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学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941.81 KB
- 文档页数:12
工业通风地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了解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3)熟悉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4)掌握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工程问题;(2)具备通风系统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3)掌握通风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3.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4.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5.通风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3.实验法:进行通风实验,使学生掌握通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特性;4.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通风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要求工业通风是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之一,不仅涉及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通风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的通风设计需求•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第二周:通风规划和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通风系统计算和参数选择•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和规范要求第三周:通风系统选择与安装•通风设备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及布局要求•通风系统检测和调试技巧第四周: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及维护•通风系统改造、升级和更新技术三、课程作业与考核1.课堂小测试(占20%)2.课程设计报告(占40%):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小型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内容。
3.综合实践(占40%):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工厂或建筑现场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或维护实践。
四、课程教材1.《工业通风设计与管理》(第四版),杨红兵,机械工业出版社;2.《通风与空调》(第四版),陈昌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享、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和综合实践成绩。
学生需要完成课堂小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综合实践项目,并根据评价规则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评定,以此确定学生成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通风是工业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通风可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企业的通风设备存在诸多问题,如通风流量不足、排出的废气未经处理等,导致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工业通风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工业通风设备的设计,提高学生对通风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为:1.提供工业通风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如通风原理、通风设备的种类、设计方法等。
2.培养学生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和技能。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了解通风设备的应用前景和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习资料的阅读,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分类•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工业通风设备种类及其特点•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的步骤•工业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方法2. 实践操作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实践操作:•针对给定的工业厂房,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风道、风机等。
•利用模型或仿真软件,模拟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按照设计方案,利用实际设备进行搭建和调试。
•对搭建好的通风系统进行运行测试,记录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记录等,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设计方案的实现情况和测试结果•通风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性能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方案•团队协作和个人工作总结•对工业通风领域的思考和展望四、设计评估本次设计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1.实验报告的分析和口头答辩。
2.学生团队之间的互评。
3.针对设计过程和成果的指导教师评估。
4.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五、设计成果结合本次设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评估,预期的设计成果为:1.培养学生系统的通风设计思维和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摘要工业通风是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
电镀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如果不及时排除不仅会对车间内仪器设备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伤害。
本设计是对长春市佳铭厂电镀车间进行排风与送风系统设计,从而达到工作环境和排放浓度的要求。
厂房分为发电机室、电镀车间、除锈车间及喷砂室。
首先,通过对车间得失热量的计算、选择局部排风设备;其次,计算局部排风量从确定最适合该厂的排风及送风方案,设计合理的系统;然后,通过对风量的计算以及水力计算确定风机等各设备的型号规格;最后,总结以上的计算和系统设计完成图纸的绘制。
关键词:电镀车间排风设计送风系统排风系统目录摘要 (2)1 原始资料 (4)1.1 设计题目 (4)1.2 气象资料 (4)1.3 车间主要设备参数 (4)2 排风罩设计 (5)2.1 电镀部局部排风罩设计 (5)2.2 喷砂室密闭排风罩设计 (10)2.3 发电机室排风设计 (11)3 排风系统设计 (14)3.1 电镀部(一)排风系统设计 (14)3.2 电镀部(二)排风系统设计 (16)3.3 除锈部排风系统设计 (18)3.4 喷砂室排风系统设计 (20)3.5 平衡计算 (21)4 送风系统设计 (23)4.1 送风量计算 (23)4.2 送风管道水力计算 (23)4.3 送风系统风机选择 (25)4.4 送风口设计 (25)5 总结 (26)参考文献 (27)1 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长春市佳铭厂电镀车间通风设计1.2 气象资料厂址选择在吉林省长春市,查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得气候条件如下: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夏季26.6℃,冬季-15.1℃;室外风速:夏季3.2m/s,冬季3.7m/s。
1.3 车间主要设备参数表1.1 车间主要设备参数表编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溶液备注有害物温度1 化学除油槽2 2000*800*800 碱雾70—90℃2 热洗槽 2 1000*600*800 水蒸气80--100℃3 酸洗槽 1 1500*800*800 酸雾50℃H2SO4 HCL4 冷洗槽 6 1000*600*8005 热洗槽 4 1000*600*800 水蒸气60--90℃6 电解除油槽 2 2000*800*1200 碱物60--80℃7 化学除锈槽 2 1000*600*600 酸雾15℃H2SO4溶液8 镀铜槽 2 1500*800*1000 氰化物20--40℃用氰化液9 镀锌槽 2 1500*800*1000 碱雾80℃碱性溶液10 磷化槽 3 1200*800*800 磷酸雾60--70℃马舍夫盐氧化铜11 烘柜 1 100--105℃12 浸油槽 1 1000*700*700 油烟110--120℃锭子油13 离心机 114 电动直流发电机 5 JZH1500/50 电动机N—14KW15 单轨吊车 116 喷砂机 1 950X600X155017 喷砂室 1 500X600X58018 砂箱 119 砂子干燥台 120 筛砂机 121 工作台 622 工作架 42 排风罩设计2.1 电镀部局部排风罩设计防止工业污染物污染室内空气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污染物产生地点直接进行不急,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这种通风方法称为局部排风。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了解通风设备的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工业通风系统风量、风速的计算;3. 学生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工业通风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工业通风设计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项目设计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通风设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科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业通风设计基础,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风方式的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工业通风基础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通风设备选择及布置。
- 教材章节:第2章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3.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探讨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4. CAD软件应用:教学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
- 教材章节:第4章 CAD软件在通风设计中的应用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业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热也越来越多。
为此,工业通风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会讨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一些问题。
二、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对厂房内的废气和废热进行排放和处理。
工业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滤尘设备、调节设备、管道支架等组成。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计算,并合理布局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进行维护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课程大纲1.工业通风技术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需求的计算–风机的选择–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布局3.工业通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维护的常见问题–调试的方法和技巧3.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将在实验室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测量,并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
3.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操作和报告质量构成,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题目。
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其优缺点,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通风系统方案的制定。
2. 提高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纸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风系统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相关技术发展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对工业通风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讲解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如通风动力、阻力、风道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3. 北京地区工业通风规定与标准:介绍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规范4. 工业通风系统类型与结构:分析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及其结构特点、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与选择5.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教授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风量计算、风道设计等。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使学生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2.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工业通风案例分析;4.学生分组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业通风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2.参考书:提供更多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直观展示工业通风设计和CAD软件应用;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设计和表达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相关的工业通风设计和CAD表达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20%;3.考试:期末进行工业通风知识和CAD技能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学 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土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印制二○一二年七月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章通风系统设计1.1 控制工业槽有害物排风量计算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mm×250mm、250mm×200mm、200mm×200mm。
本设计采用高截面:E×F=250mm×250mm。
因为镀铬槽和镀锌槽的规格为:1200mm×800mm×800mm。
槽宽800mm>700mm,采用双侧排风。
镀铬槽:镀铬槽的控制风速x v=0.5m/s,槽内溶液温度为58 ℃。
总排风量为:0.222xBL v ABA⎛⎫= ⎪⎝⎭= 2×0.5×1.2×0.8×[0.8/(2×1.2)]=0.77 m3/s=2774 m3/h每一侧的排风量为:L1=L/2=0.385 m3/s=1386 m3/h假设条缝口风速为:0v=8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为:f=L1/ 0v=0.385/8=0.048 m2条缝高度:h=f/A=0.048/1.2=40mmf/F1=0.024/(0.25×0.25)=0.768>0.3,为了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均匀,每一侧分设3个罩子。
则:f/(3×F1)=0.256<0.3。
罩口局部阻力为:22vpξρ∆==2.34×1.2×8×8/2=90pa镀锌槽的计算与镀铬槽的类似,镀锌槽的控制风速x v=0.4m/s,槽内溶液温度为60 ℃。
各工业槽的计算结果如下:编号槽名断面尺寸(E x F)排风罩类型控制风速VX(m/s)总排风量(m3/h)单侧立管数(个)条缝口风速(m/s)条缝口高度(mm)阻力(pa)1镀铬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52774384090 2镀锌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42219283290各工业槽槽边排风罩的排风量共为:2774×30+ 2219×15= 116505 m3/h =32.36 m3/s1.2 工业槽散热量的计算工业槽四周表面的散热量,计算公式为:式中:F——设备外表面积,m2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为2.55 x 10-3,对于水平面为3.24 x 10-3,kW/(m2·K);Δt——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设备表面的辐射系数,kw/(m2·K4);Cf——设备外表面的温度,℃;tb‘——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酸洗电镀车间通风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资料1、工业槽的特性2、土建资料参考车间平面图及剖面图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局部排气设备的选择和局部排气量的计算:1、工业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排风罩的计算与选取(控制风速、排风量、排风罩的类型)(2)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3)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2、抛光间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本设计只有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
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1)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D计算:L=A·D m3/h式中:A——与轮子材料有关的系数布轮:A=6m3/h·mm毡轮:A=4m3/h·mmD——抛光轮直径mm每个抛光间有一台抛光机,抛光机有两个抛光轮,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排气罩。
(2)通风除尘系统的阻力计算(3)选定除尘设备、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四、通风系统方案的确定、系统划分应注意的问题1、排风系统为一个系统;2、除尘设备可设置在室外;3、排风系统的结构布置应合理(适用、省材、省工)。
五、本课程设计参考资料1、《工业通风》2、《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3、《采暖通风工程常用规范》4、《机械设计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5、《实用通风设计手册》工业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要求(一)选定工程项目后编写该项目的设计书。
(二)作该项目的施工图: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各一张,图幅根据需要自行选定。
二、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设计书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两部分。
(一)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明确需设计的工程项目和甲方的要求。
1.所明确的工程项目应包括以下几点:(1)工程名称、建筑面积、需设计通风设施的部位和使用性质等。
(2)需设计的内容: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诱导污染气流(主要指热源上部的热射流)、各种污染源与室内空气的隔离、室内外气流的隔离等。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送风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关键组成部分;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送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送风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送风系统图纸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通风送风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工业通风送风系统设计及优化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意识,认识到通风送风系统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3. 激发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送风系统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分解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概述:介绍工业通风送风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工作原理及关键组成部分:讲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阐述通风送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推导相关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分析通风送风系统在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5. 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送风系统图纸: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系统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工业通风送风系统设计实例及优化: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系统设计及优化。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必要性、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及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了解通风设备的选型、布局和性能要求;4.理解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点。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通风原理分析工业通风问题;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3.能够对通风设备进行选型和布局;4.能够制定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对通风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和布局、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通风设备的选型、布局和性能要求;4.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点;5.通风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能;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风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通风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提供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3.实验设备:准备通风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如通风机、风管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4)了解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评估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解释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讲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介绍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4.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设计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工业通风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软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通风实验装置、计算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