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 古诗两首苏教版巩固辅导第七十八篇
- 格式:docx
- 大小:707.32 KB
- 文档页数:7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 古诗两首巩固辅导三十六第1题【填空题】填空。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从______可以体会出。
你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熟读《示儿》,完成练习。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号称______,他的诗通俗易懂。
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句中“元”的意思是______,“但”的意思是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爱国热情。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大诗人______,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写的一首______言律诗。
全诗围绕______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______,开头的表现是______。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______,______。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______,______。
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______,______。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空—______ 悲—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死—______ 无忘—______ 悲—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古诗《示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本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这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教学重点: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3、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
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
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
学生互相纠正字音。
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
三、理解诗句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
“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
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漫卷”,胡乱卷起。
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古诗两首第2课时苏教版第课时1.运用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示儿》一诗的意境,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示儿》。
2.明白得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想象古诗描述的情境,体会古诗背后的故事;写出陆游临终前对亲小孩的嘱托,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3.通过对比,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一喜一悲”的不同心情。
【重点】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想象古诗描述的情境,体会古诗背后的故事。
【难点】通过想象,写出陆游临终前对亲小孩的嘱托,感受他强烈的爱国情感。
方法一1.上节课我们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学习读诗歌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歌背后的故事。
你学会读诗歌想象画面的方法了吗?引导学生自己说说如何想象画面。
2.这节课连续按照以下步骤学习古诗《示儿》。
朗读诗句,明白得诗意。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存,丰富画面。
感悟诗情,熟读成诵。
3.板书课题,齐读。
4.你明白“示儿”是什么意思吗?解题:确实是告诉的意思。
5.简介陆游。
[设计意图]从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中,连续学习古诗,思路清晰,条理清晰,学生能专门容易地去自主学习。
方法二1.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看起来依旧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不屈的身影。
2.关于陆游你了解哪些?陆游,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先后九年。
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伙儿”,有《剑南诗稿》《放翁词》。
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陆游曾经要求废止凌迟,但未被朝廷同意。
3.你学过哪首陆游的诗句?生交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精选2019-2020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篇第1题【单选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诗《示儿》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元知:______ 九州同:______王师:______ 乃翁: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王师______ 乃翁______ 北定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写的一首______言律诗。
全诗围绕______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______,开头的表现是______。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______,______。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______,______。
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______,______。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古诗《示儿》,文学常识填空陆游(1125—1210),字______,号______。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______著名诗人。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
4.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选取了两首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诗作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它的创作背景始于安史之乱。
据传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的喜讯,欣喜若狂。
于是,诗人一改一贯秉承的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诗。
该诗用“剑外忽传收蓟北”开端,直写喜讯。
蓟北作为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它标志着叛军的崩盘,而破碎的山河即将统一。
这对于诗人这种漂泊多年急于结束流亡生活返回故乡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了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一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渴望。
全诗均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学情分析】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
许多诗文都流传千古,陆游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有着极大的影响。
这两首诗也是古诗中的名篇,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已经有学诗经验的学生,这时关注的已不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诗歌内在的魅力对他们有构成了极大的吸引。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单元这两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学生之前可能已经背过、读过,所以在讲解时分两个课时,主要从重点词句的理解入手,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浓烈的爱国之情。
另外,既然两首表达爱国之情的诗放在一起,所以就有必要让学生对比两首诗的异同,从而体会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和写作的个性。
【教学目标】1.了解创作这两首诗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传递出的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单元一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2课时课题4、古诗两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
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二、质疑(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学法指导1.你准备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你能告诉大家你准备先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2.教师归纳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展示:1、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五、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1.指名诗本诗,读后评价有无读错的地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话?(1)说说诗的意思。
(2)你还想说些什么?(3)你能把它读好吗?六、反复品读,感情诗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当时北宋被金兵占领,南宋小朝廷无意北进收复故土,北宋人民处于国破家亡、水深火热的空难中,日日盼宋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临死前也不忘收复中原,同学们谈的体会真好,能不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配上音乐。
1.自由读2.小组内相互读,然后选一个读的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来进行表演。
3.小组代表读,读后评议4.全班读5.指名背诵6.全班背诵七、作品发表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精选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一篇第1题【填空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释加横线字词的含义:①闻:______②却看:______③漫: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这是一首律诗。
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万事______ 互相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死—______ 无忘—______ 悲—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找出下列句子中写错的字,在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______ 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空kōng______ kòng______中zhōng______ zhòng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到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按音节用“/”线给《示儿》一诗划分朗读停顿。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家祭②无忘【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缩句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
【答案】:【解析】:第13题【默写】读古诗《示儿》,填写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 古诗两首苏教版巩固辅导第
七十八篇
第1题【填空题】
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万事______ 互相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释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①闻:______
②却看:______
③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根据课文《示儿》内容填空: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示儿》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兴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古诗《示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什么,诗人“涕泪”是因为什么?【答案】:
【解析】:
第10题【语言表达】
读古诗《示儿》,用现代文翻译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
【解析】:
第11题【语言表达】
解释下面词语在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意思。
青春:
妻子:
涕:
【答案】:
【解析】:
第12题【语言表达】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家祭
②无忘
【答案】:
【解析】:
第13题【语言表达】
翻译句子。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
【答案】:
【解析】:
第14题【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你__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
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第15题【默写】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