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工程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0.73 MB
- 文档页数:37
通信工程施工问题案例一、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通信工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通讯、网络通信还是广播电视,通信工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通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以某通信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案例描述某公司在城市中心开展了一项通信工程,主要是为了扩建现有的通信网络,以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
该工程的范围涉及到多个区域,需要在既有的道路、建筑物等环境中进行施工。
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安装天线、敷设光缆、建设基站等。
在工程开展初期,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规划,制定了严格的施工方案。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土方开挖问题在某个区域,需要开挖土方来为天线基础施工。
然而,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地下管线的情况,导致在开挖过程中损坏了一条供水管道,造成了供水中断的情况。
2. 建筑物安装问题在另一个区域,需要在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上安装天线。
然而,施工单位在进行安装时没有征得建筑物所有者的同意,导致了纠纷的发生。
3. 光缆敷设问题在另一处需要敷设光缆的区域,施工单位在进行敷设时没有做好管道预埋的工作,导致了光缆被损坏的情况。
以上所述问题,都给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解决。
三、问题分析1. 土方开挖问题土方开挖是通信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环节,但是由于地下管线等因素的存在,施工单位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规划,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在本案例中,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地下管线的情况,导致了供水管道被损坏。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施工单位需要在开挖前进行详细的勘察,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施工安全。
2. 建筑物安装问题在建筑物安装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征得建筑物所有者的同意,毕竟建筑物的屋顶是私人财产。
在本案例中,施工单位没有提前与建筑物所有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了纠纷的发生。
物业管理法规案例分析:屋顶安装发射天线案案情:某移动通信公司购买了某住宅小区内一套顶层的房屋后,把该房屋作为移动通信机房,并在屋顶竖起了4根手机发送天线。
住户反映,他们已经产生失眠,烦躁,神经衰弱,先兆流产,身体疼痛等症状,认为是手机基站辐射带来的结果,要求将该基地拆除。
小区管理处与该移动通信处多次交涉,而移动公司则以政府无线电管理部门测定该移动通信无线发射的电磁波未超出国家标准范围,并不影响人体健康,移动通信公司也是住宅区的业主,也拥有屋顶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为由拒绝拆除。
问题:移动通信公司主张是否成立?案例分析:移动通信公司主张应不予支持。
首先,移动通信公司将住宅改做通信机房,已经改变了房屋的合理使用功能。
《物权法》第77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其次,移动通信公司利用屋顶设立手机发射天线,属于利用物业共用部位进行经营的行为。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55条的规定:”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业主、业主大会、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移动通信公司作为小区的业主,虽然也拥有屋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根据居住的需要,平等利用,例如安装空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
但移动通信公司利用屋顶安装手机发射天线则不是基于居住的需要,而是以商业经营为目的,超出了个人有权利用的范围。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这种以经营为目的的利用,其利用的决策权、收益权归全体业主享有。
因此,移动通信公司以住宅业主为由拒绝拆除天线的理由不能成立。
第三,基于相邻关系的原则,不动产一方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本案中,移动通信公司的发射天线已经使部分业主出现各种身体异常反映,说明已经对相邻人造成伤害,受害业主有权要求移动通信公司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文山路医院村微站加外接天线的试点应用案例一、案例背景:现在市区高密度小区有些为多层住宅区,多为老旧住宅小区,用户较多,建筑物多为六层及以下,楼宇较多且楼间距很小,甚为密集。
其中有些用户投诉4G上网信号不好,优化周边基站无明显提升。
采用一体化微站只能解决其中一个方向的用户投诉,周边几栋住宅的覆盖仍然较差,如何快速且有效提升多层小区的覆盖成为目前网优的难点。
二、案例目标本次试点采用微站+外接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相对于单独安装微站,只能对一个方向进行覆盖,采用微站+外接天线方式,可有效对微站周边4栋楼宇进行覆盖。
对于低层高密度住宅区,本创新提供了一种覆盖思路,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覆盖效果。
三、案例做法1、现场勘测情况:文山路医院村微站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文山路附近,为老旧小区,建筑物多为4层,楼宇较多且楼间距很小,在7m左右,甚为密集。
其中31号楼用户投诉4G上网信号不好,优化周边基站无明显提升。
规划微站周边环境:2.周边L网基站分布:该小区主要由文山路_50扇区进行覆盖,调整文山路_50扇区功率至80W后,小区南部距离文山路宏站较近的楼宇,RSRP为-90dBm左右,但是小区北部距离文山路宏站较远处的楼宇,RSRP为-105dBm左右。
由于该小区为老旧小区类似于城中村,楼宇较多且比较密集,深度覆盖不足,考虑到微站成本较低,建设周期短,因此建设微站进行深度覆盖,尽快解决用户投诉问题。
3. 微站设计安装微站安装位置周边环境:微站经纬度116.848137、32.601097,采用外接天线覆盖周边楼宇,共设计4个对数周期天线覆盖该处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
其中南北两个对数周期天线分别覆盖小区内部道路及周边楼宇,安装在水泥杆上。
东西两个对数周期天线安装在钢绞线上,覆盖两边楼宇。
天线具体安装位置如下图:设计方案:该站点采用对数周期天线替代原微站板状天线方式安装,一个微站RRU外接4个对数周期天线,大大增加微站覆盖范围和覆盖区域信号质量。
天线阻抗匹配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最佳实践案例在通信系统中,天线阻抗匹配技术的最佳实践案例是关键性的。
通过精确匹配天线的阻抗,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几个成功案例,并分析其实践中的关键要素。
1.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天线阻抗匹配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之一。
在这种系统中,卫星作为中继器传输信号,而天线起着连接地面终端和卫星的重要作用。
采用天线阻抗匹配技术,可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最小化损耗,并提高通信质量。
以一家卫星通信公司为例,他们采用了先进的天线设计和调试技术,确保天线的阻抗与卫星系统的输出阻抗完美匹配。
通过精细调整和测试,他们实现了出色的信号传输效果,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2. **移动通信基站**在移动通信基站中,天线阻抗匹配技术的应用同样至关重要。
基站天线的阻抗需要与发射器或接收器的输出或输入阻抗匹配,以确保信号的有效传输和接收。
某电信运营商在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时,采用了先进的天线阻抗匹配技术。
他们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天线与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通过精密的测量和调整,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一举措使得通信覆盖范围更广,信号质量更优。
3. **射频前端设计**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射频前端的设计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天线阻抗匹配技术在射频前端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匹配天线阻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某无线通信设备制造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天线阻抗匹配技术的应用。
他们利用先进的仿真工具对天线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了天线的阻抗与射频前端的匹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天线阻抗匹配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精确匹配天线阻抗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阻抗匹配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通信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LTE天线相关性实战案例某市运营商LTE网络建设至今已有九个月,前期经过几次拉网测试优化,形成了许多log日志文件,分析人员从接入失败、未切换、掉线等异常事件中发现了邻区漏配、越区覆盖等问题,并逐一通过RF 调整和网管数据添加等手段来解决,各项指标也都得到了提升,但仍有不足之处,甚至遇到了瓶颈。
于是我们换另外一种思维,从网管话务统计角度出发,来发现网络中的基础性问题,尤其是天线方面的隐性故障问题。
在进行网管话务统计之前,我们先阐述一下LTE天线理论基础,以明确接下来工作中的支撑。
与以往2G、3G时期的天线有显著不同:LTE的天线在双天线口情况下是采用多天线技术,而多天线的模型是以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为主的,下图以收发两端同时采用2天线为例,也即现网中典型的2X2MIMO模型:整个解码计算过程为二元一次方程:y1、y2为接收解码的数据,x1、x2为发射端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说在LTE系统中,要得到原始传输块数据是通过求解的方式来达到的,而不是简单的直接解码。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求解要求:必须保证H矩阵中h11、h12、h21、h22各不相同,且h11/ h21与h12/h22不能成等比例(由接收终端的两根接收天线来保证),以及h11/h12与h21/h22也不能成等比例(由基站发射端的两根发射天线来保证),否则x1、x2无解。
H矩阵中的hij在物理上表示第j号发射天线到第i号接收天线的信道衰落系数,由接收端根据CRS0/CRS1或DM-RS计算得到,整个H矩阵表征了天线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在工程实践中,天线相关性系数分布在0.9~0.3(详见协议36141 B.5),该数值越小说明两个天线之间的相关性越小,对于求解x1、x2值(原始数据)越有利;而天线相关相关性系数越高,比如最高值为1,那么是解不出x1、x2数值的,也即本次传输数据无效,必然会导致同MCS重传或降低MCS阶数重传,那么时间或编码效率都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也随之下降了。
1相关天线知识1.1小区及方位角定向站一般被分为三个小区,即:A小区或称1小区:方向角度0度,天线指向正北;B小区或称2小区:方向角度120度,天线指向东南;C小区或称3小区:方向角度240度,天线指向西南;现网具体RF优化后,天线角度可能会有所调整,体现在工程参数内,但工程参数未必一定准确,所以需要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工程参数不准确的话应上报相关责任人来进行调整。
1.2天线的接反类型较早的天线为单发双收,主集同时进行发送与接收,分集只进行接收目前较新的天线全部为双发双收,主分集都同时进行发送与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发送BCCH和部分TCH的称为主集,发送部分TCH 的称为分集。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据此判断天线的具体接反情况。
1.2.1主集接反案例1(BCCH鸳鸯线)即1小区和2小区的主集接反,此时若使用跳频,则必然在1小区范围内,2小区的主集发送的BCCH和TCH电平差异不大。
而因为2小区的分集没有接反,收到的2小区分集电平较差。
在2小区范围内同理。
条件A地点:1小区方向上一定距离(最好500米以上)现象:2小区BCCH电平强,而且占用2小区起呼时“HOPPING Channel”中的TCH频点间的电平强度相差较大(与BCCH同一块MRFU的TCH电平明显强于本小区另一块MRFU的TCH电平,MRFU情况与BSC督导确定)条件B地点:2小区方向上一定距离(最好500米以上)现象:1小区BCCH电平强,而且占用1小区起呼时“HOPPING Channel”中的TCH频点间的电平强度相差较大(与BCCH同一块MRFU的TCH电平明显强于本小区另一块MRFU的TCH电平,MRFU情况与BSC督导确定)条件C:3小区测试正常。
同时满足以上A、B、C三个条件,则怀疑1、2小区天馈BCCH鸳鸯线。
1.2.2主集接反案例2地点:上海墅沟现象:占用上海凤溪站2、3小区时通话质量不佳分析:该站2、3小区测试路线小区分布情况与所得基站数据小区覆盖次序不一致。
中国移动2G,3G网络改造美化天线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名称:杭州市上塘移动大楼基站美化天线工程建设单位: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分公司设计单位:富阳佳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包加胜()设计时间:2023-08-27目录一、产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天线技术指标(提供所设计产品的天线相关参数,并进行性能方面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天线安装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案分析(务必具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备材料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程预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安全设计(计算分析尽量简洁,重点进行宏观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风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防雷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现状概述(文字与图片结合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天线安装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5G优化案例5GNR下行速率优化提升思路及案例5G NR(New Radio)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无线接入技术标准,为用户提供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5G NR下行速率优化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思路和案例。
1.使用更高的频段:5GNR技术可以利用更高的频段,如毫米波频段,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率。
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数目和使用波束赋形技术来提高系统的下行速率。
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数目来实现更高的天线增益,并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将信号更加集中地发送到用户设备。
案例:在城市热点区域部署毫米波基站,增加基站天线数目和增加波束赋形技术,以提供更高的下行速率。
实际部署情况可以涵盖城市公园、购物中心和大型企业等区域。
2.使用更多的MIMO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提高系统容量和下行速率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下行速率。
尤其是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可支持数十个天线,以提供更高的下行速率和更好的覆盖。
案例:在城市繁忙地区的基站上增加MIMO天线,提供大规模MIMO服务。
这将显著提高用户设备的下行速率和网络容量。
实际部署可以针对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群、商业区域和人口密集的社区等区域。
3.增加网络密度:通过增加基站和小区的密度,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和下行速率。
将基站部署得更加密集,可以减少用户之间的干扰并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案例:在城市区域增加更多的基站,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
这将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下行速率。
4.使用低功耗技术:通过使用低功耗技术,如睡眠模式和统一传输间隔(UTT)等技术,可以减少干扰及资源利用,提高网络效率和下行速率。
案例:通过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使用睡眠模式技术,可以降低功耗并减少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下行速率。
实际应用可覆盖手机、路由器等设备。
创新应用新型龙泊透镜天线结合双频4T4R技术实现校园场景高容量覆盖XX目录创新利用新型龙泊透镜天线结合双频 4T4R 技术实现校园场景高容量覆盖 (3)一、问题描述 (3)二、问题分析 (5)三、解决措施 (7)3.1整体思路 (7)3.2方案部署场景 (10)3.3设备组网改造 (11)3.4安轻职业学院改造结果 (11)3.4.1.1万朗集团站点性能效果评估 (11)3.4.1.2万朗集团周边小区吸容效果评估 (17)利阳环保 (20)3.4.2 室外路测评估 (23)3.4.3 成本对比 (25)四、经验总结 (26)创新利用新型龙泊透镜天线结合双频 4T4R 技术实现校园场景高容量覆盖XX【摘要】当今,运营商的网络频谱越发紧张,如何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提升4G 容量已经成为所有运营商的重点任务。
尤其是部分在现有 4G 网络已无法满足用户容量需求的大前提下,采用双频 4T4R(1.8G+2.1G)一体化 RRU,结合定制的新型龙伯天线,从而实现两个双频 4T4R 模块开通 8 个小区,该方案采用新型光学效应技术降低覆盖重叠区干扰,实现站址及频谱的充分利用,达到现网2.5 倍的容量增益,能够有效缓解校园等口碑场景的容量压力;LTE 多扇区是一个 RF 解决方案,通过扇区分裂技术,采用窄波束高增益天线提升网络覆盖;通过小区分裂技术,增加小区数目从而增加网络空口容量。
由于采用小区分裂方案,小区交叠带从 2 个增加到 5 个,相比单小区方案,会拉低平均SINR 和 CQI 值,但相比容量成倍提升,属于可控范围。
如果配合基站交叠带处理技术,还会最大限度的改善 SINR 和CQI 值。
【关键字】新型龙伯天线、4T4R、频谱效率、CQI【业务类别】基础维护一、问题描述安轻职业学院是市重点专科学校,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占地300 亩,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 人,校内有教学楼、宿舍楼等。
万朗集团基站位于学校东边厂房楼顶上,由于学校内教学楼均未做室内覆盖,导致此基站长时间高负荷影响业务感知。
劈裂天线覆盖方案案例推广报告劈裂天线覆盖方案课题研究案例摘要该案例主要通过天线覆盖的原理对天线进行劈裂改造,紧抓“覆盖、质量、感知”三提升,全面提升覆盖、负荷等用户感知度,特别是对高校这种特殊场景的优化。
本案例主要讲述高校高负荷扇区更换华为劈裂天线进行覆盖试验,对更换前后道路DT、重点场所CQT测试数据和前后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完成验证劈裂天线覆盖方案对高校高负荷场景用户感知是否有改善作用。
关键字:日常校园优化、劈裂天线概述“劈裂天线”也叫双波束电调天线,采用“劈裂天线”替换原有天线,将基站原先1个普通扇区替换分裂成为2个33°窄波瓣的扇区,实现一面天线发射两个波束,扇区数目加倍。
替换完成后进行现场测试及参数调优,重新规划扇区频点、PCI和邻区,配置重选及切换参数,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天线角度,保证改造后效益最大化。
一、推广组织详细介绍案例的推广准备、推广计划。
1、对阜阳教育学院站进行劈裂天线改造并进行数据修改,计划5月26日前完成。
2、对改造完成前后的基站周围进行DT测试,并于6月12日前整理DTlog 数据。
二、推广报告对阜阳教育学院站改造后进行的DT测试RSRP:对阜阳教育学院站改造前进行的DT测试RSRP:对阜阳教育学院站改造后进行的DT测试SINR:对阜阳教育学院站改造前进行的DT测试SINR:RSRP:前后覆盖区域一致,覆盖基本不变,劈裂后信号略微改善。
SINR:前后覆盖区域一致,覆盖基本不变,劈裂后信号略微改善。
推广总结该案例是对现网天线进行优化,对LTE覆盖的提高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足之处为现网中的高校区域基本还要是室分覆盖,劈裂天线对高校区域的改善不够明显,可能使用在农村会更加的明显一点。
1、裕廊水泥基站小区错位导致邻区关系错乱并产生了MS的掉话(调整效果对比)(优化前DT图)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裕廊水泥基站三个扇区方位角应该错位了一个扇区,由于实际方向与规划方向不一致,故导致扇区的邻区关系不完善,并产生了可能的掉话。
通过代为人员的现场勘查工作,发现该站三个扇区基本错位了一个扇区,如下示意图:通过邻区关系的添加及删除及频率调整工作的实施,此路段的问题得以解决,如下图:(优化后DT图)从优化后的DT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路段已经能够完成正常的切换,覆盖衔接比较良好,问题得以解决。
2、隐龙山庄-3扇区覆盖过远导致质量恶化严重问题分析测试时间:2006.4.26 14:49测试文件:20060426德清县城GSM DT测试_01.log位于美都基站的正北边路段,MS切上了距离较远的隐龙山庄-1扇区,切入该扇区后电平强度在-66dBm左右,但话音质量恶化相当严重,如下图:(优化前DT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MS在问题路段占上了隐龙山庄-3扇区属于比较明显的越区覆盖现象,以下为隐龙山庄-3扇区覆盖范围图:(隐龙山庄-3扇区扫频图)从以上扫频图上我们比较明显的看到,隐龙山庄-3扇区确实存在覆盖过远的现象,位于上图所圈的区域内其电平强度仍然能达到-65dBm左右,故需要控制该扇区的覆盖范围,以免该扇区产生越区覆盖并给其它小区频率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解决方案:1)建议将隐龙山庄-3扇区的天线俯仰角下压5度。
3、白水-1扇区切入成功率偏低及TCH分配失败率偏高问题分析(调整效果对比)白水基站-1、2扇区原本天线接反,导致该2个小区切换成功率偏低,在天线校正后,白水基站-2扇区的切换成功率大幅度上升,而该站-1扇区的切出成功率虽然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98%以上),但切入成功率仍然比较低,仅在82%左右,并且该扇区的TCH分配失败率一般能达到4%左右,具体如下图:通过RMS分析,我们发现该小区2个载波的上、下行话音质量比较好,没有明显的上下行干扰问题。
图1 ZFA266涪陵葛亮基站3个小区的理论覆盖方向二、原因分析:出现此种切换关系紊乱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1、小区规划方位角与实际方位角错误;2、基站经纬度与实际经纬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切换关系比较紊乱;3、小区天馈线接反,导致实际覆盖方向与实际覆盖方向不一致;4、小区邻区关系不完整,导致只能向添加邻区的小区切换;5、周围基站经纬度或者方位角错误,导致切换紊乱;6、周围部分基站存在告警,无法向这些小区切换而向其余小区的切换请求较多。
三、问题处理步骤:1、根据可能原因,首先核查告警,周围基站小区正常,不存在告警的情况,切换正常。
2、核查这3个小区与周围基站的邻区关系,邻区关系比较完整,且周围基站的切换关系正常,不存在切换混乱的情况,因此怀疑是ZFA266涪陵葛亮基站自身的问题而自身原因则可能为经纬度偏差,小区方位角不正确和小区天馈接反的现象;3、26日通过上站勘测以及小区经纬度和方位角,与基础数据库中数据偏差不大方图2 路测实际覆盖图(调整前)4、顺着三个扇区的馈线到机房,发现方位角为7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2小区,方位角为24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0小区,方位角为32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1小区,即这3个小区逆时针接反。
5、通过将方位角为7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0小区,方位角为24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1小区,方位角为320度的馈线连接到涪陵葛亮-2小区上后测试,3个小区的覆盖方向正常,以下是调整后测试数据图:图3 路测实际覆盖图(调整后)6、统计26日天馈线调整后这3个小区全天的切换情况,调整后切换关系正常,如下表所示:小区名邻接小区切出到该邻接小区的尝试次数切出到该邻接小区的成功次数从该邻接小区切入到本小区的尝试次数从该邻接小区切入到本小区的成功次数ZFA266涪陵葛亮_0 ZFA115涪陵清溪_0 78 78 91 90 ZFA266涪陵葛亮_0 ZFA115涪陵清溪_2 50 50 50 50。
常见施工问题
案例一、天馈接反或光纤接反
通常通过PCI覆盖情况来判断是否有天馈接反或光纤接反情况。
下图为2、3小区接反现象。
图 3 天馈接反实例
图 4 馈线接反示例图
图 5 光纤接反示例图
案例二:天线方位角与规划不符
下图基站原规划角度为350/160/240,而实际安装角度为80/240/340,导致覆盖与规划不符。
图 6 路侧图显示信号覆盖与天线不符
图 7 问题站点天线照片
案例三:天线安装不合理
该站天线安装非常不合理,与其他系统网络隔离度很小,TD-LTE天线几乎完全被3G天线挡住,且两天线在同一个美化罩中距离非常近;天线覆盖方向信号较弱且质量较差。
图 1安装不合理天线示例图
案例四:天线遮挡
该小区天线朝向错误打成了向上且前方存在遮挡物。
导致该小区覆盖方向无信号。
案例五:天线下倾角不合理
该站点小区机械下倾较小,导致周围出现严重的越区覆盖。
一测试专题:10.1永嘉瓯北红豹鞋业D基站干扰严重问题(图10.1)测试中发现在永嘉瓯北红豹鞋业D_3小区附近,永嘉瓯北河田D_3 BCCH 698 BSIC5-6与永嘉瓯北红豹鞋业D_3 BCCH699 BSIC 5-4邻频干扰严重,致使通话质量均在7级,修改永嘉瓯北红豹鞋业D_3小区BCCH699改为BCCH714后,话质明显转好,如图10.2所示:(图10.2)10.2文成巨屿基站第1,3小区天馈接反(图10.3)(图10.4)图10.3中看出在文成巨屿基站第1小区覆盖区域接到至文成巨屿基站第3小区的信号;图10.4中看出在文成巨屿基站第3小区覆盖区域接到至文成巨屿基站第1小区的信号;小区名LAC CELL ID AZIMUTH TILT ANTENNA HEIGHT BSIC BCCH 文成巨屿_1 18177 26592 30 3 37 54 116 文成巨屿_2 18177 26593 150 3 37 55 108 文成巨屿_3 18177 26692 270 3 37 57 124结合现网的工程参数可确定文成巨屿基站第1,3两小区天馈接反。
(图10.5)(图10.6)经施工队整改后再次复测,如图10.5和图10.6所示,文成巨屿基站第1和第3小区天馈接反问题已得到解决。
10.3文成珊溪镇基站第2,3小区天馈接反(图10.7)(图10.8)图10.7文成珊溪镇第3小区覆盖的区域接收到文成珊溪镇第2小区的信号,由于文成珊溪镇第2小区覆盖区域没有道路通行故无法测试,在保证文成珊溪镇第1小区天线是连接正确的前提下(图10.8所示),结合现网工程参数故判断文成珊溪镇第2小区与3小区天馈接反。
小区名LAC CELL ID AZIMUTH TILT ANTENNA HEIGHT BSIC BCCH 文成珊溪镇_1 18177 26500 45 2 22 50 111文成珊溪镇_2 18177 26501 170 2 22 54 117 文成珊溪镇_3 18177 26502 270 2 22 50 95(图10.9)(图10.10)经施工队整改后再次复测,如图10.9和图10.10所示,文成珊溪镇基站第2,第3小区天馈接反问题已得到解决。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本项目将针对某通信基站进行天线基础施工。
本方案旨在详细阐述天线基础施工的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某通信基站天线基础施工2. 施工地点:某市某区某通信基站3. 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4. 施工工期:60天5. 施工内容:包括天线基础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基础预埋件安装等。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天线基础的结构形式、尺寸、材料要求等。
(2)查阅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3)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1)钢筋: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表面光滑,无锈蚀、油污等。
(2)水泥: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3)砂、石:粒径适中,含泥量小于3%,级配合理。
(4)模板: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板,表面平整,无变形。
(5)其他材料:如预埋件、锚固筋、焊条等。
3. 人员准备(1)成立施工班组,明确各岗位职责。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3)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
四、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测量(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天线基础的位置、尺寸和标高。
(2)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
2. 钢筋加工(1)根据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确保钢筋长度、直径和间距符合要求。
(2)钢筋加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
3. 钢筋绑扎(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绑扎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
4. 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2)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
5.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搅拌均匀。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确保混凝土密实。
信号建设的案例
那我给你讲一个关于信号基站建设的有趣案例吧。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但是手机信号却特别差。
村民们每次打电话都得跑到山顶上,举着手机到处找信号,那姿势就像在跟外星人发信号似的。
有个通信公司就打算在这个村子里建设信号基站。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可好奇了,像看外星人降临一样看着那些施工人员。
村里有个老顽童一样的大爷,整天在施工现场晃悠,问东问西的。
施工队呢,遇到了不少麻烦。
首先是运输设备的问题,通往村子的路又窄又颠,大卡车开不进来。
没办法,只能用小三轮一趟趟地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还有就是选址,这可费了好大劲儿。
既要找个信号覆盖范围广的地方,又得考虑不能破坏村子的风水(村民们比较在意这个)。
最后选在了村子后面的一个小山坡上。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那就是村里的几只调皮山羊。
它们把基站建设用的一些小零件当成了新玩具,叼得到处跑。
施工人员只能一边追山羊,一边保护零件,那场面简直像在拍喜剧片。
经过一番折腾,基站终于建好了。
信号开通的那一天,村民们像过年一样高兴。
那个爱操心的大爷第一个打电话,给远在城里打工的儿子报喜:“儿啊,以后跟你说话再也不用像个傻瓜一样在山顶举着手机啦!”这个小山村从此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村民们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还开始在网上卖村里的土特产呢。
这就是一个信号建设的小案例,充满了曲折但又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