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新加坡街头见闻_北京课改版-精选教学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4.51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新加坡街头见闻》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3分)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淌.(shǎng tǎng)超.过(chāo zhāo)凭.借(píng pín)看.管(kàn kān)2.(3分)规范书写词语。
jiētóu zūn shǒu qīng pényìn xiàng bùzhīsuǒcuò。
3.(3分)圈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周围既没有交通警查,也没有汽车行驶。
(2)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像太深了。
(3)她把流淌雨水的脸转向我,摸名其妙地看着我。
4.(3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雨下得很大。
(2)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5.(3分)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今天外出,没有汽车驶过,正下着大雨,连行人都不多。
(2)知识的海洋是漫无边际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
(3)我们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文明的人。
6.(3分)按要求写句子。
(1)大雨把小明的衣衫打湿了。
(改为“被”字句)(2)我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3)我发现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上。
(修改病句)。
7.(3分)(一)课内阅读。
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因此。
我和陪同的吴小姐交换了意见。
我说:“当时既没有交通警察看管,也没有汽车驶过,连行人都不多,而且天上正下着大雨,为什么她不可以跑过路口呢?”吴小姐听了以后,笑笑说:“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我在她的反问面前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吴小姐停了一下,继续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当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1)文中“印象太深了”中“深”字的正确解释是。
深:①深入;②加深;③程度深。
习作《一次街头见闻》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习作训练,教材前面一段话先介绍什么是见闻及见闻的场所;接着讲这次作文的要求,从许多所见所闻中选一件写一段话;最后提出这次作文的两点具体要求,一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二要写清楚见闻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次指导学生写见闻,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了解什么是见闻,哪些见闻适合写,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选好作文的材料;其次,要结合三年级作文训练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段的方法上,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再次,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等思想教育,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叫“见闻”。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条理、有重点地把生活中的见闻写清楚,并适当表达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指导审题揭题,了解什么叫“见闻”。
(什么叫“见闻”?“见”就是看到的,“闻”就是听到的;“见闻”也就是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情。
二、回忆口语交际时说了哪些见闻思考:1.哪些见闻街头常见?2.哪些见闻利于我们写作?。
三、出示资料一一天清晨,下起了大雨。
街头没有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红灯前等着过马路,很奇怪:“既没有警察,也没有汽车,她怎么不过去呢?”直到绿灯亮了,小女孩才沿着斑马线穿过了路口。
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文明的人。
1.读一读,想短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2.汇报:短文分两部分(见闻和自己的感想。
)四、出示材料二课件: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菜市场,所见(总写,具体写)所感。
课件材料,这些是我们口语交际课所讲的所见,思考一下,哪些适合你写。
1.车流2.环卫工人辛勤的劳动3.算命骗人4.街头乞丐5.手艺灵巧的涅糖人人6.母亲节快到了,买花的人7、汽车自燃五、习作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习作。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新加坡街头见闻》2015年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3分)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淌.(shǎng tǎng)超.过(chāo zhāo)凭.借(píng pín)看.管(kàn kān)2.(3分)规范书写词语。
jiētóu zūn shǒu qīng pényìn xiàng bùzhīsuǒcuò。
3.(3分)圈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周围既没有交通警查,也没有汽车行驶。
(2)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像太深了。
(3)她把流淌雨水的脸转向我,摸名其妙地看着我。
4.(3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雨下得很大。
(2)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5.(3分)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今天外出,没有汽车驶过,正下着大雨,连行人都不多。
(2)知识的海洋是漫无边际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
(3)我们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文明的人。
6.(3分)按要求写句子。
(1)大雨把小明的衣衫打湿了。
(改为“被”字句)(2)我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3)我发现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上。
(修改病句)。
7.(3分)(一)课内阅读。
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因此。
我和陪同的吴小姐交换了意见。
我说:“当时既没有交通警察看管,也没有汽车驶过,连行人都不多,而且天上正下着大雨,为什么她不可以跑过路口呢?”吴小姐听了以后,笑笑说:“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我在她的反问面前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吴小姐停了一下,继续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当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1)文中“印象太深了”中“深”字的正确解释是。
19.新加坡街头见闻
一、形近字组词。
旅()着()淌()莫()尊()部()旋()羞()趟()漠()遵()陪()二、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变成新字。
分()子()寺()
术()今()真()
传()充()躺()
三、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无论冬夏,他常常看书到深夜。
()特别是那双脚,蚊子老来“进攻”,真没办法。
()冬天天气冷,他倒不在乎。
()我国的教育家蔡元培,从小刻苦学习。
()有了坛子帮忙,蚊子再多也不怕它咬脚了。
()可是每到夏天的夜晚,蚊子又叮又咬,扰得人心烦意乱。
()为了坚持学习,他找来一个坛子,把两只脚伸进坛子里。
答案:
一、旅行着火淌水莫名尊敬部分
旋转害羞一趟沙漠遵守陪伴
二、分(份)子(仔)寺(守)
术(述)今(令)真(填)
传(转)充(育)躺(淌)
三、2 5 3 1 7 4 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新加坡街头见闻_北京课改版
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2.同学们,新加坡的人民,上至古稀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所以他们的国家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3.师介绍: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
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
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
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板书设计:
新加坡街头见闻
见小女孩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人
闻新加坡人。
三年级教案语文怎么写(通用7篇)三年级教案语文怎么写篇1一、课文说明《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
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新加坡街头见闻》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能力目的:1.继续学习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2.朗诵课文。
情感目的: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恪守法规。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恪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恪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查阅资料:收集有关新加坡的资料教学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习题。
齐读课习题,什么是见闻?看到课习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师: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能弄懂这些问习题。
二、初读课文,到达正确、流利有感情。
1.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把字音读正确。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组本课词语。
哪些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旅留遵对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记忆方法?多音字组词。
Zhuó(穿着)zhuǎn(转身)kān(看守)着转看zhe (看着)zhuàn(转动)kàn(看见)选字填空,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4页。
四、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五、作业:1.抄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新加坡街头见闻,齐读课习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领会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得好。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读后填空。
一天清晨,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时街头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可小女孩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也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3.生肯定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女孩模范恪守交通法规,是个高度文明的人;二是认为小女孩太傻了。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一起看看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送查阅!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 大约七成是华人, 两成马来人, 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 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2.当时是什么情景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响生自由谈6.当时是怎样想的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街头见闻新加坡街头见闻,教学设计》摘要:、学会生及新词认5,陪教育遵守(指名领,)(法规、纪律、规定、诺言、约定)5、指名分段想这课讲了件什么事新加坡街头见闻教学目标、学会生及新词认5、学习辨析“音”与“形近”3、继续学习系上下和生活实际理词句方法、朗课5、了课容懂得觉遵守法规教学重了女孩是怎样觉遵守交通法规教学难系上下和生活实际理“能够如觉遵守交通法规人就是明人”这句话思教具准备课件课安排两课教学理念以语基特——工具性与人性统出发进行态、价值观导向教学程课(重课)体现新课程理念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容等是我们课堂上常所见我教学课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由学习让学生知道做事要善动脑要从不角考虑问题有助张扬学生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继续学习系上下和生活实际理词语思、朗课3、了课容懂得觉遵守法规教学重了女孩是怎样觉遵守法规教学难系上下和生活实际理“能够如觉遵守交通法规人就是明人”这句话思教学程、导入记得前段有次下雨路上交通堵塞行人、行车、汽车都只顾己造成混乱可是我听说新加坡街头秩序井然是这样吗?正有写这方面课让我们起吧见闻是指什么?作者看到什么又听到什么呢?请到课寻答案二、初课、课正确、检生词旅馆流淌莫名其妙留下印象陪教育遵守(指名领带词语要检学生预习情况了词义)3、莫名其妙什么思?该怎样?、遵守()(法规、纪律、规定、诺言、约定)5、指名分段想这课讲了件什么事?(作者看到姑娘非常遵守交通规则听到人们对这方面看法)三、细课、作者见闻是什么?他感受是什么?请默课、思考、学交流见(通学生回答到结尾关键句“能够如遵守交通法规人就是明人”)3、姑娘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请你系上下(引导学生系当环境与女孩表现说)、到这你有什么想法?(困)5、把你感受用朗表达出(——指——评)6、什么女孩会这样做呢?你是怎样知道?(因她从接受教育就是这样她已形成觉遵守习惯从我和吴姐对话知道)7、指导朗(分角色朗我和吴姐对话)四、拓展延伸国明程对它发展非常重要针对你周围见闻你想说些什么?五、作业分角色有感情朗课板 9、新加坡街头见闻环境女孩表现天气路口课反思学生能够通对课容学习理句话含义并能系己生活历从懂得定道理二课教学目标、学会生(其三多音)及新词认7、完成课习题教学重辨析“音”与“形近”教学难写教学程、复习导入指名有感情地朗全二、学习生、师课下都学习了课生下面请说说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汇报)如熟改笔天——夫今——令)眯眼睛眯缝起所以是目旁右边是米3)组词或说句子增进增长农夫笑眯眯眯眼眯缝复述叙述陈述比赛赛车赛事竞赛仿佛佛(多音)佛像命令令箭司令3、观察练习写把写规、听写词三、完成课习题、先观察说说有什么特、哪些地方值得3、辨清音与形近选填空、汇报(困)四、作业写生、词语朗课板 9、新加坡街头见闻倾盆雨不知所措课反思课没有难生学生可以通己学习完成生学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