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格式:docx
  • 大小:14.6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摘要: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获得的。因此,合理用药是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责任。药物不合理,不仅贻误病情,导致医源性疾病,而且浪费医疗资源,更有可能引发医患冲突。本文将就如何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理用药;改进措施;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临床用药,不仅要求药物品种好,质量合格,而且必须合理应用,才能发挥药物的疗效。WHI与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共同制定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调配无误,剂量、用法、疗程妥当,患者依从性好,简言之,合理用药就是按照安全、有效、方便、节约的原则选择和使用药物。

2005年6月29日,吴仪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向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中指出,遏制不合理用药需要做到:

一、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责任。

二、加强监测与预警,及时处置重大不良反应事件。

三、对于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进行通报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积极宣传药品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用药习惯。

五、引导群众合理安全用药等。

对于这几点,我们应细化到:

一、对待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的措施:1、重视ADR数据的分析与评价;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的报告和监测;3、加强临床药品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评价;4、加强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根据临床反应及时修改用药方案;5、改进不当的药品配置方法;6、密切监测高风险药物(如庆大霉素、地高辛、肝素、抗癌药物)的ADR和高危人群(如孕妇、老人、幼儿及肝肾功能不良患者)的用药反应。7、医院完善高危药品的管理,如设立醒目标示,设置专门存放药架等。

二、临床用药错误的防范:1、严格执行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2、建立临床用药错误报告和登记制度,强调及时总结教训,杜绝失误再发;3、实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落实药学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合理用药及安全用药监测);4、医药工作者之间加强正确交流,处方医嘱字迹规范,以免书面医嘱的转录错误造成用药信息传递错误;5、医务工作者应端正工作态度,遵守施药和其他医疗规程,杜绝粗心大意之行为,对患者认真负责。6、对于相似药品正确分类管理,避免药品的混淆与应用。

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1、医护人员应熟悉与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正确执行各项医嘱;2、使用注射剂药物时,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或相关的药物说明,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方可使用;3、为病人静脉输液时,根据病情及药物特性调节滴速,控制静脉输液注速度,预防发生反应;4、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5、提前做好对不良反应的预备处理措施。

四、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是国内存在的很大问题,医生和患者都一定要意识到对于抗生素药物的误区。1、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2、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按分级目录限定医师处方权限,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门诊不得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3、抗生素药物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时不要因为暂时不见效而频繁换药,要等到用药时间

足够再考虑换药;4、很多患者一旦感冒会选择使用抗生素药物,实际上,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能抗菌而对病毒没有效果,因此,要避免感冒时滥用抗生素;5、医务工作者完善诊断措施,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负责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或强度不合适地使用抗生素药物。

五、其他方面的改进措施:如医务工作者要对群众正确引导,不能只因个人利益将病人的安危置之不顾;医院加强对医务工作者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完善各项制度和合理的工作程序等等。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需要医疗机构给与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的执行,患者才能有更好的就医环境和安全感,才能创造更稳定安全的医疗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孟锐,邹萍,张师瑞.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国药业,2010,19(4):1-2

2、孔德辉,邸平.浅谈临床合理用药的心得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0月,总第123期:61

3、盛丽英,王丽英,裘银久.谈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医学导报,2007,4(2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