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娥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卖报歌》教学设计一等奖1、《卖报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1.聆听乐曲《国歌》、《金蛇狂舞》。
2.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1.学唱《卖报歌》,感受与体验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乐家聂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教学理念及思路《卖报歌》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歌曲,创作于1933年底,描绘了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跑叫卖的小报童形象。
如何让现在的'儿童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当年的小报童,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
本课设计旨在抓住“小毛头”这个音乐形象,让学生走进“小毛头”的生活,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情境中。
通过听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体验、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音乐形象。
在演唱实践活动中运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形象。
教学方式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互学式。
课前准备录音机、报纸、打击乐器、空白磁带、VCD。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我们学校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的耳畔都会响起那首雄壮的《国歌》。
那升国旗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1.聆听《国歌》,学生敬队礼。
师:你知道《国歌》是谁写的吗?2.通过报纸,了解聂耳报纸一:聂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报纸二:聂耳叔叔从小爱音乐,小学时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种乐器……报纸三:聂耳,原名聂守信。
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敏……报纸四:聂耳叔叔一共创作了37首歌曲和4首乐曲……3.通过S报和1a报练习气息师:于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奇怪的报纸,谁来念一念。
【最新推荐】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爆红,也让剧中的女演员柯蓝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柯蓝身世背景资料被网友扒皮,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柯蓝,1972年7月25日出生于北京,演员、主持人、模特。
1994年加入卫视音乐台,成为第一代亚洲VJ。
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中文台,成为《音乐无限》节目的主持人。
201X年离开了奋斗8年的凤凰卫视,同年参演由张建栋执导的电视剧《靠近你,温暖我》。
201X年柯蓝辞别主持工作,专职演艺事业。
201X年在龚若飞执导的《国歌》中饰演安娥,同年10月获得201X粉红音乐盛典粉红宣传大使奖,同年11月13日获得华鼎奖近代革命题材类最佳女演员。
201X年,创建了自己的官方电子杂志《好三八》。
201X年在《健康女性》当杂志封面模特。
201X年12月在潘军执导的谍战剧《虎口拔牙》出演阿金一角。
最近火爆剧《人民的名义》中,柯蓝扮演的是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一处处长陆亦可,对于柯蓝在剧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演技备受肯定。
光是顶着一身制服出场的柯蓝就非常抢眼,与铁面女检察官陆亦可形象非常符合。
柯蓝在《人民的名义》扮演的“陆亦可”背景不一般,然而现实中柯蓝的背景资料更是吓人,柯蓝原名叫钟好好,柯蓝是上将钟期光长孙女,柯蓝的爷爷钟期光1955年就是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上将。
钟期光,(1909.1.2-1991.5.22)湖南省平江县东乡肥田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开始参军,参加了《坚持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等,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5年,钟期光被授予上将军衔,1991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
据了解,柯蓝的奶奶凌奔,原名黄明英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柯蓝的爸爸钟德苏是武警某部原副参谋长,而柯蓝的爸爸的兄弟姐妹的背景也不一般。
《渔光曲》歌曲简介
《渔光曲》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歌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王人美首唱。
它创作于1934年,同年6月14日作为同名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上映。
1935年2月,这部电影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的歌词简明质朴,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渔民的生活景象,真实地再现了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愁苦和困顿,深切地反映了渔民们网破租重的无奈和悲愤。
音乐合着歌词的节奏,旷远而压抑,舒缓而忧伤,写出了渔船在海浪中的颠簸,描出了渔民捕鱼劳作的艰辛,唱出了渔民凄凉而悲惨的命运。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渔光曲》迅速传播开来。
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过这首歌,醇厚的声音也把那个时代渔民的人生百味表现得回味无穷。
《渔光曲》已流传了近一个世纪,早已跨过了时代和政治的藩篱,以其内在的音乐魅力,至今仍然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的抒情歌曲。
《渔光曲》赏析一、艺术歌曲《渔光曲》思政知识《渔光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创作于1934年,是同年上映的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任光为做此曲特赴渔民区观察渔民生活与劳动。
质朴真实的歌词的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
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
这首歌以起伏的旋律,悠长的节奏,徐缓的速度,表现了渔民们在海波荡漾中从事艰苦劳动的沉重心情,诉说着广大渔民生活的痛苦与忧愁,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对黑暗社会的怨恨心情。
这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
聂耳在《一年来之中国音乐》(1934年)一文中写到:“《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侥幸”,而是由于“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怨,曲调的组织化”和“配合这影片的现实题材”。
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三段结构,虽然各段音调有所变化,由于节奏型的统一和用同一乐句写成的引子和间奏,使各段之间联系得以加强,成为统一的整体。
徐缓的速度和贯穿全曲的特定节奏,描绘出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起伏的形象;虽然曲调采用了宫调式五声音阶,却没有一般大调明朗的色彩,而在旷远中露出压抑和哀愁,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特殊的魅力。
这首歌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第一乐段平静自然,仿佛远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浪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
70年代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重新演绎了这首30年代经典歌曲,她虽然采用了宫词式,但调性色彩并不明朗,似乎是在旷远之中表露出一丝哀愁和压抑。
她还通过贯穿全曲的舒缓和节奏,刻画出渔船在海上颠簸起伏的形象,这些都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卖报歌》教学设计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卖报歌》教学设计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篇一《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
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一、设计说明: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
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
歌曲中旳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旳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旳内容。
除了情感上旳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旳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旳乐理知识旳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旳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旳提升。
2、学生分析:新课标中指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①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卖报歌》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卖报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作者简介]陈瑶,女,湖北英山人,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田汉二十年代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探析陈 瑶(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摘 要] 田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戏剧创作中成绩最丰厚的剧作家。
他早期的剧作为中国现代话剧贡献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作家的 爱与美!以及革命的理想追求,她们的出现与田汉的人生经历、戏剧观念与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 田汉; 女性形象; 人生经历; 戏剧观念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7)11-0090-03一(一)艺术的殉道者形象1920年田汉完成处女作∀梵峨璘与蔷薇#,虽然这个剧本的思想和艺术都不是十分成熟,但它所追求的艺术与爱情的完美结合,则贯穿在田汉生活与创作的全过程中,成为他戏剧创作不解的 情结!。
戏剧中,柳翠姑娘本是一位普通的鼓书艺人,为了支持琴师秦信芳做一个民众艺术家的梦想,柳翠甘愿牺牲自己嫁给有钱人做三姨太,幸遇好人,这位为艺术而献身的柳翠才得以投向爱与美的怀抱。
另一部剧作∀湖上的悲剧#中的女性形象白薇因为艺术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殉道者。
白薇∃∃∃贫穷诗人杨梦梅的恋人,因为抗拒包办婚姻自杀而被救。
三年后,她和杨梦梅在湖边重逢,她发现杨为纪念自己创作了一部小说。
小说中的自己被设计成被逼身亡,白薇有感于此再次选择自杀,她希望以生命为代价来支持杨梦梅的艺术之路,让他创作出惊世之作。
虽然白薇的选择颇为极端,却体现出她为艺术而献身的高贵人格。
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不朽的,田汉早期的艺术至上主义精神在此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归#中那苦苦守望流浪诗人的春姑娘不也正是一位精神上的殉道者形象吗?从田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映来说,田汉的这些剧作是写实,但就其艺术表现手法来说又往往是超写实的,在剧情构思上追求浪漫主义的传奇性,而这种传奇性在女性形象上不仅体现为命运的传奇性,更体现为为艺术而殉道的精神上的传奇性,因为田汉注重的是为艺术而献身的女性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
安娥:石门才女的红色情怀闫伟娜她是一位才情洋溢的作家,享有《渔光曲》、《卖报歌》词作者的盛名;她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性,年仅24岁就从事中共特科的革命工作;她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战区采访;她是一位温柔多情的女性,与著名剧作家田汉的爱情故事充满悲欢……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经历的女性,就是著名作家安娥。
安娥原名张式沅,著名剧作家田汉的夫人。
1905年出生于河北获鹿今石家庄市一个地主家庭。
少女时代的安娥在五四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就表现出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15岁那年她在校读书时,为了反对女舍监的压迫,带领全班同学罢课,离开学校到一个小旅馆里。
这位还是安娥母亲结拜姐妹的女舍监,在学生们的罢课示威之下,被迫向校长跪下请求辞职。
1923年入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两年后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的她刚刚20岁。
从此,她开始为追寻自己心目中独立、自由、平等的人生道路而跋涉前行。
1926年被党组织派往大连从事宣传和女工运动,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在陈赓直接领导下,搜集、汇总有价值的情报,使中共地下党的许多干部化险为夷。
此时的安娥在人们眼中是神秘莫测的,她有时穿着蓝布大褂,住在亭子间里,生活似乎很艰苦;有时又衣着华贵,打扮得格外漂亮,几乎使熟识的朋友也认不出来。
她沉稳、机敏、不事张扬的性格最能胜任危机四伏的特工工作。
当时的田汉在上海文艺界已经很知名,是一个各派都要争取的人物,中共地下党派她去做争取田汉的工作,安娥与田汉的交往便是从文艺活动开始的,充满革命热情的安娥这一时期对田汉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田汉非常称誉她的思想,自认其思想转变与她有关。
有一回,宁波某学校请田汉讲演,她陪伴同去,中途几次谈话,就使他的思想转变了。
田汉是个性格很强的人,而他的个性竟为一个女性所降服,可见这位女性的魄力有多么惊人。
二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33年因姚篷子被捕叛变,她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经人介绍,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工作。
——Keep pushing——《卖报歌》词曲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曲作者聂耳(1912~1935)中国音乐家。
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原籍云南玉溪。
聂耳在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无数首激人奋进的歌曲,大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塑造了工人、歌女、报童等劳动群众的音乐形象。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的这些歌曲,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码头工人》、《新女性》、《毕业歌》、《飞花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梅娘曲》等。
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
他的音乐创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词作者安娥(1905~1976),原名张式沅,曾用名何平、张菊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
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
中国著名剧作家、作词家、诗人、记者、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其丈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
在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工作期间和著名作曲家聂耳为同事,和聂耳合作创作出了《卖报歌》,还和与作曲家任光合作创作了大量旋律悦耳、意境优美的歌曲。
建国后,安娥先后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保卫部工作。
后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任创作员。
抗美援朝时期曾赴前线访问。
1956年在河南访问期间突然中风、半身不遂,虽失去工作能力,但卧床期间仍潜心文学创作。
1976年8月18日病逝[10]。
,其作品经过编辑整理出版成书,名为《安娥文集》。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1 / 1。
《卖报歌》教案七篇《卖报歌》教案七篇《卖报歌》教案篇1 教学目的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练习书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理解《卖报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并从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聂耳对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承受____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卖报歌》是怎样诞生的。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聂耳和《卖报歌》创作背景的资料。
老师准备朗读磁带、词卡、录音机和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录音放《卖报歌》,学生欣赏或跟唱。
2、提问:你们知道《卖报歌》是谁创作的吗?谁能向大家介绍聂耳?3、提醒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合作识字,指导写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在不懂的词句旁做个记号。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价。
3、“会认字”学习过关,学生自主学习。
诞生吕小商贩聂耳宽裕立即剧作家4、“会写字”学习过关。
指导写字:悦、霞、炸、瘦、剧、配〔1〕观察6个会写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你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哪个字的哪个笔画?〔2〕学生写字练习。
〔3〕四人组内互相评价写字情况;老师抽查一组,并作简评。
三、再读课文,稳固识字,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顺、流利。
2、同桌分段接读课文,互检读书效果。
3、指名接读课文,众生评价。
4、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标在课文相应的文段旁边。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关于“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听写会写字,学生互相评价。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学生自学,要求:默读课文1—5自然段,并考虑《卖报歌》诞生的原因是什么。
安娥作者:烸铂来源:《档案天地》2015年第10期【编者按】提起田汉,都知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有一位女性,她在田汉身后,是田汉的精神导师、灵感之源。
连田汉自己都承认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曲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至今口口相传;她还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二十四岁就潜伏在国统区内,从事情报工作;她更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前线战区采访。
今年,是这位女性110岁的诞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她的经历、怀念她的音容。
她,就是安娥。
一个传奇女性的开始安娥,原名张式沅,1905年出生于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今属于石家庄市长安区。
她的父亲张良弼不仅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而且还有被清廷派往日本留学的经历。
曾在保定开办私立民生学校和保定女子师范学校。
幼年的安娥喜欢听父亲讲《西游记》的神话故事,喜欢《小白菜》、《小草鸡》这些令她开心的歌谣。
父亲有时还和她谈谈诗文,偶尔还教她几句京戏。
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安娥逐渐对音乐和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代的安娥,有着追求自由独立的性格。
1920年,她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她领导全班同学罢课,反对女学监辱骂学生和制定不合理的校规。
当时的女学监秋菊农是该校的创办人之一,又是安娥母亲的结拜姐妹,照理不看僧面看佛面,但安娥可不管这些,最后秋菊农只得辞职,而安娥回家后也遭到母亲的责骂,被迫离开学校。
1923年,安娥到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
1925年,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北平团总支抄写员,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尚未毕业的安娥受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的派遣,到大连从事工人运动和女工运动。
不久,不久,又被周恩来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安娥第一次接触到了情报工作,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特工生涯。
秦腔安国夫人简介
秦腔安国夫人是元朝皇家宗谱“秦家大宗”之一,与明秦家庄一名,原籍泰山山西,后以秦家先祖秦始皇之名而得名。
秦腔安国夫人2020 年79 岁,曾任河南安阳市县委书记、县长林务总局副局长;河南省政府要求秦腔安国夫人县长时期的河洛行政区划和县政务的效能部署受到省长的极高评价,河南省政府也把安国夫人召见,并封她为“粤金大臣”,在弓宅建村,把她和省委省政府赐予的“国家金犬”等一批良好的文物,珍藏于一起。
当时,秦腔安国夫人同时也是王爷府、孙家庄、刘府、尤庄、李氏庄等许多家族的宗主,也是河南名庄中的一位翘楚。
此外,秦腔安国夫人还在家庭中积极弘扬“学习朴素、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并不断建设风景优美的社会环境,为全区文明和谐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安娥简介
(1905—1976)
安娥,原名张式源,曾用名何平、张菊生,河北获鹿人。
民国14年(1925年),肄业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在大连从事宣传、女工工作。
民国1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民国18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并开始诗歌创作。
民国21年,因中共机关遭破坏,安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民国22年至26年,她在上海参加进步文艺运动,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
抗日战争期间,安娥任战地记者,随丈夫田汉辗转武汉、重庆、桂林、昆明等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民国35年起,在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执教。
民国37年,赴解放区,次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安娥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任创作员。
1956年,因病失去工作能力。
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粱红了》《洪波曲》《战地之春》等,儿童剧《假佬佬》《海石花》,戏曲剧本《情探》(与田汉合作),歌词《卖报歌》《渔光曲》《三个姑娘》《节日的晚上》等。