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报告_合肥工业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29.56 MB
- 文档页数:7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掌握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实物,如齿轮、轴、带轮、螺栓等。
2、测量工具,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直尺、角度尺等。
3、绘图工具,如绘图板、丁字尺、铅笔、橡皮等。
4、计算机及绘图软件(如 AutoCAD)。
三、实验内容1、机械零件的测绘选取典型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等,仔细观察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工艺特征。
使用测量工具对零件的主要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零件的草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零件的工作图。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组装简单的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规律和特点。
分析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参数。
3、机械零件的精度测量与分析选择具有一定精度要求的机械零件,如轴的圆柱度、齿轮的齿距误差等。
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精度测量。
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判断零件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四、实验步骤1、机械零件测绘步骤观察零件:仔细观察零件的外形、结构、各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确定表达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图和剖视图来表达其形状和内部结构。
测量尺寸: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零件的主要尺寸,包括长度、直径、角度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绘制草图: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在图纸上绘制零件的草图,标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绘制工作图: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绘制零件的工作图。
2、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步骤组装机构:按照实验要求,将各构件正确组装成机械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仪器与设备,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有,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以及相应的刀具、夹具、量具等。
实验内容及步骤:1. 利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1.1 首先,将工件夹紧在数控车床上,并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夹紧。
1.2 然后,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切削加工。
1.3 最后,进行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 利用铣床进行零件加工。
2.1 首先,进行铣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夹紧工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具速度等。
2.2 然后,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铣削加工,包括平面铣削、立铣、侧铣等。
2.3 最后,进行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3. 利用钻床进行孔加工。
3.1 首先,进行孔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夹紧工件、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削速度等。
3.2 然后,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孔加工,包括定位孔、盲孔、通孔等。
3.3 最后,进行孔的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确保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 利用磨床进行零件加工。
4.1 首先,进行磨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夹紧工件、选择合适的磨削轮和磨削速度等。
4.2 然后,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外圆磨削、内孔磨削、平面磨削等。
4.3 最后,进行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对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加深了对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还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和加工水平,为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机械设计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指导老师:目录1.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3)2.实验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53.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64.实验四、渐开线齿轮的参数测定……………………………………………….85.实验五、台虎钳的拆装、结构分析和夹紧螺杆的强度校核………………..106.实验六、减速箱的拆装和轴系的测绘………………………………………..13.2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实际机构绘出其运动简图的技能;2. 巩固机构结构分析原理及活动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量具: 1. 机构模型、直钢尺,2. 三角扳、铅笔、橡皮擦和草稿纸(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3四、实验思考问答题:1. 机构运动简图有什么用途?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什么问题?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选择构件的不同瞬时位置,会不会影响运动简图的正确性?3.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量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有什么帮助?4. 你对这次实验有何认识、意见和建议?4实验二、刚性转子动平衡演示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危害;2. 了解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利用;3. 掌握用动平衡机进行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2.Ф200mm刚性转子;3.各种不同重量的小平衡块或数个M12螺栓;4.配重用电子小天平。
三、实验数据的记录:试验机名称转子直径(mm)工作转速(r/min)平衡试验次数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试验机 175 940~1440 转子重量(kg)约50 实验转速(r/min) 415~1095 右平衡平面左平衡平面不平衡质量(kg)所在相位(°)不平衡质量(kg)所在相位(°) 1 2 3 4 5 6 注:设转子的工作转速为1500 r/min,实验转速可取工作转速的1/3。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自身动手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设计、制作和测试一台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发电机相似。
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会跟着线圈旋转,从而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
四、实验步骤1.设计手摇发电机的框架:需要确定手摇发电机的框架大小和形状,画出初步的设计图等,然后在SOLIDWORKS等相关软件中进行3D建模,制定出框架的具体参数。
2.制作手摇发电机的框架:使用自动加工工具将框架进行机械加工并进行整体组装。
3.设计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发电机部分的设计,并制定发电机的制造参数。
4.制造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使用自动加工工具进行发电机部分的制造,并将其与框架进行整体组装。
5.测试手摇发电机: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手摇发电机的测试,测试其输出功率以及电压波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制作和测试,手摇发电机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输出功率为2W,电压波动较小。
六、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框架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发电机部分的输出功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变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结业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前言---------------------------------------------------------------------------------- 2 上篇实习所得与所闻------------------------------------------------------ 3 第一站:工程培训中心(5月2日——5月6日)——集体的力量与回访的激情----------------------------------------------- 3 第二站:合肥锻压厂(5月7日)——碎了一地的记忆------------------------------------------------------------------------------------- 4第三站:江淮轻卡(5月8日)——原来车是这样出来的---------------------------------------------------------------------------- 5第四站:安凯客车(5月9日)——合肥的公交车大多都在这里------------------------------------------------------------------ 6第五站:教室(5月10日)——再携手制造工艺------------------------------------------------------------------------------------ 6 第六站:江淮乘用车(5月11日)-——国产轿车与名族企业的风姿--------------------------------------------------------------------- 8 第七站:合力叉车(5月14日)——叉车是怎样做成的-----------------------------------------------------------------------------------9 第八站:紫金钢管(5月15日)——一个将买钢板造钢管的优秀企业-------------------------------------------------------------- 10 第九站:江淮瑞风商务车厂(5月16日)——中国出汽车口业的奥迪--------------------------------------------------------------------------- 12 第十站:正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5月18日)——一个没有生产线的机械制造公司-------------------------------------------------------------- 13 第十一站:工程认知博物馆(5月8日)——最后一站的魅力------------------------------------------------------------------------------------- 14中篇实习感言----------------------------------------------------------------- 16 下篇纪律感悟---------------------------------------------------------------- 17 附零件图与机构简图------------------------------------------------------ 18 后记----------------------------------------------------------------------------- 22前言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级机械设计模块生产实习报告班级:机设09-*班学号:200905**姓名: * *2012–05–21总述 (1)生产实习 (1)生产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生产实习注意问题及个人看法 (1)实习日程安排 (1)生产实习内容 (2)工培中心训练实习(5月2日-6日) (2)合肥合锻股份公司参观实习(5月7日) (3)江淮汽车制造厂参观实习(5月8日) (4)安凯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实习(5月9日) (4)课堂视频教学—制造工艺(5月10日) (5)江淮汽车乘用车制造公司参观实习(5月11日) (6)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实习(5月14日) (7)合肥紫金钢管有限公司参观实习(5月15日) (7)安徽江淮汽车乘用车厂参观实习(5月16日) (8)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实习(5月17日) (8)新区工程认知博物馆参观(5月18日) (9)生产实习总结 (9)通过到新区工培中心为期一个星期的动手实习以及到合肥各大制造企业为期两个星期的参观实习,在整个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机器设备;我听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未曾听到过的行业心声;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往后工作中定会用到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我也体验到了许多不同于校园生活的工作节奏,体验到了象牙塔外的社会生活。
同样地,在这三个星期中,我也亲眼看到了书本知识的实践应用,了解到了自己以前学到了哪些实用知识,以后还需要去补充哪些知识。
我也明白了知识的获得途径并不仅限于书本学习、课堂学习以及其他的语言文字范围的学习方法,还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学到一些更实用、记忆更深刻的知识。
这次生产实习让我受益颇多,为以后的后续学习以及再往后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感性认识,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二OO四年二月
机构与机械零件认知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各陈列柜的基本内容;
2、绘出2~3个陈列柜中机构运动简图;
四、思考题:
1 、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四杆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
2、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两相交轴、两交错轴的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哪些?哪种齿轮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运动?
3、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为哪几种?带转动有那集中失效形式?
4、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5、滚动轴承的常用类型有哪些?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6、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工作中常见的润滑剂有几种?
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
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对其具有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设备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展示柜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参观实验室中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了解机构的组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间歇机构和一些常见机构的组合。
2.参观实验室中机械设计展示柜,主要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蜗杆蜗轮、螺栓连接、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轴和轴承等。
四、思考题1.机器是由什么组成?机构是由什么组成?什么是运动副?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三种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为哪些其他四杆机构?3.凸轮机构是如何分类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4.齿轮机构根据齿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5.轮系有哪些类型?轮系有哪些功用并列举应用实例?6.螺栓连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螺纹的种类有哪些?7.带传动和链传动有什么特点?8.常见的滚动轴承的类型有哪些?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二、实验仪器设备各类机构模型及实物机械(如:内燃机模型,缝纫机模型等);三、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见教科书或《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以内燃机模型为例,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注意: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单杠杆平衡示意图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对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杠杆平衡示意图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示意图,用于表示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时,需要考虑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
实验设备:铅笔、纸张、标尺、直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确定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的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根据示意图的要求,画出基准线,表示地平面,标明坐标轴。
3.根据给定的参数,确定示意图的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画出示意图的外形线条。
4.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用箭头表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5.根据力矩平衡条件,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杠杆的支点坐标,计算出所需的距离。
6.检查示意图的几何关系是否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正。
7.最后,用标准图形符号标注示意图,并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结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的杠杆平衡示意图,示意图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位置和力的作用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
示意图清晰明了,图形符号规范,文字说明准确明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确定示意图的比例尺、画出基准线、确定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如何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示意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应该符合实际情况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机械设计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精选4篇)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篇1四年的大学即将结束了,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在校期间,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子电工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编程》、《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除此之外,我还选修了管理学等科目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将来面对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方面掌握了初级车工、初级磨工、初级铣工、初级刨工、初级焊工等;在专业方面,掌握了线切割、初级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初级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等技术。
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
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
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
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在实践上,我还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毕业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一、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机械专业的自己见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