小制作,它通过镜子反光多次反射图象的原理和我们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与你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不信,那就动手试试吧!二、学生自学制作提示1、把卡纸按长45毫米、宽45毫米、高45毫米折叠成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形纸盒,在盒的一面中心位置处,用剪刀挖一个直径约8毫米的圆形观察孔。
2、在一面镜子反面的中心部位用小刀刮去镀银层,也露出一个直径约8毫米的透明圆孔。
不过,这个透明圆孔必须要和纸盒上的圆孔对准。
3、在卡纸上(或印制好的卡纸上)画出并剪下同样大小的圆片,一张是猫,一张是鼠,将猫与鼠背靠背地粘贴在铁丝上(鼠的位置要高于猫才行)。
4、将粘贴好的铁丝由纸盒的底部穿出,并把露在盒外的铁丝弯成手柄状。
5、将半透明塑料薄膜(或描图纸)张贴在盒顶。
6、魔术小盒成功了。
三、教师示范,学生制作四、学生实验、交流1、将眼睛对准观察孔,观察盒子里的奇妙景象。
2、交流所见所感。
3、声音的秘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声音是无处不在的。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学会小组合作,认识协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留心倾听身边的声音,并去观察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身边的声音”表格、小红旗、声控玩具、两只纸杯、长棉线一条、两根火柴、各种声音的光盘。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声控玩具展示,引入新课1、你们瞧,老师手里拿了什么?别看鸟笼里那只小鸟其貌不扬,可它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想听吗?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听到。
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想办法让它唱起歌来,但是不能用手去触摸它。
2、让学生思考、并指名上台示范。
3、大声鼓掌、跺脚就能使它发出声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知道还有哪些也是利用声控原理制作的?4、看来,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索声音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播放声音,进行抢答1、老师这儿搜集了许多声音,想请你们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声音?我们进行一次抢答比赛,答对一条题就可插上一面小红旗,如答错则拔去一面,最后得小红旗最多的一组就为优胜小组。
2、开始播放声音,各小组进行抢答。
3、抢答结束,各小组清点红旗数,评出优胜小组。
三、填写表格,从中寻找答案1、除了刚才这几种声音外,你还听过哪些声音呢?2、大伙说的可真多。
看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声音,可是,你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张研究性的表格。
(师出示这份表格)3、请大家在小组内认真填写这份表格。
4、各小组汇报填写的结果。
5、听了大伙儿的汇报,老师觉得你们真行,一下子能从身边找出这么多的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大家仔细看看表格中“怎么发音”这一栏,从中找找这些声音的产生有何共同点?6、小组内进行讨论。
7、集体交流。
8、现在你该明白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了吧?指名回答。
9、出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堂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奇妙的声音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希望同学们能留心生活中的声音,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一个“纸杯小电话”。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制作一个“纸杯小电话”。
教学准备:两只空纸杯,长棉线1根,2根火柴教学过程:一、出示“纸杯小电话”,指名上台玩打电话游戏。
二、你知道这声音是如何从这一头传到另一头的吗?师进行讲解。
当你对着纸杯说话时,就引起了纸杯底部的振动;振动沿着棉线传到另一个纸杯,也引起另一个纸杯的振动,再形成声波就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