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指导-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 格式:ppt
- 大小:8.64 MB
- 文档页数:25
关于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体会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正式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要求和规范,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且挑战性的任务。
在我的孩子进入一年级的这一年里,我收获了许多家长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对一年级家长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家长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孩子进入一年级时,他们开始面临学业压力和新的学习环境,所以他们需要有一个可以倾诉和分享的地方。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1. 给孩子足够的倾听和关注: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不要打断他们,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要注意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2.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和思维方式,我们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尊重和支持。
3. 保持耐心和理解: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理解。
孩子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时,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和情绪上的波动,我们要理解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年级,孩子们开始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我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记笔记,如何整理学习资料等。
3.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在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
一年级家庭教育简短的心得体会一年级家庭教育简短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家庭教育简短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家庭教育简短的心得体会1之前,在新浪微博上,一则“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就有一万六千多条,并且衍生出不同的版本。
其中之一是这样的: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
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次次考试年级第一。
研究生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
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
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这个小段子引起了广泛共鸣。
别人的孩子如此优秀,自己的孩子呢?自己的孩子其实也优秀,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
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竭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真心地赞扬、鼓励和引导他们。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训导与惩罚,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要不动声色;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他们会失落,会伤心,而在长期的抱怨和批评中,他们会丧失自尊和自信,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一次表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不能吝惜赞美之词,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放大孩子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肯定与赏识成为开发孩子创造力、加速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使孩子在肯定和赏识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著名“知心姐姐”卢勤有一次去中央电视台谈“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坐在那儿。
一开拍这个挺“蔫”的男孩子冲着镜头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嘛给我当爸爸!”听了这话,孩子的爸爸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样,嘴咧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一、引言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匡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匡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背景介绍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最早、最主要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 家庭教育的目标:培养儿童的品德、智力、体质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使其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三、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 情感培养-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亲子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 建立家庭规则和家庭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 习惯养成-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的生活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
-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
-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3. 学习指导-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肃静的学习空间和必要的学习工具。
- 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 关注孩子的学习发展,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 社交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分享、合作和倾听等。
- 鼓励孩子参预集体活动,如社团、俱乐部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 教导孩子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兴趣培养- 鼓励孩子参预各种兴趣爱好的活动,如音乐、绘画、体育等。
- 提供资源和机会,匡助孩子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 倾听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
四、总结儿童家庭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和努力。
通过情感培养、习惯养成、学习指导、社交能力培养和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指导作业,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匡助孩子成长和发展。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新整理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分享教育孩子经验【 - 范文大全】我的儿子XXX,是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
他的成长是健康的,因为他拥有健康的心灵、身体和生活。
和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我也深深感到,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家长要耗费大量的心血,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对每一个家长来说,如何教育小孩,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当我们的心血得到外界肯定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所以我非常感谢学校的这个活动,可以说它好像给家长打了一剂强心剂,让我们更有信心的为培养孩子而继续努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点滴中不断逐渐总结和提高的。
不敢说自己是个优秀的家长,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我的观念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陪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总结我自己的一些做法,我主要是从以下四点做起:一、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能动性1.在教育孩子上我们有分工有合作,慈母严父的形式是我家的一惯做法。
主要是因为老公的威严与生俱来;而我却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慈爱有余而威严不足。
每当孩子出现小问题时,我便出面,用絮叨的方法反复与儿子讲,让他习惯成自然;而当他出现大问题时,我便消失,为老公教育创造条件,于是,老公会用他特有的教育方式,让我奇怪的是,每次老公与儿子都十分轻松,但儿子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2.真诚做人、认真做事。
让儿子成为一个真诚的人,就要让他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
为此,我与家人约法三章,无论何时何地,不在孩子面前讲脏话;不在孩子面前过份的评论他人;不轻意许下承诺。
对不起!谢谢你!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经常挂在嘴边。
同时,班里的同学受伤了他也会主动带领同学去医务室包扎伤口。
二、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和联系我一直觉得老师是最值得尊敬的,最辛苦的,真的就好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我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家庭教育中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陪伴与互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陪伴与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互动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相处,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学习方式。
家长如何正确地与孩子互动,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陪伴,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首先,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往往无法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然而,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这不仅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安全感和情感依赖。
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安排与孩子共度的质量时间,比如一起做手工、玩游戏、阅读书籍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其次,家长在互动中应注重与孩子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孩子发展的关键。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与他们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适时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这样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情感交流,还能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认知。
此外,家长应注重在互动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适当的独立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比如整理玩具、洗碗碟等,让他们学会自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不要代劳或过度干预,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最后,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家长可以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鼓励他们放眼未来,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适度的批评和指导,引导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总的来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陪伴和互动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学家认为,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育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仿照,这种仿照对孩子的品德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事实上,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慈祥、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应做到身体力行。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敬重,学会关怀,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问。
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缘由,许多是家长实行简洁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
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公正、和
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与孩子有效沟通和孩子一起成长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孩子的话题,应该说这个话题,在座的各位每个人到上面都会讲两个小时,因为我们都曾经被人教育过,有的还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今天我在和大家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希望我们劲往一处使:如果我希望你往这边理解,你偏偏非要往相反方向理解,那我们是绝对达不到有效沟通的,那么你今天也白白浪费了100多分钟,回到家,你还是不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
给大家讲个笑话:曾经有个演讲人,为了说明酗酒的害处,劝诫大家解酒。
他拿了两个透明玻璃杯,一个里面放了水,另一个里面放的酒精。
然后他手里拿了一只活蹦乱跳的虫子,先把虫子放到白水里,虫子在里面游来游去,他又拿出来放到酒精里,结果,虫子在酒精里动了几下,就被酒精杀死了。
这个时候演讲人特别得意,他就问——在座的各位,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足足过了三十秒,这时就听后排有个显然带着醉意的声音说——这说明,人要是喝酒,他肚子里就不长虫子!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在今天有效的时间内,朋友们一定要能体会我说的这些理念,把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或者是自己亲人的亲自教育过程中,让更多的孩子成才!让更多的学过我的课程的家长成长!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我们的事业再成功,也不如我们让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我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这个讲座,你们的到来,使我看到了你们孩子未来的希望,我代表你们的孩子还有那些没有出生的孩子感谢你们!谢谢!有一些领导让我很恼火,首先我这个课时公益课,不收费的!但是有些领导跟我联系完毕以后,过了几天,没声音了,到了临讲座的头一天,我忍不住打电话,结果这个领导居然说,讲座暂时不讲了,原因是年轻多的,没结婚的多,和他们没什么联系!我心里老不高兴了!但是也高兴!最起码清闲了,我不高兴的是,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最新的亲子教育理念,让更多的孩子成才,让更多的家长成功!但是,由于这样的领导,却让很多人丧失了这样的机会!在我看来,今天我受益最大的应该是还没有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孩子出生前你受了亲子教育,懂得了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用最先进的理念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人、成才、成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这件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搞成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成长各位家长:大家好!其实,咱们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都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次运动会上,看到王策仪爸爸、姚欣然爸爸跟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我觉得我做得还很不够。
从三年级以来,我感受到李子凡身上的变化是:他更知道关心别人、更有责任心、感情更丰富了。
比如:他会在每个节日的早晨,悄悄做一个小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趁我没睡醒的时候放在我的枕头边上;也会在我经历失败、伤心的时候,给我写一封鼓励的信,总是让我很感动。
我觉得这些都离不开阎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情感教育。
而我,在这些年里,同时身为家长和老师,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孩子,也总结了一些教育方法,下面我就分享给大家:一、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对待这样的孩子,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
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
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然后耐心教导,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二、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里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
”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能按要求做到。
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李子凡每天见到我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这一天在学校发生的事,这样,也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