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0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篇一: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① 25℃的反应速率常数kT1,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1恒温温度=℃?0=·cmVV乙酸乙酯NaOH=[乙酸乙酯]=/L=[NaOH]=/L c0=×=/L图1:25℃?t-?0??tt由于第一个数据偏离其它数据太多,有明显的误差,所以舍去。
数据处理:?t对?0??tt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1kc0求出速率常数.直线公式:y= + =m=,kT1=1/(mc0)=1/(*)mol·L-1·min=/(mol·min) 文献参考值:k()=(6±1)L/(mol·min)②用同样的方法求37℃的反应速率常数kT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恒温温度=℃?0=·cm-1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L VNaOH=[NaOH]=/L c0=×=/L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2:图1:25℃?t-?0??tt直线公式:y= + =m=,kT2=1/(mc0)=1/(*)mol·L-1·min=/(mol·min) 文献参考值:k()=(10±2)L/(mol·min) b.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文献值:Ea=/mol ln(kT2/kT1)=Ea/R·(1/T1-1/T2) ∴Ea=Rln(kT2/kT1)/[T1T2/(T2-T1)]=×ln(/)/[298×308÷(308-298)]J/mol =/mol分析:℃时速率常数符合文献参考值,说明乙酸乙酯混合比较充分,电导率能较好地反应其反应速率,℃时,实验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后混合得并不充分就开始测定,且有部分溶液露在恒温水面之上,温度并没有℃。
同时,接触式温度计恒温效果不理想,温度有波动,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
能的测定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是指以乙酸乙酯为原料,进行加热制备皂化物,同时测定反应的速度常数k和活化能Ea。
1. 材料准备:乙酸乙酯、重金属盐类以及一定比例的水。
2. 实验装置:采用开放式实验装置,反应容器内保持氧气平衡,防止乙酸乙酯的氧化分解。
3. 实验操作:将乙酸乙酯和重金属盐类混合溶于水中,置于恒温热槽中,加热溶剂至反应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实时测量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记录温度和速率的关系。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反应的速度常数k 和活化能Ea。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1.引言本实验通过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通过实验研究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二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
2.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式为:CH3COOC2H5+OH-=CH3COO-+C2H5OH设时间t时生成物的浓度为x,则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其中k为反应速度常数。
当a=b时,积分得由实验测得不同t时的x值则可算出不同t时的k值,若k为常数,则证明是二级反应。
通常,以x/(a-x)~t作图,若所得为直线,证明为二级反应,并可从直线斜率求出k。
可由电导法测定不同t时的x值。
根据:对于稀溶液,强电解质的电导率κ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在本实验反应物中只有NaOH是强电解质,生成物只有CH3COONa是强电解质,而氢氧根离子的电导率比乙酸根的电导率大得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溶液的电导率也就随之下降。
假设A1、A2分别为OH-和CH3COO-的浓度和电导关系的比例常数,那么有以下关系式:从(4)-(6)式可以推导得到(7)式代入(3)中得:(其中κ0,κt,κ∞表示反应时间为0,t,∞)。
以κt对(κ0-κt)/t作图,应得一直线,从斜率可以求得k。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从两个温度T1,T2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可求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3.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DDS—11A型电导率仪一台;无纸记录仪一台;恒温水浴一套;DJS—1型电导电极一只;双管反应器两个大试管一个;100毫升容量瓶一个;20毫升移液管三支;0.5毫升刻度移液管一支。
药品:0.0200MNaOH溶液;分析纯乙酸乙酯;新鲜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4.实验步骤1)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
调节表头零点,将“校正、测量”开关打到校正位置,打开电源,预热数分钟,将电极常数调节旋纽调节到配套电极的相应位置,将“高周、低周”开关打到高周,仪表稳定后,旋动调整旋纽,使指针满刻度,然后将“校正、测量”开关打到测量位置,选择合适的量程,即可用来测定溶液的电导率。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及活化能测定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其活化能的测定。
皂化反应,作为一种典型的酯水解反应,其在化学工业、生物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乙酸乙酯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其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不仅对于理解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进而求得该反应的活化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揭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
活化能的测定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分子运动状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更在于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优化和反应条件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反应动力学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反应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酯类水解反应,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CH3COOC2H5 + H2O → CH3COOH + C2H5OH。
这一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如存在氢氧化钠(NaOH)时,会加速进行。
通过测定这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我们可以研究反应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度常数(k)和活化能(Ea)。
反应速度常数(k)是描述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常数,它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快慢。
活化能(Ea)则代表了反应发生所需的最小能量,其值越大,反应进行的难度就越大,所需的温度也就越高。
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初始速率法来测定反应速度常数。
即在反应开始时,测量一段时间(如30秒)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度。
由于反应速度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等于反应速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测量对应的反应速度,进而求得反应速度常数。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系数测定姓名:张腾 学号:2012011864 班级:化21同组人姓名:田雨禾 实验日期:2014年10月23日 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0月30日指导教师: 麻英1 引言 1.1 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电导法。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加深理解反应动力学特征。
(3)进一步认识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1.2 实验原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2dc-=k c dt(1) 将(1)积分可得动力学方程:ct 22c 0dc -=k dt c⎰⎰ (2) 2011-=k t c c (3) 式中: 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c 为t 时刻反应物的浓度; 为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将1/c 对t 作图应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 。
对于大多数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阿累经验方程式来表示:aE ln k=lnA-RT(4) 式中: 乌斯活化能或反应活化能;A 指前因子;k 为速率常数。
实验中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就很容易得到21T a 21T 12k E T -T ln=k R T T ⎛⎫ ⎪⎝⎭(5) 由(5)就可以求出活化能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OONa+C H OH →t=0时, 0c 0c 0 0 t=t 时, 0c -x 0c -x x x t=∞时, 0 0 0x c → 0x c → 设在时间t 内生成物的浓度为x ,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220dx=k (c -x)dt (6) 2001xk =t c (c -x)(7)本实验使用电导法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设κ 、κ 和κ 分别代表时间为0、t 和∞(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则在稀溶液中有:010=A c κ20=A c κ∞t 102=A (c -x)+A x κ式中A 1和A 2是与温度、溶剂和电解质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由上面的三式可得0t0-x=-c -κκκκ∞ (8)将(8)式代入(7)式得:0t20t -1k =t c -κκκκ∞(9)整理上式得到t 20t 0=-k c (-)t+κκκκ∞ (10)以κ 对 κ κ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由此可以得到反应速率系数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
2.求反应的活化能。
3.进一步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
4.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其速率方程为4.1将速率方程积分可得动力学方程:4.2式中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时刻反应物的浓度,为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以对时间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
对大多数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阿仑尼乌斯经验方程来表示:4.3式中为阿仑尼乌斯活化能或叫反应活化能,为指前因子,为速率常数。
实验中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由(4.3)式很容易得到:4.4由(4.4)式可求活化能。
乙酸乙脂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4.5由(4.5)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出t时刻的x值,c0为已知的初始浓度,就可以算出速率常数k2。
实验中反应物浓度比较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反应是在稀的水溶液中进行,CH3COONaCOO-的导电能力大,随着是全部解离的。
在反应过程中Na+的浓度不变,OH-的导电能力比CH3COO-不断增加,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测量溶液的电导(G)反应的进行,OH-不断减少,CH3来求算速率常数k2。
体系电导值的减少量与产物浓度x的增大成正比:4.64.7式中为时溶液的电导,为时间时溶液的电导,为反应进行完全(→∞)时溶液的电导。
将(4.6)、(4.7)两式代入(4.5)式得:整理得:4.8实验中测出及不同时刻所对应的,用对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速率常数。
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后,可用(4.4)式求出该反应的活化能。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导率仪(附DJS-1型铂黑电极)1台;电导池1只;恒温水浴1套;停表1只;移液管(10ml)3只;磨口三角瓶(200ml)1个。
2、药品NaOH水溶液(0.0200mol·dm-3);乙酸乙酯(A.R.);电导水。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活化能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了解电导率仪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C 2H 5OHt=0时, 0c 0c 0 0t=t 时, 0c -x 0c -x x xt =∞时, 0 0 x →0c x →0c当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浓度相同时,如均为a ,则反应速率表示为20)(x c k dtdx −= 式中,x 为时间t 时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k 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上式积分得)(100x c c x t k −= (1) 本实验使用电导法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随时间的变化。
设G 0、G t 、G ∞分别代表时间为0、t 、∞时的(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则在稀溶液中有:01020t 102G A c G A c G A (c x)A x ∞===−+式中A 1和A 2是与温度、溶剂和电解质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
由上三式可得: 0t 00G G x c G G ∞−=− (2)将(2)式代入(1)式得:0t 0t 1G G k t c G G ∞−=••− 整理上式得:0t 0t G G c kt G G ∞−=− (3) 以0t t G G G G ∞−−对t 作图,斜率为0c k ,求出k(mol -1·dm 3·min -1) 溶液的电导(对应于某一电导池)与电导率成正比,因此以电导率代替电导,(3)式也成立。
cell L G GK Aκ==(Kcell 为电导池常数) 三、仪器与药品DDS-11C 数显电导率仪0.1mol/LNaOH 溶液,0.1mol/LNaAC 溶液四、实验步骤1.乙酸乙酯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 乙酸乙酯溶液,使其浓度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相同。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取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2.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测法。
二、实验原理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为了方便起见,在设计实验时将反应物CH3COOC2H5和NaOH采用相同的浓度c作为起始浓度。
当反应时间为t时,反应所生成的CH3COO-和C2H5OH的浓度为x,那么CH3COOC2H5和NaOH的浓度则为(c-x)。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t=0c c0 0t=tc-x c-x xxt®∞®0®0®c®c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x/dt=k(c-x)(c-x)积分得:kt=x/c(c-x)t=t时,x=b(G0-Gt)t=∞时,c=b(G0-G∞)则kt=b(G0-Gt)/cb[(G0-G∞)-(G0-Gt)]=(G0-Gt)/c(G0-G∞)或ckt=(G0-Gt)/(G0-G∞)以(G0-Gt)/(G0-G∞)对t作图应得一直线,由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值,k的单位是min-1·mol-1·L三、实验仪器及药品四、实验步骤1.G0和G∞的测定将电导池洗净洪干,加入0.0100mol·l-1的NaOH溶液,液面约浸没铂黑电极1cm。
再将铂黑电极从电导水电取出,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淋洗电极,(注意:不要碰电极上的铂黑)。
然后将电导池置于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并接上电导率仪,测其电导率值,更换溶液重复测量,取其平均值即为G0。
实验测定中,不可能等到t→∞,故通常以0.0100mol·l-1CH3COONa溶液的电导值作为G∞,G∞的测量方法与G0相同。
必须注意,每次更换电导池中的溶液时,都要先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然后再用被测溶液淋洗2至3次。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①25℃的反应速率常数kT1,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1恒温温度=℃?0=·cmVV乙酸乙酯NaOH=[乙酸乙酯]=/L=[NaOH]=/L c0=×=/L图1:25℃?t-?0??tt由于第一个数据偏离其它数据太多,有明显的误差,所以舍去。
数据处理:?t对?0??tt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1kc0求出速率常数.直线公式:y= + =m=,kT1=1/(mc0)=1/(*)mol·L-1·min=/(mol·mi n) 文献参考值:k()=(6±1)L/(mol·min)②用同样的方法求37℃的反应速率常数kT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恒温温度=℃?0=·cm-1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L VNaOH=[NaOH]=/L c0=×=/L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2:图1:25℃?t-?0??tt直线公式:y= + =m=,kT2=1/(mc0)=1/(*)mol·L-1·min=/(mol·mi n) 文献参考值:k()=(10±2)L/(mol·min) b.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文献值:Ea=/mol ln(kT2/kT1)=Ea/R·(1/T1-1/T2) ∴Ea=Rln(kT2/kT1)/[T1T2/(T2-T1)]=×ln(/)/[298×308÷(308-298)]J/mol =/mol分析:℃时速率常数符合文献参考值,说明乙酸乙酯混合比较充分,电导率能较好地反应其反应速率,℃时,实验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后混合得并不充分就开始测定,且有部分溶液露在恒温水面之上,温度并没有℃。
同时,接触式温度计恒温效果不理想,温度有波动,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
由于电导率仪处于主要是乙酸乙酯的环境氛围内,所以测定?0??t的κt偏小,而t值偏大,则作图所得斜率偏小。
活化能与参考值相差甚远,但即使两k值取文献参考值计算仍得不到文献Ea值。
本实验要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温度恒定,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但是,由于实验室的仪器限制,恒温水槽的恒温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影响了反应电导率的测定,使得实验的结果有所偏差。
而且实验使用的乙酸乙酯要求临时配置,配置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但出于时间的考虑,乙酸乙酯采用预先配置好的样品,因此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思考题①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进行,而CH3COOC2H5和NaOH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答:因为反应速率k 受温度的影响大,(kT+10)/kT=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反应物在混合前就预先恒温是为了保证两者进行反应的时候是相同温度的,防止两者温差带来温度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②为什么CH3COOC2H5和NaOH 起始浓度必须相同,如果不同,试问怎样计算k值?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反应为二级反应?答:因为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为了简化计算,采用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
如果不同,则k=1/t(a-b)·ln[b(a-x)/a(b-x)]。
选择不同浓度的CH3COOC2H5和NaOH溶液,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③有人提出采用pH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此法可行吗?为什么?答:可以。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可得,pH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所测得的结果k值与文献值相吻合,表明pH法是可行的。
当乙酸乙酯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浓度即(b <a) 时, 用电导率表示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从式中可看出, b 为CH3COOC2H5 的初始浓度, b - a 为反应完全时体系剩余的CH3COOC2H5的浓度, 由于CH3COOC2H5极易挥发, 准确称之比较困难, 而剩余的CH3COOC2H5 要想蒸馏回收, 易引起很大的误差。
因此, 只有NaOH的初始浓度 a 略大于CH3COOC2H5初始浓度 b 的情况下, 才可以使实验方法简化, 同时也减小了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综上所述, 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勿需知道准确的乙酸乙酯初始浓度, 只要使其初始浓度略低于准确的氢氧化钠初始浓度, 皂化反应完全后, 用酸度计测定体系中剩余氢氧化钠的浓度, 然后就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本方法简化实验步骤, 操作简单, 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1)查物理化学常用数据表,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lgk=-1780/T++ [k的单位为L/(mol·min)]①当T=(即t=℃)时,将T代入上述关系式,则有lgk1(理论)= -1780/+*+ k1(理论)= L/(mol·min) 实验测得k1=/(mol·min)篇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序号: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10专业: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室:7507 同组者:化学化工学院级制药班制药工程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2012年5月16日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用电导率仪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的电导率。
2. 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并计算该反应的会活化能。
3. 学会使用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2H5 + Na+ + OH- → CH3COO- + Na+ +C2H5OH 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起始浓度相同,均为C0时,反应速率:式中:Cx为时间t时产物浓度;k 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上式积分得:k=Cx1tC0C0?CXdCx?k(C0-Cx)2dt以对t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m=c0k,便可求出k值。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参加导电的离子有OH-、Na+和CH3COO-,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可认为CH3COONa 全部电离。
因此,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达到跟踪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目的。
则有:Kt=1K0?Kt+K?C0KtCxC0?CXK0?Kt以Kt对t作图,得一直线,由斜率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值。
知道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T2)和k(T1),根据Arrhenius公式,可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和反应半衰期。
三、仪器和试剂ZHFY-I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测量装置1台;恒温混合器1支;停表1块;恒温水浴1套;移液管(10ml)1支。
NaOH水溶液(/L);乙酸乙酯水溶液(/L)。
四、实验步骤1. 打开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测量装置,预热15min,校正测量装置。
2. 调节恒温槽温度至25℃。
3. 25℃溶液起始电导率K0的测定:洗净恒温混合器,用移液管移取10ml /LNaOH水溶液从A口装入混合器,再用移液管移取10ml水从B口装入混合器,将混合器中溶液混合,恒温槽恒温10min,插入电极,测定溶液电导率,直至不变为止,即为25℃下的K0。
测完盖好保存,备用测定35℃下电导率K0。
4. 25℃反应时电导率Kt的测定:洗净恒温混合器,用移液管移取10ml /LNaOH水溶液从A口装入混合器,再用移液管移取10ml /L乙酸乙酯水溶液从B口装入混合器,于恒温槽恒温一段时间后,将A、B管中液体均匀混合,按下停表计时,并放入恒温水浴中恒温同时将电极插入管中测量其电导率Kt。
5. 测量35℃时的K0和Kt。
方法同步骤3、4 。
6.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取出电极,用水洗净。
五、数据处理与记录 1. 实验数据记录室温:22℃大气压:(25℃):K0(35℃):2. 将t,Kt数据列表。
25℃t(min) Kt(ms/cm) t(min) Kt(ms/cm)t(min) Kt(ms/cm) t(min) Kt(ms/cm)6 309 3512 4015 5020 60254 186 218 2410 2712 30163. 以两个温度下的Kt对(K0-Kt)/t 作图,分别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Kt(ms*cm) (K0-Kt)/t(ms*cm-1*min-1) Kt(ms*cm-1) (K0-Kt)/t(ms*cm-1*min-1)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 Y = A + B * XParameter Value Error----------------------------------------------- A B----------------------------------------------- R SD N P----------------------------------------------11 < ---------------------------------------------- Kt=即Kt = (K0-Kt)/t +由直线斜率计算反应常数K和半衰期:由k=1/C0K 得25℃时,反应常数:K=L*mol-1*min-1半衰期:t1/2=1/KC0= min 35℃Kt(ms*cm-1) (K0-Kt)/t-1-1Kt(ms*cm) (K0-Kt)/t(ms*cm-1*min-1)1K0?Kt+K?C0Kt篇三: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2.通过实验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二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
3.掌握测量原理,并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式为:CH3COOC2H5+OH-=CH3COO-+C2H5O H设时间t时生成物的浓度为x,则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其中k为反应速度常数。
当a=b时,dx=k(ax)(bx) (1)dtdx=k(ax)2dt(2)积分得(3)由实验测得不同t时的x值则可算出不同t时的k值,若k为常数,则证明是二级反应。
通常,以x/(a-x)~t作图,若所得为直线,证明为二级反应,并可从直线斜率求出k。
可由电导法测定不同t时的x值。
根据:对于稀溶液,强电解质的电导率κ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在本实验反应物中只有NaOH是强电解质,生成物只有CH3COONa是强电解质,而氢氧根离子的电导率比乙酸根的电导率大得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溶液的电导率也就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