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医务科)
- 格式:docx
- 大小:50.15 KB
- 文档页数:26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数≤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分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 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一、综合目标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订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
质量管理50 分555555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2、每月底最后一天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3、严格执行医师法、在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不能独立值班、手术、有创操作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培训规划 ,做到知识不断更新5、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6、有运行病历自查情况记录有终末病历自查情况记录1、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扣 5 分2、科室质量存在问题改进力度不够,相同质量问题重复浮现无改进扣 2 分1、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控管理小组会议每缺一次扣 2 分2、缺改进工作措施记录每缺一次扣 0.5 分1、发现无资格医师独立值班每发生一次扣 1 分2、发现无资格医师独立会诊每发生一次扣 1 分3、发现无资格医师独立手术每发生一次扣 2 分4、发现无资格医师独立有创操作每发生一次扣 2分1、缺全员培训计划扣 2 分2、无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内容扣2 分1、有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工作培训加 5 分2、有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加 5 分3、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加 5 分1、无运行病历自查情况记录扣 5 分2、记录不完善扣 1 分1 / 9医疗规范40 分101020107、有"三基"培训计划有"三基"培训落实记录有"三基"操作考核记录9、重新修订科内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各种手术操作常规并落实1、有医疗规章制度有诊疗常规有技术操作规范2、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 ,使用抗生素要实用药指征。
按分级原则用药,无越级用药3、治疗用药有细菌培养。
3、无终末病历自查情况记录扣.5 分4、记录不完善扣 1 分1、无"三基"培训计划扣 2 分2、无"三基"培训落实记录扣 4 分3、无"三基"操作考核记录扣 4 分1、未按时限要求修订诊疗常规扣 10 分2、未按时限要求制定各种手术操作扣 10 分3、在医疗工作中未落实常规发生一次扣 0.5 分1、无医疗规章制度扣 2 分2、无诊疗常规扣 2 分3、无技术操作规范扣 3 分1、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扣 1 分2、无用药指征扣 2 分3、未按分级原则用药,有越级用药扣 2 分4、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小于 60%,门诊小于 20%每增 1%扣 1 分5、治疗用药无细菌培养药敏率不达标扣 10 分〔药敏率达标≥30%6、预防用药不规范扣 1 分2 / 9医疗核心制度60 分医疗核心3、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医院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一、考核背景医院医务科作为医疗机构中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部门,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制定一套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势在必行。
二、考核内容1. 临床质量管理(1) 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情况: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医务科需要评估医院是否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2) 手术质量管理:手术是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医务科需考核手术室的运行规范、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等指标来评估手术质量管理的水平。
(3) 不良事件的管理与评估:医务科需对医院内的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和评估,包括事后处理的及时性和处理结果的有效性等,以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 人员管理(1) 人员素质考核:医务科应对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医疗服务的优质和安全。
(2) 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医务科应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提高工作技能,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3) 人员数量与配置:医务科需根据医院的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医务人员的数量和岗位,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资源管理(1) 医疗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医务科需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质量、使用效果和供应商的服务水平等。
此外,医务科还需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2) 药品和耗材管理:医务科需对医院内药品和耗材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药品安全和有效治疗。
(3) 资金管理:医务科需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所需的经费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考核方法1. 审核评估:医务科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专家的评估来了解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数据分析:医务科需对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如手术质量指标、不良事件报告等,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医院医务科考核标准医院医务科考核标准(100分)序号质量标准方法要点分值评分标准1.目标不明确扣0.5分,无各种计划落实定期检查、分析扣0.5分。
无总结扣1分。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没有计划的实施,将被扣除0.5分。
如果没有定期检查和分析,并且没有总结,将被扣除0.5分。
2.制度不健全或不能及时修订扣1分,无检查记录扣1分,应急演练每少一次或无效果分析扣0.5-1分。
如果制度不健全或不能及时修订,将被扣除1分。
如果没有检查记录,将被扣除1分。
如果应急演练次数减少或者没有效果分析,将被扣除0.5-1分。
3.无协作机制、协议各扣0.5-1分,转诊记录不全扣0.5分。
指令性任务协调记录不全扣0.5分。
如果没有协作机制或协议,将被扣除0.5-1分。
如果转诊记录不全,将被扣除0.5分。
如果指令性任务协调记录不全,将被扣除0.5分。
4.无计划或计划未落实扣0.5-1分,无分析评价扣1分。
无急救培训、考核扣2分。
如果没有计划或计划未落实,将被扣除0.5-1分。
如果没有分析评价,将被扣除1分。
如果没有急救培训或考核,将被扣除2分。
5.无制度扣1分,无技能培训计划扣2分,无效果评价扣1分。
如果没有制度,将被扣除1分。
如果没有技能培训计划,将被扣除2分。
如果没有效果评价,将被扣除1分。
6.一项做不到扣1分。
如果有一项无法做到,将被扣除1分。
7.有五年业务发展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有季度工作安排。
计划完成情况记录。
每季度有总结。
必须有五年业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季度工作安排。
必须记录计划完成情况,并且每季度有总结。
8.有健全的医疗工作制度及诊疗操作规程,有完善的院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演练有记录及效果分析。
必须有健全的医疗工作制度和诊疗操作规程。
必须有完善的院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演练必须有记录和效果分析。
9.有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及转诊记录。
XXXXX医院
医疗安全质量管理考核记录本
医务科
2016年____ 月
检查科室
非手术科室:
内一科、内二科、儿科、中医康复科、重症监护科、门诊部、急诊科手术科室:普外科、骨外科、妇产科、麻醉科、五官科
辅检科室:
影像科、功能科、检验(输血)科、病理科
注: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2、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H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皿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一一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W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科室:日期:年月日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科室:日期:年月日
1. 完成医院下达的医疗任务情况
2. 检查科室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 要点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指导•人员培训执行情况 分 3. 查科室执行医院指令性任务情况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
年 月 日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12.医疗 工作任务
(5
)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年月日门诊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年月日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年月日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检查人员:
检查人:年月日
重症医学科质量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人:年月日
检验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检查人员: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年月日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年月日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年月日
医学影像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年月日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
检查人:年月日
功能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
检查日期:年月日
本月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