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70.78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化学燃烧知识点总结一、燃烧的基本原理1.1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源于燃料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同时,燃烧是放热反应,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
1.2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其中,燃料是燃烧的物质,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着火点是燃料被点燃的温度。
1.3 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分为初燃和持续燃烧两个阶段。
初燃是燃料首次点燃,持续燃烧是在初燃后燃料继续燃烧并释放热量。
二、燃烧的反应类型2.1 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充足氧化反应,产生气体和水。
例如,烃类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式为:CnHm + (n+m/4)O2 → nCO2 + m/2H2O。
2.2 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接触不充分,导致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气体、水和一定量的碳和一氧化碳。
例如,烃类物质不完全燃烧的反应式为:CnHm + (n+m/2)O2 → nCO + (m/2)H2O。
2.3 明火与隐火明火是指燃烧产生的可见光和可见热的过程,如蜡烛的燃烧;而隐火是指燃烧产生的光和热不明显,不易察觉的过程,如气体泄漏导致地下室爆炸。
2.4 奶油燃烧奶油燃烧是指光照射下的燃烧,通常发生在漏油的地方或者食用油、汽油等具有易燃性的液体。
此种燃烧可能会导致火灾,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燃烧的应用3.1 火焰火焰是燃烧产物燃烧所产生的可见光和可见热。
不同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焰颜色不同,这是原子或分子在高温下发生辐射激发的结果。
3.2 燃烧的能量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被利用来发电、供暖、照明等。
例如,在发电厂中,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用于满足各行业的电力需求。
3.3 工业生产在化工生产、冶炼、矿山等工业领域,都需要燃料的燃烧来提供能量,推动设备运转和生产。
3.4 煤气和油气的利用煤气和油气是利用煤炭和石油燃烧所得到的气体燃料,用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能量供应。
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对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1.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2.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燃料,主要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通常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和足够的温度。
二、燃烧的类型1.全燃烧:燃料完全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2.不完全燃烧:燃料只与氧气部分反应,产生少量的碳氧化物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较少的热能和光能。
3.反燃烧:物质自身反应生成较稳定氧化物。
三、燃烧的方程式1.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热能2.燃料+氧气→氧化物+热能四、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等无害物质,还可能包括一些有毒物质和固体颗粒物。
2.燃烧产物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
五、燃烧与能源利用1.燃烧是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其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更友好。
六、燃烧与生活1.燃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煤气、汽油、柴油、燃气等。
2.点火器制作火光、炉子加热食物、车辆燃油驱动、电源发电等都与燃烧有关。
3.燃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使用和管理燃料能够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
七、燃烧实验1.木材燃烧实验:通过将不同木材放入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并比较燃烧产物与燃料的关系。
2.燃烧剂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剂(如氧气、氯气、氟气等)进行燃烧实验,研究燃烧剂对燃烧反应的影响。
总结:燃烧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燃烧是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产生发热和发光现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笔记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的产生。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点火源。
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会发生。
二、灭火的方法和原理1.清除可燃物:将可燃物与点火源分离,使其无法发生燃烧。
2.隔绝助燃物:使用灭火器等设备将氧气与可燃物隔离,使燃烧无法继续进行。
3.降低温度:使用水、泡沫等物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无法达到燃烧点。
三、燃料的选择和利用4.煤是常用的燃料之一,它含有碳、氢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产物。
煤的燃烧效率取决于其含碳量、煤粉的细度和空气的供应量。
5.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它主要用于生产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
石油的开采和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6.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天然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比煤炭和石油更高,因此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7.太阳能是一种无限的能源,它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太阳能的利用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因此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
8.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风能的利用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并且风能资源丰富,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能源。
四、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9.能源的分类: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而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10.能源的转化:能源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煤炭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等。
11.能源的利用:能源的利用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开发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2.环保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开发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燃烧性质解析与应用燃烧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涉及到能量的释放和化学物质的变化。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燃烧性质,并探索了这些性质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燃烧性质,解析其原理,并介绍其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一、常见物质的燃烧性质解析1. 燃烧是什么?燃烧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放出能量并转化为新的物质的过程。
这是一种氧化反应,也是一种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常常伴随着火焰、光亮、热量的产生。
2. 常见物质的燃烧性质(1)金属的燃烧性质:有些金属在加热或者接触到火焰时会燃烧,例如镁、钠等。
这些金属的燃烧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非金属的燃烧性质:非金属物质,如木材、纸张、石油等,也具有燃烧性质。
它们在加热或者接触到明火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火焰、烟雾和热量。
(3)气体的燃烧性质: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例如,天然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在接触到明火时会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3. 燃烧的条件要发生燃烧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温度。
燃料是指能够氧化的物质,而氧气则是燃烧的氧化剂。
当燃料和氧气在达到一定温度时相遇,即可引发燃烧反应。
二、常见物质燃烧性质的应用1. 火的应用火焰是燃烧产生的一种现象,它的温度较高,具有照明、加热和炊事等功能。
人类利用火来照明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而现代社会生活中,火也被广泛应用于加热和炊事等领域。
2. 燃料的应用燃料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化石燃料经过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驱动发动机等。
同时,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使用煤气或电能来加热食物,这也是燃料应用的一个例子。
3. 火灾预防与消防应用由于燃烧反应会伴随着火灾的发生,因此研究燃烧性质对于火灾的预防和扑灭具有重大意义。
不仅需要加强对火灾的预警系统建设,还需要培养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供相应的灭火设备和应急措施。
一、燃料及其利用【知识要点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当被困火灾区,应用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②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⑴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①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
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应立刻关闭阀门,打开窗通风,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④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5.缓慢氧化自燃氧化反应人的呼吸中包含缓慢氧化。
(放热)剧烈氧化(发光)二、燃料和热量【知识要点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⒈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寒假知识点总结
下载地址: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寒假知识点总结.doc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中,燃烧及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涵盖了燃烧及其利用的
一些主要知识点: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产物和火焰的
过程。
燃烧通常伴随着火焰、光、热和气体等现象。
2. 燃烧的必备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这
些条件统称为“燃烧三要素”。
3. 燃烧反应的类型:根据可燃物质的状态及产生的产物,燃烧反应可分为氧化性燃烧、还原性燃烧和完全燃烧等。
4. 燃烧产物及其特征:燃烧反应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氧化物等。
燃烧产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是燃烧过程所释放的能量。
5. 燃烧的利用: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能,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和工业中。
如利用燃烧
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煮食、发电等。
同时,燃烧还可以用作化学反应的驱动力,如用
燃料燃烧来驱动燃料电池。
6. 燃烧的环境问题:燃烧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以上是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与空气或氧接触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总结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变化现象之一,而要了解燃烧的条件与分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下发生的火焰现象,它是一种氧化反应。
下面,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燃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
1. 燃料燃料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
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质,以及金属、氢气等无机物质。
燃料在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
2. 助燃剂助燃剂是指在燃料燃烧中起促进作用的物质。
它可以在燃烧过程中提供氧气,使燃料能够更充分地燃烧。
常见的助燃剂有空气和氧气。
3. 着火点着火点是指物质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
当温度超过物质的着火点时,燃料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热能和光能,形成火焰。
二、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燃烧进行分类。
1. 按燃料的态态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 固体燃烧:指固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木材燃烧时,木材的表面会出现火焰。
- 液体燃烧:指液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酒精在火焰下燃烧时会形成蓝色火焰。
- 气体燃烧:指气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天然气在遇到引火源时会发生燃烧,形成火焰。
2. 按燃烧的方式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 明火燃烧:指燃料在燃烧时产生明显的火焰。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看到明亮的火焰。
- 隐火燃烧:指燃料在燃烧时没有明显的火焰,但产生的热量可以点燃其他物质。
例如,煤气泄漏时,可以通过打火机的火花引燃,但不会产生明亮的火焰。
3. 按氧气供应的方式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 完全燃烧: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污染较小。
例如,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不完全燃烧:指燃料与氧气的反应不足,产生的主要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初中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
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
地运输、贮存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