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17.69 KB
- 文档页数:1
2018年2期总第863期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从整体的出口贸易的规模来看,江苏省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一直都位于我国的前列,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在过去的两年里,仅仅比广东省排名低一些,排在全国第二的位置。
通过对过去两年,即2015年和2016年排在全国前20名的省份的出口情况的对比,对其出口额、增长率和所占比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江苏省2015年的出口是1310.9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3%,2016年的是1169.8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0.8%,虽然2016年和上一年相比趋势有所下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占据着将近五分之一的比重,除了广东省的35.3%,稳稳占据着第二的位置,远大于其他省份的出口规模。
而且,在这两年,江苏省一直都是排在第二名,这说明,江苏省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一直是我国的出口大省。
而且现阶段我们国家比较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进程,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从产品结构来看,江苏省的出口的产品只要有生物、生命科技、通信、航空航天、材料等几个种类,都是一些需要高技术手段的种类。
出口数量最多的一是计算机通信,这里主要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二是电子类,主要有处理器、存储设备等;第三就是光电类产品。
它们在所有的出口产品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是推动出口的关键力量。
2016年,江苏省出口产品中排在前两位的两大类产品仍然没有太大幅度的变化,仍然拥有298.9和287.8亿美元的出口额,彼此不相上下,并且二者加起来仍然超过总量的一半比例,达到50.2%。
其中电脑的数量是145亿美元,增长比率为14%,相关零附件是94亿美元,增长率为-9.4%,显示器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仍然保持原来的的水平。
而排在第三位的光电类产品却大幅度的增长,累计达185.1亿美元的出口数量,增长水平高达12.9%,呈现出非常好的态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高新技术产品对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全国外贸增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
我们应给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更多的关注,分析与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1.结构性矛盾。
一是在产品结构方面,我国中、低端产品整体供大于求,在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的同时,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二是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依赖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2003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1倍,对这两大市场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4.5%。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本土的国有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还很低,在2004年仅有14.5%,在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品上更低,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到l%。
2003年。
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El高新技术产品99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3.3%,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8%。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4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6%。
2.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增强。
近年来由于全球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大力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开始抬头,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障碍,并提高了出口成本。
在这些贸易摩擦中,来自美国、欧盟的案件数量最多而且涉案口山东朱海燕金额巨大,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立案数量增多的趋势。
3.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国内产品竞争优势较弱。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正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如标准、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竞争方式从单一的商品出口形式向多样化、复合型贸易方式转化,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形式方面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其出口量约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量的90%,特别是2003年开始实行的减少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将增加某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原有的价格优势。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1、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过大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方式中,一般贸易方式所占的比重一直偏低,只占10%左右。
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由于缺乏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再加上国内配套产业和相关产业不健全,因此外商通常掌握研发、采购和销售等核心环节,而把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加工装配环节放到我国,故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来件组装。
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不利于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特点,而且在加工贸易中,只要加工产品本身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在统计中反映的就是高新技术产品。
但实际上,有些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的加工过程十分短暂,技术含量较低,甚至只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装配环节,这就使中国出口商品的高新技术成分大打折扣。
2、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从出口市场结构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多年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和东盟始终处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且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2019年出口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向上述三国和地区的出口占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8.8%;2019年出口地区分布的前三位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占68.7%。
2019年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占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9.7%。
由以上的统计数据可见,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比较集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如此集中不利于中国克服突发性政治经济事件中的消极影响。
3、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品牌虽然中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以水平型为特征,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资金缺乏,创新不足,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多为模仿型、改进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少,尤其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中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品牌。
在中国,十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企业中摩托罗拉、希捷、戴尔等国际性品牌占了相当的比例,2OO2年鸿富锦、摩托罗拉、希捷国际、戴尔和诺基亚五家合计出口106.84亿美元,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16%。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与对策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及“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商品外贸增长的新生力量。
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247.04亿美元,2004年出口达到了1655.4亿美元,六年年均增长42.73%,高出同期外贸出口年均增幅20.5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扩大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改善,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外贸出口额中的比重仅为12.7%,2004年提高到27.9%。
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增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起到重要作用。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幼稚发展阶段,还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增长面临诸多难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创汇能力弱。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领域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
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占总出口额的80%左右。
而1999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首次下降到10%以下。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我们主要从事加工,组装业务,所获取的是由简单劳动决定的加工费,一般不到出口价值的5%,创汇能力不高。
特别是在产品更新周期较快,技术创新较为活跃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由于较多依赖国外技术,或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获得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
这种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涉及的产业链相对低下的情况表明,同样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产品要较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附加值低许多。
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进入 21 世纪以来,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发展迅速,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崛起对浙江省经济结构的改善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并探讨在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析建议一、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一)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稳定2013-2017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在一直上升,但是增长却在波动中下降。
如表1-1所示,从2013年至2017年来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从970.4亿人民币增长到1263.1亿人民币。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浙江省出口总值也一直缓慢增长,由2013年的4.44%提高到2017年的4.93%。
在2015年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开始尝试借助跨境电商这一种销售模式,进入国际市场,使得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高达9.8%。
我们在看到2014、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最近两年2016、2017年两年,高新技术产品增速也开始放缓。
(二)产品出口结构集中根据科技部与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确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目录,高新技术产品包括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科技技术和其他共九大领域。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中的主要领域在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光电技术,电子技术这四大领域。
这四大领域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总出口额大约为90%左右,到了2016年,略有下降,为85%左右。
二、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内部问题(一)发明专利数量少专利的产出是度量R&D投资的一个关键的数据,专利中的发明专利更是代表了最高的经济价值。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不少于1000字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以下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1. 产品出口结构单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传统的信息技术产品为主,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少数发达国家比较集中,如美国、欧洲等。
与此相比,我国在一些新兴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
2. 技术创新不足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还相对较弱。
这就导致我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出口市场上处于劣势。
3. 产品质量不够高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来说,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前我国在产品质量上的竞争力还需要提高。
尤其是某些高端产品,其产品质量需要达到国际标准。
4.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在发生变化,一些国家在进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的行动。
同时,中美贸易战也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策分析1. 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新兴市场的合作,如亚洲、非洲、拉美等国家。
同时,针对欧美等已经发达国家的市场,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市场细分策略,加强产品定位重视产品差异化。
2.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
3.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标准化、检测监管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国际市场上的需求。
4.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强化我国出口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技术保密意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开展贸易救济行动,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和谈判,合理规避贸易风险。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我国迅速融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链条,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组装加工基地,已经形成了我国从日、韩、台湾、东盟进口散件,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的“贸易链”。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及贸易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加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有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紧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安徽省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加快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十五”期间,为了响应安徽省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安徽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外贸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又培育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出口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保持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3%的快速增长态势。
科技兴贸战略深入实施,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成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
在我们为取得的成绩高兴时,也要注意到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以已经阻碍着安徽省科技兴贸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一)安徽省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及其出口的有关政策为了响应安徽省的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促进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