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大学历史专业历史文选期末考试真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8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朝?A. 李世民B. 杨贵妃C. 朱元璋D. 武则天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的?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4. 以下哪场战役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长平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B5.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索新航路答案:B7.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朱元璋答案:D9.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朝。
答案:秦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5.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
答案:朱元璋6.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他在1912年退位。
答案:溥仪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答案:印刷术8. 唐朝时期,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
大学历史学期末考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1. 哪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流域文明c) 夏朝文明d) 古希腊文明2.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a) 波兰入侵德国b) 德国入侵法国c)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d) 俄罗斯入侵奥匈帝国4. 胡迪尼是哪个领域的著名人物?a) 魔术b) 绘画c) 音乐d) 政治5. 图书馆在哪个古代文明中首次出现?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希腊d) 古罗马6.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首个政权是在哪个省份?a) 广东b) 江西c) 井冈山d) 陕西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a) 波兰入侵德国b) 德国入侵法国c) 日本入侵中国d) 英国宣战德国8. 韩国战争爆发于哪一年?a) 1945年b) 1950年c) 1960年d) 1975年9. 《孙子兵法》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明朝d) 清朝10. 印第安纳州会议是哪个国家在二战后推动的会议?a) 英国b) 美国c) 中国d) 苏联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封建制度是什么,它是如何在中国历史上发展的?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体制,特征是以封建土地所有权和封建地主对农民剥削统治为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发展经历了由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尊王制,再到秦汉时期的封建世袭制。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基本解体。
2. 简述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存在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它的特点包括城市规划、排水系统、象形文字等。
该文明对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明了棉纺织、陶瓷制作、金属冶炼等技术,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解释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以强调人文主义、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探索自然为主要特点。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九一八事变C. 五卅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答案:D2. 哪一位皇帝开创了汉朝的辉煌时代?A. 秦始皇B. 刘邦C. 汉武帝D. 曹操答案:C3. 以下哪位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A. 毛泽东B. 周恩来D. 林彪答案:C4. 哪位军事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军事奇才和军事圣人?A. 刘备B. 孙子C. 李世民D. 秦始皇答案:B5. 以下哪个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A. 南京长江大桥B. 火药C. 手机D. 航天飞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国古代历史上辽阔的地域被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主要区域,分界线是_________。
2.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答案:1919年3. 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是《史记》,它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4. 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使用的文字是_________。
答案:汉字5.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答案:意大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指南针是指用于辨识方向的磁罗盘,造纸术是指用纸莎草等植物纤维制成纸张,印刷术是指用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文字、图片等,火药则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等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燃烧物质。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由陈独秀等人创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阶段。
在土地革命中,党领导了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斗争,并推行了土地改革政策。
在抗日战争中,党领导了全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党领导了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系列战斗,最终推翻了国共内战中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1.唐代刘知几的《》是一部体史著。
2.所谓的“三通”是指《》、《》和《》,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和。
3.我们把古籍中作者给自己所著的文字加说明的现象叫作,而称不是给自己所著的文字加说明的现象为,对那些汇萃众家说明文字的古籍则称作。
4.避讳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综观历史上的情况,我们把避讳分为、和三种类型。
5.《续资治通鉴长编》和《续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是朝的和朝的。
两部书都是体史著。
6.朝的创立了纪事本末体的史书。
与编年体的以时间为中心和纪传体的以人物为中心不同,纪事本末体是以为中心。
7.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史学家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和《》。
8.唐玄奘的《》、明末清初顾祖禹《》以及清代章学诚参予修纂的《永清县志》,通常都被人们归入到史部类。
9.乾嘉史学中的“史考三大家”分别是、、。
他们的代表作是《》、《》和《》。
10.在近代史学家中,率先用新的眼光和材料写出的新史著有魏源的《》、夏燮的《》。
二、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1.“六家二体”2.《资治通鉴》3.汉学与宋学4.章学诚5.新史学三、释词题:(共10题,每题2分)1.“世人皆尤其不量力,不度德。
”2.“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3.“岂天之靳斯文而不传与?抑非其人而不祐之与?”4.“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
”5.“逮于养生送死之具、庆弔问遗之资,咸俾经营,并立条制。
”6.“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7.“日遣诸杨与之选胜游宴,侑以梨园教坊乐。
”8.“《仓公》录其医案,《货殖》兼书物产,《龟策》但言卜筮,亦有因事命篇之意,初不沾沾为一人之始末也。
”9.“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
”10.“夷人志在入城;不许,则必挟兵以要我。
先守后战,曲在彼矣。
”四、繁简字题:(共20题,每题0.5分)经论礼辅无观务传数顾学书声历证宝让归实录五、标点翻译题:(共2题,每题15分)1. 户部尚书安思顺知禄山反谋因入朝奏之及禄山反上以思顺先奏不之罪也哥舒翰素与之有隙使人诈为禄山遗思顺书于关门擒之以献且数思顺七罪请诛之丙辰思顺及弟太仆卿元贞皆坐死家属徙岭外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郭子仪至朔方益选精兵戊午进军于代——《安史之乱》2.如是姑息有功释而不用者有之略加戒谕奴仆者有之又不明白与功臣道其奴仆所作之过含忍大多及法司屡奏却疑大臣欺罔君上一旦不容即加残害此君不明之所致也——《作铁榜申诫公侯》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注釋:閱讀下面的句子,注釋句後之字。
大学期末历史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一: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罗马帝国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最辉煌的帝国之一,而希腊文化又称为西方文明的源泉。
请阐述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文明,其兴起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发展各具特点,但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地中海沿岸,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外来民族的影响,古希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雅典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
另外,古希腊还是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在古希腊创立了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重要学派,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古希腊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科学方面的发展也为后世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一系列扩张和战争,逐渐发展成为帝国。
罗马帝国的成立为西方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文明,还与古希腊文明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罗马工程建设、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以及军事战略方面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罗马道路、浴场、剧院等基础设施至今仍可见,罗马法对于现代法律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对后世的影响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的法治思想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其次,在文化艺术方面,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罗马的戏剧和文学作品成为后世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
再者,在思想哲学方面,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的法律制度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
最后,在科学技术方面,古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成就为后世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思想哲学到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对后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
(每小题1分,共15分)1.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不肖: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书:3.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患: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懼奔辟而忝.两君。
忝:5.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为:6.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是:7.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或:8.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孰与:9.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期:10.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11. 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
直:1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顿:13.师退,次.于召陵.次:14.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津:15.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下面对“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临”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5.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大学历史文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的主要科目是什么?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明法答案:B3.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A. 明成祖B. 明太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答案:D4. 清朝末年,哪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 南京条约D. 虎门条约答案:C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五四运动的爆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_政策。
答案:推恩令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其中“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而“盛世”则是指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__。
答案:万里长城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自强”。
答案:师夷长技5.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之一是“_________”。
答案: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推行科举制度等,使得国家治理有效,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 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答案:康乾盛世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边疆稳固的时期。
这一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如加强中央集权、改革税制、发展农业、推广教育等,使得国家实力大增,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大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李隆基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4.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5.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哪位皇帝下令编纂的?A. 明成祖B. 明太祖C. 明仁宗D. 明宣宗6.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和乾隆B. 康熙和雍正C. 雍正和乾隆D. 乾隆和嘉庆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戊戌变法”有关?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百日维新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个时期?A. 1950年代初B. 1960年代初C. 1970年代初D. 1980年代初10.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特区最初设立在哪些城市?A.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B. 上海、天津、广州、大连C. 北京、南京、武汉、重庆D. 成都、西安、杭州、苏州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_。
12.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期间,其子李世民发动了_________之变,最终夺取了皇位。
13. 清朝的“康乾盛世”中,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外采取了_________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1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5.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泰山学院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试题一、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1、举出“四书五经”2、举出《史记》三家注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5、举出两晋南北朝方志地理书三部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古文尚书”2.《史记》“三家注”3.《汉书.艺文志》4.《三国志注》5.郦道元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四.翻译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究于商邑。
2.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3.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4.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
5.楚子入于居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五.标点并回答(每小题14分,共 14分)1.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回答①焚书令中哪些书烧哪些书不烧?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②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
2023年最新大学历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本套试卷共有10道题目,均为历史学科的必修内容,内容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史、世界史等方面。
下面为该试卷的题目及答案解析:1. 下面哪位人物是唐朝历史上的开国皇帝?答案:李渊。
\n解析:李渊于公元618年结束隋朝,建立唐朝并,成为唐朝历史上的开国皇帝。
2. 以下哪位人物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国民议会代表?答案:罗兰。
\n解析:罗兰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派政治家,也是国民议会的代表之一。
3. 《本草纲目》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医药学典籍?答案:明朝。
\n解析:《本草纲目》是我国明朝官员李时中所撰的医药学典籍。
4. 雅典学派是哪个哲学家创建的?答案:柏拉图。
\n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建了雅典学派,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答案:林则徐上书。
\n解析:林则徐上书禁烟,遭英国人不听,结果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6.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羽在哪个历史时期活动?答案:三国时期。
\n解析:《三国演义》是描写三国时期的小说,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名将领。
7. 三峡大坝位于哪条河流上?答案:长江。
\n解析: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
8. 宋朝的创始人是哪位皇帝?答案:赵匡胤。
\n解析: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结束后梁,建立宋朝并,成为宋朝的创始人。
9. 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哪部作品?答案:《红楼梦》。
\n解析:《红楼梦》是清朝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哪个条约?答案:南京条约。
\n解析:南京条约是英国和清朝签订的,被誉为近代中国史上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于1842年。
以上为本套试卷的十道题目及答案解析。
祝你取得好成绩!。
大学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发酵C. 磁铁D. 凸透镜2. 以下哪个朝代出现了科举制度?A. 春秋时期B. 汉朝C. 清朝D. 三国时期3. 达·芬奇是哪个时期的杰出艺术家?A. 文艺复兴B. 古希腊C. 巴洛克D. 印象派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二战的结束?A. 阿道夫·希特勒自杀B. 原子弹爆炸C. 百慕大会议D. 日本投降5. 哪个国家是中世纪欧洲唯一的一个共和国?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荷兰二、主观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要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生平及其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3. 请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原因和影响。
4. 分析光荣革命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案例一: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案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研究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并评估其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英国国会的两个议会分别是上议院和下议院。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由于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冲突。
3. 宋朝的科技成就有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4.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5. 大航海时代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欧洲国家进行的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A4. D5. C二、主观题答案:1.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哲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
2. 马克思的生平包括其早年经历、学术生涯和思想观点,他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理论支持。
3.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里程碑,起因于社会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一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评卷标准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新五铢钱(五铢钱)2、《氏族志》3、960、陈桥驿4、开中法5、三藩、河务、漕运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大索貌阅这是隋朝于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585年,在全国按人查对户口,以防止诈老诈小逃避租役。
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
同时悬赏互相告发。
(4分)通过这次检括,查出了大量隐藏户口。
这一措施使国家财政收增加,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1分)2、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
(2分)与此同时,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过吴和南唐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2分)二者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的一个延续,同时,这一混乱局面,也给当时百姓带来了沉重灾难。
(1分)3、绍兴和议1141年(绍兴十一年),宋金双方签订和约。
(1分)主要内容有: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予金;宋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4分)4、理藩院这是清代设立的一个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
初设时只管理蒙古,以后扩大到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
举凡这些地区的一切事务(铨选、封爵、会盟等)均由其管理。
还兼涉对俄交涉等外交事务。
官员全由蒙古、满族人组成。
(3分)其设置说明了清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分重视,在加强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周世宗柴荣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周世宗即位后,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为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改革内容有: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田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
世界历史文选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A. 金字塔B. 长城C. 巴比伦空中花园D. 帕特农神庙2.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提图斯3.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是由哪位宗教领袖发起的?A. 马丁·路德B. 约翰·加尔文C. 托马斯·阿奎那D. 约翰·卫斯理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 萨拉热窝事件B. 马恩河战役C. 凡尔赛条约D. 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下哪场战役是苏军对德军的首次大规模反攻?A. 斯大林格勒战役B. 莫斯科保卫战C. 库尔斯克战役D. 柏林战役6. 冷战时期,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缓和?A. 古巴导弹危机B. 柏林墙的倒塌C. 尼克松访华D. 赫尔辛基协议7. 以下哪个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A. 古埃及文明B.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希腊文明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国家?A. 意大利B. 法国C. 西班牙D. 英国9.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A. 巴士底狱的攻陷B. 路易十六的处决C. 拿破仑的加冕D. 英国的工业革命10. 以下哪个国家在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日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描述拿破仑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13.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背景及其主要职能。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5. 论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虚构的考试题目,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1.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单选题] *A.使用打制石器(正确答案)B.大量使用陶器C.经营原始农业D.过着定居生活2.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
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 *A.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B.氏族部落的发展程度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正确答案)D.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3.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
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单选题] *A.多元一体(正确答案)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C.兼容并蓄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4.“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单选题] *A.已会制作石器和骨器(正确答案)B.掌握了人工取火方法C.开始从事原始畜牧业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5.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这表明“礼”在当时() [单选题] *A.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B.与《论语》同为经典C.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正确答案)D.被各诸侯国严格遵循6. “春秋五霸”中称霸最早的是() [单选题] *A.齐桓公(正确答案)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7. 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有:①各诸侯纷争不断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华夏族发展壮大④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单选题]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正确答案)8.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做,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单选题] *A.周公作礼乐B.孔子办私学C.百家争鸣(正确答案)D.始皇焚诗书9. 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标榜是黄帝的后裔: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后裔。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学院(系、部)历史学专业 08 级《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试卷 B 卷姓名:学号:成绩:憲法久則必差,推步後而愈密,前人所以論司天也,而史學亦複類此。
《尚書》變而為《春秋》,則因事命篇、不為常例者,得從比事屬辭為稍密矣;《左》、《國》變而為紀傳,則年經事緯,不能旁通者,得從類別區分為益密矣。
紀傳行之千有餘年,學者相承,殆如夏葛冬裘,渴飲饑食,無更易矣。
然無別識心哉,可以傳世行遠之具,而斤斤如守科舉之程式,不敢稍變,如治胥吏之簿書,繁不可刪。
以云方智,則冗複疎舛,難為典據;以云圓神,則蕪濫浩瀚,不可誦識。
蓋族史但知求全於紀、表、志、傳之成規,而書為體例所拘,但欲方圓求備,不知紀傳原本《春秋》,《春秋》原合《尚書》之初意也。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紀傳實為三代以後之良法,而演習既久,先王之大經大法轉為末世拘守之紀傳所蒙,曷可不思所以變通之道歟!左氏編年,不能曲分類例;《史》《漢》紀、表、傳、志,所以濟類例之窮也。
族史轉為類例所拘,以致書繁而事晦;亦猶訓詁注疏所以釋經,俗師反溺訓詁注疏而晦經旨也。
夫經為解晦,當求無解之初;史為例拘,當求無例之始。
例自《春秋》左氏始也,盍求《尚書》未入《春秋》之初意歟!神奇化臭腐,臭腐複化為神奇,解莊書者,以謂天地自有變化,人則從而奇腐雲耳。
事屢變而複初,文飾窮而反質,天下自然之理也。
《尚書》圓而神,其於史也,可謂天之至矣。
非其人不行,故折入左氏,而又合流於馬、班。
蓋自劉知幾以還,莫不以謂《書》教中絕,史官不得衍其緒矣。
又自隋《經籍志》著錄,以紀傳為正史,編年為古史,歷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紀傳而乙編年。
則馬、班之史,以支子而嗣《春秋》;荀悅、袁宏,且以左氏大宗,而降為旁庶矣。
司馬《通鑒》病紀傳之分而合之以編年;袁樞《紀事本末》又病《通鑒》之合而分之以事類。
按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篇,不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體,天下經綸,不能網羅隱括,無遺無濫。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选期末考试1、从12世纪晚期开始,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开始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傀儡。
幕府统治在日本历时近700年,其实质是( ) [单选题] *A.奴隶主阶级统治B.中央集权统治C.天皇君主专制统治D.封建军事独裁统治(正确答案)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单选题] *A.地方设县B.使用圆形方孔钱C.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D.用小篆这种字体写字(正确答案)3、《木兰辞》是()朝民歌的代表。
[单选题] *A. 南朝B. 北朝(正确答案)C. 西晋D. 东晋4、《水经注》是我国优秀的地理著作,作者是()[单选题] *A. 贾思勰B. 祖冲之C. 范缜D. 郦道元(正确答案)5、71、“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单选题] *A.甘英出使大秦B.鉴真东渡日本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正确答案)6、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单选题] *A. 知州B. 通判C. 转运使(正确答案)D. 宰相7、《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 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B. 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C. 抓紧农时适时耕作D. 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正确答案)8、小明梳理历史知识,主要内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这体现了()?[单选题] *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正确答案)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9、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单选题] *A. 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B.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 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D. 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正确答案)10、44.一个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开国皇帝,却能够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成吉思汗等雄君霸主并称于世;一袭黄袍加身,成就了他的霸业,开创了以文臣治国、重文轻武的时代。
大学历史专业历史文选真题.doc华中师范大学2004 -2005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解释下面带点的字或词1、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
2、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矣。
3、平心选举,违连诸常侍。
4、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
5、六义所因,四始攸系。
6、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
7、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
8、故其书受嗤当代,度有以焉。
9、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
10、后世众手修书,道旁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
11、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
12、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13、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
14、木左氏而略示区分,不甚拘拘于题目也。
15、迁书通变化,而班书守绳墨以示包括也。
二、名伺解释:(共4题,每题5分)1、《史通》2、《口知录》3、章学诚4、赵翼三、简述题:(共1题,15分)简述《资治通鉴》的优点及其特色四、标点翻译:(共1题,共50分)无忌(即费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LJ尚(即伍尚)为人仁呼必来员(即伍员)为人刚戾忍尴(一?作“诟”,骂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革中坏^大^2006-2007^年第二孽期期末考富式富式卷(A卷)1、《孟子》和《荀子》分别是京生於特期的儒家季派丽部代表性著作,但二者思想有很多不同,如在人性言命方而,前者主接彳爰者主接2、《楚爵》是代表南方凰格的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束溪特的《楚辞章句》,而宋代洪典祖舄之作《》,彳爰世将?二者合刊行世。
华中师范大学2004 -2005 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解释下面带点的字或词1、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
2、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矣。
3、平心选举,违辻诸常侍。
4、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
5、六义所因,四始攸系。
6、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
7、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白篇。
8、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
9、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
10、后世众手修书,道旁筑室;掠人Z文,窃钟掩耳。
11、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
12、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13、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
14、本左氏而略示区分,不甚拘拘于题冃也。
15、迁书通变化,而班书守绳墨以示包括也。
二、名词解帑:(共4题,每题5分)1、《史通》2、《H知录》3、章学诚4、赵翼三、简述题:(共1题,15分)简述《资治通鉴》的优点及其特色四、标点翻译:(共1题,共50分)无忌(即费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英父质而召Z 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箸F1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箸曰尚(即伍尚)为人仁呼必來员(即伍员)为人刚戾忍脆(一作“诟”,骂也)能成大事彼见來Z并禽其势必不來王不听使人召二子F1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杀箸也伍尚欲往员F1楚Z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Z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Z耻俱灭无为也伍尚F1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Z仇我将归死華屮師範大學2006-2007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A卷)1、 《孟子》和《荀子》分別是產生於時期的儒家學派兩部代表性著作,但二者思想有很多不同,如在人性論方面,前者主張 論,後者主張 論。
2、 《楚辭》是代表南方風格的作品, 章句》,而宋代洪興祖為Z 作《3、 《史記》最初的書名叫《、 、 五體所組成。
4、 《後漢書》是由 代的 等。
今存最早的注本是東漢時 的《楚辭 》,後世將二者合刊行世。
》,它有 、 、所撰寫,具著名的類傳有°陳壽的《三國志》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的,它們是5、6、 7、 8、 9、 10《三國志注》是由《水經注》是-■部《通典》是唐代《顏氏家訓》是 鄭樵是 時的 性質的著作,由 所撰著,它是 時的著名作家 峙的著名史學家,他的《通志》所撰著。
時的是部所撰寫。
體史書。
的著作。
體的史著。
二、名詞解釋題:1、司馬遷(共4題,每題5分)2、《世說新語》3、《洛陽伽藍記》4、劉知幾三、字詞解釋題:(共10題,每題2分) 1、 九年,彗星見,或竟天。
見 竟 2、 寡人以眇妙Z 身,興兵誅暴亂,頼宗廟Z 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II 少眇 辜 3、 其後頃Z,魯亂。
孔子適齊,爲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頃Z 通 4、 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古者諸侯岀 疆,必具官以從。
攝 具官 5、 俗Z 漸民久矣,雖戶說以U 处侖,終不能化。
漸 化 6、 夫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此乃眾庶Z 所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
樂成 慮始 7、 叔末澆訛,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
叔末 憑 8、 至王莽專僞,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綁,遂乃榮華丘壑,廿足枯槁。
纓纟弗 榮華斤壑6「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峙人亦稱“李杜,'焉。
俱坐 名行10、羲Z遂報書Fh “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Z,手迹猶存,由來尚矣廊廟志內吾四、簡繁字轉換題:(共10題,每題1分)五、標點翻譯題:(共1題,每題30分)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Z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H臣敢竭股肱Z力效忠貞Z 怖繼Z以死先主乂爲詔敕後主FI汝與丞相從事事Z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Z乂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爲與國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十二年春亮悉人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HI爲久駐Z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Z間而白姓安堵軍無私焉和持白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華中師範大學2006-2007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B 卷)1、《楚辭》是代表南方風格的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東漢峙的《楚辭章句》,而宋代洪興祖為Z作《》,後世將二者合刊行世。
2、我们通常说的“前四史"是指、、、3、“前四史"的著名注释著作有、、、4、《後漢書》是由代的所撰寫,其著名的類傳有、等。
5、°陳壽的《三國志》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的,它們是、、6、《世说新语》是时所编,由时的为其作注。
7、《水經注》是一部性質的著作,由時的所撰寫。
8、代所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关于的著作。
9、代所撰的《史通》是一部体的著作。
10、鄭樵是時的著名史學家,他的《通志》是部體的史著。
二、名詞解釋題:(共4題,每題5分)1、班固2、《水經注》3、“六家"4、鄭樵三、字詞解釋題:(共10題,每題2分)1、朕聞太•占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爲諡。
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 甚無謂,朕弗取焉。
諡無謂2、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眾孔子曰:“吾未見好徳如好色者也。
"於是醜Z,去衛,過曹。
去3、陵夷至於暴秦,燔經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道術由是遂滅。
陵夷設是古4、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鉅臧……經或脫簡,傳或間編。
缺間5、於是乂詔州郡更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錮,爰及五屬。
考爰及6、存亡所係,決在行Z,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Z,亦無及也。
決在行之後機7、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
人問其故,H:“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 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度盡8、羲ZF1:-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頃正頼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Z 趣。
’‘桑榆陶寫9、間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以為至公。
公旦《文王》Z詩,不論堯、舜Z徳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
尤之親親10「自三峽七白里中,兩岸連山,略五'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略無自非停午夜分四、簡繁字轉換題:(共10題,每題1分)五、標點翻譯題:(共1題,每題30分)世人多蔽??貴耳賤冃??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渴校具長?短?嚴具精鶴??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Z奇少長於君??君?狮Z??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用其言??棄其身??占人所恥凡有一言? 一行取於人者??皆顯稱Z??不可竊人Z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Z財?? 刑辟Z所處??竊人Z美??鬼神Z所責——《顔氏家訓•慕賢》永熙三年二月浮圖爲火所燒帝登浚雲臺望火遣南陽王寶炬錄尚書長孫稚將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淚而去火初從第八級屮平日一大發當峙雷雨晦冥雜下霰雪白姓道俗咸來觀火悲哀Z聲振動京邑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經三月不滅有火入地尋柱周年猶有煙氣其年五月中有人從東萊郡來云見浮圖於海中光明照耀儼然如新海上Z民咸皆見Z俄然霧起浮圖遂隱至七月中平陽王爲侍中斛斯椿所挾奔於長安十月而京師遷鄴——《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華中師範人學2006-2007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历史文选A卷)标答一、填空題:(共10題,每題2分)1、战国。
性善。
性恶。
2、王逸。
补注。
2、太史公书。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4、刘宋。
范晔。
党锢。
宦者。
5、魏书。
蜀书。
吴书。
6、刘宋。
裴松Z。
7、地理。
北魏。
郦道元。
8、杜佑。
典志。
9、北齐。
颜Z推。
10、南宋。
纪传。
二、名詞解釋題:(共4題,每題5分)1、司馬遷(见课文第151页。
)2、《世說新語》(见课文第272页。
)3、《洛陽伽藍記》(见课文第306页。
)4、劉知幾(见课文第358页。
)三、字詞解釋題:(共10題,每題2分)1、现。
横。
2、微不足道。
罪。
3、不久。
沟通。
4、代理。
备齐官员。
5、逐步影响。
改变、迁化。
6、乐见成功。
艰难的开始。
7、末世。
依靠。
8、出仕。
尊严没落。
9、一起连坐。
名气和行辈。
10、用世的想法。
起用我。
四、簡繁字轉換題:(共10題,每題1分)五、標點翻譯題:(共1題,每題30分)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F1:“臣敢竭股肱Z力,效忠貞乙節,繼Z以死!”先主乂爲詔敕後主H:46汝與丞相從事,事Z如父。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
頃Z, 乂領益州牧。
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爲與國。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 與魏將張郃交戦,射殺郃。
十二年春,亮悉大衆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中,是以分兵屯田,爲久駐Z基。
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iM白姓安堵,軍無私焉。
相持白餘其年八月,亮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
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译文略)试题原文標點:將下列一段文字加上標點,20分。
具書F1拘於俗束於教將亡Z國其受此禍也常獨深欲由具自力具去此疾也乂最難惟一勝Z威於其守舊Z俗猶飓風Z除瘴垢也而舉國Z民忽然而皆新思想矣君子按如右Z所云云自今之學者觀Z亦常談耳顧思此言見諸乾BZR則真驚心動魄一字千金者矣夫孟徳斯鳩Z學Z成也猶吾國古Z李耳司馬遷非純由諸思想也積數千年歷史Z閱歷通其常然立Z公例故例雖至玄而事變能違之者寡嗚呼人Z所以為萬物Z靈而世Z所以有進化之實者以能不忘前事而自得後事Z師也不然必至Z而後知必履Z而後艱將如環然常循其覆轍而己烏由進乎自朱明以貼括取士而士少讀書故雖常理有不見而人人各備私竹以苟冃前•此中國Z敝自力所以一無能為則相與居於漏舟火屋中束手待滅而已嗚呼豈不悲哉原文標點:將下列一段文字加上標點,20分。
其書曰苟以所享Z自由與所岀Z賦稅合計ZiOi得英和則天下Z民皆相若平國Z 民多出賦而復Z以所享之自由專制之民無自由而所岀Z租賦常最寡此謂與Z牙者去其角也和子按往者中西人士皆怪吾國號腐敗矣顧以賦稅論則若獨輕於西國者何耶覽孟氏Z論殆可憬然於其故矣夫歐民Z 出賦重非以奉其君Z臺榭游豫也欲商旅Z棣通則道路不可不修欲牖戶Z綢繆則陸軍不可不練欲長駕遠攬得地殖民則海軍不可不廣甚至河渠修則免於水旱矣樹木茂則遠於疫廬矣他若博物Z院藏書丿支畫Z樓蓋無…焉而非為民設也事不可以虛舉無財不可以為悅則具需甚重Z賦也固宜而自所收Z後效言Z岀一錢H有白十Z報此惟至愚Z民而後不肯為耳知I乎英民力Z甚厚而易此也耶專制者奴使其眾虜使具民下有常供而上無幾微之報者也則何怪其民Zti晦乎字詞注釋:閱讀下面的句子,注釋句後Z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