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毕设--开题报告.ppt6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利通大厦深基坑支护设计姓名笑嘻嘻学号1003313-07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与隧道工程)指导教师郭尤林(讲师)2014年 3月 25日一、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毕业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之后的综合性教学,是对专业方向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一. 在读懂发给的源程序的基础上,改写或编写指定部分的源程序;并根据教师给定的数据,上机验证程序的正确性;二. 根据原始资料给定的地形、地质资料,周边建筑物的情况,初步设计基坑的支护形式并进行相关的方案比选;三. 根据上述支护结构,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围护结构周围的荷载计算,根据荷载与地质情况进行相关的土压力计算;四. 采用给定的源程序进行支护结构内力计算,并给出相关的计算图式;五. 采成基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软件对所计算的内力与变形进行较核,通过相互比较,确定最终的计算结果;六.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筋计算与画施工图;七. 施工组织设计:1、确定基坑的施工方案,对有关工序进行说明,绘出施工方案图(含横断面工序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2、根据施工期限安排施工进度,绘制施工进度图;八. 全面整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准备答辩提纲。
三、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按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各自的成果。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确切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图纸绘制要求:全部采用A3图纸(可加长);手工绘图2张以上(含2张);图纸布局要协调,要紧凑而不拥挤;线条粗细要正确,位置要准确;6.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设计完成后,设计成果应按如下要求装订成册:(1)《毕业设计计算书》A4一份;(2)《毕业设计图纸》A3一份。
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课题,因为它既涉及到土力学典型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基坑工程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支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逐渐趋向成熟。
20世纪30年代,太沙基和皮克等最先从事基坑工程的研究,60年代在奥斯陆等地的基坑开挖中开始实施施工监测,从7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大量的基坑工程。
80年代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基坑深不过4 m,常采用放坡开挖就可以解决问题。
到80年代,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开始出现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在8 m左右,少数超过10 m。
进入9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 的比比皆是。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 的安全。
因此,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可行是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大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设计力求在宫老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
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地处旅游区与住宅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地资源珍贵,该地区地下室较少,泛海酒店为两层地下室结构,将为以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地下室也可作为本市的标志性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
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郑州市豫东大楼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3月31日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通过该服务性办公楼地基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义本项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市某综合型服务性办公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基坑支护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等专业课程,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1.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项目位于郑州市东二环某繁华步行街,基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
本项目为服务性办公楼,由主楼(地面三层)及二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458.3㎡。
(2)基坑面积及开挖深度该工程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4.00;基坑开挖面积约2123㎡,基坑围护周长约210m,根据结构图纸,底板面标高为-7.55,底板厚为700mm,局部厚为1100mm,垫层厚为100mm。
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8.10米,局部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尚未确定。
2.设计条件(1)周边条件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二环某地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 东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5.495~5.528米,红线外为中原大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基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深圳第一办公楼研究基地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深圳第一办公楼研究基地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姓名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 1.选题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目前高层建筑发展迅速, 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
由于深基坑工程本身是一种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 实施时存在着较多风险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
因此,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被重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大量涌现。
1929 年我国在上海建成14 层的锦江饭店,1934 年建成24 层的国际饭店。
但是我国高层建筑大规模发展还是从20 世纪70 年代来开始的。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建造了一大批的高层建筑,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表明,许多工程的最危险阶段不定是在正常使用阶段,面是在建造阶段和老化阶段。
对许多工程事故常常发生在施工阶段而言,其原因出了施工质量没有保证、施工方法发生了不合理的改变、人为错误等原因外,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环境,地项、荷载等因素认识不足而导致设计和施工中某种失误和疏忽所效。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有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原位测试等多种学科知识,同时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结拟建场地的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才能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支护结构方案和实施办法。
1.2 意义近几年来,高层建筑与市政建设处于大发展时期,由于设计与施工队伍对当地的深基施工特点不够熟悉,因而引发了一些事故。
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研究。
基坑工程正确、科学的设计和施工,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施工进度、保护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自己大学四年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系统、全面的运用,并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参考文献】:A p 不少于0 10篇)基坑工程是我国当前地基基础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基坑工程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该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建议填写以下内容:1.简述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
2.重点介绍完成任务的可能思路和方案;3.需要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等;4.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的作用和意义,及研究现状1.1 作用和意义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工程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睃迅速发展,促进了建靳斟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都必须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
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闹市区,场地十分狭窄,无法放坡。
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采用垂直开挖。
这样给挡土支护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采用大直径灌注桩加土层锚杆的挡土支护技术以及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广泛应用,且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十分可观]1[。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基坑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课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与稳定问题,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分析技术、测试仪器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完善的。
最早提出的分析方法是预估挖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的总应力法,随后提出了基坑底板隆起的分析方法,对基坑底板的隆起进行安全分析,并开始尝试在基坑的开挖中使用仪器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我国逐渐在广州、上海等大型城市涉入深基坑设计与施工领域,并在广州地区的第一个深基坑支护工程率先使用了信息化施工方法。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使得我们更多地向高度上寻找发展空间。
目前,各类地下工程诸如越江隧道、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街道、地下医院、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及包括地下车道的高架、立交交通网已到处可见。
国外著名的地下工程有法国巴黎的中央商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采矿工程系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日本东京八重洲的地下街等。
这些工程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需进行大规模地下开挖,其中主要手段之一是基坑工程施工。
20世纪是地上工程发展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地下工程的世纪。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理论的日趋建立与成熟,地下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在近10年中,基坑工程工程发展步伐更是加快。
例如天津和黄地铁广场工程建筑物总高度240.6m,建筑面积32.52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南京路沿线上的地标建筑。
基坑开挖长度为180m,宽90m,深度20m。
该工程基坑支护形式采用地下连续墙,与结构楼板内连接。
连续墙施工厚度为1000mm,施工深度为34.4m,施工长度567.987m,共98槽。
轨道交通亦庄线肖村桥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6.7m,基坑长192.4,宽19.7,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国外深基坑工程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其技术成熟可靠,能挡土阻水,并可作为永久性承重结构,其厚度1.0m-1.5m,深40m-50m。
意大利成功研制出一种碾磨机,叫Romill依靠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施工过程实时反馈并指导施工。
同时利用废土处理技术实现文明施工。
国外注重对施工过程实时监测,利用电脑数据采集系统跟踪反馈相关技术参数变化,不断完善设计或施工方案。
近年来,复合锚喷支护、SMW工法、双(多)排桩、围筒支护、高压喷射注浆法等都有了弥足发展。
基坑工程是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上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