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盘煤矿3113运巷探放水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煤矿探放水安全措施煤矿探测是获取煤层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放水是开采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但是,探放水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安全措施,则可能会引发煤矿事故。
因此,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安全。
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煤矿探放水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降低事故的可能性。
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煤层水文地质分析在进行煤矿探放水前,要对煤层水情进行分析和评估。
必须了解地质结构、煤层类型、构造特征、岩性及断层性质等情况,以便评估煤层的透水性和水文地质状况。
2.安全评估在进行煤矿探放水前,需要对工作面的状况进行安全评估。
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3.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确保煤矿通风畅通,以充分降低煤矿瓦斯爆炸的风险。
煤矿探放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主要的安全措施包括:1.水文监测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实时监测地下水位、水质、水压等参数,以免发生突发性的水灾事故。
2.配备安全设施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配备安全设施,如防水墙、防渗帷幕、预留水位标志线、防水装置等。
3.保证探放水安全作业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必须保证探放水安全作业。
应配备足够的人员,分工明确,分类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应急预案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尤其是采掘工作面冒顶、钻眼夹钻、冒顶断层裂缝、水管炸裂、瓦斯透漏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结论煤矿探放水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安全。
希望各煤矿单位在进行探放水时,能够充分认识事故的风险,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确保煤矿探放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煤矿探放水作业保障措施引言煤矿探放水作业是指为了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必须对井下积水进行排放或引入新鲜的水源来达到控制地质、减小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
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探放水作业保障措施前期准备在探放水作业之前,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水的源头情况,了解其水质、水压以及水流情况等。
还需要通过勘察和测量等手段,了解井下情况,尤其是水文地质情况。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方案,并完成配套工程建设。
设备检修探放水设备是控制水流的关键设备,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修。
主要检查设备的运行工况、泵的性能以及管路连接和密封等方面。
对于设备灰尘和杂物的清理,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人员组织和培训探放水作业需要参与很多工种的人员,如钳工、电工、机械工和安全人员等。
他们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工作,因此在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人员的组织和培训。
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知识并进行实际演练。
安全防护在探放水作业过程中,安全是最主要的问题,要保证探放水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作业过程中,工人必须穿好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和防护鞋等。
并且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指导书,做到有人管理、有人监督、有人记录。
管理流程流程管理是探放水作业中很重要的一步,并且是整个作业的重要保障。
整个探放水的流程包括三个部分:探水、着手治理、管理控制。
其中“探水”是前期必须要完成的。
在“着手治理”环节中,需要对发现的水进行尽快的处理,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管理控制”则是为了保证水质稳定,需要进行整个流程的全面掌控。
结论综合以上所述,探放水作业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风险的工程,在正式作业之前也需要密切配合各方面的人员,确保工作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不时总结经验,持续完善流程和设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煤矿探放水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探放水是指在采煤过程中,通过开采工程或钻孔等方式向地下或地表注入水来平衡煤层内部的地下水压力,从而保障采煤工作安全的一项技术措施。
煤矿探放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煤矿被水淹没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煤矿探放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煤矿探放水的安全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控制放水量在进行煤矿探放水时,需要严格控制放水的量,以免对采煤工作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控制放水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均质注水法:通过进行地下注水、地表注水或井中注水等方式,可以控制注水的速度和流量,保证注入的水量不超过控制范围内的上限。
2.减量注水法:通过采取间歇性注水、分层注水等方法,将放水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不会发生水力破坏和采支水灾等情况。
3.快速停止注水法: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停止控制放水的流量,并对系统进行紧急处理,保证不会发生事故。
实施分类保护措施为保护煤矿矿井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实施分类保护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1.采取补钻措施:当煤矿探放水造成的地下水位升高超过了相关标准区间时,需要进行补钻,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安全水位。
2.采取分层注水或分区注水措施:为避免煤层水源失控,需要根据煤层的地质情况和实际需要,对注水缓慢地逐渐进行,可采用分层注水或分区注水的方式进行。
3.加强漏水点的监控:为了及时排除漏水点的异常情况,需要加强对漏水点的监控,包括定期检查漏水点的状态、定期检查漏水指示装置等。
实施设备监控措施为确保煤矿探放水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自动、连续的监测,主要措施包括:1.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对注水量、注入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煤矿探放水的过程处于安全状态。
2.安装设备预警装置:如果设备发生异常,需要及时发出警报,保证及时采取措施。
3.安装断电保护装置:为避免因停电造成控制失效,需要对注水系统的控制电源进行备份和保护,保证即使出现异常情况也能够及时保护好煤矿的安全。
运输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运输巷探放水是指在长距离运输巷道中,为了排水或处理水资源而进行的一种操作。
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运输巷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安全技术措施:1. 前期准备: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前,需要对运输巷道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
通过对巷道的结构、地质情况、水位高度等进行分析,评估巷道放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另外,还需要对巷道的照明和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设备选用:选择适合运输巷探放水的设备,如水泵、橡皮管、水射流器等。
要确保设备的品质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巷道放水的需求。
同时,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工作人员培训:对从事运输巷探放水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紧急情况处理等。
4. 防护设施设置: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时,要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护目镜、耳塞等。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5. 安全监测:在运输巷探放水过程中,要进行安全监测。
对巷道的水位、水质和巷道结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注意事项:1. 水质处理: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前,要对水质进行评估和处理。
如果水质不符合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同时,还要注意巷道放水可能会带来的水源短缺问题,要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2. 安全防护: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操作时,工作人员要着防护服、防护鞋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巷道的边缘,严禁私自改变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 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在操作开始前进行演练。
运输巷探放水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水文地质状况依据老矿井供应的资料及对老矿井调查资料显示,10号煤层无历史开采具体记录;矿井水文地质较简单,11103运输巷距地面较近,地面无积存水存在,充水条件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裂隙水等。
二、设计依据1、根据“物探先行、猜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结合我矿详细状况,由矿技术部门制定探放水设计,以实施在需探水的工作面位置施工探水孔。
2、依据物探报告资料显示和所使用的探水钻的技术参数及性能制定探放水措施。
(见附后)3、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中第五章及第九十四条其次项的规定、第九十八条其次项的规定等。
4、依据盘县柏果镇新田煤矿《采区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中关于防治水的要求;及《平安专篇》矿井防治水的要求。
5、依据盘县柏果镇新田煤矿水文地质报告。
三、工作面概况11103运输巷:位于1460水平,位于1460回风石门北侧,设计长度约220m,采纳树锚支护,净断面6.74㎡,巷道按1570的方位,沿煤层顶板掘进;采纳溜子皮带协作运输。
为探明迎头前方有无老窑水、断层水、裂隙水、含水层、陷落柱等水情,根据“坚持猜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结合我矿详细状况,经矿技术部门讨论,对11103运输巷施工探放水孔,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平安及相关工作的顺当进行,特编制此平安技术措施,望施工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四、排水设备、路线1、本工作面采纳水沟排水,探防水后经该巷道水沟→1460回风石门水沟→回风斜井→水仓。
2、掘进头暂不需排水设备,但备有一台22KW离心水泵,水管路4寸管二趟,可随时马上启动抽水做备用。
3、排水管路11103运输巷:11103运输巷→1460回风石门→回风斜井→水仓→副斜井→地面。
五、老空区空间位置、积水量11103运输巷沿10号煤层掘进,虽进行了物探,还须打钻进行补充和验证,探明前方水体状况;根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故必需严格按此探放水措施进行探水前进。
运输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治理方针,结合我矿的具体情况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我们需要在探放水设计及探放水施工时做足哪些安全技术措施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探放水设计:2、钻机型号的选择:使用MYZ-750型钻机。
钻具配备:钻杆每根长750mm,共150根钻杆。
泥浆泵1台,Ф75mm合金钻头3个及钻具1套。
3、钻孔参数的确定(1)、钻孔:5个(1#、2#、3#、4#、5#、),1#孔为中心孔。
(2)、钻孔直径: 75mm。
(3)、钻孔沿11903运输巷前进方向呈扇形布置,超前距30米,准掘距离根据探水钻孔控制11903运输巷前进方向的距离确定:准掘距离=钻孔前进方向投影距离-30米。
2、超前距离:探方水钻孔终孔投影的距离超前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
3、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布置的最外侧探放水钻孔终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前进方向左帮和顶部的轮廓线的距离为30米。
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一)、探放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德元(总管) 杨龙祥(矿长)副组长:陈光泽(总工程师)、成员:李林(通防副总) 刘海燕(通防队长) 云万友(生产矿长) 毛新春(机电矿长)当班安全员、瓦检员、电钳工、钻机操作人员。
工作职责:组长:负责施工钻孔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安排及保证在探放水过程中人力物力的落实,确保正常施工。
副组长:探放水工作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主抓探放水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探放水方案,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成员:负责配合施工过程钻孔的施工;负责钻机安装检修以及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通风安全检查和隐患的排查,按照探放水措施认真落实并做好每个钻孔的原始记录及时上报。
(二)、运送钻机的安全措施:1、所有参加运送人员必须听从现场安全负责人的指挥和安排。
运输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运输巷探放水是指为了排空运输巷中的积水,保证通道畅通,需要通过施工操作将水进行排出。
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作业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运输巷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展开阐述,旨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一、运输巷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场地应进行周边围挡,划定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在运输巷入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禁止进入”、“施工中”等,以防止他人误入作业区域。
(3)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 安全策略(1)对运输巷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无任何隐患存在,包括管道破损、漏水、电气设备异常等情况。
(2)对排水泵站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达标。
(3)在运输巷中设置排水杆、排水喷嘴等设备,以便于快速排水。
3. 施工操作技术(1)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操作步骤、工具使用、人员分工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3)在进行放水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持操作稳定和高效,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4)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水流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上报相关部门。
二、运输巷探放水的注意事项:1. 安全意识加强(1)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标准。
(2)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遇突发情况,应及时报警或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2. 预防措施做好(1)在进行运输巷探放水前,应进行充分的安全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业人员等。
(2)检查并维护排水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作业规范执行(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煤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措施在煤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煤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首先,煤矿采掘工作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监测系统,及时监测采掘工作面的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压情况。
这样可以提前发现煤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其次,采掘工作面应该进行地下水流量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合理规划和布置水管理设施。
通过合理设置堵水堰和抽水井等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内地下水位,减少水量的涌入,确保工作面的相对干燥。
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工作面地质情况和水质变化。
一旦发现有水涌入的迹象,需要立即采取探放水措施。
探水是指通过钻孔等方式,确认地下水情况和水质,并根据探测结果合理安排抽水井和排水管道的位置。
放水是指根据地下水位和水质情况,合理引导和排泄工作面的地下水。
通过探放水,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面的地下水位和水质,保证工作面的正常采掘。
在进行探放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探放水应有明确的作业方案和步骤,按照作业方案严格操作,确保安全。
其次,探放水的设备和工具应经过检验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探放水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有专人负责监控和记录探放水过程中的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压等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是保证工作面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水文地质监测系统,进行地下水流量预测,进行及时的探放水工作,并加强与排水系统的衔接,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面的地下水位和水质,保证工作面的正常采掘和生产。
运输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运输巷探放水是指在矿山、隧道、地下工程等环境中,利用运输巷道将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过程。
为确保放水操作的安全,需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技术措施:1. 确定放水路径:在进行放水前,需详细了解地下巷道的结构和水流情况,确定合适的放水路径。
避免出现水流过大、水压过高或冲击力过大的情况。
2. 设立安全标志:在放水过程中,需明确标记放水区域,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牌,确保相关人员能够识别和遵守。
3. 隔离防护措施:必要时需设置隔离栏杆或警戒线,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放水区域,防止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4. 增加排水设备:根据放水的水量和速度,合理增加排水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可采取泵站、排砂管道等排水方式,以提高排水效率和安全性。
5. 定期检查:放水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放水渠道和设备的状态,确保排水正常,防止堵塞或损坏影响排水效果。
注意事项:1. 安全培训:对参与放水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放水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人员配备:根据放水过程中的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员。
如水文测量、地质勘探、设备操作等人员,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防护装备:相关人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水衣、防滑鞋、安全帽等,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4. 及时响应:在放水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水流情况和水位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突发情况。
5.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紧急救援措施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总之,运输巷探放水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犍为县谢石盘煤矿
3113运巷探放水措施
一、探水地点及概况:
3113 K7运巷碛头。
该巷为下山掘进,设计长度510m,井下位于本井田三水平北翼,上部部为本矿井三水平北运巷及3211采区(未采掘),南部为3111采区(未采掘),北部为三水平3115风巷。
3113 K7运巷地面相对位置石缸儿,地表为低矮山丘,标高为580.00m。
巷道相对位置见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
二、探水原因:
为保证安全生产和规范探水工作,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坚持掘进巷道实行探放水原则,做到有探无患。
三、探放水施工方法、钻孔个数及钻孔布置
1、探放水孔布置在工作面碛头,当允许掘进距离到位后即开始进行探放水孔的施工,探水 掘进 探水循环进行。
2、探放水孔布置成扇形,共为三个,一个为中心眼,另两个为外斜眼,与中线成一定角度。
3、钻孔方位为中心眼顺掘进巷道中线方位,其余两边斜眼方位分与巷道夹角:24°,呈扇形布置;孔口高距顶板1.2m,孔间距3.0m,钻孔倾角0°。
探放水探孔每个循环深度为40m,允许掘进20m,安全距离不小于20m。
(探放水钻孔布置图见附图2)
4、探放水采用ZLJ-35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进行施工,钻具采用φ42mm钻杆40m,φ50mm钻头。
5、钻探时,每班必须做好钻探记录。
6、超前距离的计算:
a=0.5A L ×(3p/kp)1/2
式中:a ------超前距离(m)
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最大者)m 该巷为2.6m。
Kp-----岩石的抗张强度(Mpa)页岩一般为10-20,取10。
P------水头压力(Mpa)
A-----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5。
a=0.5×2.6×5×√3×10/10≈11.25(m),
a(实)>11.25m
据此,超前距取20米,帮距取18米。
四、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必须配备专用的探放水设备,严禁使用煤电钻、岩石电钻进行探放水。
2、所有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并束紧,禁止戴手套,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对肢体造成损伤;钻机工作时,钻机锚固必须牢固,防止倒下伤人,施工钻孔前必须由队长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本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3、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探放水孔的超前距不得小于20m,最终孔孔径不得大于75mm。
4、钻机在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必须保证钻机完好,方可安装。
5、钻机在安装前必须观察顶板支护是否牢固,发现有失效锚杆
必须重新补打。
安装必须平稳、牢固、周正,电气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
6、钻机放到要求的位置后,要用量角器检查钻机所稳角度是否达到要求,如果钻机角度没达到要求,重新调整钻机。
7、探巷过程中必须保证风筒、瓦斯探头到位,风筒出风口距碛头距离不得超过5米,瓦斯探头距工作面不大于5米。
8、打探水孔时必须在开孔位置上方1米处悬挂瓦斯便携仪。
随时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探放水现场必须悬挂探放水牌板,标明钻孔孔数,深度等参数,要明确探掘距离关系,表明当日可掘进度,并由现场探水负责人、带班矿长、现场安监员共同进行监督验收;探水后允许掘进的距离由当班带班矿长、安监员、探水人员共同核对,严禁超距离掘进。
9、在探水作业地点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钻孔时操作人员必须现场密切观察钻孔涌水情况、检测作业地点瓦斯浓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由值班队长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10、探水工必须注意力集中,随时观察孔内情况,开、关机时要互相关照,口令要统一,严禁在工作地点打瞌睡。
11、连接与拆卸钻杆时,工作人员精力要集中,所用工具操作要规范,以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12、严禁无水干钻,要先送水后开钻,钻进过程中要注意钻机速度、钻机深度,在处理事故时严禁强拉硬扭。
13、瓦斯异常涌出预兆:工作面瓦斯忽高忽底,温度骤降,岩壁
发凉,遇地构造造成或围岩松散区,瓦斯异常涌出岩层发出“嘶嘶”的响声,热并感到发昏等,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汇报调度室。
14、顶板来压预兆:托板压烂严重顶板有“闷炮”声,巷道掉渣,片帮严重,顶板破碎,顶板下沉离层有裂缝,打眼时卡钎杆。
遇上述情况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架设临时木点柱、增大锚杆的支护密度、减少空顶距离、采取锚杆棚支护并紧跟工作面,遇危急情况及时撤离危险区。
并及时汇报。
15、工作面透水征兆: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生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版鼓起或产生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至安全地点。
并及时汇报。
16、探放水孔施工每次施工时要有人负责进行详细记录,要详细记录钻孔孔深,方位、角度、工作面碛头准确位置。
17、钻孔施工时必须注意岩层软硬、孔内涌水情况及瓦斯情况,如发现异常或与采空区探通,必须立即停钻,但不得拔出钻杆,迅速撤离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至安全地点后由当班队长向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汇报。
如确需拔出钻杆,必须在辅助矿救护队员监护下进行。
18、当出现钻孔倾角与煤层坡度不符,探到顶板底板时,必须及时调整钻孔倾角重新开孔保证探测深度。
确保钻孔角度和钻孔距离,以防造成安全距离和帮距缩小。
19、探掘前必须执行“四位一体”安全检查,确认工作地点顶板、煤壁、支护、瓦斯等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开工。
钻孔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安监人员、一名瓦斯员和跟班干部在场、以确保安全
施工。
20、在每次开钻之前必须严格检查各种钻具,确保完好无损。
21、在钻进过程中严禁机器转动部分有人或堆积物料,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钻进过程中若发现钻杆有摆动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钻检查,待查明原因处理问题后方可重新开始。
22、开工前及生产过程中每班带班队长、安监员严格、准确掌握各钻孔深度必须满足探掘要求,否则严禁掘进。
交班时由跟班队长将本班掘进进尺和现有探孔的深度,准确汇报队值班室和矿调度室。
23、由瓦检员、安监员及带班矿长共同签字确认钻孔实际深度及上一班掘进进度后(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掘进方式。
严格执行探40米掘20米的施工原则),方可掘进。
24、钻机钻孔过程中,钻机前方严禁站人,操作人员站在钻机的侧面,严禁操作人员正对钻杆操作。
25、停机不用时应切断电源,开关打到零位。
26、如探水过程中,探明前方有采空区,立即停掘、撤出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编制过采空区专项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27、钻工在操作钻机前,必须详细阅读ZLJ-35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使用说明书,并按其进行操作。
28、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在低洼地点有积水的地方掘临时水仓及时排水。
29、排水管路必须紧跟工作面并且畅通,工作面必须有一台水泵和备用泵。
排水设备应在水仓内布置一台,在水仓前50m范围内布置一台,一台若被水淹,另一台必须运转排水。
同时,一但水势涌,
来势大,应立即设备电机和开关设备朝上运。
30、由于外界原因如停电、停水、钻机钻具损坏,无法实施钻探工作,应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不得掘进,待钻机能正常工作,实施钻探完毕后方可正常掘进。
五、排水路线及避灾线路
排水路线:3113运输巷作业点→三水平北风巷→联络巷→三水平北运输巷→三水平水仓→三水平暗斜井→石门运输巷→主平硐→地面。
避灾路线:3113运输巷作业点→三水平北风巷→三水平集中回风巷→三水平联络巷→三水平石门运输巷→主平硐→地面。
六、超前探出水应急预防措施
在探水过程中,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发出警报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
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的灾害程度,严禁拔出钻杆。
1、现场人员发现透水事故后,在向调度室报告的同时,应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受水威胁区域内工作人员,按本措施中所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同时采取防有害气体的措施。
2、工作人员若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注意不能让水头打翻,尽力屏住呼吸,抱住管路、支架等物体用力闯过。
水头过后,可借助巷道壁或其他物体,攀扶着往外撤离,直到到达安全地点。
3、当发现撤离通道已被水隔断时,要经常敲打铁器及巷帮,不断发出求救信号。
现场人员都要积极投身于抢险救灾工作中去,力争
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七、探放水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1、组织:
矿设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张嘉渝担任;
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黄元用、生产副矿长罗朝清担任;
成员:安全矿长徐尚云、掘进矿长罗文安、通风科长龙汉军、机电科长陈跃贤、探防水工李浩。
2、分工:
矿长负责探放水指挥;
技术负责人负责探放水工程技术;
生产副矿长负责现场人员组织;
安全矿长负责现场安全;`
机电科长负责水泵和电器管理及撤除;
掘进矿长负责组织打钻、警戒和撤离电器设备;
通风科长负责瓦斯检查和通风。
谢石盘煤矿技术室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