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10+Office 2016) 第3章 操作系统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104
课题任务三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思政育人目标: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锐性,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适应力和创造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和AR教学难点:物联网体系结构、云计算服务类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3 min)→复习旧课、点评作业(5 min)→问题导入(5 min)→学习新知(25 min)→课堂练习(5 min)→评价修正(2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3 min)→学习新知(35 min)→课堂练习(5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3 min)⏹【教师】让学生使用app签到⏹【学生】用app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复习旧课点评作业(5 min)⏹【教师】复习旧课,点评上节课作业⏹【学生】聆听、总结、反思通过回顾旧知识和点评作业,巩固知识,夯实基础问题导入(5 min)⏹【教师】提出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热词,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和AR等,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课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
告知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的学习一下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学习新知(25 min)任务3-1 了解物联网⏹【教师】展示教材上的微课二维码(详见教材),导入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教学教案课时内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
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
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1、教学思路:(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针对计算机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具体讲解;(3)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以及不同数制,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如何进行转换;(4)最后安排操演、思考与进步。
教学设计2、教学手段:(1)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大致介绍;(2)分小点讲解理论知识,具体细化到各指标类别。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学员可以查阅一些课外书籍,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讨论问题:1、计算机在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作用?2、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转换?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1.1计算机的开展1.1.1早期的计算工具1.1.2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1.1.3电子计算机的开展——探究1.1.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蓬勃1.1.5计算机的开展瞻望1.2计算机的基本概1.2.1计算机的界说和特点1.2.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1.2.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1.2.4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1.3科学思惟1.3.1实证思惟1.3.2逻辑思惟1.3.3计算思惟1.4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4.1计算机中数的透露表现1.4.2计算机中非数值数据的透露表现1.4.3进位计数制.1.4.4不同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1.4.5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1.5练小结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2、把握计算机中的各类信息透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