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知识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003.50 KB
- 文档页数:21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认识内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2、掌握外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具体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F>CH3COOH 水解程度NaF<CH3COONa多元弱酸正盐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原因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对第二步水解的抑制作用,并且正盐阴离子与H+结合能力比酸式盐阴离子结合能力强。
2.外因①温度:水解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故升温使水解程度增大,反之则减小。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电解质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规律总结】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
4.典型实例:醋酸钠水解平衡的移动:CH3COO-+H2O CH3COOH+OH-1.互促水解的定义:弱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阳离子结合水产生的OH-,盐的阴离子结合水产生的H+,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水解程度较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若弱碱较强则溶液显碱性;若弱酸较强则溶液显酸性。
2.盐与盐混合时的互促水解问题盐与盐的反应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两种水解情况相同的盐溶液的反应。
①NaHCO3和Na2SiO3的反应,NaSiO3的水解程度远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因而Na2SiO3的水解抑制了NaHCO3的水解而促进了HCO3-的电离。
HCO3-H++CO32-,HCO3-的电离反过来又促进了SiO32-的水解,其反应为:Na2SiO3+2NaHCO3=H2SiO3↓+2Na2CO3同理:NaAlO2+NaHCO3+H2O=A1(OH)3↓+Na2CO3②硝酸银与氯化铝的反应,因两者水解都显酸性,相互抑制,不利于水解的进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AgCl),因此发生的反应为3AgNO3+AlCl3=3AgCl↓+Al(NO3)3。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认识内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2、掌握外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具体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F >CH 3COOH 水解程度NaF <CH 3COONa多元弱酸正盐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原因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 ―对第二步水解的抑制作用,并且正盐阴离子与H +结合能力比酸式盐阴离子结合能力强。
例如:Na 2CO 3溶液中23233223CO +H O HCO OH ()HCO H O H CO OH ()-----⎧+⎪⎨++⎪⎩ƒƒ主要次要 2.外因①温度:水解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故升温使水解程度增大,反之则减小。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电解质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向盐溶液中加入H +,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 ―,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规律总结】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
4.典型实例:【高清课堂: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醋酸钠水解平衡的移动:CH 3COO -+H 2O CH 3COOH+OH -要点二、互促水解1.互促水解的定义:弱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阳离子结合水产生的OH -,盐的阴离子结合水产生的H +,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水解程度较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若弱碱较强则溶液显碱性;若弱酸较强则溶液显酸性。
2.盐与盐混合时的互促水解问题 盐与盐的反应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两种水解情况相同的盐溶液的反应。
①NaHCO 3和Na 2SiO 3的反应,NaSiO 3的水解程度远大于NaHCO 3的水解程度,因而Na 2SiO 3的水解抑制了NaHCO 3的水解而促进了HCO 3-的电离。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盐类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例如:Na2SO3与Na2S,若温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因Na2S 对应的弱酸(H2S)较Na2SO3对应的弱酸(H2SO3)弱,所以S2—比SO32—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又如:MgSO4和Fe2(SO4)3对应的弱碱的强弱不同,Mg(OH)2的碱性比Fe(OH)3强,所以盐MgSO4和Fe2(SO4)3比较,Fe2(SO4)3溶液酸性较强。
2.盐溶液的浓度: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向右移动,水解的百分率增大;若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水解百分率反而下降。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3水解,配制出的溶液一般是饱和溶液,这样水解的程度小,避免产生浑浊现象。
注意:饱和FeCl3水解程度虽然小,但其溶液呈酸性,而稀释时,其水解程度虽增大,但因本身浓度减小,其酸性反而增大了。
3.温度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促进盐的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百分率增大。
例如:FeCl3溶液加热,其溶液颜色加深且逐渐变浑浊,最终出现沉淀,但其溶液的酸性因水解程度增大而增强。
[思考]:将FeCl3溶液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的产物是什么?又如:0.1mol/L的Na2CO3溶液,在室温时加入酚酞,溶液呈浅红色,加热时,溶液的红色逐渐加深,盐的水解程度增大了,溶液的pH增大了。
4.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一般加入少量的HCl,抑制Fe3+的水解,因为Fe3++3H2O Fe(OH)3+3H+;加入H+时,其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Fe3+水解程度减小了,如果加入OH—,H+与OH —反应,使H+浓度下降,溶液中的平衡向右移动,促进Fe3+水解,会出现沉淀。
第19讲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盐类水解的应用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分析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会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1.反应物的性质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的性质决定,生成盐的弱酸酸性越弱(或弱碱碱性越弱),即越难电离(电离常数越小),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即越弱越水解。
2.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对水解程度的影响已知FeCl 3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3H 2OFe(OH)3+3H +,根据实验操作填写下表: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盐的浓度加入FeCl 3固体,再测溶液的pH 溶液颜色变深,pH 变小加入FeCl 3固体,c (Fe 3+)增大,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酸碱度加盐酸后,测溶液的pH 溶液颜色变浅,pH 变小加入盐酸,c (H +)增大,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c (H +)仍比原平衡中c (H +)大加入少量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加入氢氧化钠后,OH -消耗H +,c (H +)减小,水解平溶液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升高温度溶液颜色变深,pH变小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盐类水解的应用1.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大多数盐溶液蒸干灼烧后可以得到相应的盐,以下常见的三类盐溶液蒸干得不到相应的盐(1)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对应的弱碱,如AlCl3、FeCl3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Al(OH)3、Fe(OH)3,若灼烧则会生成Al2O3、Fe2O3。
(2)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因为Ca(HCO3)2、NaHCO3、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O;NaHCO3→Na2CO3;NH4Cl→NH3+HCl。
(3)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 2氧化,如Na 2SO 3溶液蒸干得到Na 2SO 4;FeSO 4溶液蒸干得到Fe 2(SO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